北风卷地谁携手 掀动乡关无限情
——记浙大“据江吟社”在湄潭的活动
曾庆于
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在西迁遵义、湄潭的七年中,不仅以“求是’精神和严谨的校风给黔北人民留r 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中的一些老教授,还利用公余,组成了“湄江吟社”,为黔北人民留下了不少感人的诗篇。这些诗篇,有抒情,有咏物,或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或歌颂贵州山川的壮丽,或反映科技成果的喜悦,或寄托怀乡思亲的心境。内容丰富,形式多彩。既是当时时代的记录,也是浙大校史中不可不记的一页。
这些诗篇,在1943 年前,大都是个人信手写成,置i者案头,作茶余酒后的自我欣赏。1943 年后,工作稍稍安定。这些教授工作之余,过从渐多,于是相互唱和,诗兴盎然。当时中央茶场与浙大同在湄潭(当时名称为中央经济部湄潭农业试验场和中国茶叶公司湄潭试验场)。著名的昆虫学家、哈佛大学博士、浙大农学院教授刘淦芝兼任场长,经常约请一些教授到场小聚,或品著,或谈诗,或讨论学术。接触一多,就有以茶为题的诗词出现。其中几次,茶场因试制龙井茶成功,曾邀约了当时浙大的竺可桢校长、农学院的蔡邦华院长、师泡学院的王季梁院长和王淦昌、苏步青、贝时璋、吴耕民、祝廉先、钱宝琮等教授到场品著。大家心情欢偷,谈笑风生;于是有人建议,成立诗社,以增不时小聚之欢。在钱宝琮、苏步青等教授的组织倡导队1943年2 月28 日,“湄江吟社”宣告诞生。开始,参加本社的仅七人,
苏步青,理学院数学系主任,浙江平阳人。
江问渔(恒源) 江希明教授的父亲,时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教育学家,江苏灌云人。中国职业教育社负责人之一。
王季梁,师范学院院民兼化学系主任,浙江黄岩人。
祝廉先,中文系教授,浙江衡县人。
钱宝琮,数学系教授,浙江嘉兴人。
胡哲敷,中文系教授,安徽合肥人。
张鸿溪,农学院助教兼农场技士,江苏榈阳人。
后来,又增加了茶场场长刘淦芝教授和从浙东龙泉来的郑晓沧教授, 一共九人。
“吟社”成立时,他们即明确提出成立本社的旨趣为“旅居黔北湄潭县同人为陶冶性情,切磋诗艺,相互眠肠,抒发感情。“吟社”成立后,他们共集中活动了八次, i扫与会者输流主持。其中,第一-次聚会为“吟社”成立的当天,推江问渔参政员主持。这次诗题,要求以朱晦庵诗“无边光景一时新”七字为韵,自由命题。这次共得诗15 首。其中江问渔参政员与祝廉先教授各二首,概括了成立“吟社”的感慨和表达自己乡思,颇为感人。江诗
曰:
滔江权当作西洋月,英向乐风问旧庐。半日偷闲聊啸傲,百年击。梦总空虚。飘零幸得朋替集,寂寞还宜水竹居。待到六桥j乏诗射,追怀往事意如何。
祝诗曰:
江山胜概足涝观,一笑逢吞画里看。烽火神州惊未定,云萍人海聚元难υ 客中已近中和节,渴上新开上将坛。伫望诗简传捷报,美教,息来露微寒。
第二次集会是同年3 月21 日,在农学院农场“七七亭”上。
仍自由命题,以苏东坡“春江水暖鸭先知”为韵。这次共写诗27
首。其中祝廉先教授以“江”为韵, NP 兴写了一首,表达了与会者
的共同心情。诗曰:
遁迹黔中爱此邦,来从亭上瞰渴江。一湾春水元呼波,四面云山不碍宙。分韵联吟同格豆,临流照影笑成双。坡前桃李新移植,风送花香入酒缸。
第三次聚会是同年4 月18 日,以送春为题,限何字韵。这
次不少与会者触及自己心情,流露出离乡背井的伤感情绪。其rf-1
如王季梁教授送春中写出:“湄水连宵涨岸莎, 三春芳事去随旅,
斋园拟筑坝花踩,驿路时闻折柳歌……桃源纵有绿溪景,前度渔
郎奈老何J 张鸿读助教诗中有:“子规声里惜春过,无数征人尚枕
戈……异地韶光凡五度,江山未复愤如何。”胡哲敷教授有句云:
u梦里烟云芳事尽,异乡烽火泪痕多......入世伤春春白笑,韶华
犹是等闲过.”苏步青教授:“倘得故乡云水暖,肯将儒脱换渔袭.”
同年5 月16 日,集第四次吟会,以试新茶为题,限人字
. 韵。这次是在福海茶场举行。茶场主人刘淦芝教授先赋诗曰:“乱
世山居无异珍,聊将雀舌献嘉宾......诗成漫说增清兴,倘许偷闲
学古人.’苏步青教授当即写出一首表示心情;
“草色清香味可亲,谁家裁傍霆江滨河南来和露茅才辙,烽后
因风室尽券。当酒一既家万里,偷闲半日在元,尘。待亭这暑堪留
客,何必寻僧学雅人。”
第五次会期是同年6 月13 日,分课湄潭八景七绝,不限韵。其中有祝廉先教授的“柳荫垂钓”,江问渔参政员的“竹坞昕泉”,苏步青教授的“紫微山馆”,如j淦芝教授的“杉径午阴”,张鸿漠助教的“莲台柳浪”,钱宝琮教授的“隔江抱翠”,胡哲敷教授的“倚桐待月”,王季梁教授的“虹桥夕照”。以上八景诗,均以歌颂据江风景的秀丽为主,至今仍为不少湘潭人所背诵和赞美。如江问渔参政员的:“隔岸看山景不同,好山何必过江东。波心欲撼
层岚影,白莺一双飞碧空。”祝廉先教授所写的“出门一笑画图
开,造物何曾费剪裁。人似山阴忙应接,浪摇山影渡江来。”等。
同年7 月27 日,举行了第六次集会。这次以夏日遣兴为
题,限头字韵。这次全体社员到会,写诗13 首,其中江问渔、
王季梁所写,更能表达与会者的共同感受。江诗曰:
双渴无语抱城流,长夏闲居万事晶。访友毒穿林下径,手诗
多上水边楼。月移竹影难容芳,风送桐卢渐带秋。只是不堪乡梦
远,几行老泪海点头。”
王季梁教授也写出:
客居一室,j、击。舟,只许南村作梦游。推枕窗前风习习,侍栏
桥外水悠悠3 放园朵括长相忆,大地,干戈』五未休。记否秦淮明月
夜,数卢横笛至1J 楼头。”
|司年8 月17 日,是第七次会期。以湄江秋思为题,限初字
韵。这次因正处秋风萧瑟,落叶枫红,与会九人,均有所感。故
作诗大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如苏步青教授“据江秋思”:
“干戈岁久梦乡疏,每到秋来忆故居。几树江枫丹叶后,一
灯夜雨白头·切。哀时丈字因人渎,种莉庭园课子锄。溺水元潮复
元月酶,不如何处得家书。”
郑晓沧教授:
“久雨欲晴眼乍舒,痴情难遣一床书。探幽篱落花开后,恨
’j 亭泉叶坠祸。渴社坷人齐遇我,天涯游子渺愁余。江南烽火今
犹炽,何日还乘下泽车。”
张鸿读助教诗中也充满思亲和乡愁:
“雨后山尤似画图,滔江览胜两年余。乡关每日空翘首,烽
火何时尽扫除。抛卷偶从人睡后,思亲最是莉开初。橙黄椅绿情
深处,魂梦连霄返故庐。”
第八次由会是1943 年10 月24 日。题以冬日为范围,或咏
物,或抒情,戎写意,取少陵诗句“夭风随断柳,!客j[]I生活茄”为
韵。这次是吟社的最后----次,因为有的教授将去遵义1:课,有的
↑亡f学术研究要到其他地方,难图再聚。这次江问渔参政员写f
六因多字的民诗。元; ?Y 青教授等也布近两回字的长诗,流露了深
沉的依恋之情。他表示:“他年重返江南H ,定答西风洒一冠”;
自l民‘锦帆依旧无消息,那堪瘦*更支离” 。张鸿i莫助教也有“北
风卷地谁携手,掀动乡关无限情” 之句。这次集会后,“吟社”即宣
告解体。所写诗词,经整理后,曾用在i 印出了《诗在第· 辑》。
按其初怠,是“记有,一段文字因缘,籍为他日雪w之证。”
(本文作者:湄潭县政协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