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增禄教授

何增禄教授
解俊民
何增禄教授1898 年8 月13 日(农历6 月26 日)生于浙江
省诸暨县西山乡何村埠一个中农之家。念过私塾、小学后到诸暨
县城洒、高中读书,曾参加过反对“二十一条约”的爱国运动。家
境清寒,中学曾辍学一年。
1919 年9 月入南京高等师范数理化部学习,参加过“五四”
运动,因经济困难,学习三年就辍学谋生。当时南开大学急需理
科助教,先生以高材生应聘, 工作出色。在南开多次挽留下工作
达四年之久。1927 年秋才回母校完成学业,这时高师已改名东
南大学0 1929 年8 月,先生大学毕业,任清华大学助教一年。
1930 年秋天自费赴美留学,上岸后已身无分文。在留学友人帮
助下取得经济资助。1930 年9 月至1932 年8 月在加州理工学院
诺曼·布里奇物理实验室研究高真空技术; 1932 年9 月至1933
年2 月在罗彻斯特大学任助教并研究光学; 1933 年3 至8 月又
回加州理工学院完成学业,获硕士学位。
自从1915 年德国盖德提出高真空扩散泵原理的设想而于次
年由美国兰米尔实现,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水银高真空扩散泵之
后,高真空技术和有关的实验与工业生产技术便迅速发展起来,
但不久就普遍发现水银的蒸气压过高,限制了真空度的提高。接
着有用人造有机泊的玻璃扩散泵问世,使原用金属制作的水银扩
散泵渐被淘汰。为了进一步改进抽气速率,这时开始有人进行各
种尝试。其中何增禄先生以“多喷管的油扩散泵”为题发表的论
文,在美国《科学仪器评论》( 1932 年第3 卷第133-135 页)
上刊出,受到广泛重视。他首次以其高超的实验技术和敏锐的科
学洞察力,成功地制成了4 喷嘴式和7 喷嘴式的油扩散泵。同
年,他还在美国《物理》5 月号( 1932 年第2 卷第386-395
页)上发表了有关真空油扩散泵设计理论的论文,题为《扩散泵
的各种不同设计中的抽气速率、抽速因子和功率输入以及抽速测
量中的诸婆点》。他从理论上分析研究了油扩散泵中诸元件各处
的尺寸和距离以及有关理论探讨,作了出色的论述。他将实际抽
速和理想的最大抽速之比定义为“抽速因子”。这个概论对于高真
空扩散泵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验物理学上,人们称之为
“何氏因子”。这两项研究新成果,在当时美国实验物理学界是十
分杰出的先进成就。从此以后,油扩散泵的设计制作不再是工艺
技巧性的摸索,而是开始走上新的理论指导的工作了.
先生在美国曾由丁绪宝先生介绍加入中国科学社,并和袁输
圭、吴学周、邹衍芬、周同庆、刘云涌、葛正权、刘西屏、丁绪
宝诸先生发起组织中国铁社,考虑捐献每人工资收入的1/3 到
1/2,用以资助中国学生的留学费用,研究国防工业。此事没有
成功.后来又和丁绪宝拟议在国内筹建科学仪器工厂,以振兴中
国科学。为此曾上书教育部,但未见回音。先生这时已十分关心
祖国人才的培养.
1933 年10 月,先生自美返回,任浙江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已
两年,因校长郭任远独断专行,擅自将文化基金会拨给物理系购
置仪器的外汇挪作他用,便和物理系全部工作人员去到山东大学
任教. 1936 年4 月,竺可桢先生出任浙大校长,先生又邀约原
在山东大学任教的王淦昌教授,于当年8 月一起回到浙大。1937
年8 月,先生升任正教授。
1940 年,浙大物理系主任张绍忠升任教务长,由先生接任
系主任三年。1943-1947 年中,先生力辞行政工作,专心教
学,改由王淦昌教授主持系务。1947 年后,先生又出任系主
任,直到解放后的1952 年。先生任职和任教期间,无论对行政
和教学工作,都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全系师生都公认先生学
行兼优,朴实谦逊,思想敏锐,工作负责。他不善辞令,但诚恳
正直,热心助人,和蔼可亲。在钱财方面清廉自持,从不损公肥
私。
浙大西迁途中,先生和朱福忻教授带头装运仪器,全系员工
共同努力,将百余箱书刊和仪器经泰和、赣州、宜山、遵义运达
湄潭和永兴,行程数千里,无一件损坏和丢失。每到一地,只要
安定上课,就开箱使用图书仪器,师生的教与学都能顺利进行。
这在战时是很不容易的。
在何增禄教授的领导和实验室员工的积极工作下,浙大物理
系一年级在水兴就很重视实验,在湄潭更迅速建成一个颇具规模
和水平的物理教学实验基地。何先生自己开实验技术课,手把手
地培养青年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的实验技术和自力制作重要仪器.
没有电鼓风,就靠脚踩皮老虎;没有煤气,就用酒精蒸气;没有
自来水,就用大桶把水放在一只有梯级的高平台上,靠虹吸作
用,用胶管引来:产生水银扩散高真空泵所需要的冷却水流。就用
这些土设备和土方法,制出了盖革计数管、何光电管、麦克劳真
空计和测试放射性轨迹的威尔逊雾室等近代物理实验仪器。浙大
物理系的老同学们回忆何师当年的循循善诱,对当年何师在抗战
期间的创业精神,都认为是万分难能可贵的。这种精神一直鼓舞
着我们努力学习和工作的热情。1942 年9 月,何师组织一次物
理系对外开放实验室的活动,对湄潭群众和青少年做了不少普及
科学的实验演示.当地青少年科技知识比较贫乏,能接触到这些
科学实验,得到很大启示,这无疑是为新中国的科技事业播下了
种子。
浙大物理系在湄潭时期,师生对物理新思路和新课题的探索
从未停止过。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有各种形式的切磋研讨,还开
设“物理讨论课”,每周进行有组织的学术交流,有老师和四年级
学生轮流作科学报告,听众有老师和同学,可以提出各种质询甚
至责难,然后又共同讨论。在这些讨论会上,何师有不少新的思
路启发大家,也写成不少新的论文。其中有的是和青年教师龙槐
生合作完成的。例如:
(1) 1942 年在第10 届中国物理学会湄潭年会上报告的“The
丁n Glass ’ Process of Hard Soldering” (作者何增禄)
(2) 1943 年在第11 届中国物理学会湄潭年会上报告的“The
Binocular Image in One Eye’ (作者龙槐生、何增禄)
(3) 1945 年在第13 届中国物理学会揭潭年会上报告的“A
New Design of Small Hg-lamp”(作者何增禄)
(4) 1946 年在英国《Nature》杂志( 1946 V.158,p.63)上
发表的“Change of Frequency of Light Wave by the Variation of
its Optical Path叭(作者何槽操、龙槐生)
(5) 1950 年在中央研究院英文刊物《科学记录》(Science
Record) ( l 950V .3,No.2)上发表的“ On the Principle of the
Change of Frequency of Light”(作者龙槐生、何增禄)
这样的论文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何增禄教授擅长光学和高真空技术。他能自己开汽车,但从
不在人前显示.他从美国刚刚返国的一段时期,衣着、举止、言
谈都不象刚从国外回来的人.他没有教授架子,重视别人的才
能,不麻烦别人傲自己能动手傲的事.大家都觉得容易和他相
处.抗战期中,何师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全家生活艰苦,几乎无
力供给儿子上中学,但这丝毫不影响何师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何师热爱祖国和人民,青年时代就参加学生运动,对进步学
生是爱护和支持的。1942 年,助教解俊民受到国民党湄潭党部
注意,胡刚复院长闻讯便找何师商量对策。何师当即写信为解找
到工作,使解安全转移.全国解放前夕,物理系进步力量发展
人物传记441
了。当时有人想搞走进步助教许良英和周志成同志,何师力予保
护,直到' 1949 年都保证他们继续工作。在解放后的“三反’运动
中,何师不但拥护运动,而且把自己经手订购国外图书仪器的美
金账目全盘托出,收支清楚,没有任何问题。
1952 年,浙大物理系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被撤销。何师带领
青年教师龙槐生和技术员金学煌负责筹建全国第一个光学仪器专
业,任系主任三年。1955 年8 月奉调去清华大学筹建高真空技
术专业,才离开浙大。1958 年3 月至1959 年4 月,曾在苏联杜
伯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任研究员,以后仍回清华大学任教授。
何师在出国前的1957 年,曾因骑自行车跌成骨折,腿未愈
便出国,返国后腿疾加剧,住院经年。“文革”期间曾遭“四人帮”
迫害,患有胃病、心脏病、肺癌等多种疾病。1979 年5 月12 日
病逝于清华大学医院,享年81 岁。
(本文作者简介见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