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教授与中国古籍研究

刘操南

  抗日战争爆发,我参加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三大学联合招生,第一志愿考入浙大。嗣后,从杭州随校西迁,到贵州遵义读书毕业及留校任教。竺藕舫可桢教授是当时的校长;是我最为尊敬的校长,也是最为尊敬的师傅。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约我写些“三亲”史料,带有些专题性的;我因选了这个题目,可是不胜惶恐,“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论语·子张》)浅见薄识,怎能认识位师学问之大的万一呢?借用马国均学长《怀念故校长竺可桢先生》文中引用颜渊称颂万世师表孔老夫子的话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这寥寥数语,道尽了千古弟子对师长崇敬和向往的心情,还能说些什么?未敢藏拙,我只能谈些亲炙于竺师的一些感受。
  1.严德一教授提出“竺学”,态度严肃,涵义深刻。中国古有“许学”、“郑学”之称,“许学”指许叔重《说文解字》之学。分析字形、解释字义,“分别部居,不相杂厕”。(《说文解字·序》)“郑学”指郑康成参互经今古文之学。编注群经,旁及秘纬。“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郑玄《戒子益恩书》)今人研治郦道元《水经注》的,或称“郦学”。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河流水道,脉胳纷繁。“枉诸交奇,洄湍决液。”(郦道元《水经注序》)实践以为书,即地以存古。集两汉、两晋、南北朝地理学的大成。这些学问反映着、代表着研究中国古代手术的一个方面、一个阶段和一个学科。“竺学’为何?我的认识是:就其专长的学科说,宏观微观,博大精深,学贯中西,文理渗透。开物成务,富国厚生。实事求是,实践力行。自愧才疏学浅,怎敢信口开河。然而负笈受业,桃李知春,管窥蠡测,或有一得之愚。竺师治学,娴习古籍为其学术卓越成就的重要条件之一。
  竺师的治学方法、治学精神和治学目的意味着中国学术史上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次腾飞。竺师的学术成就树立了若干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学科的典范。
  中国古人为了掌握资料与研究的方便,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纲举目张,条理秩然,已将图书作系统的分类。刘歆成《七略》。《汉书·艺文志》承其遗规成“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略”。《论衡·对作篇》所谓“六略之书,万三千篇”。魏晋之际,魏秘书郎郑默编图书目录《中经》,晋秘书监荀勖凭《中经》编《新簿》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分门别类,使承学之士,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成为入学的蹊径,厥功甚伟。但这分类,若干学人,把它视为框子。抱残守缺,树立门户。标某某擅于甲部,某某长于乙部,不知横向联系,融会贯通,求其内在联系,综合研究。竺师对于古籍的研究,就是突破六经诸子、七略四部的畛域,博览群书,旁及地下文物,实验分析,俱视之为宝贵的科学资料,反映着一定的历史阶段的学术成就,尊之为“无比利器”,①“极为丰富,为世界任何国家所不能企及”,②“正待我们去发掘”,③“浩如烟海的历史材料之可宝贵”,④“历史上的科学资料不但可以为经济建设服务,而且还可以帮助基础科学的理论研究”,⑤同时主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有些应“给以批判式的选择”,⑥实事求是,发挥其历史上和国际上的优越性,多学科地、多方而地、多层次地反复论证,探索规律,从而建立若干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学科:如历史气候学、物候学等3开物成务,面向现实,富国厚生,为世所用,这和那些研治古籍的学者,自矜读些人问未几之书,抱残守缺,不可同日而语。实是影响极为深远的前越古人,后启来者的忑场学术思想革命。这在短时期内可能尚不为更多的学者所觉察、所理解、所接受。“木锋起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⑦精义益坚,英华弥彰。但这新的学术潮流,波澜壮阔,汹涌澎湃,这巨浪是永远冲击着而前进的。
  2.在浙江大学读书时,竺师三次讲演,给我学术思想上三次极大的震动与冲击,也即三次治学方法、治学精神和治学目的深刻的比较教育。〈一〉竺师讲演:《中秋月与浙江湖》,广泛征引古籍,通过诗词作品与方志著述等古籍分析说明“月到中秋分外明”与“一年明月今宵多”的涵义:月到中秋最明的来历及其说的不可靠.白居易诗:“人道中秋明月好”,尚无独明独大之意。月明视其高度、远近而定。自高度论:阳历十一月当头最高;自远近论:阳历九月,即阴历八月望,适值远日点,又云:宋代姚宽《西溪丛话》论潮汐之理甚确。范仲淹诗:“把酒问东溪,潮从何代生?宁非天吐纳,长随月亏盈。”显然已在探索月球运动与潮汐的因果关系;而欧洲十六世纪伽里略于《对话录》中尚以潮汐由于地动。开普勒且知月为潮汐之因;然未言其形成之理。〈二〉竺师提出“求是”为校训。讲题:《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何谓求是?所谓求是,不仅限为埋头读书或在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单是博学、审问不够,必须审思熟悉,自出心裁,来研辨是非得失。能把是非得失了然于心,然后尽吾力以行之。诸葛武侯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中山先生不但鼓吹革命,而且实行革命。这种革命精神,正是源于求是精神。”⑨竺师还列举布鲁诺、伽利略、达尔文.赫胥黎的甘冒不韪,坚持真理的事迹,说明不屈不挠的“求是”精神。〈三〉竺师在遵义时,作过关于清乾隆时遵义陈玉璧太守引进、提倡山东柞蚕的报告,陈太守于乾隆三年自江西赣州知府调任遵义,太守见遵义四郊多槲树,可饲山蚕。因于五、六两年派人回山东携取柞蚕种子,导民饲养。数次失败,而矢志弥坚;卒至百姓“争趋若取异宝”。放蚕之风,遍及遵义全境。“遵义府绸”遂与“吴绫”、“蜀锦”、“杭纺”比美,“视全黔为独饶”。郑子尹《遵义府志》,列入《宦绩》,称其功勋。作《榷茧谱》,广播放蚕之学。莫友芝序郑著《榷茧谱》云:“贵州四十八县,以遵义为大。户口廿万,赋税几及全省半,岁科乡试人士亦居半,在乾、嘉以前,广袤如故,户口租赋十元四五也。岁科、会人士十无二三也。何今之美,背之陋欤?乃知省庵(陈玉壁,号省庵)旧守之治泽远矣。”
  竺师并引《论语》:“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以示富庶为治国、文教的首务、要务,又云:棉花纺纱由王道婆传入松江,徐光启倡植甘薯,都有功于人民。德国人在纽伦堡为F.Drake立像,以其传入马铃薯。近世运用科学方法更可利民益国,如赫胥黎谓巴斯德创立微菌学以治酒酸、羊瘟、蚕丝疾病,足抵普法战争的赔款五十万万法郎而有余。⑩这些讲演分别给我以治学方法、治学态度和治学目的深刻的教育,例示住地示范性地教导我如何正确地对待学术,对待中国古籍。关于这些问题,不同的认识、理解与探索,从而形成不同学派的教导是有分歧的,回忆一下:(一〉有的主张:“迷而不作,信而好古。”“信古”是天经地义,没有什么错!这是“疑古派”的一个反响。讲中国文化史的,核心是:“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不相信地下发掘材料,加以科学分析。〈二〉有的主张“六艺统四部”,“六艺统一切外来学术”,“颜子所好何学论”,和“横渠四言教”,提倡宋明理学,以为立国之本。〈三〉有的崇尚桐城派的“考据、义理、词章三者不可偏废”,“崇道统”,“传道、授业、解惑”,继承桐城衣钵。这些教导,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我都受过影响,感到都有它的作用与贡献;但各有其“蔽”与“偏”,应该放在总的学术体系中的一定的位置上,来认识它的价值。不能认作中国学术的总体,也非中国学术发展的方向。
  竺师的治学途径,迥异于此。“笃信好古,实事求是。”见于《汉书·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传》。汉人推崇河间献王对于古籍的训诂名物考订,采取实事求是态度.从而形成优良传统,宋儒、清儒引以为训,榜书于书院、书斋,竺师提倡实事求是,赋以新义,与欧西科学家的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献身精神综合。曾作《革命与科学》讲演,谓:“天文学地球绕日之发明,引起十六、七世纪欧洲之思想革命,而有此思想革命,欧洲继起研究科学者益多。1764年瓦特发展蒸气机,遂引起十八.九世纪工业之革命。科学与革命均有日日新、又日新之意义,凡与真理相背、全民利益相冲突者,皆非科学。科学与革命,二者且均由于爱。布鲁诺之死,以其爱真理胜于其性命。中山先生之所以毕生致力于革命,由于其爱中华民族。”竺师所倡导的“求是”精神,内容与《革命与科学》紧密联系,远远超越于中国历史传统:汉儒、宋儒与清儒所言的“求是”精神;实质蕴藏着一个具有革命性的飞跃。竺师治学为人,躬行其所倡导:“近代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探求真理,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而改换,这科学目标,新求真理也就是科学精神,是永远不改变的。”“科学家应取的态度应该是①不盲从,不附和,一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间是非,不计利害。②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③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整饰毫不苟且。”⑪
  3.竺师认为宋儒格物致知,具有科学精神。“朱子《近思录》中《格物穷理》一章云:“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日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此即科学上所谓归纳推理。又问:“如何是近思?”曰:‘以类而推。’所谓以类而推,即是今之演绎推理。又曰:‘学者须先要会疑’,又谓‘一草一木皆有理,须是察。’察即 observation,即观测也。”⑫但方法上有时存在问题。明王阳明格庭前竹,格出病来,无所得。今日植物学家就在竹园中研究出许多道理来。竺师治学方法之一:实亦格物致知,慎思明辨,日积月累,豁然贯道。例如:①《日记》中述:“昔在杭州太学路校长官舍前有二罗汉松。一高大而一低小,不解其故?翌年大者开花结子。未几,其下有若干小罗松满布地上,因悟罗汉松之有雌雄。今日阅《泰和县志》卷十三轶事下有一节二载泰和县南古岗有庵,庵前有罗汉松二株,萦缠纠结,屈幽交捕。常年一花而不实,一实而不花。刘子高诗云J东树开花西树子,谁,从枝叶认雄雄。”⑬➁“中午四,见屋后院内栗子树下竹篓内有二小百舌鸟,出世仅二三星期,羽毛未丰。……余告于房东傅梦秋,嘱归二小鸟于其巢。由老刘领至其处,乃在一大梨树下。据老刘云:在树下日来曾见二小鸟坠于地。余验之,其一己死,其一尚能动。老刘恐在巢之二小鸟亦将投于外,故特拾于竹笼中。余验落地之二小鸟与在巢之百舌小鸟颜色形象不同,且百舌拙于造巢。巢低,仅离地七、八尺,可见其中决不能四鸟,而此巢之上约三丈高,据树顶有一雀巢,适亦哺小鸟。因悟《诗经》中:‘惟鹊有巢,惟鸠居之’言。”⑭竺师观察舍前两罗汉松,阅读《县志》,益信“松之有雄雄”,两小百舌坠地,而悟《诗经》“鸠居”之意。是格物致知。这样读书实是中国古来学者的优良传统。如晋郭璞、清程瑶田注书都是重视目验;可惜这样的治学之道,三家村学究是不懂得的。这种现象在今日的古籍研究员中还可遇见

“求是”精神,让有真才实学的,发挥专长;而对一些不认真的学人,予以批评,从而开拓研究中国古籍的新领域,当此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一方面不能满足于国粹派的抱残守缺.因为他们理不出新学科的“头绪”,而迷失方向,同时,也要批判媚外派的轻易否定中两文化的优良传统,企图全盘西化。这样可以有利于建立众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学科。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不是空谈,而是经过数十年的探索与实践提出的,有它特定的内容,竺师治学之道,盼望能够得到古籍研究的领导与学者重视,予以继承与阐发。行见涓涓之水滔天,星星之火燎原,科学是有它的预见性的。

  注释:
  ①见《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第418页。《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③第418页,及《科学史集刊》发刊词,第344页。⑥第417页。⑱第422页。⑲第417页。㉒第417页。
  ②见《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第478页。《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第480页。⑰第479页。
  ④⑤见《为什么要研究我国古代科学史》,第281页。《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
  ⑦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
  ⑧见《竺可桢日记》1939年6月16日、1940年2月11日、8月1日、1942年10月4日、10月5日。⑫1938年6月22日。⑬1938年3月16日。⑭1941年5月14日。⑮1936年9月13日、1937年3月18日、19日。⑯1943年3月19日。㉔1937年3月18日。㉕1940年8月1日。㉖1943年4月2日。㉘1943年3月14日。㉙1942年6月12日。㉚1943年3月18日。㉛1943年9月24日。
  ⑨⑩见《国立浙江大学》上册“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第146页。国立浙江大学校友会印行,台湾。
  ⑪见竺可桢《科学方法与精神》,1941年,《思想与时代》,第1期。
  ⑳见《北宋沈括对于地学之贡献与记述》,第69页、第70页。《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
  ㉑见《徐光启纪念论文集》“序言”第433页。《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
  ㉓见《物侯学与农业生产》,第451页。《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㉜第148页。㉞第448页。
  ㉗见《祈雨禁屠与旱灾》第98页。《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
  ㉝见《中国古代的物侯知识》,第500页。《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㉟㊱第501页。

往事历历忆先师——竺可桢爱校护生的事迹

吕东明

竺可桢先生1936年4月下旬到浙江大学,1949年4月末离开,主持校政整13年。众所公认,他主持浙大期间,在相当闲难的条件下作出了出色的成绩,使浙大的声誉在国内外部大大增长.他办好浙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他以学者的态度i}j,授,树立并身体力行求是精神,管理上和学术上都坚持民主思想s努力敦请许多好教授、学者s与师生职工甘苦共尝,使大多数人安于职守,我力于培育学生和研究学问z大力发展科研,以挺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F严格招生和各种考试制度,严格基础收养,诀不饲私等等。而贯串于一切的关键因素,则是他对浙大、对学生始终如一的爱护之忱。现在我晦记他13年来爱护浙大、爱护学生的重要事迹。

〈一〉

一、为爱护浙大,勉为其难担任校长

竺可桢出任浙大校长以前,对是否接受这个任务经过30多天反复眩目良、征求意见,并且在他所提的三个条件(经费要保证、周人有全权、只任短期)大体被同意后才接受下来的。他并不想当大学校长9一则他自己觉得不适宜担当这种职务,主j·j’G是他不善于、也不愿意同那些“部长”、‘委员长”之类打交道,再说一’个大学的事务究竟大大不同于他当时领导的只有几十个人的气象研究所,得耗费很大的精力于繁重的校政管理;二则他实在放不下已经从事了24年的气象科学事业,这个事业在他的带领下,正在不断开拓研究领域,并推动着各地气象台站的建设。他到浙犬,虽仍可兼管气象研究所,但精力分散,难于发挥他在气象研究和事业建设上的带头作用。他在这些思想活动下,最后所以确定就任,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就在于他爱护浙大的一种责任感。他觉得浙大对于浙江省的科学文化事业有着重要作用,自己是浙江人,办好浙大自有一分责任;他通过了解,知道当时浙大之所以没有办好,他的前任之所以被师生赶走,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党部势力操纵校政,在浙大推行了一套法西斯式的管理教育,所以他很明确前任的失败4乃党部之失败”,在这个时候,倘若他不从浙大着想而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则浙大又必陷于党部之手”。他在这方丽的考虑,也受到他犬人张侠魂师母的鼓励和支持。

二、带领全校西迁,不提辞职

1937年2月,在竺可桢长校10个月,学校教学已经安宁正常之时,他按预先只任短期的约定,提请教育部准他辞职,回他的气象研究所去,并推荐任鸿隽取代。可是当时的部长不同意,力劝他继续。向蒋介石推荐他的陈布雷也很不赞成,他除向结当面劝说外,又因请其弟陈训慈向尝劝说,并且说z“贯n爱情此一学府,只有位先生不辞劳苦干下去。如竺先生无意于此,以后听天由命,至少我不再过问浙大事矣。”竺可桢从爱护浙大出发,只好暂不坚持再辞。到了抗战爆发以后,特别是战火危及杭州,浙大必须西迁时,他的责任感更使他不能求辞而只能带领师生全力西迁。

湖大从1937年9月开始酝酿迁离杭州,到1940年春迂定贵州遵义、酒潭止,在差不多两年半内四易校址,跋涉5000里,不仅使上千师生员工和约1500箱图书仪器一无损失,而且保证了学业不受影响,\搬迁尽量利用假期,因搬迁影响的课程随即补起。这些在全国内迁的各大学中是仅见的,它和竺可桢事事都从保护浙大安全、尽量坚持正常教学着眼组织搬迁,处事沉着周密直接有关。每次搬迁,在校领导都较早酝酿,反复调查研究几种方案,又都坚定沉着把握时机,决不慌乱过早搬迁,比如杭州在1937年10月已吃紧,但到11月5日日寇在金山卫登陆后,11月11日始停课离杭,一迁建德,18日就在建德复课。12月24日,日军陷杭州,浙大开始离建德,二迁江西吉安,艰难跋涉700公里,1938年1月21日最后一批学生到达,22日又即复课,把一迁建德过程中耽误的课程全部补起,并完成了学期考试。

在四次迁校过程中,坐可缺从酝酿计划、调查研究、实地勘查,以至具体组织实施,都亲自参与,可以说是备极艰辛。特别是从建德二迁吉安,不仅要在兵荒马乱中不断奔波,求人调拨车辆,承受轰炸等危险,而且非常不幸的是,竺可横在桂林准备勘查新址肘,夫人张侠魂和次子坐衡先后因荆疾病逝。他在夫人垂危时赶回学校,但已回天无术。从7月下旬到8月初,不到半月,他惨遭丧妻失子之痛,精神上的打击可谓巨大无比。但顾念迁校事急,他未及办完夫人丧事就又投入紧张工作。直到1939年3月,迁到宜山稳定下来后,因校长任期已将3年,再次向教育部提辞,仍未获准。

三、黔南事变时,为保存浙大,准备武装自卫

1944年11月24日到12月18日,23天之间,日本侵略军从广西侵入贵州南部独山专区的几个县,当时称为“黔南事变’,事变期间,贵州以至整个西南几省大为震荡,贵阳全市惊惶,公私机构、大专院校以及居民开始疏散.连重庆也惶惶然,深恐日军继续北进。浙大安处黔北5年,此时有主张再次搬迁入川避难者,有认为倘贵州不保,入川又有何用而无所适从者,浙大前途如何?国家前途又如何?为许多人所焦虑惶急。竺可桢明白再次远迁不仅无适当去所,财力不许可,而且确实一旦贵州抢陷,入川亦无前途,但是遵义地当黔北要神,倘日寇继续北进,必然首当其凶焰,不能不备。他考虑保存浙大之上策是在黔北偏僻地区坚持。他准备把浙大主体移湄潭,当时在遵义的李四光也赞成这个主意,他一面派人去邻近县区调查房屋、粮食等情况,一面向遵义43兵工厂厂长〈陈诚胞弟〉商借枪支100一1000校并正式报请教育部批准,准备武装全校,组成防护团,在当地自卫坚持,一位年过半百、向不接触军事的学者,为保存一个学府而作如此打算,其爱国爱校之心实在令人惊服。

就在黔南紧张、浙大去处未定的时候,竺可桢于12月11日忽得教育部7日电,令浙大合并于中大,学生全体从军,教职员之年龄合格者亦从军。这一纸电令就把浙大取消了。好在此电迟到了几天,前线局势有所好转,他当天就打电话到侍从室同陈训慈商洽,陈告诉他电报确是教育部长朱家骅的主意,但陈布雷还是主张仍留当地,竺可桢心中有数,对此电令也就不了了之.竺可桢得此电报后始终没有公开此事,大概是为免得影响人心。

但是在他的日记中却写了他心里的很大愤懑,说得此电简直如晴天霹雳:“自余个人着想,自此得脱离苦诲,确是佳事,但为浙大着想,如此下场则大不愿也。”这寥寥几句就反映了他对浙大的深厚感情。

四、战地服务团团旗下语重心长的叮咛

黔南事变过程中,浙太学生在热烈展开劳军运动的基础上,组织浙大的第二次战地服务团〈第一次是在宜山组织去广西前线〉。出友前,校长、教授举行欢送茶会,并由校长亲自授团旗,团旗上缝有a国立浙江大学战地服务四”字样和校傲。据当时正、副团长文德瑜、丁做为文记载,竺可桢在打开团旗时激动得流了泪,说E“这是代表浙江大学的,你们妥记牢!”支、丁二同志的记载道出了深蕴在竺可桢内心对浙大的热爱。

五、为了带领全校复员东返,放弃参加国际气象学会的机会

1945年12月12日,他在遵义得气象研究所代所长赵九章信,说中央研究院确定请竺可桢和赵九章、昌炯同去出惊1946年2月乡5日在伦敦召开的国际气象学会。他因抗战胜利后浙大复员在即,预计国际气象会议前后正是准备迁移的重要时期,接洽车船等均需在队4月间办妥,他从贡任感出发,只好放弃这次机会,函复赵九章、吕炯辞谢〈以后由涂长望、赵九章出席〉。

他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奠基人,而在此之前他没有参加过因际气象学会的会议,这次很想去而不能去,对他个人来说,当然是为浙大而作出的一种牺牲。

〈二)

关于竺可桢爱护学生,大量事实说明他是真心实意、十余年如一日的。我们从他的讲话‘文章、日记中可以体会,他有个主导思想,即认为培养大学生是为国家培养骨干和栋梁之材,中国近代科学文化落后,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振兴中华的需要;家长们把子女托付给学校,自己也要无愧于这种信赖,因此,爱护学生成为他自然的?神感情和责任,他对品德好、勤奋•8~..优秀的学生固然从心眼里喜欢,对品行不端或不大喜欢的也并不嫌弃,而能予以严格的批评与要求。他也并不因为学生的政治倾向而在爱护上有所偏颇。他历来主张学生政治信仰自由,在学校里各种思潮、主义都可以研究,但不能从事政党活动,他对违犯校纪后立学生也不问政治态度,一律按校纪处理。尽管校内外国民党一再贡难他包庇纵容左派和共产党,他很不以为然,坚持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地爱护学生的态度,他还认为学生批评政府是无可厚非的。他在日记中曾记有对陈布雷说过~-“年青人欲批评〈政府〉未可厚非,若批评政府者皆目为共产,则不啻为丛驱备也。”他非常反对国民党政府和特务到学校里抓人,主张倘若违法者可以依法向学校传人,同时应依法审理。他对历年非法被捕的师生,都全力营救。以下是他一系列爱护学生的主要事迹。

一、废除“法西斯”军事管理,不准动辄处罚学生

竺可桢初到浙大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如何处理掌生所普遍反对的军训制度。这一制度名义上是顺应准备抗日而由政府在全国高中以上学校推行的。前校长把军训制度极端化,强调“一切军事化”,动辄必罚学生,甚至和校外觉部里应外合迫害学生,因此为学生所痛恶。对强调军事管理,竺可桢也是反对的,他认为这样一来,必然要侵害民主自由原则和自主创造精神,就办不好大学。军事训练有一定需要,并且还得继续。经过反复研究,他确定把两者分开,保留军ylJ制度,废除军事管理,使前者成为一门课程,并与训育相脱离,即军训教官不再能利用普II育方面的职权任意处罚学生。这一处理对安寇浙大、保护学生是重要的一着,但是,军训教官的老习惯不容易改变,1936年12月的一天下午,一年级军训原定三四节课出操F三节课前就开始下雨,学生•87•.罩、保妒7两It备几+人免受迫害1948年1、2月间,沈鸿烈一再示意竺可桢应利用寒假按特务机关所列名单开除三四十名学生,竺可桢不同意这样做,他说浙大向来事事公开,开除学生必须有理由,校中并不知道谁是共产党,省府所给名单也未必可靠,他在日记中写出了他的根本思想,“吾人总须爱护青年,不能以其喜批评政府而开除之。”由此,沈鸿烈的主张未得实行,同年8月,蒋介石密令逮捕大批学生,中央发下之名单中有浙大师生19人。先经竺可桢与新任省主席陈仪、教育部特派的参事一再商拾,最后并有浙江特务头子俞嘉销等参加商讨,竺可桢再次强调如欲逮捕必须有确切之证据,幸陈仪也主张不宜牵连太多,至多捕3人,于是特务头子就指定3人姓名,当时竺可桢只知其中一人为学生会代表,其余2人未听说过姓名。3人随即被捕(其中2人称系误捕而很快获释)。对此,南京方面极重视,先是吴铁城电话询问捕了几人,随之蒋介石又亲自电话问陈仪捕了几人,说据报名单应捕的有40人,责怪其只捕3人过宽。

六、关于品德、健康方面的爱护

竺可桢爱护培养学生最为注意的除学业外,就是品德和健康。他把只重传授知识技能而不重品德教育比作“谋食而不谋道’。他的品德培育的核心就是他所倡立的校训“求是精神”,这是和他的为国家社会培育骨干之才的目标相适应的。他不仅用言论文章和中西先贤的思想行为来培育这一精神,而且以他自己的实际行为无形中起着培育作用。
竺可桢对学生的健康也是一贯重视的。浙大的体育课在他的重视和舒鸿教授的主持下,历来摆在重要位置,不及格是不许毕业的。全校性的运动会,竺可桢都以高度热情亲自出席主持.抗战期间营养差,医药困难,师生患病者不少,竺可桢经常到病休所看望医疗中的同学。有急病要送贵阳的,他都用全校仅有的一辆校长小车送去.他到重庆等大城市,每每亲自觅购和争取分配到重要的药品带回学校,在他日记中记载的这类情况都反映他关心师生健康的深切情意.

以上只是我所知道的竺可桢爱学校爱学生的重要事迹,他于1949年4月29日离开杭州,临行前,留函致当时浙大应变会正副主任严仁庚、苏步青两教授,说明28日他接教育部长抗立武电嘱去沪,他因见报载上海各大学还有继续逮捕学生强迫疏散之消息,故复电暂难去沪,后来情况略有好转,他才放心去沪向杭立武辞职,他相信浙大在严、苏二先生主持下“必能疲比苦海以创新局面而发扬浙大’。这封临别留书充分反映了竺可桢一贯爱护浙大、爱护学生的心意,反映了他对即将来临的新时代的信心,成为一份可贵的历史文献。

哲人其萎 遗风犹存——追念吾师竺可桢

谢觉民

(一)引言

民国以来,中国有两位杰出的教育家,一位是蔡元培先生,恂恂儒者,胸怀宏大,在军阀时代,创办北京大学,招收女生,首开风气,聘请教授,新旧并蓄,对中国教育有开山创基之功。另一位是竺可桢先生,高风亮节,廉洁自守,在抗日战争期间,主持浙江大学,颠沛流离,而仍弦歌不绝,以至人才辈出,功不可灭。

现在竺师逝世亦已十有余年,基术已拱。回忆在浙大求学期间,因日军进逼,四次迁校,翻山越岭,辛苦备尝,带领我们这批流亡学生者,即是否师竺可桢校长。我对他如何办学,如何鼓励学生渡过困难阶段,皆身历其挠。同时我习地学,与壁师专研科目相近,且谊属同乡,都是浙江上虞人,因缘机会,有不少亲聆目睹之事,故乃草率为文,加以追忆,思有以崇扬吾师宏伟的德业和崇高的理想。

(二)办学宗旨 慎选教授

竺师早年服务于中央研究院,潜心于气象学的研究。1936年奉命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当时浙大学潮汹涌,纪律松懈。他在就职之初,就发表了《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一文,他认为办教育事业,第一要明白过去的历史,第二应了解目前的环境。也就是应凭藉本国的文化基础,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才能培养成今日需要的有用人才。他又说=浙大诚然是国立大学,可是亦在浙江,学生叉大部是浙江人,因此应该注意浙江学术文化的背景与渊源,以作借钱。近300年来,浙江出现了两位杰出的人才,那就是黄梨洲和朱舜水,他们在晚明败坏的风气下,以其宏富的学间,著述讲学,旨在抗满复啸,发扬民族精神。他们的影响,在地域上,不限于浙江一省,也推广于全国各地F在时间上,不限于二时,也及于身后数百年。我们应吸取这两位先贤的教益,就是一方面为学问而努力,另一方面为民族而奋斗。在此外侮日亟的时代,应如何承先启后,精研学术以自勉,同时应为国效劳,作出贡献。

从这篇就职训话中,可以看出竺师不但是一位曾受西学严格训练的科学家,更是一位中国文化熏陶出来的硕学鸿儒。在办学方法上,空师提出三点,即充实教授人选,增加图书设备,奖励优秀学生和贫寒子弟。在这三点中,选聘教授尤其囊耍。他认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大学教育的成功与否,系乎学风的优元,而教授的人选,为转移学风的动力。我国古代的书院,往往因为一两位大师,就造成一种学风i如朱晦庵讲学于白鹿洞书院,陆象山讲学于鹅湖书院,文风所播,影响殊深。近代西方大学亦然,如英国剑桥大学汤姆逊教授,美国哈佛大学籍瓣士教授,均影响深远,流泽无穷。但要芸萃一群精英学人,谈何容易T然竺师以其清廉人品、广憾学识和诚厚态度,终于邀请到一批品学皆优的好数反。他们有品格,有学问,但有时不免也有脾气。当时浙大有位政治学教授费巩先生,出身牛津,最会骂人,在教务会议上,他公开指摘竺师,说:“我们的竺校民是学气象的,只会着天,不会看人。”意思是他是习政治的,有知人之明,竺师也只是含笑不话,可兑他的容人之量。竺师能认识人才,罗致人才,容纳人才,又能培养人才,更是爱护人才.有这样的气度和才识,才配作第一流的大学校长。

(三)精辟讲演 循循善诱

当年浙大学生,远离家乡,迁成内地,既无亲人,经济又极困难,在茫茫人海中,总似有迷失之感.结校长则如一位家长,循循替诱,时常利用集合机会进行讲渍,指出道德的重要,妻有动心忍栓的修养和报效国家民族的志愿.在那巨敌当前、国命如缕、处搅困难的环撞下,竺师的言论,实令人兴奋。他是大家的精神鼓舞者,也是大家最好的导师。

抗战期间,日兵占我领土,杀我无辜,全国上下,莫不敌忾同仇,以作抵御.尤其是青年学生,血气方刷,都冀能赴前线杀敌,因此弃学鼠军之议,甚为流行.给师曾作讲演,对此4求学乎’、“从军乎’的重要问题,有所阐释.他以战国时代赵民孤儿的故事为例?加以发挥。当时奸倭必欲得起民孤儿而甘心,赵氏家中有两位忠心耿耿的老家人,一为程婴,另一位则是公孙样臼.两人商定,公孙将程婴的儿子冒充赵民孤儿予以庇护,并叫程婴出首去向槐好告Jt,结果自然是被杀害,在婴不但舍卸了自己亲生的儿子,还要U"卖友求荣”的骂名,忍辱负重,将孤儿抚养成人,加以教育,以成大器,自然更为难能可贵.以古嗡今,他以为当今画蝙·敌人之际,年轻人有两种途径可以报国z一是赴前线杀敌,钮’要宿勇气和胆量,正好像公孙样臼所为,二是在校刻苦学习,以后在后方从事建设工作,正如程婴所作,要有般力与锺心,习农的从事增植农产以补民食,习工的从事工业建设,如造桥梁与建公路,习文理的可从事研究和教书,这些工作需要有专门知识和工作热忧,或者比前者更为困难。大学生要有这种认识与抱负,才是时代的宠儿和国家的栋梁,他的精辟阐释,真是鞭辟入理,令人信服,有如闻鸡起舞,使我们更加用功读书,努力求学。

浙大迁至宜山,师生们生活益形艰苦,精神亦感沮丧。竺师在开学仪式上,以《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为题,发表讲演。他认为今日艰苦流离之中,欲白觉觉人,应以先贤的嘉言鲸行和丰功伟业,作为我们的矜式。困地思人,王阳明先生的行谊,最可作今日大学生的典范。阳明先生出生于浙江,后迁江西、广西,而后又滴居贵州两年,与浙大迁移路线,不谋而合。而他的治学归行、艰贞负责和公忠报国的精神,尤其值得浙大学生学习。现在大学教育,只注重各种专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品性德行的陶冶,积重难返,流弊甚深。阳明先生学问上的造就,是矗致良知”的学说,也就是求真精神。浙大的校iJII为“求是’,他的学说正好是“求是”的最好注释。阳明先生在远滴征蛮之中,所以能屁险如夷,全在他的修养功夫。他的良知学说和坚贞行为,都是从艰苦中磨练出来的。我们在此严重外侮之下,要救此巨大的劫难,必须有无数有识之士,怯私欲而发良知,励志节而勤学问,明是非而负资任,改变风尚,才能抗改救国。昕了坐师的话,大家精神抖擞,报国之心油然而生。

抗战期间,侮逢7月7日,当局总要在广场上集合大、中学生,举行纪念会。会场上照例有当地军政长官讲话,但大都是喊口号式的空泛之言,毫无内容可言,实足是“抗战八股’。有一次在遵义,竺师应邀前往,以《抗战现势》为题,立表讲演。他说=中国的地貌,东部为平原,中部为丘陵,西部多高山。抗战初期,日军挟机械化部队的优势,可在平原上横冲直撞,因此占据了不少面积。抗战到了丘陵地带,日军就占不到多少面积,但仍能占据各线,如重要的铁路和公路,均陷入日军之手。可是进入山区肘,日军就占不到“面”,也占不到“线”,只能占几个“点”,如长沙、太原等据点而已。现在日军既占不到“面”,也占不到“线”,更占不到“点”,只有来重庆用飞机炸炸而已。可见日军已是穷途末路,我们的抗战是必胜的。他的讲话,铿锵有力,有内容,有见识,与军政官吏的讲话比起来,真有天壤之别。我们多么骄傲有这样一位学识丰富、见识高超的竺校长啊!

(四)以身作则 一片爱心

竺师清心寡欲,日常生活极为俭朴。为其不溺于势欲,不竞奔于俗务的酬应,因此人格高超,神消志旺。坐师真正做到了我国古谚所说的“有容则大,无欲则刚”的地步。竺师最使我们佩服的是,他能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记得浙大迁到内地时,日机空袭频仍,警报一来,地方官吏如行政督察专员、步兵学校教育长,平日放言高论抗日救国,此时都纷纷钻入私人汽车,现往郊外,躲避防空洞避难去了。而我们的坐校长虽然也有汽车,可是他从不乘坐,警报一来,就抱儿带女与学生一起逃警报。他的人品与操守,与那些地方官员比起来,真有鹤立鸡群之感。他的身教使我们刻骨铭心,元以感动。浙大学生是多么敬爱乞’校长啊!

竺校长是“望之以严,即之也温”的人物。他对浙大学生,表面严肃,内心是一片爱护之情。这里有两件事可以证明。有一次?竺师去贵阳公干,因遵义时需在中途站过夜,故在该地订了旅馆一间。当时恰有两位浙大女生,亦去该娥,但找不到旅馆住宿,坐校长乃把自己所订的旅馆让给这两位千金小姐去住了,自己则蜷曲着身子,在汽车里过了一夜。他把自己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爱护培育,这种赤胆真诚的爱护,怎不使浙大学生深深的感动。又有一次,有位浙大校友,自英伦留学归来,思去清华大学教书,坐师就向他的老友、清华理学院院长叶企蒜先生推荐.叶先生后来告诉人说s“在赞藕舫〈尝师字藕舫〉的眼中,浙大学生个个都是好人品和有学间的.’我们的竺校长对自己的学生,真是怕真意实,一片爱心。

竺师对浙大学生的期望,是品德高,学问好,并且中外兼通,文或全才,外文系的学生能作诗赋词,中文系的学生能读外国文。除鼓励读书以外,更极力提倡运动,他自己就酷爱游泳和打网球。浙大迁移到泰和、宜山等地,都要在赣江和龙江边,找一段洒流,作为学生游水之肘。我现在能游水与tr球,何尝不是竺师当年提倡运动之赐。记得许多年前,在纽约遇见胡适先生,他告诉我z“你的老师竺可顿,当年来美与我们同学时,身体十分瘦弱,以后是慢慢练好的J修心练身,需要一番内在功夫,竺师自然是位有恒心而又具有毅力的人。

竺师的讲演虽多,但并不是口若悬河的演说家.他祖籍浙江绍兴的东关〈就是现在的上虞县〉,家乡口音很重,与我谊属同乡,所以他的话我是全部懂得的,外省人就不一定了.如我的老伴阙家冀女士在浙大求学,刚进去时,就昕不懂他的话。竺师的口头禅“这个的话’,她听了好像在说“贼骨头哇,贼骨头哇’似,的,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可是竺师讲演都布内容,而且守住时间,不像他的哈佛大学老同学、浙大理学院院长胡刚复先生,话匣子一开,就滔滔不绝。午饭时间,大家都要走避胡院长,因为万一被他抓住,话匣子一开,中饭都吃不成了。

〈五〉笃学慎言 提拔后人

竺师是研究天象、术通中外、知行合一的文化伟人,我能因缘际会,亲聆教益,深感荣幸。现将值得回忆的几件事略写出来,以志不忘师恩。

我在遵义毕业后,在北路任职于中英庚款办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当时北碚是后方文化重镇,如地质调查所‘国立编译馆、气象研究所等都鏖集其地。竺师以浙大校长兼任气象研究所所长,因此每年都有来北暗的机会,而且星期假日,好作郊外之游,时来电话嘱问出游。我初出茅庐,喜爬山看水,懂得些回浅的地貌知识,乃向老师吹嘘茹陵江河道的特点,峡谷均成因,尝师只是低头静听。但忽然问我,北温泉的成因是什么呢?我当时瞠目不知所对,只说我们所巾的自然地理组主任、留学德国的李承三博士,著有《北温泉成因》一文,我还没有读呢。竺师嘱我取来一阅。数日后,他悄悄地告诉我,李文有严重错误,因为他把温泉的温度算错了。这使我大吃一惊,原来我们的竺校长读书是这样仔细认真的。

又有一次,地理所所长黄国璋教授,屡次请竺师来所讲演,但总为其婉拒。因我为竺师嫡派弟子,要我去请,并探知其婉拒原因。我向竺师说明来意,竺师正色对我说:“你们是研究所,不能随便讲的。你回去告诉黄所长,给我三个月时间,讲一次好了。”三个月后,竺师如期到所,讲的题目好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地理学》自然是我做笔记。记后战战兢兢地整理好,交与竺师。竺师看后,只改了几个字,这使我透了一口气,因为记得不好,是会遭竺师指摘的。后来此文登在地理所的《地理》刊物上,是一篇文情并茂的好文章。可见竺师是不轻易发表文章的,言出有物,论必有据,对我又是一次无形的教育。

1943年,地理所派我去川东作地理考察,为期三个月。回到北宿,去看竺师,他问我去川东野外工作的情形,我讲了该地土地利用的特点。想不到几十年后,见到大陆出版的《竺可桢日记》,在1943年12月27日的一天上(723页),竟记有下列事情:“10点谢觉民来。谢近赴川东考察,余询以四川种早作,何以土埂戎田脏或陡,均自上而下,使水易冲去。据谢云,此间俗语云6种土不打沟,好比强盗偷’,非农夫不知比土可冲去,故每于坡下筑拙,使泥冲下后,可以积聚。若作脏与地形作平行,则水大时,土坦将全部倒毁云云。”想不到竺师会把我的野外工作谈话,记到他的日记上去。可见他求知若渴,有闻必录。他的日记很像顾炎武的《日知录》,是一部有真实资料却好书。

有次到台北,承蒋经国先生在他寓所单独邀我午餐,在客室寒喧。忽然他说24当年我奉父命,邀请令师竺可桢先生前来台湾,可惜他未能前来。”后来在《竺可桢日记》一书第1248页居然看到,1949年5月6日星期五〈沪〉记有“与朱恒壁借至其市府街寓所,途边蒋经国气料竺师也一定在想,蒋经国未曾留在大陆而要去台湾,也是很可惜的啊!

更有一次,我去气象所拜谒竺师,言及想去美国留学。他问我去美目的,我当时年轻天真,就直率回答:有人去美仅两三年,获得硕士学位,回来就可做副教授,在国内的人做助教八九年,连讲师都升不上去。竺师听后,就严厉地告诉我说,这种功利思想是不妥当的,我几乎被他训得要哭了出来。最后他说,到美国还不是想多该书,我们气象所有关地理的书籍不少,我可以与你们黄所长商量,允许你勾闭上山来气象所一天,吃“客饭’和读书。事后想想,要出国深造,老师也是无能为力的,总要自力更生,因此变得十分用功起来。可巧两年后,教育部有公费考试,我侥幸应试录取。其时适尝师赴美开会,我乃驰函报告我的喜讯,并请他在美国代觅学校,时隔甚久,未获回音。正在焦急之时,忽然收到自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寄来的入学证,原来竺师已经默默地替我办好了一切手读。我收到后,真是感动万分。只是当年哈佛大学的地理系并不出色,主要被授威德立赛专长历史地理学,亦非我想学习的科目.而叙拉古大学的地理系当年首屈一指,拥有葛德石、詹姆士、迭更生诸教授,名重一时,更何况系主任葛德石为竺师所素识,于是又经竺师推介,才正式选了叙大为研究生,后来获得搏士学位。老伴阚家蓂后来经涂长望师的推荐〈涂师为葛德石、教授的及门弟子〉,也在叙大获得硕士学位。因此可说我们在美国是以叙大起家的。饮水思源,师恩浩荡,坐师与我们的一生,关系实在太大了。

我毕业以后,在英、美任教讲课近20余年。1972年,访问苏联归来,道经波兰华沙,承华沙大学地理系教授克柯尔斯葛邀吃晚餐。因他曾任上海总领事,了解中国情况并能略说国语,饭后聊天,谈到中国科学院有位副院长竺可桢,为当代中国地理学的巨擎。我说:"他是我的老师呀!’他说z“你为何不去一信?”此语一出,如梦中初醒。20余年来,我在国外读书教书,忙于谋生,国内又值革命成功,双方隔膜,与竺师违教己久了。当晚立即写了一信,寄往北京,前去问候。后来接获回信,并附他的《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一文,真是喜跃异常.我后来乃根据此文,用英文写了一篇电竺可桢与中国气候变化、刊登在英国凤负盛名的皇家学会地理杂志上,广受国际学术界的注意。早年受恩深重,无以为报,现有机会为文,报导老师的著作于国际学术界,私心为慰。不料1977年与老伴阚家蓂女士首次回到祖国时,吃师己遮归道山,生死永隔,见面无缘,真是遗恨终生了。

综观竺师一生,庄敬自强,有为布守,既有国学素养,又具科学脑筋,一生讲究求是精神,治学勤奋,办事认真,对人朴实而真诚,在他担任浙大校长13年中,正值抗战艰苦时期,自己丧妻失子,但仍戮力办学,使浙大弦歌不辍,人才辈出。现在浙大毕业生散布世界各地,有文有理,有工有农,均能对事以“敬”,对人以‘诚’,既有道德观念,复有爱国情操,这都是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受到了竺校长人格的熏陶和感召。如今,且哲人其萎,然遗风犹存,坐师克勤克俭的作凤和高风亮节的品格,将永垂千秋。

附竺可桢致作者的复信:

觉民教授:
去年秋天惠书早已阅悉,迟复为歉.你离开祖国已有二十五年之久,国内的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事业部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此等情况谅你们从回国探亲的一些中国学者那里已经了解若干.最近中国科学家代表团应邀访问美国,受到友好接待,促进了中美两国人民和科学家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我虽然已是八十三岁高龄,年迈体弱,但仍然可以做些工作。杨振宁、李政道、陈省身、任之恭、林家翘等先生回国观光省亲时,我们曾一起欢聚了几次,均引以为快。

兹随函附上近来拙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请予指正,专此函复。

顺颂
春祺
家蓂女士均此

竺可桢

一九七三年二月十八日

竺可桢先生在气象研究所的片断回忆

朱炳海

竺可桢先生是气象界地理界的一代宗师,祖国气象事业的推动者,五十多年来,我从大学里学习气象,选气象研究所工作,以后又到大学里教气象学,始终在竺先生指引之下,可惜我:庸庸碌碌,成就不多,愧对老师.关于竺先生在学术和事业上的成就,已有很多文章论述,我也曾写过《竺可桢同志和中国的气象科学事业》一文,在《纪念科学家竺可桢论文集》中发表,位先生一向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体会竺先生的伟大成就的根本动力在于他的科学思想、道德品质和作风,他的科学成果就是上述精神的体现,在学生时代我只听过他一年课,他讲课内容丰富,友人兴趣,我原喜欢物理,听了竺先生讲课后,就确定了专攻气象,但学生时代与竺先生具体接触不多,毕业后进入气象研究所工作五年,朝夕相处,不仅业务上直接得到他的指导,而且生活作风上给我的感染也极其深刻,差不多影响了我的一生,这里我叙述感人最深的几件事。

第一,工作认真,实事求是。我逃所第一年担任气象观测,这是搞气象工作第一步的基本功。观测一要严守时间规定,二要严守操作规程,如违反此二要求,则观测资料鱼目混珠,就不好了。但观测工作也比较枯燥,所以不少人对此不感兴趣,有些小地方或僻远处的测候所,条件较差,常友生缺测甚至有伪造观测资料的事故。我受过几年专门气象教育,懂得观测的重要性,也能联系有关现象。如测到这天气温特别高,我就查看天气图和高空资料,了解气温升内的原因。位先生对观测工作非常注意,尤其对那些容易产生疏忽差错情况下的观测。譬如说连天下雪后清早六点的观测,天还未明,就易出话。那天我在五点半钟闹钟响了起来,洗了脸,整六点前到达观测场,发现竺先生住房的灯也已经挺了,一转身看到他站布我后面,看我如何进行观测,还有夜间下雨,观测规定夜间观测都要查看雨量筒;但有时前半夜有雨,后半夜停了,观测员睡着了,根本不知下雨,观测时已雨过天晴,就容易疏忽查看记录雨量筒内情况。

竺先生则很细心,经常查看雨量筒,发现有雨,又再检查观测簿,如果缺测就对观测人员近行严格的批评教育。在营先生的以身作则、认真管理督促下,气象所的观测质量很高,我自己也受到了严格的训练,学习到认真工作的作风。

第二,教育后人,不惜时间。我在大学毕业前,从美国天气月刊上看到威列特博士一篇论芬的长篇论文。我试着翻译,译了一半,进研究所后,送给竺先生看,他鼓励我将文章译完,对-译文他看得非常认真,逐字逐句核对原文,并对译文进行润饰修改。
全文共五万多字,他将该文介绍给《科学》发表,分三期将完,以后又由气象研究所归并,用《雾与航空》的书名出版。他如此市视一个大学刚毕业的青年,使我受到很大的鼓舞,这是我一辈子忘不了的。在夏季乘凉时,!当问我们近来看些什么文章?近年国际气象界发表了那些重要文章?在交谈中讲述他的看法,给我们以许多指点,我有两年半时间担任天气预报工作,每天画天气图,友预报消息。那时他只要在气象台上,就一定要看我们的发报内容,有问题就提出,认真得很,他读书工作,异常勤奋,手不释卷,真是梅古通今,道筑中外。我们后来者,以他为模样,就不敢偷懒。他做学间,不片面相信外国教条,而很重视我国•70•.自己的经验和成碗,在他的启发下,我前后搜集了一千多条夭气谚语,即在当时我任主编的中华自然科学社的《科学世界》杂志科学问答栏内零星发表。解放后,由青年出版社作为专书出版。

第三,公私分明,丝毫不苟。他在办公时间写文章所得稿费,不作为个人收入放进自己口袋,而是拿出来作集体福利,如购置运动器具、网球拍子之类,他说:“我已拿了工资,办公时间写东西的收入,仍应归公。”他写信公私分得很清楚严格,写私信都白备信封信纸,贴好邮票,写公信则用气象所的,交公家封口贴邮菜。他用公款很节约谨慎,当时气象研究所的外汇很少,他一点点积累余款,达到几千美元,以便为所内解决较大数额的购置问题。他非常憎恶化公为私的现象b一次,某省-个气象方面的负责人,来研究所代为采购仪器,、说妥品种价格后,-提出要回Jd;就受到建先生的当面训斥。今有人说他谨小慎微,家长作风j我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好。我们看到他对公私关系那样一丝不帘,以研究所为家,像对家庭那样无微不至的关怀所中的一切,关怀所有人员。有一次,我在阅览室看报,’出来后忘了关电灯,他看到后,就不客气的批评宫“为什么走出来不关灯”。但他对所内同志,和蔼可亲,我进医院切除阑尾9他跑来看我,那时他也快五十岁了。他对青年λ十分关心,二鼓励我们奋发上避,好好工作。他的民主作风也很好,宽严结合。在学术思想上,他最可贵之处就是结合中国的实际,认为脱离中国的环境讨论气象就不实际了。因此,他将气象学与地理学两方面结合得很好。

我今年七十七岁,眼睛也看不清了,竺先生逝世也十多年了,但竺先生仍然非常鲜明地活在我们的心中。周总理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仍然应该继续向竺先生好好学习,宣传竺先生的精神,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本文由作者口述,施雅风记录整理)

我在竺师身边工作的时候

沈思屿

竺可桢老师于1920年由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应聘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史地部任教授,讲授地理学和气象学。1921年,南京高师扩建为东南大学,位归i何地学系主任,这年我考入南京高师,从空师学习。1925年毕业,坐师留我任助教。1927年,中央研究院成立,蔡元培院长聘堂师为该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在南京北极阁建立:Wl象台。那时东大已改为中央大学,但咬师以气象所邻近,仍兼中大地学系主任。不久,辞去中大地学系主任兼职。

1936年,教育部任竺师为浙江大学校长,位师带倪尚达教授及我等四人同夹浙大工作,任倪为总务长,托我为事务主任,约两个多月倪仍罔中大,坐师~:我接替倪的工作,命我代军H总务长。浙大在抗日战争中两迁到宜山后,空师于1939年秋,介绍我去东北大学地理系任教授,教气象和地理。1945年,抗战胜利,坐师又要我回浙大工作,任气象学教授,并派吴德视教授和我回杭州接收校产,办理复员工作。

1949年5月,杭州解放,竺师应邀去北京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及参加开国大典。后来就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我亦离开浙大,经位师介绍到治淮委员会任技术委员。1950年秋,些师由北京来南京,我和胡焕庸教授同去迎接,竺师勉励我们到治淮会要做好工作。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且有书信往来,但没有再能见到竺师一面了。

自1921年到1950年,我受竺师教育或随从竺师工作,前后约三十年,其中有几年虽然不在竺师身边,但经常保持联系。对竺师的嘉言懿行,毕生钦佩。最近又阅读了竺师1936年至1949年的日记,倍感亲切,竺师音容,历历在目。出于对恩师的敬仰和怀念,就我回忆所及,草就本文。但是时间已经久了,我的记忆又差,错误之处,希望阅者指正。

一、高尚的道德

竺师最重视行为廉洁和公正,他生活朴素,认为俭可养廉。
他不吸烟,不饮酒,一支自来水笔用了三十几年。浙大在杭州时他住在校长公舍。抗战爆发后,先后迁泰和、宜Lit及遵义,都是白己租民房居住。胜利后回到杭州,仍住校长公舍楼上两间,家具都是自己购的。结师在南京工作时,储蓄了一些余薪,用自建公助办法,分期付款,买了一座两楼两底的房屋,即珞湖路二十二号。南京沦陷,房屋被敌占用,图书、衣服及家具完全丧失。
抗战胜利,只收回一座空房。

1938年夏,浙大迁到江西泰和,竺师母张夫人和其次子坐衡因患病疾,不治去世。竺师因张夫人生平对于清寒学生颇为关心,而尤以周济女生不遗余力,因而以储蓄一千元作为基金交给教务长郑晓沧教授,存入银行,成立张侠魂女士奖学金,奖给二、三、四年级中家境清寒而成绩优秀的女生。

1941年,浙大在遵义时,物价飞涨,几乎一天三变,生活大受影响。何师偶在衣箱中翻出上海华安人寿保险公司的单据,已经满期,取回二千元,此时只能买几担米而己。竺师曾说s“一生积蓄仅此而已,岂他人所能信哉。”

1948年2月份薪水未发,一月份薪水用光了,竺师继室陈夫人告以元钱买菜。竺师说:“这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些事实,由于当时我担任的职务,是最清楚的。1949年砍,结师母离杭州去南京,向我借了路费〈当时人民币30万元)才能动身。住师担任了十三年大学校长,最后几一无积蓄,两袖清风,道德何等高尚?

竺师最厌恶的是贪污。他在浙大十三年中,学校就没有发生过什么贪污事件。某次竺师约请马寅初先生吃饭,只有他俩相我三人,马寅初先生非常激昂,他对竺师说:“孔祥熙和朱子文的贪污行为,应当对他们征收财产税”。竺师也说:“政府对政府官员,如能给财产登记卡,也可以防止贪污行为。”这些话我还记忆犹新。

竺师友好中,交往较深的人,不少是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著名专家和学者,例如蔡元培、马一浮、邵裴子、柳翼谋、李仪祉、杨杏佛、任叔永、胡适、赵元任、李四光、翁文灏、茅以升、蒋百里、谢家玉、曾昭伦、胡敦复兄弟等人。其中除了蔡元培和赵元任外,其他大多数人我都经竺师介绍认识。我亲眼见到竺师和他们交往中,对他们极为尊敬。由于我的工作关系,坐师盼咐我为他们中不少人给以工作相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

二、大公无私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竺师是大公无私和实事求是的典范,任何时候都以工作为重,所以特别繁忙。上班时候,办公桌上常放有一堆文件,除因事出差或患病,都随即批阅处珉,绝不积压。晚间还要写H记,从不间断,到十时就寝。我随位师到浙大后,亦住在校长公舍楼上,这是亲眼所见的。

1938年浙太西迁至泰和,竺师母张夫人及次子竺衡病危时,竺师还在湘桂路上为迁校事奔波,我两次打电报催他回来,但竺师仍把事办妥后才回来,此时竺衡已病故,而竺师母也已昏迷,不久也去世了.竺师悲痛欲绝,乃至于哭泣,但仍照常工作,并不沮丧。在安葬好张夫人和衡儿的第三天就踏上西迁的征途。这件不幸的事前后我都在泰和,亲眼所见,并为生师母办理后事。位师在西迁中所经受的悲痛和不幸是非常之大的,而竺师为浙大西迁所作出的贡献又是最巨大的。这真是公而忘在的精神啊!

浙大西迁:杭州至建德、泰和、宜山而达遵义,是在竺师亲自领导下边行的。西迁中图书、仪器等损失很少,所到之处弦歌不绝,学校规模还逐渐扩大,这在当时所有内迁大学中是很少见的。空师不但要向政府及地方办理交涉等许多事情,还要负责教学和师生员工及家属的生活,每迁到一个新地方,很快就建立起正常的教学秩序。西迁中最繁重的工作是总务,竺师对总务工作更是关心,事必躬亲,每迁一处,都是详细调查研究,一同和有关工作人员讨论,征求大家意见,然后作出决定。

抗战期间的动乱和国民党统治的腐败,事多反常,西迁中敌机的轰炸和物价的飞涨,令人慌乱。浙大的师生员工及家属计有二千多人,要维持这许多人的生活和安全,实在是很不容易的,没有经历过的人,对当时的艰苦是不能了解的。竺师以一个大学校长,随全校师生只工一同艰辛跋涉,和和众同甘共苦,以身作则。当时有哪个大学校长能像竺师这样?

竺师的大公无私还表现在学校招生和聘请教师上。竺师最讨厌替人说情,浙大招生一律以考分高低录取。在遵义时某次有人为省主席女儿离录取线仅差儿分说情,竺师决不同意,并说:“此例不可开”。后来在杭州也有这样的事,有夫妇二人均是本校教授,有子女在补习班,要求保送升入浙大,托人找竺师,竺师也不同忘,认为如果这样,教职员子女可不考而避校,教职员不就成为特殊阶级了吗?这些事在校园内传为佳话,真是何等的大公无私!

在竺师担任浙大校长公职这件事上,我亦了解较多,结师到浙大肘,开始打算担任一二年,待学校大体上了轨道,即行辞职,让别人继任二不料一年多后,日本大举侵华,学校被迫西迁,这时竺师想待迁好校后再离开。到了遵义,坐师ZJ);准备辞职,但继任人选发生困难口当时教育部无适当人逃,必须由学校自己产生,坐师推荐了五六个人,都没有成功,这时空师毅然再挑起了重担。抗战胜利,又面临着复员迁回杭州这一繁重的任务,空师亦再次担当了重建校园这一重任。直至解放,竺师才离开浙大。当时竺师表示:“余在浙大十三四年,自四十七岁至六十岁,实为余之壮年时期,现已达衰老,应让余退休。因大学校长职务繁重,非老朽如余所能胜任也。”竺师的态度是非常诚恳,实事求是,且极其谦虚。

竺师初到浙大时身体是很好的,他爱好体育运动,如游泳、打网球和徒步郊游等,每天锻炼身体。星期日天气暗时,我常随他步行到郊外登山越岭。可是在迁校中,由于劳累过度和条件的艰苦,空师的体质大大下降。到1944年后时常发生小病,逐渐瘦弱,不能参加游泳和打网球这些运动量大的运动了。1949,年解放后,再要竺师担任大学校长这一繁重的职务,确如竺师所说是身体不能胜任了。

1949年冬,竺师正式就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从此,他早想继续搞科研的愿望又实现了。传师把晚年的精力投入到建立和发展中国科学院的工作中去,在最后的二十几年中不仅为地学工作的发展,而且对野外综合考察事业和科学普及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真是做到了为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三、卓越的成绩

1.竺师是我国近代地理学和近代气象学的奠基人,1921年竺师在东南大学创立地学系时,全国没有地学系,我就是这个系的第一届学生。1920年坐师在南京高师学生宿舍前设立气象观测站时,中国只有上海徐家汇由法国人掌管和日本人占领的台北两个观象台。给师亲自编有每月出版的“气象月报”,寄给上海、台北这两个台及国外进行交换。我在读书时就在此站实习,毕业后在这个站扭任过气象测候工作。1927年气象研究所成立,初在中大的梅庵内建立临时测候所,由张宝堃先生担任测候工作,后来才在北极阁建立气象研究所和观象台。

2.竺师是杰出的教育家。竺师回国后先后在武昌商师、南今京高师、东大、南开、中大任教及兼职十余年,后来担任浙大校长十三年,为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竺师首先是个科学家,又是教育家,在我国古今历史上是不多的。一个教育家必须具有渊博的学识。竺师除地理和气象外,对于天文.科学史、农业及文史等都有很好的研究。他治学严谨,博览群书,通晓古今中外。竺师的著作及论文非常丰富,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

竺师认为大学教育,首要的是道德教育,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一定要有高尚的道德。只要竺师在学校,每周一次的纪念周活动都必亲自主持,并发表简短的演讲,常引用古今中外的进步思想,勉励和教育学生。竺师平易近人,经常接兑学生,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生活和学习。1936年刚到浙大不久,由于学生食堂伙食办步不好,午饭时秩序很差,坐师带我以及负黄训导相军训的人:;把我们四个人的午饭包在学生食堂,每天中饭和学生一同就餐,早晚饭仍包在教师食堂用脏,直到浙大西迁有两年多时间,就比把食堂办好了,学生为了反对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安上街游行时,竺师知道如果学生和军警求生冲突,吃亏的总是学生,因此给师总是劝说学生不要游行。但是到学生真的游行了,他总是走在队伍的前头,防止和军警冲突。竺师是多么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这真是言行一致的教育家。

3.培养人才。竺在南高、东大、浙大、气象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一生造就了许多人材,对于国家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这些人有张其昀、胡焕庸、黄厦千、吕炯、张宝堃、王勤育、李海晨、郑子政、涂长望、赵九章、黄秉维、宛敏渭、么枕生、卢鋈、任美锷、李旭旦、朱炳海、李春芬、王维屏.徐近之、谢觉民、陶诗言、高由禧、严德一、施雅风、陈述彭及吕东明等,都是我国现代在地理和气象学上有名的学者。

4.抢救四库全书。杭州中山公园邻近有文澜阁四库全书一部,抗战发生,省图书馆把书运出杭州,先由富阳到龙泉,途中发生困难,竺师知道后,担心四库全书的安全,令我即通知李絜非先生带人到龙泉,协助省图书馆,用大汽车六辆运到贵州,藏于贵阳城郊地母洞。抗战胜利后,又协助省图书馆仍用汽车六辆,经长沙运回杭州,完全没有损失。

四、办好和发展浙江大学

在1936至1949年这十三年中,特别是抗战八年,浙大始于非常困难的时期,竺师尽其所能,克服种种困难,和全校师生员工同甘共苦,把浙大建成一个著名的综合性大学。1936年竺师到浙大时,只有文理、工、农三个学院,学生四百余人。竺师苦心经营,1938年增设师范学院。1939年文、理分为二个学院。1946年又增设医学院。至此,全校共有七个学院,学生达二千多人,成为当时全国最完整的两所综合性大学之一。1944年浙大在遵义时,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率领英国科学教学考察团来中国考察,到遵义及湘潭两次,详细观察浙大的理、工、农学院的情况后,他说,“浙大是中国最好的四个大学之一”。盛赞浙大的治学精神,称赞浙大是“东方之剑桥”。浙大无论在国内或国际上都得到了重视。

竺师知道办好一个学校,主要是依靠教师,他说过“教授是大学的灵魂飞川师对于教师和学者是极其尊重的,到泰和时聘请马一浮先生讲学极其隆重,黄羽仪、梅光迪及张绍忠主教授先后在职病故,赞师受到很大的剌激,,以至于流泪,每次都说z“浙大失去f个良师,国家失去L个人才J堂师总亲自主持追悼会,对他们的家属,又必亲自慰问,尽力予以切实照顾。特别是费巩教授失踪,坐师奔走各方,穷苦不堪,直到解放后,虽离开浙大,还请政府查明费巩教授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的事实,1937年坐师到浙大一年后的清明前,邀约了许多教授如朱庭袖、梅光迪、张绍忠、胡敦复、胡刚复等到凤凰山胡明复墓地祭妇,至今我还保存若当时的照片,坐师对教师尊重和关心的事例很多,不胜列举。

竺师到浙大后非常重视人材,每年都要聘请一批教授和学者来学校担任教学,特别在抗战胜利后重建浙大时期,真可以说是人材萎萃。空师注重真才实学,而不看学历及是否留学外国。这样浙大各院系就拥有一大批当时第一流的教授和学者。这些人在建国后,经院系调整,分别到了中国科学院和许多高等学校、研究单位工作。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9年4月底,竺师由杭州赴上海,5月3日,杭州解放。5月30日我由杭州乘汽车至上海,因我知道位师母及其女儿仍在杭州,竺师一定不会去台湾,我即赶到中央研究院上海办事处,找到竺师,问他汇报杭州顺利解放经过,没有战斗,治安很好,浙大毫无损失,师生都很平安,拥护共产党和解放军等情况。竺师离开杭州后,一直非常关心浙大的情况,听了我的汇报很是高兴,对我说:"人民欢迎共产党和解放军嘛!”

在浙大最困难的时期,竺师将他一生中最宝贵的岁月(四十七至六十岁〉完全贡献给了浙大,任何一位在浙大与竺师共事过的人,任何一位在浙大受过竺师教育的学生,一定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功绩。

当我正在修改这篇文字时,听到了竺师的铜像已在浙大校园奠基及设立“竺可桢奖学金’的消息,非常高兴。我认为现在浙大是理工科大学,仍可增设一个近代气象地学系,府近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气象与地理,培养这方面的人材,继承和发展由空师在我国所创建的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更进一步,还可考虑把浙大仍恢复成为具有文、理、工、农、医五个校院的综合性大学,这不但符合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中各学科间需要密切联系的趋势,特别有助于农业和医学的进步,真正饱尝师所发展的浙江大学继承下去,来纪念竺师。

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竺可桢

胡焕庸

竺可桢先生是我的老师。1928年我自法国留学回南京,又在他领导下,一方面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秘书,一方面在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地学系任教。我接受过他几十年的教诲。竺先生在地理学领域上如何钻研、如何著作、如何创业、如何启迪后生、如何经过毕生不懈的努力,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和教育家,耳濡目染,刻骨铭心。兹就所见所闻,并参考有关文献写成比稿,敬祈读者指正。

一、建立东南大学地学系(1920-1928)

1919年秋,竺先生在美国哈佛大学得博士学位回国,先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前身)教授地理学和气象学。1920年转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01921年9月,南京高师扩建为东南大学,先成立地理系,竺先生认为地理系范围过于狭窄,月改为地学系,包括地理、气象、地质、矿物四个专业,既使于互相补充,也有利于以后的发展。到1930年即分为地理系〈包括气象〉和地质系〈包括矿物。此时已改为中央大学〉。1944年,地理系中的气象组又单独分出,成立气象系,至此完全实现了竺先生的设想。

在东南大学地学系中,竺先生主要担任地理和气象方面的课程,有地学通论、气象学、世界气候和世界地理等。

《地学通论》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自然地理学,是文理科各系学生共同必修课目,学生很多,有位先生编写的铅印讲义。竺先生讲授《气象学》也编写讲义,由商务印扫钻出版。竺先生的世界地理教材,包括自然与人文两部分s在人文方面,特别联系各国时事与国际关系,有很多的统计材料,他还曾写过《欧洲战后之新形势》〈《史地学报》1卷1期,1921年)和《欧洲之现势..!=-j将来之危机》(《东方杂志》18卷9期,1921年〉等文,并指导选习世界地理的学生分别从中、英、日文报刊摘录中外地理与各国政治、经济资料,经他审校编次印成《地理新资料》,此外又指导学生翻译跑曼《战后新世界》一书,1923年出商务印书馆出版。

竺先生首创东南大学地学系,很重视实验,不但设立了气象浏侠站,还建立了岩石标本室、矿物实验室等。他认为这不仅为地质矿物组所必帘,对于地理组也是很重要的。他每次率弘达理组同学进行野外考察时,十分注意采集岩石矿物和古生物也石标本,并向国外购买和交换一些标本,几年之间,标本室和陈列室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竺先生不但很重视室内实验,也很重视野外考察,他经常不领学生在南京附近进行野外实习,考察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发展、土地利用等现象,与讲课内容互相印证,借以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竺先生从在哈佛大学读书时起,就坚持每天记日记。天气是每天观测记录从未间断的内容,日积月累,便成为有价值的科学资料。《南京之气候》、《杭州之气候》、《论新月令》、《物候学》和气候变迁等著作,便有不少资料是由此而来的。

1925年,东南大学发生校长风潮,竺先生愤而去职,先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国际百科全书》编译室主任一年,继又在天津南开大学任教一年。1927年再回南京,一方面主持地学系,一方面筹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从1929年起,竺先生专任气象研究所所长,地学系改由郑厚怀先生主持。至1930年,中央大学地学系分为地质系与地理系,地理系由我任主任。竺先生离开学校以后,对地理与气象人才的培养,关怀备至,常到学校作报告,并为中大地理系的地理杂志撰写文章。

二、创建气象研究所(1928-1936)

1921年春,竺先生任东南大学系主任时,在校东之农场创设4气象测候所”,最初由学生轮流担任观测,是年秋乃聘鲁直侯专任其事。所备仪器有各种温度表、气压表、湿度表、雨量器、测云{i~、日照计等,每日;观测温度、气压、相对湿皮、风向风力、云量、云种、雨量等。当时南方只有法国天主教会主办的上海徐家汇气象台与日本领事馆所办之测候所,金陵大学曾设测候所早已撤销,我国自办之气象测候所,以此为l商矢。他曾建议在东南大学附近的北极阁山上设气象台,因缺少经费和人员,迟迟未能实现。

1927年,竺先生筹建气象研究所即应址于北极阁〈旧称鸡笼山,公元五世纪刘宋在此建词天台,元代建观象台〉,不到一年便告完工。我曾遵竺先生嘱撰写《鸡笼山观象台故址兴建气象台记》。

竺先生从1927年起担任气象研究所所长达10年之久,为该所建筑所址、购置设备、延搅和培养人才而披荆斩棘,备历艰辛。同时,在国内各地增设气象站,任务尤为繁重,赖竺先生及其领导下的人员以异乎寻常的毅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克服重重障碍,终于初具规模,大改旧观。与以往测站寥寥,而且全操外人之手,判若天壤。

竺先生鉴于青藏高原对东亚季风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1933年就计划在西藏拉萨建立气象站。我推荐刚在中大地理系毕业的徐近之先生任此工作,徐欣然接受,随即携带仪器,经兰州、西宁骑行入藏。拉萨气象台建成后,每日向南京发气象电报,这对全国天气预报和季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主持浙江大学(1936-1949)

竺先生在1936年受聘为浙江大学校长,他到任以后,以“求是”为校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发扬民主,学校风气焕然一新,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学校被迫迁移。先从杭州迁到建德,再迁江西吉安、泰和,三迁广西宜山,四迁贵州遵义、酒潭。在西迁中,竺先生以身作则,正道直行,所以辗转四五千里,险阻艰难,辛苦备尝,而师生员工在磨炼中更加朴质坚强,凰烽烟频传,教学科研从未中辍,竺先生自己在抗战、期间就发表了近40篇文章。1941年12月竺先生因公到重庆,我陪他在沙坪坝散步,沙坪书屋陈列着一些西文书籍,他便进去看了三个小时。当时他正在研究二十八宿的起源,到处寻找资料。《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就是在1944年发表的。

竺先生在浙大13年,全校由原来的三个学院十五个系发展为七个学院二十九个系,图书设备日益充实,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求是校训的熏陶,蔚成出污泥而不染的风气。

竺先生接任浙大校长即设立史地学系,先后任教该系地理、气象、地质方面的有:张其昀、叶良辅、朱庭祜、涂长望、任美锷、黄秉维、卢鋈、么枕生、李海晨、严德一、刘志远、王维屏、李春芬、严钦尚和陈吉余等等。1939年秋又设立文科研究所史地学部,培养研究生。至1947年止,在地理、气象、地质等方面大学毕业生74人,研究生得硕士学位的20人,在解放前是培育这些学科人才的一个重要中心。浙大不仅在地理、气象等领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出版书刊,还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如1942年开会纪念我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逝世三百周年,宣读论文,出版专刊,就是一个例子。

竺先生一向重视我国历代的地方志,在他倡导率领下,主要组织浙大教师集体编成《遵义新志》。战时出版新方志,这也是没有先例的。

解放后,浙大史地系地理部分于1949年8月独立成为地理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浙大地理系一部分人员和设备并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一度改称上海师范大学)成立地理系;一部分人员和设备并入浙江师范学院,,1958年改组为杭州大学地理系。推本求源,这两个大学地理系的建立,也有结先生过去的一部分力量在内。

浙大史地系和文科研究所史地学部地理气象方面的毕业生,现在已有不少人在冰川、沙漠、河口、海洋、大气物理.遥感技术,以及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各个领域作出了不少贡献,在科研和教学中负担着重要的任务。

四、在中国科学院(1949-1974)

全国解放以后,竺先生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任综合考察委员会、国家大地图集编篡委员会、中国自然区划委员会的主任。他擎划推动、致力最多的是生物学与地学的研究,特别是包括若干学科或者干研究单位的集体工作。综合考察委员会的工作,尤其艰巨复杂,考察地区非常广大,包括青藏高原、西北西南各省、黄土高原、黑龙江流域与热带各地,前后组成十几个规模颇大的考察队,取得了大量的科学资料。更重要的是来自不同学科.不同机构的科学工作者一起工作,彼比之间有较多的共同语言,为融会贯通,综合地观察和解决问题建立了初步的基础。竺先生认为综合考察的内容应包括:(1)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条件依据与方案。(2)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巾的重大综合性问题。(3)某些重大的改造自然工作。他对每一项综合考察又各有具体的指导思想。多数综合考察,他都曾亲自参加,并听取工作汇报,与考察队讨论科学问题。其实有不少与综合考察性质相似而不属于综合考察委员会领导的工作,如黄淮平原的土壤调查与综合治理研究、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森林生物地理群落试验、甘肃酒泉农业区划等,营先生同样非常关切,亲到工作地区考察。在解放以后二十多年中,除长江下游、台湾和青藏高原以外,占全先生的考察几乎遍及全国各个自然区域。

竺先生是一位知识很渊博的学者,所以他对上述工作能提纲挈领,驾驭裕如。竺先生曾指出:“所谓自然地理,一方面包括地貌、水文、气候和土壤,另一方面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自然分布现象。这些自然因素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推动者的。’还指出:“地理学应主要为农业服务。”他用以指导上述综合性工作的思想,大体上也就是他的自然地理思想。可以认为,他在开展上述综合性工作的贡献,基本上也是他对自然地理的贡献。这样巨大的贡献在我国地理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即在国外,一个地理学家推动这样大规模的工作也是很少见的。

建国之初,竺先生即极力主张要在中国科学院设立地理研究所。他认为地理研究所首先要为农业服务,第二要重视地图工作,第三要研究国界。后来在科学院系统内,又在南京、兰州、成都、广州.长春等地设立了好几个地理研究所。近来分区体系,粗具雏型,与省属地理研究所及高等学校地理系协调合作,互相匡助,只须稍加补充,便可成为全壁。这在国外也不多见。

铮铮哲人——我的太老师竺可桢

李春芬

回忆在三十年代中期,我就十分景仰竺老.那时我正在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前身)地理系读书,听老同学讲,竺老是地理系前身地学系的创建人〈包括地质、地理、气象三个部分〉,以后他去前中央研究院创建气象研究所,任首任所长。听了这些话,我对竺老作为一位学者使油然产生一种亲敬感。住所和北极阁之间的成贤街上,曾有好几次见他老人家坐在人力车上。每次偶尔边儿,我总怀着企仰之饨,伫足瞻视。1936年,中国地理学会在南京成立,我作为学坐会员之一,才第一次有机会面渴这位我国近代地学界的先驱者和奠基人。1946年,我应约去杭州,正式受聘为浙江大学教授,执教于史地系地理组,这个系也是在他校长任内建立起来的。追溯起来,这个系和解放后新成立的浙大理学院地理系,再后的浙江师专地理科、杭州大学地理系,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都是从他手栽的老树上焕发出来的新枝。

我选浙大后,同竺老虽不经常见面,但有过不少接触.我刚选浙大时,刀茅巷教职员宿舍尚未搭成,曾有一个短期同竺老同桌吃包饭,他倡组的浙大哈佛同学会有过几次郊游。解放前,在他离杭去沪前夕,我将晓峰师托我暂代史地系的面嘱,以及第二天上午我召开史地系教职工全体会的情况,向竺老报告并听候指示,他当面嘱我暂代.不几日,听说他已高校他位。解放后的第二年,他受命参加筹组中国科学院,担任副院长兼地理研究所筹备委员会主任以及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因会议原因,我曾多次见过竺老。在接触中,通过她的言教身教,给我很多难忘的教益和感受,特别是对办学前在见卓识和亲纲细微的求实精神。他一生为我国科学与教育事业付出了卓有成就的艰辛努力,劝我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现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而他的高尚道德情操,更堪称知识界的翘楚和后萃的楷模。他的事业心极强,一贯以高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对待所承担的工作,从创立地学系、气象研究所、执掌浙江大学校务,以至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无不成绩斐然,硕果累累。所谓“议必诀,决必行,行必果”,在他一生的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作为一位教育家,特别作为一位名牌大学校长,既要求有专深的学术造诣、办学的远见卓识和实干的精神,而且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严以律己,为人表率。对照这些要求,竺老不但无一不具备,而且无一不是上乘.抗战期间,浙大校址一迁再迁,就在到达遵义之后,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在那样的岁月里,浙大校内特别难能的是在迁校过程中依然弦歌不辍,坚持敏学,坚持科研。那时他虽身体清瘦,生活清苦,还能利用工余的间隙,进行科研,撰写论文,就比带动并团结了广大师生,建立了优良诚朴的“求是”学风,使浙大的规模也因以发展壮大,为国家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万,在国内外赢得了声誉.这同堂老以身作则是分不开的。这是每一位浙大人永远难以忘怀的。

按我个人的体会,竺老在办学中十分重视师资质量、新生入学水平、以及图书仪器设备,对这些方面,他不仅过间,而且亲自掌握把关。记得解放前有一次招考新生,当时省内当局曾托人为其亲属说情,竺老毫不犹豫婉词回说:“叫他来考好了。”对于不正之风,虽然出于权贵,他同样铁面无私,加以拒绝,胜利复员后,他的住房就在校快办公楼上。因楼板单薄,楼上有人走步时,楼下也会感到摇曳,这说明他平素生活节俭,毫无讲排场搞特殊的庸俗习气,他爱惜公家钱财,甚于已有,这是什么样的情操啊1他对学校建造什么工程,总想节约一点经费,去充实图书设备,所以老浙大在国立大学中校舍是比较差的,但图书设备许多大学都瞠乎其后。1945年我还未回国肘,听说美国国会图书馆有一批复本书要赠送外国的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我国一些大学和研究所已布人去征集.那时我还不算浙大的正式教师,因1944年竺老曾电约过我去浙大执教,所l;J霉便以浙大教授的名义,向美国国会图书馆接拾,经同意后,德浙大收集了约1000多册图书,后来兔费运到杭州浙犬。对此,坐老感到很高兴,特意为此致书晓峰师,表达他的欣悦之意.从这些方丽来看,他的勤俭办学不是单纯为省钱,而是有积极考虑的,不尚虚华而求实效,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搞花架子而要务实,这才算既具有远见而又脚踏实地的教育家。

解放后,他出任中科院副院长,建院任务十分繁重,但他对浙大仍然十分关心,从我个人亲历的一件事,就有这样的感受,1951年,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会在京开会,他亲临主持,当时地理界有少数同志惯于坐而论道,纠缠于“生产力”、“生产”的问题而很少关心或过问实际工作,他感到这同形势要求不相适应。作为学会领导人,他有必要了解各地工作情况,以便进行交流,相互促进。为此,会前坐老嘱我准备在会上谈谈浙大地理案成立以来所开展的工作,一方面向兄弟院校学习j同时对解放后新成立(当时还未满两足年)的浙大地理系既是关心、鼓励,也是有力的鞭策,促使它更好地健康成长。

综观竺老一生为我国科学与教育事业所作的杰出贡献和他毕生为之奋斗的精神,将永远是知识分子的楷模,鼓舞着后辈前进!

在后辈们的心目中,竺老是我国一位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在待人接物中,也又是一位忠厚长者,为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论辈分他旦我的太老师,有事请谒,从不因辈分小而推故不见;相反,他那和蔼的表情,谈话时的口吻,既令人起敬,又感到亲切。他工作勤奋,但也热爱生活,喜好游泳.摄影,还爱打网球。对别人的生活爱好也不漠然。记得1951年我参加地理学会期间,适逢中国戏曲研究院实验京剧团成立,举行纪念演出,他了解我喜爱京戏,就把他的一张请帖托人转送给我。这次演出是以我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为首的第一流名角登台,在中国戏曲史上也是一次盛举。竺老赐我这样一个机会有幸恭逢其盛,至为荣幸,记此以志感念。

竺老培植的地理系根深叶茂

严德一

一、我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

竺老是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学术上的成就和贡献,方面很多,他去世后,陆续印行部分文集和日记,多次举行学术讨论会,成立竺可桢研究会,编印通讯89期,更加令人景仰。有关他对发展中国近代地理学的贡献,在地学领域首先是培养地理,人才。他自美学成回国,即至武昌商师.南京高师教授地学课,创办东南大学地学系,指导中央大学分建地理系,他任浙江大学校长,创办史地系,成立史地研究部。地理系名称虽有不同,都是为实现他的教育思想而培育能做实际地理工作的人才,他教课自编教材,同时发表科研论文,撰写科普文章,在校内外作学术演讲,以提高地理科学水平,普及地理知识。

对地理学科的性质,竺老认为,地理学实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他创办地学系或史地系,都兼通文现,名称为地理系,坚持应属理学院.他认为,传授地理知识,加强理论探索,都必须通过自然科学方法,同时应注重观测和实验,避行野外工作和社会调查二参考中外文献,发表有学术见解的论文。他在武昌高师讲授新地学,对中国传统地理教材有重大改革。我的中学地理教师程发韧先生,武商毕业,地理课教学生动,使我受到启立,立志学地理。1929年,我考进南京中央大学地学系,始知有

’37•,考文献
(1)陈训葱等:南京高等师范文史地部第一级会纪念刊(1923).
(2)南大校史资料编辑部z南京大学校史资料选辑(1982)•
(3)竺可桢z我国地学家之责任〈史地学报1卷1期)(1921)•
(4)竺可桢z地学通论,南京高等师范印行本,1921年左右,中央大学重印本,1928年左右.
(5)竺可桢z气象学〈商务印书馆)(1928).
(6)胡焕庸、黄国璋、张其购g关于地理、气象门独立成系的建议〈南京大学校史资料选羁)(1929].
(7)郑鹤声z汤山、燕子矶、紫金山之地学考察〈《史地学报》1卷3期〉-(8)竺可桢z远东台风的新分类,载MonthlyWeatherReview52卷(1924),译文刊于!979年《竺可桢文集人台风的原地租转向载MonthyWeather_Review53卷(1925),译文钊子1979年《竺可桢文集》.
(9)杨鉴初z竺可桢教授在气象学术和我国气象事业上的贡献,见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生可祯主任纪念专刊》(1979).
(10)竺可桢z说腮风,《剖学》7卷9期,(1922)重刊于1981年科学普及出版社《竺可桢科普创作选集》.
(11)竺可桢=东亚天气型,载TransactionoftheScienceSocietyofChina卷四(1926).APreliminaryStudyofTheWeatherTypesofEasternChina.利于BulletinofAmericanMeteorologicalSocietyVs(1927),译文刊于《竺可桢文集>,(12)竺可桢z南京之气候,《开斗学》7卷3期(1922).(13)竺可桢=论新月令,《中国气象学会会刊》(1931).
(14)竺可桢z南宋时代我罔气候的揣测,《现学》10卷2期(1925),重刊于《竺可桢文集》.
(15)竺可桢g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东方杂志》22卷3期(1925),重刊于《竺可桢文集》.
(16)竺可桢z中国历史上之旱灾,《史地学报》3卷6期(1925).•90•
(17)竺可桢z日中黑子与世界之气候,《科学》10卷6期(1925).
(18)竺可桢,本校急应在北极阁建立现象台意见书,《史地学报》1卷1期(1921).
(19)竺可桢,论我国应多设气象台,《东方杂志》18卷15期(1921),重刊于《竺可拙文集》.
(20)竺可桢,气象与农业的关系,《础学》7卷7期(1922).
(21)竺可桢,风暴成因之新学说,《科学》11卷4期(1926).
(22)竺可桢,地理学子人生之影响,《史地学报》2卷1期(1922).
(23)马东着,竺可桢译s欧西地理学发达史,《科学》11卷l期(1926).
(24)竺可桢:何湾地理学,《虫学与地学》1期(1926).
(25)竺可桢:论江湖两省人口之密度,《东方杂志》23卷l期(1926).
(26)竺可桢E欧洲战后之新形势,《史地学报》1卷1期(1921)。
{27)竺可桢z欧战后世界各国新形势,《史地学报》i卷3期(1922).(28)竺可桢z地理教学法之商榷,《科学》7卷11期(1922).
(29)竺可桢t北宋沈括对于地学之贡献与纪述,《科学》11卷第6期(1926).
(30)竺可桢z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科学》6卷4期(1921).
(31)竺可桢z改良阴历之商榷,《科学》7卷6期(1922).
(32)竺可桢$彗星,《史地学报》1卷1期(1921).•91•4‘、

竺老培植的地理系根深叶茂

严德一

一、我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

竺老是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学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很多,令人景仰,他对发展中国近代地理学的贡献,首先是培养救国建国的地理人才。他自美学成回国,即至武昌高师、南京高师教新地学课,后在东南大学创办地学系,又指导中央大学分建地理系。他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又创办史地系,成立史地研究部。地理系各称虽有不同,但都是为实现他的教育思想而培育能做实际地理工作的人才。他教课自编教材,同时发表科研论文、撰写科普文章,在校内外作学术演讲,以提高地理科学水平,普及地理知识。他最关心全社会的科学文化事业。

对地理学科的性质,竺老一向认为,地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他创办地学系或史地系,都兼通文理,名为地理系,却坚持应属理学院。他认为地理系不仅是要传授地理知识,加强理论探索,还必须以自然科学方法,注重观测和实验,进行野外工作和社会调查,而且要参考中外文献,发表有学术见解的论文。他留学美国由农学转攻地理学和气象学,回国先在武昌高师讲授新地学,即对中国传统地理教材作重大改革。我的中学地理教师程发韧先生,是武高毕业的。他的地理课教学很生动,给我很大启发,从而立志学习地理。1929年考进南京中央大学地学系,始知有竺可桢先生。1943年我应竺校长之聘至浙江大学史地系任教,故知竺先生为我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的由来。

二、南京六朝松旁栽植地理树

竺老于1920年由武高转至南京高师文史地部任教授。当时著备的柳诒徵(翼谋〉大师教文化史,为文史地部学生必修课。竺老讲授的地学通论,与北京高师张相文讲授地文学齐名,都是介绍自然地理学新内容。1921年南京高师扩建为东南大学,竺老任地学系主任,讲授地理学和气象学,理工科学生也争作为自然科学选修课。至今浙江著名数学教师崔东伯怀念竺可桢为恩师,也是这个缘故。竺老为了学生能进行气象实习,在东大校园梅庵内六朝松旁建立测候站,还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岩矿标本在科学馆建立地质室。国内大学时为创举。

竺老早年大学地理教育的宗旨,一要陶冶学生能以科学眼光观察事物,二要学生能以世界眼光认清时势。当时即组织学生翻译巴黎帮会美国总统顾问鲍曼所著的The New world《战后新世界》一书,使国人得知第一次欧洲大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战略资源分割殖民地自霸权战争。翻译执笔者是南高东大文奥地部首届毕业班芋生。竺卷一度任商务印书馆编审,即出版史地合璧的世界名著,推动学生苦学外文。他又推荐学生张其昀编著高中地理教科句,分23个自然区讲述中国地理,刷新传统的方志编法。虽然庞杂,但有阐述人地关系的好处。

20年代初进南高至东南大学的首两届毕业生,在竺老精心严格的培植下,人才辈出。当即指导出国去西欧深造的,如吕炯去德国学习海洋气象,胡焕庸去法国学习地理气候,凌纯声去法国学习民族学,吴定良学习人类学。留系任助教的有沈思玙、王勤堉,介绍韦润珊至武汉大学,王文元去四川大学,周光倬回云南大学,曾去勘查中缅未定界。因浙江的唐兆祥任教杭州师范,余守清任教临海中学.理科兼通地理气象的有黄厦千、郑子政、张宝堃、沈孝凰,文科兼通地理历史的有陈训慈、诸葛麒、向达、王庸、郑鹤声,都各成专家或为知名学者。在大中学校教地理者,也是各师出高徒,代代相传已历十几代。竺老亲自教诲过的学生现亦是七八旬高龄,仍多健在,都巳从事地理工作六十年。竺老早在南京六朝松旁栽植的地理大树,校名虽屡易,从南京高师、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递经六变,六十届寒暑假都有毕业生。丰硕成果,真是桃李遍天下。至今六朝松仍虬首苍翠,地理大树根深叶茂。

三、中央大学地理系苗壮成长

竺老自1921年在东南大学创办地学系,迄1927年应聘为中央气象研究所长,仍兼中央大学地学系主任,并聘留美的黄国璋教授人生地理学。我在1929年进中大时,地学系分地理气象、地质矿物两门。1930年中大地理独立成系,东大毕业留法学人文地理和气候学的胡焕庸为系主任,东大毕业后编著成名的张其附教授建设地理和国际地理,颇多文法学院学生选修。又聘留俄的顾谷宜教授经济地理,东大时留系的王勤塔、沈思玙已升讲师,教自然地理、气象学。理学院长不满地理系的独立,认为学科性质属于文学院。竺老鉴于地理系基础课程为地质学、气象学、地学通论、数理化生,全讲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性。人生地理、经济地理讲人类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及物质资源的关系,是东西方近代地理学发展的新潮流。竺老组织地理系师生,翻译当代欧美日本的地学各着,主编一书名《新地学》,阐明国外大学的文科和理科皆设有地理系或地理学讲座。因此一年后校方决定仍属理学院,迁回科学馆,在致知堂讲大课。国际联盟聘派奥籍费思孟教授来中国,首在中大开地形学课程,新聘留日留法王益崖教授都市地理,都开国内风气之先。并在黄山庐山南京市郊建立实习基地。

30年代内忧外患,竺老鼓励地理系师生,加强科学研究,野外工作,培养地理人才,为国防和建设效力。先后组织东北三省、云南边疆、两淮盐垦区的地理考察团。系里出版有地理杂志、方志月刊,地理教育月刊;中国地理学会的地理学报编辖部设在中央大学,每月都见有青年师生发表的地理文章,是当时最活跃的地理系。学生人数激增,毕业生多为各地高中争聘,每届有为中英庚款出国考试录取得又深造者。徐近之且由竺老派赴内蒙参加斯文海定的考察队,又带实习生去拉萨建西藏高原气象站。抗日战争发生,毕业生多应征至国防和行政部门参加前方和大后方的地理工作,更掀起边疆热,充分体现地理教育激发的爱国心和救国情。

1937年秋,学校随政府西迁重庆,中大地理系在嘉陵江畔沙坪坝的松林坡,艰苦奋斗,还有发展。首先是教授阵容加强,添聘留英新归的丁骗、李旭旦、任美愣,留德的李海晨,著名气象学家涂长望、黄厦千。在胡焕庸教授的团结下,分为地理、气象两个专业,建立研究部,培养硕士研究生。在四川省和西康省组织大规模的综合科学考察,在重庆郊区更作详细区域地理研究。战时印刷困难条件下,陆续出版师生研究专刊和著作,负责海内外发行的中国地理学会的学报,仍每年继续不断。战时的教学质量超过30年代水平,助教和研究生输送至内地高等院校地理系任教,及在北宿新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胜利后即成为南京地理研究所的骨干。考取各种公费出国深造的多名列前茅。抗战时充实四川省中学地理师资队伍,参加军政部门多种抗战建设的地理工作。

竺老抗战时为浙江大学校长,常因公至重庆必到沙坪坝,亲切关注中大地理系和浙大协作。

全国各大学地理系,受抗日战争影响都经搬迁,中央大学地理系迁往重庆,胜利后复员回南京,因有长江水运直达之利,图书仪器设备保存最为完善。解放前夕,由于师生协力护校,坚持留在南京。地理系师生离散极少。丁骕教授在出国前还去新疆做了大量地貌研究,在重庆教学培养一批人才。

胡焕庸、李旭旦两位系主任,应邀赴美国教学,与海外地理界加强联系。聘留学英美多年的徐近之因东非聘浙大毕业留英的地貌学者杨怀仨架中大任教。气象独立成系,地理系教师阵容仍整齐.胡、李又回校任放,都能以50年代初英美地理学新观点在中大教学,并各带回大批新书刊,学基:对地理学更热爱更认真,毕业生质量水平有提寓,并多:考取公费或教授推荐出国深造。

新中国,科学院成立地理研究珩,竺副院长择优自中大挑选一批新毕业生,参加各地区大规模的综合科学考察队,现多成为学科带头人和研究所里重梁骨干。建国初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生产部门都重用中大新毕业生。

四、南京大学地理系纪念建系六十五周年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华东区定南京大学为综合性大学,办重点地理系。江苏省为培养新型中学师资,成立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在党的统一规划下,保存原中央大学地理系师资队伍不动。李旭旦系主任主动要求去南京师范学院,另组织一支力量办新地理系,任美锷主持南京大学地理系。任、李为中央大学初建地理系首批新生,毕业前以合译人地学原理各著齐各,又同考取公费留学英国。回母系任教授,是空者,经胡焕庸、张其昀两教授,由南高、东犬至中大再传的第三代,从事地理工作五十年,学术上各有建树,毕业合力又分办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学院〈今称南京师大〉两个地理系,各具特色,人才辈出,在国内外各有一定影响和声誉。

南京大学地理系,现已发展成立自然资源、地貌与第四纪、城市规划、制图自动化四个专业,承担非洲地理、喀斯特地貌、海洋沉积、国土整治等国家科研任务。三十多年坚持传统的重视野外工作,引进新技术,教学科研面貌创新,立下了探险猎奇的雄心壮志。新中国组织的珠穆朗玛登山队,攀上顶峰的有南大的王富碟,参加南极远洋考察建长城站的有南大地理系金庆铭及地质系张青松,潜入深海采泥的有南大女将王颖,几入内蒙戈壁柴达木沙漠的有南大已故的女将杨纫章。真是登峰造极,潜海走壁的地理工作者都有南大人。

新中国院系调整由原中央大学分建的南京师院地理系,为江苏省培养新型中学地理师资,坚持办师范教育的方针成效卓著。李旭旦继承竺老在老南高师、东大即重视地理教学法的传统,在中央大学负黄编地理教育月刊,建国初在中大倡导主编地理知识月刊,颇受中学地理教师赞颂,普及地理知识贡献极大。80年代以来,呼吁人文地理学的振兴,晚年翻译近代地理学文献,由南京师范地理系出版八九集,对各高等院校的地理教师的进修提高极有禅益。

南大地理系现在原金陵大学,南师大地理系在原金女大,根基源自北极阁下的六朝松。

南京大学地理系,今年纪念建系六十五周年,追根早在1920年竺老南高师、东南大学培植的地学系。

五、浙江大学史地系在“流亡”中成长壮大

浙江大学史地系,是与南京“六朝松”同根并茂的又一株地理大树。竺老1936年到浙大任校长,即创办史地系,初属文理学院,分史学和地理两组,史地相通,地组基础课程全同理科各系。聘南高东大首届毕业生张其向为系主任,沈思南教授气象学,著各地质学家朱庭祜为一年级主任,和南京中央大学地理系结成连理校。

竺老长校第二年,抗日战争发生,史地系师生随校内迁,历经天目山、建德、泰和、宜山至遵义定居,1946年复员回杭州。竺老长校十三年,史地系沿途增添各教授,扩充招生,发展茁壮,1939年在遵义又办起史地研究部,师范学院史地系和史地教育研究室,多层次的培养历史和地理人才,为抗战建国工作。

偏僻的遵义山城,顿成为旧中国地学人才苔萃的地理学研究中心。在流亡中,竺老沿途邀聘地学专家学者充实史地系,著各的地质学家叶良辅,李四光的学生刘之远,著名气象学家涂长望、卢鋈、么枕生,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新自英回国的地貌学者任美锷,留德学政治地理的沙学浚,由丁文江推荐的自然地理学者黄秉维。在著名的史地学家张其昀系主任团结下,1945年间办起教授阵容整齐的史地研究部,招收硕士研究生,留系任助教首届毕业生得继续提高。远如清华大学、中央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地理系毕业生也应考录取来此山城求学深造。

战时浙大在遵义无集中校舍,师生分居民房在祠堂教室讲授,桐油灯下夜读,研究课题集中对遵义本土,分别考察观测地质地貌、气象水文、社会人文的专题研究,联系课堂理论阅读心得写成论文,竺老亲自审阅并为付印向国内外交流,优秀者得教育部批准授予硕士学位。野外工作在刘之远副教授率领的地质调查中发现团溪锰矿,这是战略重要资源,当即由地方集资开采。胜利后浙大准备复员,竺校长特授意史地系编辑五六年来的研究成果,题名为《遵义新志》一书,留给地方。最近遵义市志编委会结合最近调查资料,全部复印《遵义新志》。

现在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中,就有八位是早年浙大在遵义时史地研究部的毕业生和导师,如气象专家叶笃正〈副院长〉、谢义炳〈北大),冰川学家施雅风,海洋物理学家毛汉礼,遥感学家陈述彭,均是当年优秀研究生,如地貌学家任美锷,自然地理学家黄秉维,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均是当年的导师。科学院以及各大学所办研究所的老研究员如北京所的沈玉昌(河流地貌专家)、赵松乔〈自然地理和沙漠专家),成都所名誉所长丁锡祉(地貌专家),新疆所水文地理专家杨利普,华东师大河口研究所所长陈吉余,上海中心气象台台长束家鑫,水电部地质总工程师蔡钟瑞,南京大学地貌学教授杨怀仁,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梁其善(城市规划专家)。在海外的尚有美国著名动力气象学家郭晓岚(芝加哥大学教授),农业气象学家张镜湖(夏威夷大学教授),地理学家谢觉民〈匹茨堡大学教授)和胡善恩(加州大学教授)都是遵义时期浙大史地系的研究生和毕业生。英国李约瑟〈著名科学家〉时至贵州参观浙江大学后誉称“东方剑桥”,对史地研究所研究工作备加赞赏〈见竺老日记〉。

竺老一贯重视普通教育和师范教育。贵州文化落后,鉴于战时中小学的史地教育重要,特在浙大办师范学院,请王季梁老教授为院长,师范生享受国家优惠待遇,除教育和心理学外,专业课完全同文理各科同班上课。加办史地教育研究室,出版史地杂志,并编小学教师函授史地教材,充实大后方中小学的史地知识,加强救国爱国教育。

抗战胜利,浙大复员回杭州,竺校长、张其昀院长自海外考察归来,亲自物色一批留学生充实各系,史地系教授阵容一新,聘请了留学美国地理博士李春芬、赵松乔,留学澳洲地貌学者严钦尚,留日气象学者石延汉。史地系仍属文学院,地组分地质、气象、地理三门。地质有叶良辅、朱庭祜、孙鼐教授,气象有石延汉、么枕生教授,地理有张其昀、李春芬、严钦尚、严德一、赵松乔教授,遵义毕业研究生陈述彭、陈吉余、李治孝均独立开课。浙大史地系因杭三年间又培养出一批优秀毕业生。解放前夕,只有系主任张其昀一人离杭去台湾。

六、院系调整后的华东师大和杭州大学地理系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竺校长滞沪关怀浙大护校。叶良辅老教授倡办地理学系,冒暑每日步行到校,肺病复发因公殉职,是我国地学界莫大损失。李春芬任系主任,属理学院。地理、地质、气象三组学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师生在共产党的教育下,教学更为勤奋,结合教学实习,寒暑假都去黄坛口、新安江水库、治淮工程、佛子岭水库和洪译湖洼滩进行调查考察,继承发扬老浙大史地系的求是精神。迄1952年院系调整的三年间,建国初期即培养一支新型地理知识青年,向中国科学院输送。竺副院长、黄秉维所长〈原在遵义时史地系教授〉均乐为安排在地理研究所工作,并挑选如黄锡畴、汪安球赴苏联学习深造,又如左大康在地理所党的培养成长,现任所长,黄锡畴为长春地理研究所长、名誉所长。

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前,华东区只有两个比较健全的综合性大学有地理系,一是中央大学地理系,继承竺老1920年所办南高师、东南大学地理系,一为竺老1936年所办浙江大学的史地系。华东区党领导将浙大理科各系调整至上海充实发展复旦大学,又为上海亟需培养大量中学地理师资,将浙江大学地理学系全调整至华东师范大学发展地理系。李春芬教授为这系系主任,30多年来培养大批师范学院和高中地理师资,支援长江流域,并办起西欧北美地理研究室,为国家研究重要国际问题及世界地理教学改革。老教授胡焕庸领导创建人口研究所,陈吉余、严钦尚两教授创建河口研究所。周淑贞教授研究上海都市热岛气候,严重敏教授研究上海经济区城市规划,都为上海恃大城市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华东师大地理系各教授最多,皆竺老多年在东大、中大、浙大所培植。华东师大地理系颇负盛名,实南京六朝松连西湖区向东伸沪滨一雄枝。

院系调整。浙江新建师范学院,地理只留教职工四五人,用办专修科,续办地理系,五六年间培养高初中地理师资约五百人。首两届分配专至外省市,留助教十多人,聘优秀教师十多位,全系教职工二三十人,图书设备初具规模。1958年浙江重办综合性大学,即以浙江师范学院为基础成立杭州大学。地理系陆续办起四个专业,分地理、气象、城市规划、海洋地质地貌,各又有三四十人。文革后地理、气象在本省首先招工农兵学员,文革后参加全国统考招生,首届毕业即有考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并育招进的研究生,毕业授予硕士学位,为美国大学接受进修。

杭大地理系初成立,即开门办学为地方建设进行野外实习调查研究,1983年办起河口港湾研究室,为本省的温州港、椒江口、宁波港、杭州湾结合学生实习,进行大量泥沙研究的采样相分析工作。尤对北仓港、镇海港的深水道测量、潮流、波浪、海岸地质地貌作了系统研究,印成论文集。福建省马尾港的开发拨款在杭犬建南江河口模型,实验制定河床整治方案已见效,参加上海、南京共向研究长江口商港的河床演变及泥沙运动。城规专业教师还负责联合国在抗大建立人口研究中心的工作,并为浙江的海岸调查和发展杭州旅游规划负责大量工作。地理专业为西湖环保测试长期分析,承担全国综合农业区划和一百万分之一农业地图浙江省境的科研工作。气象专业有两位教师出国进修,组织研究亚热带滨海地带的天气和山地气候。三十年来都是秉承竺老离浙后指示地理教研应重视区域研究山地海域的水平和深度。地理系毕业生在中学任教普遍开展各县的乡土地理,受到全国和省科协的重视,成为各地县地方生产建设因地制宜的依据。

六朝松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竺老六十多年前,在南京六朝松旁栽植的地理树,自南高师、东大后的地理系六易校名,浙江大学史地系六迁校址。全国院系调整,地理系的分枝,包括在台湾逝世的张其昀所办文化大学,也可称六出神州。竺老是我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是地理教育的大师。至今苍翠常青的南京六朝松,是唯一的象征。

七、大弟子张其昀在台湾的史地业绩

竺老早在南京高师的学生张其昀,1936年随至浙江大学创史地系,1949年去台湾。

(一)创办中国文化大学

中国文化大学是张其昀一生事业中,规模最大、最为成功的一件事。张其昀于1962年创办中国文化大学〈原名为中国文化书院,后改今名),该校为私立大学,办学的宗旨为弘扬中华文化“承东西之道统,集中外之精华”。创办人自手起家,创业维艰,经费最初由中外人士捐助,尤以华侨捐款为主,以后靠兴办企业以自助,校舍在台北阳明山西北海拔460米山地上,后取各“华冈”,在荒芜蔓草中建立起一座大学城。校园庄丽,由著名设计师卢毓骏教授设计,建筑采用宫殿式,表现中国固有文化特色。张氏复于1966年在华冈创办“中华学术院”,1971年创办“华冈兴业基金会”,其目的在以学术推动实业,复以实业奖助兴学。
教育、研究、企业三位一体,总称为“华冈学园”。

中国文化大学是一所多学院的综合大学,学制完备。现有下列十个学院:(l)研究学院,(2)文学院,(3)外国语:文学院,(4)理学院,(5)法学院,(6)农学院,(7)工学院,(8)商学院,(9)艺术学院,(10)社会科学院。包括研究院博士、硕士班,各研究所,大学部各学系,以及分组,还有夜间部,现共有132个学术所、系单位。教授乃在千人以上,还有不少兼任及外国人才担任教师。目前师坐人数据云已达5万人,是台湾规模最大的学校,已跻身于世界著名大学之林。

张氏于1985年8月26日逝世,其子张镜湖教授继承父业,担任中国文化大学董事长职务。张镜湖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系,后在美国获得地理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夏威夷大学地理系敦授,著作甚多,为著名的气候学家,著有《气候与农业》(Climate and Agriculture 1968)一书而成名。原浙江大学史地研究所史学组研究生宋晞,任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所长。

(二)最主要著作:中华五千年史

张其昀着作极多,其中最著各的要算《中华五千年史》。早在杭州、浙大时,他就有写此书的打算。1961年开始撰写,计划共出32册,从远古史到民国史,十年内完成,这是一部空前巨著,截至1982年,出九大册。计
第一册《远古史》
第二册《西周史》
第三册《春秋史》前篇
第四册《春秋史》中篇
第五册《春秋史》后篇
第六册《战国史》前篇
第七册《战国史》下篇〈战国学术〉
第八册《秦代史》
第九册《西汉史》
该书每一章节均综罗各家记载与创获,融会贯通,出以己见,其中以《春秋史》中有关孔子部分〈孔学今义),用力最勤,可谓集孔学之大成。张氏说:“不明孔子学说,则不能了解中国文化由来、发展及其前途。故他的《中华五千年史》即以孔子思想为其核心,以此纵横贯串史事,用以说明我国人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贡献。该书自出版以来,获得极高评价,其中《孔学今义》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全书用清新的笔调写成,又辅以大量图谱,故图文并茂,在现代中国史学中,独创一格。

1949年去台湾后,张其昀在地理方面主要著作有三部:《中国地理大纲》、《中国地理研究》、《中国区域志》。另主编有:《中国之自然环境队《中华标准地图队《世界地图集》等。

张其昀的一生专著200件,论文有中文2296篇,英文107种。
张其昀于1966年创立中华学术院,延聘著名中外华学学者为会员,现达1400多人,以弘扬中国文化于世界,促进国际文化合作交流为宗旨,每年出版世界汉学论文集,并出英文季刊《申国文化》、《华学月报》等期刊。另外尚有《中国一周队《美哉中华》等定期刊物。

《美哉中华》画报月刊。八开本,影色印刷,刊登祖国锦绣河山,文物宝藏。民情风俗,大量图片,附英文说明,此画报在美国各大图书馆可以见到。

(这些书目由张其昀外甥郑家祥提供,郑现是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副教授,原浙江大学史地系1949年毕业生)。

(1985年)

追忆竺藕舫校长二三事

张君川

我应竺可桢校长、梅光迪院长之聘,于1940年1月到浙江大学任教(戏剧与德语),竺可桢字藕舫,是清华二期留美同学。他与吴宓师都是《学衡》杂志的创始人,都是我的师辈,我在清华同学录上看到他的照片,那时他还是个学生,在遵义初次见面,见他身材不高,有点像鲁迅先生的个头,也带一口浓厚的绍兴乡音,言谈之间,非常博学,是一位情感不外露,不苟言笑,又极谦逊的人,有一副科学家、忠厚长者的仪表,令人肃然起敬。他天天为办学奔忙,但对自己要求很严,从来手不释卷,而且结合实际,考察各地气象,编纂成书。他对师生虽极爱护,但对学业要求很严,所以从宜山迁来遵义,筹备未几,立即开学上课。于是遵义老城新区,一座寂寞的古城,巷头林荫,到处都是学生足迹,朗朗书声,不绝于耳,全校师生在科学研究方面皆本竺校长治校原则——实事求是。有了这种科学态度,就不惧怕任何权威,都要在实事求是的科学标准前受到检验。如在美学研究上,坚持中外文艺正统:“文艺来自生活,创造艺术,为生活服务”。所谓“寓教于乐”,坚决反对所谓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躲入象牙之塔,无病呻吟,脱离社会,不关心人民痛痒的文艺与理论,也反对那种只讲继承、不讲反映的学究式的文艺理论;也反对那种只讲反映、不讲创造的自然主义或直接现实主义的文艺.浙大师生这种治学的严谨态度,蔚然成风。竺校长对学生课程抓得很紧。如以浙大学风与清华学风相比,清华主张学生自由发挥,所谓天才教育;浙大主张对学生严格要求,造就社会上有用人材,各有所长,浙大本实事求是的学风,要求学生用功,即使是学技术学科专业的学生,对语言课亦严格考试,不及格者重修。对文科学生要求更高,学期终了,要求学生呈交像样的科学论文,不及格驳回重写;要求学生有独特见解,反对人云亦云。这样学生既有充分发挥自己见解的余地,又有老师严格把关,在学问上毫不留惰,所以浙大学生以:勤用功、出戒呆知名,毕业不易,毕业后都成为社会上有用之材。论学校建设,浙大比起国内外大学的校舍都相差很远,但能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为我国培养出众多专门人才,不能不说是浙大的骄傲,这骄傲应当归功于竺可桢校长。

竺校长以学者治校,不只把浙大办成一个全国知名的学校,被英国伦敦大学文学院院长誉为“东方的剑桥”。他还是一个民主校长,在这方面已是有口皆碑。我只就我个人身受竺校长庇护之处,略述数事:我初到浙大,教过半年的俄语,遭到当局非难,幸赖竺校长保护,停课作罢,以后我因在外文系开设戏剧莎士比亚课程,为了戏剧演出实习,建立戏剧班,又在中文系下设现代文学课程,亦建立现代文学班,与戏剧班时常联合进行学术讨论。学生聚在一起,也找些进步书籍阅读,在进行讨论中,曾谈到官养活民还是民养活官的问题,从而产生为什么民养活官官压迫民等现象的学术探讨,也就产生初步的民主思想。浙大对学生运动都予支持,当局无情镇压,都受到竺校长暗中保护。费巩教授遭受迫害后,当局偕一美国人借故审问我们,指责我们不该开设越剧班、现代文学班,在文庙街遥遥相对宣传异党主义,当时竺校长就在隔壁,非常担心,幸赖他的关怀,现代文学班遭到解散作罢,遭逮捕传讯的学生,由竺校长力保得以释放,浙大迁回杭州,已届解放前夕(1947-1948),阶级斗争空前激烈,学生运动更为高涨,当局极为恐慌,疯狂镇压学生,于子三事件发生后,也波及戏剧班,由沈鸿烈(浙江省主席)告诉竺校长耍逮捕一些人,竺校长一方面嘱咐学生早日离校,一方面派秘书诸葛祺夤夜11时来平湖秋月寓所告诉我藏匿,幸亏竺校长从中保护,才得幸免于难。

竺校长身为大学校长,生活却极为简朴。在遵义,他的办公室严冬从不生火,这事虽有些过分,也可见竺校长律己之严,竺校长在家中也是一个忠厚长者,他的长子竺津常来我家向我功课,我也常去竺校长家。竺校长视学者从不以校长自居,总称教师为某某先生,我们也称他为藕舫先生。有事从不叫人到他办公室去,都是登门拜访。教师到他家去也以客礼相待,送到门口,他对自己儿子都很客气,他送给竺津的书上都称号竺津为希文,由此也可见他在家中的民主作风。有时我与学生邀他的夫人郊峙,回来后他以便饭招待,如一家人,所以全校师生对他既尊敬又爱戴,都以浙大为一大家庭,有他这样一个忠厚慈祥的长者为“家长”,实浙大之幸。尤其与浙大前两任校长相比之下,更珍惜这种幸福的学习生活,加倍努力,形成所谓浙大的极盛时期。学校迁返杭州后,竺校长一如既往,学校为他在刘庄租赁一个休养所,他从未去住。他上下班从来都是走来走去,只有到远处公干时才乘专用汽车。有一次因我在艺专指导戏剧演出,艺专校长潘天寿请些校长和我吃饭,竺校长的汽车司机因事早回,潘天寿先生问竺校长,是否可坐他的三轮车回家,并一再说这太委屈了他这个大学校长。当时竺校长说了一个比喻,使我终生难忘。他说:他是搞天文的,天上织女星座一颗星也比太阳大得多,太阳又比地球大得多,一个人在地球上也和细菌差不多,如果自以为不得了,那不太可笑了吗?竺校长是自然科学家,当然时常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问题,但像竺校长这样受人敬重的人,还这么谦逊,真是学者本色,值得人们效法。我们还对他说,如果他不当校长,他的学术成绩与贡献不知要大多少倍,他也深以为然。但他既然担负起这个重任,而且是在浙大最艰苦的岁月,把浙大办成全国第一流的学府,而且在风风雨雨中,身先师生,一手挡住急风暴雨,保护着全校师生学习成长,真是耗尽心血,这种精神,这种功绩,真是伟大无比,值得后人永远敬仰。(看,直到现在,竺校长在浙大的铜像,还向浙大师生指着未来学术的方向,至于永远!)竺校长离开我们已有多年,与安校长同时在遵义的教师也已寥寥无几,我在此回忆与竺校长相处的年月,以及我个人身受笙校长关怀庇护之惰,至今记忆犹新,特写数语,以纪念我们敬爱的藕舫先生。

竺老热肠奖掖后进

谭其骧

三十年代后期,我在北平当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兼任讲师,1940年初进入抗战大后方,应聘为贵州遵义浙江大学史地系副教授。那时当副教授一般要满三年以后才可凶议升教授,但我不满三年在1942年夏就接到了教授的聘书。教师的薪水其时一般是每年加底薪20元〈实际所得随物价上涨幅度按底薪加若干倍),而我在抗战胜利前后几年内,不止一次被每年加薪40元。我初到浙大,嫌校址太偏僻,薪水偏低,有意想转到昆明、重庆、成都、贵阳等地去另谋他职,不久便为浙大对我的厚遇所感动,收起了这个念头,安心在浙大耽下去了。教师的职称和薪额,通常由系主任提出初步方案,裁决权操于校长,由此我体会到,坐校长是在着意奖掖我,提拔我。我和竺校长非亲非故,也不是他的及门弟子,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呢?原因只能归之于我教书比较认真,又在校、系刊物上发表了儿篇论文,已为他所知所赏。

1949年竺老离开了浙大。1950年浙大宣布停办历史系,我不得不离开浙大,转来复旦。我相信,浙大若能像竺老当校长时那样继续办下去,我是不会离开浙大的。知遇之感,肯定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进退行止。

建国以后,我与竺老之间还有一段故事。1955年初,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通过高教部将我借到北京,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寄住历史研究所,原定为期一年。事实上一年下来,工作只开了一个头。学部认为此项工作出自毛主席授意,必须予以完成为理由,向高教部提出要求把借调改为正式调动工作岗位,不再回上海。就在这时,竺老知道了,先是亲自到历史所找我,请我在一家馆子里吃了一顿,要我参加由他领导正在筹建中的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我表示愿意。接着又邀我一起去高教部找黄松龄副部长,要求黄同意将我调离复旦。结果学部和坐老的要求都为高教部所拒绝,终于我不得不在1957年离京返沪,将编绘历史地图的工作带到上海继续避行.此次调我到他领导的单位去工作的打算虽未能实现,即此又可见他对我的器重。

竺老不仅热忱奖掖提携后进,并在学术讨论中能对后生平等相待,虚怀若谷。1972年,他以82岁高龄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立刻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与赞扬。我在研读比文时,发现有几处在运用文献资料阐述历史气候现象时,可能由于写作时只看到先前摘录在卡片上的几句话,未能兼顾原书中这几句话的上下文,因而作出了与史文原意不尽相符的论断,当即驰书相告。竺老竟亲笔答复了我,接受我的意见,这使我益发钦佩他的胸襟之宽阔。可惜由于长期以来我的居处太狭窄,书籍文件信函杂乱堆叠,绝无条理,以敲我花了大半天功夫查找这封信,结果竟杳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