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在1949

流金岁月:纪念竺可桢诞辰126周年
庄肃明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6年3月7日和3月10日四版 责任编辑:刘佳)

  编者按:3月7日是竺可桢的生日。1890年3月7日,他出生在浙江绍兴,是近代著名气象学家,也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本文介绍1949年竺可桢呕心沥血的奋斗过程及走过的道路,以飨读者。

  1949年元旦,阴雨下的杭州,寒风瑟瑟。

  各大报纸刊登了蒋介石的新年文告。与此同时,竺可桢还收到了“中国共产党杭州工作委员会”的新年贺信,贺信中希望他坚持工作,保卫人民财产,参加新中国建设。贺词中还有中共杭州工委翻印的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

  蒋介石由原来的“戡乱到底”,变为“求和”。在新年文告中,蒋介石承诺:“只要和平果能实现,则个人的进退出处绝不萦怀。”看来国民党政府已经是强弩之末,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人民希望和平,厌倦战争。

  作为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不仅关心国家的命运,而且担心浙大的前途。他不时向人打听北平及各大学校的情况,还密切关注南京各大学和武汉大学的动态。这些学校的动态都是社会变化的风向标。

  1月8日,竺可桢请郑石君、储闻科二人前去南京,一方面向南京政府教育部、行政院反映浙大教职员工“困苦情形”,以及浙大拮据的状况;另一方面探听和了解南京各大学的最新发展情况。

  第二天,蔡邦华、梁希、刘庆云来看竺可桢。谈话中,竺可桢得知:中央大学行政方面虽讲要迁至广州、台湾,但很多院系都按兵不动。医学院已明确表示不迁,农学院全体教授亦主张不动。


1910年,第二批“庚款生”合影。第二排左五为竺可桢。

  派去南京的储润科回到杭州,告诉竺可桢,中央大学表面虽说要迁至福建,而实际甚难迁动。不过,也有少数人主张南迁,但因医、农、理、工各院多数教员均不愿意离开南京,中央大学暂时未动。

  对浙大将来何去何从,有三种选择:1.南迁;2.暂时不动;3.与南方大学合并。在关乎浙大前途命运的重大决策面前,作为校长的竺可桢思绪万千。抗日时期,浙大师生为躲避侵略者,不得已,在极为困苦的条件下,竺可桢率领全校西迁,四易校址,跋涉五千里,最后定居于黔北遵义。那些背井离乡、艰辛困苦的日子,历历在目。竺可桢一直认为,科技工作者在国家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担当;要在避免战争和永久和平中发挥作用。


竺可桢一家四口。

  1月18日,学校“应变会”向竺可桢建议加固学校围墙,以防不测;19日,竺可桢组织召开校务会,作出“即日交包工估价,由学生担任土工”的决定。在一些学校准备南迁的时刻,竺可桢作出加固浙大围墙的决定,其用意已经非常明白。破土之日,热闹非凡,苏步青当场赋诗祝贺。

  同日,校方还成立了“安全委员会”,竺可桢把这一重任托付给他最为信赖的胡刚复主持。竺可桢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不迁移,不遣散,齐心协力保浙大。

  1月28日是农历除夕,浙大师生在苦日子里又熬过一年。由于国民党政府和战不决,兵临城下,老百姓都处在痛苦之中。但浙大师生苦中寻乐,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以快乐的心情迎接新年的钟声。

  新年过后,天气变得异常暖和。

  2月1日,袁敦孔从北平来到杭州,他给竺可桢带来一个消息。北平接收后,共军入城只是一种形式,人们并没有惊惶,生活过得还算安逸。赵荣琛也从乡下回来,告诉竺可桢,诸暨乡下几乎全为共产党组织所控制,这些共产党人与当地老百姓相处得很好。这些消息,无形中给了竺可桢一些底气。下午1点,在浙大工学院大礼堂,学生自治会召集学生开会。竺可桢欣然应邀出席,他重点向学生谈了浙大不迁移的理由。

  2月14日,为了学校的经费和薪金问题,竺可桢驱车前往上海,与上海几所大专院校的校长商量,联合起来共同给南京政府施压;并商定于2月27日,会集沪、杭、苏14所大学的校长,共同到南京请愿。

  此时的南京政府,只剩下李宗仁这一孤家寡人,行政院长孙科已跑到广州。蒋介石虽“退隐”溪口,却仍在暗中指挥着半壁江山。所有这些,竺可桢并不知道。

  2月17日清早,竺可桢在回杭州的车上,看到吴征铠购买的当天的《大公报》上刊登了浙江省主席陈仪被免职、警备司令周岩继任的消息。竺可桢不免一怔。他回忆起陈仪履职以来对浙大可谓 “备极爱护”,但世态的变化却难以预料。

  2月21日,竺可桢前来送别陈仪。陈仪苦笑着对竺可桢说:“藕舫先生,我此次免职,重要原因之一,就是1月26日吴大信等5人释放之时,学生沿途贴标语,特务报告更夸大其词所致。我是真心希望和平,偃武修文。”在离行的车队启动时,陈仪还特别关照竺可桢:“藕舫先生,浙大学生的《每日新闻》,千万不要到市里销行,不要引起冲突。”送走陈仪,竺可桢终于感到“余以此,知余地位之危险”。

  2月27日,竺可桢如约同14个学校的校长赴南京向行政院和代总统李宗仁面递呈文请愿,刚好当天行政院长孙科自广州返回南京。3月1日上午11点,李宗仁接见了他们。由于总统府的会客室坐不下16个人,他们便在外面站着说话。李宗仁的举止要比蒋介石从容得多,而且没有架子。他对大学校长们说:“战争时期,大家辛苦了。鄙人对于沪杭一带教职员的生活也极关心,有什么话要说,请不要客气。”复旦大学校长章友三即代表大家,把呈文交给他。李宗仁表示,目前困难虽多,但一定不使大家失望。第二天,他们约教育部代理部长陈雪屏一同去行政院,见院长孙科。下午,校长们即到总统府拿到孙科的批文:先发一个月的经费作为救急。

  校长们见目的已达到,当晚乘车离开南京。

  竺可桢因事多停留一天。

  3月4日,竺可桢回到杭州。

  3月7日是竺可桢59岁生日,按照我国习惯计算,这一天是竺可桢60大寿。然而竺可桢是位不矜己功的人,他对自己的生日历来秘而不宣。但有些人还是知道了竺可桢的生日,气象界准备为他出专集。浙大学生更是热情,除召开一系列庆祝活动外,还建议筹建竺可桢图书室。竺可桢听到要筹建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图书室时说:“我人尚健在,又何必有此举。”生日前,全国各地寄来大量的贺函、贺电及寿礼,竺可桢只好在《浙大日刊》上刊登启事:礼品一概不收,开会一概不到。竺可桢将贺礼全部退还,只抄录了祝文白、张默君的两首诗;然后,与夫人、松松去游灵隐寺,借此舒缓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

  此时的杭州已是香市,但连年的战火和物价的飞涨,却使得以往热闹的灵隐变得冷清了许多。原来爆满的灵隐前茶馆,今天竟无一人光顾,生意清淡。在知味斋吃午饭时,竺可桢无意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孙科辞去了行政院长一职,由何应钦组阁,杭立武出任教育部长。

  4月1日,南京政府派张治中等和平代表团赴北京与中共谈判。在谈判的同时,南京政府企图凭借长江天险,调兵固防,以实现“南北分治”的梦想。

  这一天,正值浙大建校22周年校庆。上午9点,上海同学会、浙大毕业生再加上在校师生,有400多人参加校庆纪念会。竺可桢作了长篇演讲,他首先谈了当前的经济近况和浙大面临的各种困难,鼓励大家:“真金不怕火来烧。”“要复兴中国,须得和平。惟和平始能增进生产、安定民生,建设和教育才有方法。”

  就在这一天,南京中大、金大、政大的学生举行反内战、反饥饿游行,与军警发生冲突,死伤多人。省府打电话询问竺可桢“浙大是否有游行之举”,使竺可桢“甚为惊异”,这可能是当局蓄意寻衅的信号,于是竺可桢挺身而出亲自去省府进行辟谣,以示正听。

  在这风雨如晦的日子里,竺可桢的心情反而异常平静。他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读书和研究学问上。他为讲演《地缘政治学与世界霸权》,阅读有关文章;他为拟写《18世纪末中国之人口压力及马尔萨斯所倡之学说》一文,翻阅大量书刊资料。在研究这一问题中,他还把清代学者洪亮吉的有关人口问题的论述《意言·治平》一节译成英文。将一篇中国古人的著作译成英文,这是竺可桢生平第一次。

  4月15日,国共和谈在北平结束。

  17日,黄绍竑飞回南京报告和谈结果,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

  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九江至江阴一线强渡长江。

  23日,南京解放。

  这天晚上10点,女学生史应潮和自治会杨锡龄告诉竺可桢:传说凌晨两点,军警将包围浙大。为此校园一片恐慌,女生要求搬进工学院大礼堂。竺可桢以“此传言不可信”,是“无稽之谈”,安慰同学不必惊惶。

  第二天早晨,教育厅长李季谷对竺可桢说,省政府昨天已决定撤退到宁波,半数职员已遣散,周奉璋主席将最后离开杭州。军队都去上海了,只有退下来的军属家眷,杭州现已无兵可守。

  这一天,浙大文学院长张其昀也匆忙来找竺可桢。竺可桢劝他不必如此惊惶,并对张讲:“如果你走,是浙大的一大损失;如果你留下,很多学生对你以往的做法又不谅解。”竺可桢劝他不要去宁波,劝他乘车去上海,因上海朋友很多,可以从长计议。后来,张其昀离开浙大去了上海,又从上海去了广州,最后去了台湾。

  4月26日,上海传来消息,25日夜里,军警闯入上海交大,80个学生被捕。当晚又传来消息,上海各大学已被解散。从南京退下来的6000多名警察在杭州西湖边抢汽车、抢汽油,还开枪打人,浙大有位教师的亲属就伤了手臂。面对如此混乱的形势,浙大师生都非常震惊,竺可桢也只有静观事态发展了。

  28日早晨,蔡邦华来敲门,送了一份由市政府转来的电报——俞市长烦速转浙大竺校长:望早莅沪。教授愿离校者,到沪后可设法。晓峰已到。杭立武

  竺可桢看完电报后,立即让诸葛麒复电:“沪校被疏散,浙大师生震惊,暂难离杭。”

  29日一大早,杭立武又来电报:“有要事相商,请速来沪。”

  面对教育部长杭立武两份电报催促竺可桢速来上海,竺可桢左右为难。若留在浙大,杭州社会上流传多日的竺可桢要当“维持会副主席”一说,让人深陷政治的漩涡之中难以自拔。若走,竺可桢又难舍和浙大13年的情感。再“四”思量,竺可桢下定决心“不得不出之一走”,避一下风头。

  4月29日下午两点,天下着大雨。竺可桢辞别家人,离开了与他相伴13年之久的浙江大学,独自一个人去上海面见教育部长杭立武。

  杭州火车站情况极为混乱,大批逃难的百姓和大批国民党士兵拥挤在火车站,不管有票无票,只要来车就蜂拥而上。竺可桢用六个袁大头购买了头等票。原定两点半开车,但车厢内已挤满人。无法上去,他便又换了一节车厢,结果到了晚上10点20分才有火车头来接。国民党士兵撤退的景象,在竺可桢4月29日的日记中有如下记载:“……车轨上均满塞车厢,第八轨上有敞车多辆,满载军士家属,行李堆积如山,男女均在大雨中,衣裤尽湿,乃至车厢下引火干之。”车虽开了,但走走停停,这一夜让竺可桢饱尝了兵荒马乱的滋味。

  4月30日中午,竺可桢在凄风苦雨中到达戒备森严的上海,在上海中央研究院稍作安顿后,即打发陪同他来沪的人员回杭,并让其转告夫人陈汲,叫她放心,他“决不去台湾或广州”。

  下午3点,竺可桢到建国西路570号见教育部长杭立武。杭立武电报中的“有要事相商”,就是希望竺可桢去台湾,当即被竺可桢拒绝。

  晚上杭立武又送来2000万元和袁洋五元,劝说竺可桢回心转意。

  5月2日,杭立武又来劝说竺可桢。

  5月6日,竺可桢在上海的马路上不期遇见蒋介石之子蒋经国。蒋经国邀他去台,被竺可桢婉言谢绝。

  在上海期间,竺可桢不停地会晤朋友和学生,劝说他们留下。5月1日,在会晤郑子政时,竺可桢告诉他:“公司与政府性质是不同的。我作为浙大校长,教育部有令,我不得不来上海。公司为营业性质,是否随公司迁移,乃道义上的问题。”郑子政并没有听进老师的肺腑之言,最后还是去了台湾。

  在上海期间,竺可桢非常关心气象局的事情,他多次与赵九章一起,讨论气象局面临的困难。5月7日,竺可桢与赵九章来到上海市大西路377号的上海气象台,会晤气象台台长程忆帆(即:程纯枢,后为中央气象局总工程师、中科院院士),得知上海气象台还有180多人,已备好了两个月的粮油,短时间内还能应付,但职工薪水很久都无着落。5月9日,竺可桢在日记中写道:“气象局同仁好久未发薪,目前各人及家属均在局中坐吃。” 对上海气象台久无薪水可发的困境,竺可桢显然忧心忡忡。当时,上海气象台是华东区最主要的气象台,每日绘制四次天气图,从事天气预报及警报的发布工作,业务范围为华东沿海及上海本埠。所以,上海气象台的稳定,对大陆其它台站的稳定至关重要。

  战争逐渐向上海逼近。5月13日清晨,天阴沉沉的,远处炮声隆隆。撤退的150多名交通警察驻进研究院,并向职工借用家具和棉被,其为“借”,实为抢。此时的混乱程度可想而知。16日,炮声尚有零星,但是子夜后开始密集。17日,亦不断有炮声,下午密集,黄昏时都没有停下来。子夜12点又有炮声,使房屋都被震动,“迄明晨不止”。前一天中午,竺可桢接到傅斯年从台湾发来的电报,邀请他到台湾大学任教,竺可桢仍复函辞谢。夜间炮声及轰炸声连绵不断,子夜12点时,尤为猛烈。

  5月19日早晨,竺可桢又收到杭立武自广州发来的电报:“请与上海医学院朱院长接洽,乘机飞穗……”竺可桢看后仍是一笑了之。

  这天晚上,上海战斗极为剧烈,炮声密集如年夜的爆竹声。竺可桢却不知这些天的密集炮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攻的开始。

  5月23日,院中驻入的警察已撤走,但竺可桢不知何故,总感觉心神不宁,“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24日晚,上海市市长陈良、警备司令陈大庆均弃职出走,留下赵祖康代为守摊。这天晚上,密集的枪炮声不绝于耳,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四面八方向上海市区发起全线进攻。天亮时分,苏州河以南市区已被解放军攻下。

  25日,竺可桢吃早点时,听说国民党军队已全部撤退。8点,竺可桢外出查看,自岳阳路至永嘉路即见青年穿草绿色制服,衣服左胸口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字样。在永嘉路与衡山路席地而坐的军人有数百人。数日前国民党军队在街头用沙袋筑成的堡垒均变成电话站。街上车水马龙,“无异于前昨”。“政府虽已改易,而人民可说毫无骚扰”。这是竺可桢看到人民解放军进城后的第一印象。26日,闸北、北四川路一带还有战事,但市区大部地区已经恢复平静。竺可桢在当天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公共汽车已照常行驶。解放军在路上站岗,秩序极佳,绝不见欺侮老百姓之事。在研究院门前亦有岗位,院中同仁予以食物均不受。守门之站岗者倦则卧地,亦绝不扰人,纪律之佳,诚难得也”“午后睡片刻。二点至科学社”“唔农山,谈及科学社前途,……谈及政局,农山与余意相合,以为国民党之失,乃国民党之所自取。蒋介石十年来刚愎自私,包揽,放纵贪污,卒致身败名裂,不亦可惜乎?余谓唐明皇开元、天宝二个时期截然不同。有一杨国忠已足以偾事,何况如杨国忠者尚不止一人乎?”

  5月27日,上海全部解放。

  竺可桢和往常一样,6点30分起床,洗漱后吃过早饭,接到谢家玉的电话,说诸葛麒来电报了,报告浙大一切安好。下午,竺可桢乘22路公共汽车去大世界,沿途人海如潮。时有汽车疾驰而过,高喊“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在大新公司楼上悬挂着毛泽东、陈毅的画像。霞飞路店铺都开了,大街上时有学生队伍敲锣打鼓游行,有些女学生还把鲜花插到解放军的衣襟上。

  下午4点,吴有训来找竺可桢。竺可桢感慨地对他说:“民国十六年国民党北伐,人民欢腾一如今日。但国民党不自振作,包庇贪污,赏罚不明,卒致有今日之颠覆。解放军之来,人民如大旱之望云霓。希望能苦干到底,不要如国民党之腐化。科学对建设极为重要,希望共产党能重视之。”这是竺可桢发自内心的期盼,也是一位科学家对新旧政权的政治表态。

  站在新旧政府交替的门槛上,竺可桢还是有些迷惘。他有着深厚的政治资源,国民党高官邵元冲、蒋作宾是他的姻亲,国民党大佬吴稚辉是他的远亲。他与宋氏姐妹有很好的私人交情,与翁文灏也有深交。竺可桢还深得蒋介石的信任。这些政治资源,随着新旧政权的更替可能还成为历史的包袱。此时此刻的竺可桢虽有些迷惘,但却充满着无限希望,因为这是一条崭新的光明之路。

  上海解放后,竺可桢最牵挂的是身在杭州的妻子。从6月1日至6日短短的6天内,竺可桢就给夫人写了4封信。他想,这一个多月来,夫人一定比自己更加心神不定。在杭州解放之前,曾有人拿报纸给他夫人看,说竺可桢已去台湾了,你怎么办?并表示愿意为她弄到飞往台湾的机票,以便家人团聚。他夫人心中有数,她了解丈夫,相信丈夫临别时说的那句话,“绝对不离开大陆”。

  6月3日上午,儿子希文到上海出差来看父亲,竺可桢格外高兴,亲自陪他在上海走一走,还一同吃了粽子,最后将他送到车站。

  送走希文,竺可桢回到住所。有人告诉他有位姓胡的约下午再来。下午3点钟,有人叩门,竺可桢开门见是一位军人,仔细打量,原来是思梅的丈夫胡鸿慈。时间过得真快,一别三年有余了。坐定后,竺可桢迫不及待地询问梅儿现在何处。听到此言,胡鸿慈悲痛难言,过了半天,才说出“梅她已经不在人世了”。说罢,捶胸痛哭。

  他们俩原来在山东解放区。1947年5月13日,梅儿在联总和平医院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渴平,即渴望和平之意。后他们随部队到了大连。1948年7月4日,梅儿又生下一个女孩,取名思梅。产后尚未出院,她的气喘病就连连发作,医治无效,于1948年9月6日中午12点在大连病逝。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震呆了竺可桢。过了很久,竺可桢才缓过神来。他想起梅儿短短26年的人生旅程,想起梅儿寄来的信及全家合影,相约父女解放后再见面,没想到梅儿的约定竟永远无法实现了。

  夜深时分,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心痛万分的竺可桢伏案疾书,尽快把梅儿去世的消息告诉远方的妻子和几个孩子,以此来舒缓对女儿的思念。

  第二天早晨,竺可桢把悲痛深深埋在心里,和往常一样,6点30分起床,上午阅比尔等的《中国气候和天气》一书,下午准时出席院里召开的所长周会。

  1949年6月9日,中央研究院召开成立21周年纪念会。刚成立的上海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市长陈毅,宣传部冯定、舒同,文教处李亚农、李正义都作为来宾应邀到会。9点多钟,陈毅乘车来到研究院,一下车他风趣地对警卫员讲:“你们不要进去,科学家怕兵。”然后和秘书走进会场。大家起立,热烈鼓掌。这是竺可桢第一次见到陈毅。竺可桢第一个发言,他谈到当年孙中山北上时,就让汪精卫、杨杏佛、黄昌谷起草建立中央美术院。1927年,蔡元培筹建中央研究院,当年就成立了理化实业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地质所、观象台,以后发展到了13所。他回顾了蔡元培先生早期的进步思想,在筹建研究院时采取的方针、路线,以及杨杏佛、丁文汇对研究院作出的贡献等。竺可桢报告完后,陈毅市长作了长达1小时的即席演讲。他幽默、开朗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一下子就赢得了科学家们的信任。
  6月15日下午4:00,上海市人民政府举行座谈会,邀请科技界名流参加。席间陈毅盛情邀请竺可桢出席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共商科学事业的发展大计,竺可桢欣然答应。同时,竺可桢也收到在北京任科学会议筹委会副秘书长的涂长望的电报,希望竺可桢“早日命驾北上,主持中华全国第一次科学会议”。
  6月19日,《解放日报》登出一则消息,第一届全国科学会议筹备会将于七月十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254人出席,由于会议涉及各个方面,所以研究院自然科学方面的院士均被邀请。消息一登,竺可桢虽对预备会与正式会议相距四十天有些想法,但还是积极思考在会上要提出哪些建议。竺可桢首先想到的是要成立中央气象局。中国这么大,从事气象工作的单位这么多,没有一个统一的气象机构来管理,是办不好气象的。于是,竺可桢凭借自己在气象界的影响力,组织上海气象界的同仁,开会讨论筹建中央气象局的设想和方案。
  6月21日,在上海长宁路杏佛馆召开气象研讨会,会议主要议题是讨论程忆帆所拟的《气象事业建设》十六点意见。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员有宋励吾、叶桂馨、吕欣良、严振飞,中国航空公司张绍良、陈学溶、陶诗言、刘匡南、江爱良、金咏深、周诚以及军官会胡俊。会议决定推举宛敏谓、吕欣良、程忆帆、张绍良等五人为起草小组成员,草拟一份中央气象局组建方案,届时以中国气象学会的名义提交给第一届全国科学会议。
  7月14日,竺可桢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气象学会理事会,会议重点讨论了上海气象学会草拟的成立中央气象局的方案。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一致认为要提议政府尽快成立统一的气象管理机构。参加这次会议有:涂长望、吕炯、卢鋈、赵九章、李宪之、张乃召及北京气象台的同仁。
  其实,早在1937年5月,身为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的竺可桢,就曾在南京组织气象会议,呈请政府筹备中央气象局的提案。由于抗日战争爆发,此提案直到1941年,才被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第57次常委会审议通过,成立了“全国民用气象之最高机关”的中央气象局。在竺可桢看来,成立统管全国的气象机构,是气象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
  金秋时节的北京,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竺可桢希望尽快办完事情,早日南下和家人一起享受新中国成立带来的喜悦。10月9日,竺可桢突然接到周恩来通知:暂时勿走,尚有事谈。12日晚,时任中央宣传部部长的陆定一和军委会文化接管委员会主任钱俊瑞来找竺可桢,征询科学院、气象局人选。在谈到科学院院长一职时,竺可桢推荐吴玉章与李四光;在征求中央气象局局长人选时,竺可桢推荐涂长望。
  第二天,竺可桢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卢鋈,正好涂长望也在那里。竺可桢告诉他俩,昨晚陆定一找他征询对气象局的意见。涂长望说,他刚见陆定一回来,正在商量筹建气象局的有关事宜。竺可桢认为中央气象局应统一指挥全国的气象事业,最好不隶属军部。涂长望和卢鋈的意见则认为目前战事还没有结束,气象工作现在的主要任务是为军事服务,这样可以多争取一些经费,所以,涂、卢二人倾向于中央气象局归军队系统。
  10月15日,政协常委会公布了各委员会、各部主要组成人员名单。中国科学院院长为郭沫若,副院长为李四光、陶孟和、竺可桢。中国共产党对竺可桢是相当了解的,知道竺可桢为了办好浙江大学,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知道竺可桢主持正义,不畏强暴,为保护师生尽心尽力;知道竺可桢为人坦荡,作风严谨,在全国科学、教育界有很高的威望。竺可桢担任中科院副院长是众望而归。郭沫若当时还任文化部部长,李四光在英国也还没有回国,筹建中科院的重担就压在了竺可桢、陶孟和的肩上。
  竺可桢作为分管自然科学的副院长,在建院初期,按照中央精神坚持三条原则:第一,必须理论与实际结合,使科学真正为工农大众服务;第二,必须群策群力,用集体力量来解决眼前最迫切而重大的问题;第三,大量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人才。初创时期的繁忙工作是可想而知的。
  竺可桢与郭沫若都是中央研究院的第一批院士,但由于各自的方向不同,以前从未见过面。第一次见面是在1949年10月17日晚,讨论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组成人员人选的会议上。两人一见如故。郭沫若曾私下对人说,竺可桢不愧是位科学家,正直、踏实、认真、负责,称他“竺老夫子”。
  10月30日,在北京开往南京的火车上,竺可桢透过车窗看外面的景象,思绪万千。自4月份离开杭州,至今已有半年了。这半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原来的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都消失了,大家都开始了新的生活。火车途径车站,沧州大梨、德州扒鸡、符离集烧鸡、宿州柿子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好是热闹。
  10月31日,晚上11点半,竺可桢在南京下关站下车。回到珞珈路20号的家时,妻儿早已睡了。竺可桢没有惊动孩子们。
  第二天早晨,竺可桢7点起床,上午在家阅读来往信件;午后至鸡鸣寺中央研究院;后又去看望因心绞痛病卧床的赵九章。询问气象所近况,知朱光焜已离开英国到了香港,叶笃正、谢义柄也要从美国回来。
  11月2日,竺可桢出席中央研究院院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聘请叶笃正为气象所副研究员,月薪370元。3日下午,竺可桢参加南京政府召开的欢迎全国政协代表大会。4日上午,竺可桢又去气象所参加所务会议。
  11月5日早上8点,竺可桢送松松去上学,这对松松来说是父亲给他最好的见面礼。
  竺可桢走完南京各研究所后,于11月9日坐夜车到上海。这天接到郭沫若电报,催他快回北京,有急务相商。在上海,竺可桢只待了四天,办完事就急忙赶回南京,准备北上。
  在离开南京前夕,竺可桢特意偕夫人徒步登上鸡鸣山北极阁,与20多年前亲手建设的气象研究所告别。这里是中国近代气象科学研究事业的起点,也是中国气象人才的摇篮,更是竺可桢为中国近气象事业殚精竭虑作出重要贡献的地方。1928年,竺可桢作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筹备处主任,亲自选定在北极阁建筑气象台和气象研究所。1929年1月这两处建筑全部竣工。研究所建成伊始,连同兼职人员在内只有13人,专职研究员只有竺可桢一人。筚路蓝缕,惨淡经营,为了气象研究所竺可桢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这里记载着竺可桢创业时的艰辛,也孕育了中国气象事业的希望,正是这些艰辛和希望,编织出竺可桢这位科学家的多彩人生。
  离开北京半个多月,物价就涨了三倍。新中国将要面临严峻的考验。
  12月31日,天阴沉沉的。下午2点,天上飘起了雪花,给古老的北京城罩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
  竺可桢漫步在北京的街头上,仰望着飞舞的雪花,他沉思着这一年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从风雨飘摇的杭州,到战火纷飞的上海,再到古老的北京城……
  雪还在下,竺可桢身后留下了一串清晰的脚印,蜿蜒连接着希望的远方。

浙大西迁遵义的历史地理思考 闵廷均,黄群

浙大西迁遵义的历史地理思考
闵廷均,黄群
(遵义师范学院历史系,贵州遵义563002)
刊名: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出版日期:2010 期号:第5期 页码:61-64

摘要:浙大选择了遵义,遵义孕育了浙大。抗战时期,浙江大学不断西迁,最终落脚遵义并得到极大发展,被誉为“东方剑桥”。文章从遵义的地理环境、人文积淀等方面探讨了浙大西迁遵义,不仅是时事逼迫,也是遵义人民积极创造条件、以博大胸怀争取的结果。同样,浙大选择遵义结出硕果,是遵义独特的环境、悠久丰厚的文化积淀孕育的结果。

关键词:浙大西迁;遵义;地理选择;历史选择

浙江大学西迁,与日军侵略不断深入内地有关。浙江大学西迁没有走从大城市到大城市的道路,也没有走联合办学的道路,而是选择了到中小城市独立办学的道路。其最终落脚遵义,与遵义优越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独特丰富的文化积淀、淳朴的民风有密切联系。浙大选择了遵义,遵义孕育了浙大的发展。

一、浙大西迁遵义的基本情况
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进攻,随着北平、天津、上海的沦陷,为了保护中国的文脉,在华北、华东等地的高校纷纷开始内迁。浙江大学从迁徙天目、建德开始,到定居遵义,先后进行了四次迁移。

1.四次迁徙
一迁浙江天目、建德。淞沪抗战开始后,浙江大学就开始了西迁办学的历程。1937年9月中旬,浙大一年级新生首迁浙西天目禅源寺。11月,随着日军在杭州湾登陆,浙江大学举校迁往浙西建德。

二迁江西泰和。由于杭州沦陷,浙大在建德办学不过两月,被迫继续西迁。1938年1月分水陆两路迁到了江西泰和,在泰和办学半年有余。

三迁广西宜山。1938年7月,日军侵占九江,直逼南昌,浙江大学被迫再度西迁,于10月底到达广西柳州西北80余公里的宜山,在宜山办学一年两个月。

四迁遵义。1939年11月15日,日军自北海登陆,桂南很快失陷。竺可桢召集紧急校务会议,决定立即迁校贵州。1940年1月12日,竺可桢校长离宜山经贵阳到遵义,2月3日起开始在江公祠办公。2月9日一年级新生迁到贵阳青岩上课。二、三、四年级学生也陆续迁抵遵义。2月22日正式复课。从1940年2月定居遵义,到1946年5月中旬浙大陆续复员杭州止,整整七个年头在遵义办学。

2.浙大遵义办学的基本情况
浙江大学在遵义七年,一年级新学生及先修班就读于湄潭永兴;文学院、工学院和师范学院文科系二、三、四年级设在遵义;理学院、农学院和师范学院理科系二、三、四年级设在湄潭县城。“根据1940年12月底统计,当时浙大全校学生共有1305人,其中遵义680人,湄潭183,永兴442人。”[1]P26浙江大学在遵义七年,发生了重大转变。“据l946年统计,浙大经过9年的艰苦奋斗,其规模由抗战前的3个学院16个系,发展成为6个学院25个系。另有4个研究所、5个学部、1个研究院、1所分校、1个先修班、1所附中、2个农场。学生人数也由抗战前的613人,增加到2171人。正副教授从62名增加到212名,培养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2000余名。”[1]P72

二、浙大西迁遵义的地理选择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许多院校都是迁往人口稠密、交通便捷、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如成都、重庆、昆明、西安、兰州等地。根据国民政府的指令,许多内迁大学联合办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平津沦陷后奉令迁往长沙,于1937年11月组建了长沙临时大学;由于武汉、长沙吃紧,又迁到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走的是一条从大城市迁往大城市联合办学的道路。浙江大学西迁,自始至终基本保存原有建制,四次迁移,落脚点建德、泰和、宜山、遵义,都是选择中小城市进行办学,这反映了浙大的办学理念。

1.浙江大学西迁,非常注意迁移地的地理环境是否适合办学
建德地处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东接杭州,西连黄山,中贯富春江、新安江,具有“八省通衢”之称。境内山岭属天目山、千里岗和龙门山系,有“锦峰秀岭、山水之乡”之誉。自古以来,建德以其风景名胜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谢灵运、沈约、李白、孟浩然、杜牧、刘长卿、范仲淹、陆游、黄公望、唐伯虎等均在建德留下许多传世诗篇和绚丽的画卷。交通发达、环境幽雅、历史文化悠久的建德,成为浙大西迁的第一站。

泰和,古称西昌,位于江西省中南部,井冈山脚下,赣中南吉泰盆地腹地,自古享有“声名文物之邦”美誉。其“濒临赣江,依山傍水,四野良畴平衍,水陆交通便捷,环境幽静秀美。”泰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先后产生了3名状元、396名进士,涌现了宋代著名词人刘过、抗元英雄刘士昭、明代三朝重臣杨士奇等名人。浙大师生在建德期间,闻鸡起舞,秉烛夜读,竺可桢校长倡导的“导师制”,在此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宜山历史上是广西八大名镇之一,地处桂中盆地与桂北山地交接区,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地势西高东低,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其貌与桂林、阳朔相似,石林广布,风景独特,是一座石峰秀丽的城市。为宋太子少师冯京、明四川巡抚冯俊、壮族歌仙刘三姐等人的出生地,有较好的文化积淀。在宜山,完成了浙大校歌的词曲创作,其“求是”精神也得到了深化。

遵义古称播州,地处大娄山山脉中段,为川黔渝交通要冲,北通重庆,有大娄山为屏障;南接贵阳,有乌江天险。赤水河和乌江两条英雄河流经市境,演绎了古今遵义的无数雄奇。桐梓人填补了距今二十万年左右中国古人类文化遗址空白,七百年土司制度为中国土司史罕见,沙滩文化使遵义名扬海内,遵义会议则成为中国共产党及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到重庆,遵义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后方。遵义与重庆相距不过300余公里,川黔公路将两地紧密连接一起。遵义深受巴蜀文化的影响,历史上曾是巴蜀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民群众在历史文化、生活习俗、语言特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浙大在遵义七年,扩大了规模,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2.物产丰富,价格便宜,保证了浙大的生存发展
高校内迁,生活艰难困苦。物产丰富、价格便宜是竺可桢校长迁校非常重视的问题。一迁建德是权宜之计,二迁泰和便有常驻之想,“泰和是小地方,生活容易。”[2]P70

遵义是贵州第二大城市,虽是高原,但山间坝子甚多,土地肥沃,雨水充足,是贵州粮仓。1939年6月13日,在胡刚复、张孟闻陪同下,竺可桢先生对湄潭进行考察。“通过考察,他深感湄潭‘风光秀美,民风淳朴,文化高尚,物价低廉,是科研办学的好地方’。”[3]P30“湄潭地处大后方,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且粮、油、果、蔬丰富,价格低廉,实为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3]P30竺可桢校长1939年2月途径贵阳,其日记中记录了访问宋麟书、陈世哲的情况:“据云其地二三月可通公路,米糠极廉,且有公路通思南,移运入川。”“谓其地出产甚丰,肉每元可买7、8斤,鸡蛋每元100个,米2、3元1担。……其地有水多鱼云云。”[4]P313说明竺可桢校长非常关心物产问题,也表明遵义物价在当时较为便宜。正是因为遵义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能够保证浙大的生存发展,才成为浙大的选择。

3.日寇侵略不断深入,保障师生安全是首要问题
面对日寇的侵略,“竺可桢虽然很镇静,可是作为一个校长,他必须着眼于全校的利益,谋求一种切实可行的应付办法。经过考虑后,他决定把浙大迁到一个比较僻静的地方,以防御空袭,安定学习环境。”[2]P67故浙大迁到了浙江西天目山。随着日军侵略的深入,杭州面临日军的侵占,浙大又迁到泰和、宜山。泰和是一个“普通县城,一点不起眼,就更安静。”[2]P70宜山是广西八大城镇之一,但地处西部地区,且靠近柳州,繁华而偏僻,风景宜人,也是安静之所。但其自古就有“宜山宜水不宜人”和“蛮烟瘴雨”之乡的说法。所以,浙大师生到达宜山之后,首先遇到的便是疟疾的威胁。竺可桢日记记载:“自浙大迁桂,十、十一两个月中患疟者已达146(人),其中恶性者已达百分之七十七。十二月一日新染者尚接踵而至,合共不下二百起,每一家必有疟病之人,其严重性可知。”[4]P303。尤其严重的是“浙大学生自来此后,患疟者已达三分之一,其数可惊人。……故余谓广西之疾疫比日本炸弹为可怕也。”[4]P338浙大常有迁移想法,加之宜山连遭日军轰炸,尤其是1939年2月5日,日军18架飞机猛烈轰炸宜山浙大校舍,投下燃烧弹、爆裂弹118枚,不仅给浙大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造成了心里阴影。随着日军从北海登陆,防城、钦州沦陷,宜山也面临日军的占领开始人心浮动。故浙大迁移就不可避免。

遵义远离战场,东有乌蒙山、乌江天险,西有大娄山、长江之隔,风景秀丽,宁静幽雅,正是办学之所。抗战时期,遵义虽然离重庆、贵阳不过二、三百公里,两地也常遭日军飞机轰炸,但遵义却能幸免,这不能不归功于遵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黔南事变,人心思动,终未影响浙大在遵义的办学,使其在遵义坚持了七年,这是遵义之幸、浙大之幸。

三、浙大西迁遵义的历史选择
原浙江大学校长,1941年毕业于浙大化学系的杨士林认为:“竺校长当时挑地方,首先要看是否适合学习,其次要看当地的民风、文化氛围怎么样。”“广西宜山的文化氛围很好。当时广西的军队力量比较强,可以抵御外侮,所以学校决定先在宜山呆一段日子。我们就这样搬了过去。”“后来我们离开宜山又搬迁到了遵义、湄潭,那里文化氛围也很好。”[5]P30这说明历史文化的积淀,是浙大西迁的又一考虑因素。

1.遵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
遵义有悠久的历史,“桐梓人”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遵义早在20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马鞍山及汇川区凤帽山文化遗址、院子赚文化遗址及土城发现的磨制石斧、石网坠及仁怀怀阳洞发现的石斧等等,则丰富了遵义新旧石器文化。春秋时,分属鳖、鳛、巴、蜀、牂牁等国,战国时为大夜郎国的一部分。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战国时已局部实行的郡县制,今黔北地域基本上成为巴郡的南部。秦二世时,天下大乱,此域又恢复到战国时状态。汉袭秦制,今黔北分属巴郡、犍为郡、牂牁郡。唐代宗大历六年至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遵义为土官统治时期。平播战争次年(1601),将播州改土归流,分设遵义、平越二军民府。雍正六年将遵义府由四川划归贵州,地理位置由四川东南成为贵州北部,“黔北”之称始于此。抗战时期,与陪都重庆相隔咫尺,成为抗战的大后方。

遵义不仅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也非常丰厚。周武王伐纣时濮人(遵义仡佬族)参与了牧野灭商之战役。舍人著“《尔雅》注三卷”,被道光《遵义府志》称为“通贯百家,学究天人,与相如、张叔辈上下驰骋,同辟一代绝诣……南中若奠先师,断推文学鼻祖”;盛览向司马相如请教作赋方法,潜心钻研,学有所成,“归以授其乡人”,使故土“文教始开”,被晋代葛洪誉为“牂牁名士”;尹珍拜许慎、应奉为师,研习五经文化、术数图纬,归以设立学堂,矢志教书育人,“凡属牂牁旧县,无地不称先师”;三人开黔北边陲文化之先,影响极大,被遵义人民尊为“汉三贤”。700年土司制度,杨氏土司积极学习中原文化,不仅涌现了二冉八进士,土司中杨璨、杨价、杨文、杨汉英等在诗词歌赋上有一定造诣;尤其是杨汉英重视文教,大办学校,聘请名师教育土官子弟,自己广游祖国山川,喜读儒家经典,研究周程理学,著有《明哲要览》九十卷、《桃溪内外集》六十四卷,被元代史学家张起岩誉为“诗阃文场”的豪杰。明末清初,一批不愿归顺清朝的明朝遗民与躲避战乱的高僧聚集遵义,大错和尚钱帮芑、掌山老人陈启相、禹门主持丈雪通醉对黔北文化的发展功不可没。清初“一罗三李”承继了中原文化在遵义的发展,为“郑、莫、黎”沙滩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郑珍精研《说文》,博综“三礼”,醉心程朱,与莫友芝同撰“天下第一府志”《遵义府志》,被人尊称为“西南巨儒”;莫友芝致力于考据学、目录学、文字学、书法的研究著述,造诣深厚;黎庶昌少习家学,师事黎恂、郑、莫,熟读经史,随郭嵩焘出使英法德日,任清政府驻日大使,注重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一生著述丰富。红军长征在遵义三月有余,宣传北上抗日,革命文化在遵义得到了传播,至今影响深远。丰厚的文化积淀,使得遵义民风淳朴,崇尚诗书礼仪,为浙江大学迁移遵义并结出硕果创造了条件。

2.遵义人民热情好客
遵义人民热情好客,1939年2月25日,当宋麟书、陈世哲得知竺可桢校长有将浙江大学迁移的意图后,非常热情地向竺可桢校长介绍遵义湄潭、推荐湄潭,2月28日竺可桢校长和张其昀主任到遵义,会晤遵义专署刘千俊专员、刘慕曾县长,他们也极力主张浙大迁到湄潭。湄潭县县长严溥泉接到刘慕曾、王克仁致函后,立即召集湄潭中学校长冉茂森和地方各界士绅开会,商议在县城内为浙大规划300余间房舍,并拟写邀请函,绘制湄潭县城略图。4月,广西战事紧张,竺可桢校长会议讨论迁校事宜,派梅迪生教授赴重庆与教育部接洽途经遵义,刘千俊专员将湄潭略图、相关资料及附函交梅,梅教授回到宜山将湄潭为欢迎浙大所作准备向浙大迁校委员会作了详细介绍,促成了浙大迁遵义的决策。6月竺可桢校长偕胡刚复、张孟闻教授亲临湄潭考察,湄潭县城21个团体以极大的热情欢迎他们。湄潭的山川地理、幽静的环境、丰富的物产、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给竺可桢校长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使他们在11月的校务紧急会议上作出迁校湄潭的决定。

遵义人民以博大的胸怀来迎接浙大的到来。贵州省政府主席吴鼎昌于12月发布1823号训令,责成湄潭县政府具体落实浙大迁移事宜。湄潭县政府邀集地方各界人士及社会名流成立“欢迎浙大迁湄校舍协助委员会”,以组织形式落实相关具体事宜。相关部门让出文庙、民教馆、救济院、财神庙、双修寺、禹王宫、梵天宫等房舍250余间,规划200余亩土地供浙大建立农场。湄潭老百姓也积极腾房让屋,供浙大师生居住,今天湄潭永兴有张姓、王姓、李姓及欧阳住宅尚保留完好,书声绕梁。

勤劳朴实的湄潭人民,不仅最大限度地为浙大师生提供校舍、居所,而且还用他们辛勤汗水种出的粮食蔬菜水果等,无私地供养浙大师生。如一刘姓粮行老板,不顾驻地军官的命令,将100余担大米捐献给浙大,从而缓解了浙大师生的燃眉之急。一党姓士绅,将家里养的鸡鸭,请人挑到湄潭县城,一家一户地无偿送给浙大教授们补养身体。

正是遵义人民博大的胸怀,孕育了浙大的发展。

四、遵义孕育了浙大丰硕的成果
遵义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厚的文化积淀、淳朴的民风,使得竺可桢校长倡导的“求是”学风得到了彰显,在短短三五年内,教学、科研便获得丰硕成果,培育了一代蜚声中外的求是学子,使浙江大学从一所地方性的普通大学迅速崛起为全国著名高等学府,赢得了“东方剑桥”的崇高声誉。

1.学校规模迅速发展壮大
学生人数由西迁前的600多名增至2200人。原来的3个学院、16个学系增加到6个学院、25个学系,新建了研究院,开设了文、理、工、农4个科研所,设置了史地、数学、物理、化工、农经5个学部。1945年,攻读各学科的研究生已有62名。

2.教学科研成果显著
竺可桢殚精竭虑想方设法办好浙大,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浙大在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上也取得了很大进步。竺可桢校长把有一批好的教授视为“办好大学之第一要事”,千方百计纳聘海内外著名教授任教,一批科学巨人、著名学者如贝时璋、谈家桢、苏步青、陈建功、王淦昌、束星北、蔡邦华等相聚遵义。这批老一代知识精英,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与科研活动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完成了许多世界性课题,如苏步青的《影射曲线概论》、《微分几何学》,王淦昌的《中子的放射性》、《关于探索中微子的建议》,谈家桢的《亚洲瓢虫色斑嵌镶显性遗传理论》、《中国西南果蝇之调查研究》等十余项。产生了一批科研论著,如竺可桢的《二十八宿起源考》,张其昀主编的《遵义新志》,谭其骧的《播州杨保考》,王起(季思)的《中国古典词曲研究》,刘之远的《遵义锰矿》,王国松的《电工数学》等十余部。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百篇,如王淦昌的《关于探测中微子的建议》1941年在美国发表,被称为“世界第一流的原子能物理学家”;贝时璋的《两性细胞之互变》,游独新的《湄潭鱼类与鸟类》等都达到了国际较高水平。

3.培养了一批科学巨匠
苏步青、陈建功在微分几何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被誉为“世界第一流的数学家”;王淦昌、卢鹤钹被称为“世界第一流的原子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有51名曾在湄潭工作和生活过。”“198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曾邀请在科技教育战线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进行座谈。在21位被授予我国‘科技之星’荣誉称号的专家中,有3位曾经是浙大在遵义、湄潭时期的浙大教师和学生。”“至于那些曾经跟随浙大西迁,在遵义、湄潭工作、学习和生活过,而后在国内外科技、文教及其他各行各业作出重大贡献者,更是不计其数。”[1]P93

综上所述,浙江大学西迁遵义七年不是偶然的,是日本侵略的逼迫,也是遵义优美的环境、悠久的文化积淀、遵义人民博大的胸怀吸引了浙大,孕育了浙大。

参考文献:
[1] 周开迅.永远的大学精神[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2] 《竺可桢传》编辑组.竺可桢传[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3] 徐峰.竺可桢与浙江大学迁贵州[J].贵州文史,2009,(01).
[4] 竺可桢日记(1936-1946)[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 杨士林,张卓群.穿越七十年时空梦回西迁岁月[J].浙江档案,2008,(12).

A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Study on Western Migration of Zhejiang University to Zunyi
MIN Ting-jun,HUANG Qun
(Department of History,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

Abstract:Zhejiang University chosen Zunyi and was bred by Zunyi.During the time of Anti-Japanese war,Zhejiang University continued to migrate westward and got relocated in Zunyi at last,which was titled as“Oriental Cambridge”.This paper claims that the western migration of Zhejiang University to Zunyi is not olny the consequnce of turbulent situation at that time,but also the result from the positive efforts by Zunyiers with magnanimity.Meanwhile,the great achievements brought about as the result of relocation of Zhejiang University in Zunyi is thanks to Zunyi’s unique milieu and brilliant cultural traditions.

Key words:western migration of Zhejiang University;Zunyi;geographical selection;historical selection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583(2010)-05-0061-04
收稿日期:2010-06-25
基金项目: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中心立项课题“遵义抗战文化研究”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闵廷均,男,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旅游文化及课程论的教学与研究。

浙大西迁往事 李嵱 陈小玮

浙大西迁往事
口文/本刊记者 李嵱 陈小玮
《新西部》 2012年第06期

  70多年后,傅家姐妹依然清晰地记得儿时与竺可桢校长一家在碓窝井九号共同度过的7年艰苦而难忘的战乱岁月。

  傅珊记得小时候遵义老城的杨柳街比较窄,是个住宅区,好几个小巷子,碓窝井就是其中一条。父亲傅梦秋是遵义教育界名流,曾参与筹办遵义县立女子中学、县立中学。傅家老宅就在碓窝井九号。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浙大师生在校长竺可桢的率领下,历时两年半,横穿6个省,辗转千里,在远离战火,相对安静的黔北山区,找到了最后的落脚点。浙大师生到遵义后,租用当地民房。校长竺可桢就住在傅梦秋家,与傅家结下深厚情谊,并聘请傅梦秋为浙大事务主任。

  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遵义时,时任中央秘书长的邓小平也曾住在傅梦秋家。5年后,当浙大师生历经千辛万苦,长途跋涉来到遵义时,傅梦秋又以满腔热情,欢迎这支“文军长征”的队伍。

  “父亲把整个二楼的房间包括书房都腾出来让竺校长一家住,我们一家人则搬到楼下住。那时我们家有一个很大的院子,如同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院子里栽种了许多绿色植物,连外墙都爬满了藤蔓。”姐姐傅珥回忆道。

  被迫西迁

  1936年4月,著名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受命于危难之时,出任浙江大学校长。

  竺可桢认为,一所大学,它拥有多少图书和仪器是重要的,校舍是否宽敞完好也是必须的,但大学的灵魂在于是否拥有一流的教授。于是,他想方设法聘请一流的学者来浙大任教。西迁之前,浙江大学已经拥有王淦昌、束星北、苏步青、陈建功这样的科学家。

  “八·一三”淞沪抗战之后,杭州的形势岌岌可危,竺可桢不得不带领浙江大学的师生告别美丽的西湖,撤离杭州。

  据当时不完全统计,战前108所高校中,有91所陆续遭到日军轰炸,其中25所高校被迫暂停办学。面对战争,各大高校只有三种选择:一、关闭学校;二、接受日寇和汉奸的“维持”保管;三、向内地迁移。

  浙大迁到浙西的小城建德以后,由于当地消息闭塞,没有报纸。学校就办起了《浙大日报》,派两个学生,每天收听广播,把最新的战况消息,用蜡版刻出来,连夜印好。每天中午,建德人争相购买传阅《淅大日报》,成为当时一个热闹场面。

  不久,战火迅速蔓延,建德上空也响起了防空警报。竺可桢不得不为浙大寻找下一处避难所。12月24日,杭州沦陷。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浙大师生分批撤离建德,迁往700多公里外的江西泰和。这段计划周详的西迁之路,也因战乱变得异常艰辛。1938年元旦,浙大师生在颠沛流离的旅途中度过了新年。经过了一个月的长途跋涉,最终抵达江西泰和。

  随校西迁的国立浙江大学外文系德文教员米歇尔,后来在《前进中的浙江大学》一文中这样写道: “从迁校开始,便抱定念头,绝不迁到汉口、重庆或长沙等大城市……而是要到那些从未接触大学生活的地方,使大学教育与中国的内地开发得到结合。”

  在安静僻远的泰和上田村,浙大师生获得暂时的安定。

  每次搬迁,竺可桢都是事先周密筹划,亲自打前站,堪测线路,考察驻扎地的房屋是否充足。1938年战火蔓延到江西北部,竺可桢又奔走在迁校广西的考察途中。当他收到加急电报赶回泰和时,二子竺衡与夫人张侠魂相继患病去世。强忍着巨大的悲痛,竺可桢又率领浙大1000多名学子继续西迁,流亡到广西宜山。

  在宜山,浙大度过了整个西迁途中最艰苦,人心最不稳定的时期。不仅经历了疾病、瘟疫的威胁,还遭受日本飞机不停地轰炸。

  这一年,竺可桢将“求是”作为浙江大学的校训,并请国学大师马一浮围绕校训,创作校歌,以激励困境中的师生。一所大学,在炮火纷飞的西迁途中,渐渐明晰了可以传承百年的大学精神。

  竺可桢说:“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

  1939年元旦,浙大师生的迎新晚会在大草棚里的汽油灯下举行。因为没有足够的凳子,大家都围站着。一位教授开场就说: “这个节日,我们没有什么礼物送给大家,只有几顶大草帽送给你们。他边说边指着头顶上的茅草屋顶,引得大家都欢笑起来。”

  “在流亡之中,得见乡郊之美,得知乡民困难和问题所在,感受了战争的残酷,自身也曾置身于艰危之中,增长了同舟共济的精神。”米歇尔写道。

  1939年11月25日,广西南宁沦陷。竺可桢召开临时校务会议,决定再次迁校贵州遵义。1939年底,浙大师生一路迁回避敌,终于抵达贵州,在遵义和湄潭找到暂栖之处。随行的两千箱“辎重”,除图书(含文澜阁四库全书)外,大部分都是理工科仪器设备。

  “学子有幸,从一个人间天堂,搬到另一个人间天堂。当初没有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如今回想一下,能有福气在这种地方住住,真是前世修来。”当年随校西迁的浙大学子郑家俊回忆道。

  箪食瓢饮

  自1939年至1946年的7年间,竺可桢无数次地来往于贵州的遵义、湄潭和永兴之间。

  竺可桢长期养成记日记习惯,数十年勤记不辍,即使是兵慌马乱、辗转千里的西迁途中。到达贵州后,日记里对战事的记录明显减少。

  当时的遵义城中,大街小巷,每至吃饭时间,便可见身着长衫,胳膊里夹着书本的浙大学子,文质彬彬地迈进那些挂着“寄搭伙食”牌子的人家。直到今天,这些流亡师生的身影,仍会闪现在遵义老年人的回忆中……

  迁址遵义后,由于房源紧张,浙大不得不分散办学。得知竺可桢校长在四处选址,湄潭县县长严溥泉主动写信邀请竺校长到湄潭,并且成立了浙大迁移协助会,提供房舍250多间,让出文庙、民教馆、救济院等办公房屋。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浙大终于在贵州安顿下来。学校本部办公机构、文学院、工学院和师范学院文科系留在遵义:理学院、农学院和师范学院理科系,落户湄潭;一年级新生搬到湄潭县城外15公里的永兴镇。至此,整个浙江大学从颠沛流离的状态中步入平稳。

  然而,随着战事的发展,物价不断上涨,重庆的米价高出战前20倍。毗邻的遵义也逐渐受到影响,师生们的生活困难接踵而来。

  物价飞涨时,食堂也无钱买米买菜,学生的饭量只能减半,甚至只能用盐巴水、辣椒粉、泡菜等将就下饭。吃饭时大家都遵守“蜻蜓点水”、 “逢六进一”等守则。所谓“蜻蜒点水”就是夹菜蘸盐水时,只能点到即止;而“逢六进一”就是每吃六口饭,才进一口菜。

  当年的浙大学生几十个人住在一间简陋的大寝室里,睡的双人上下铺,没有玻璃窗,用桑皮纸涂上桐油糊住窗口,遮挡风雨。寒冷的冬天,学生们只好裹着被子挑灯夜读。因为灯油有限,为了多上一会自习,学生们就将几张桌子拼在一起,共点一盏桐油灯,待到午夜三更,大家都有一双被熏黑的鼻孔。

  那时,不少学生都到永兴的茶馆里,泡一壶最便宜的茶,找一个角落温习功课。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回忆在湄潭的生活时写道: “我在浙大的学习条件十分艰苦,物理实验是在破庙里做的……白天到茶馆里看书、作习题,泡上一杯茶,目的是买一个座位,看一天书,茶馆再闹也不管。”

  1940年8月12日,政治经济学教授费巩接受竺可桢邀请,兼任训导长一职。上任不久,他亲自动手烧开水为学生杀臭虫:并设计了一种亮度大而烟气小的植物油灯,拿自己的工资购买材料,找灯匠制作了800多盏油灯分发到各宿舍。“这个玻璃灯罩一罩下来,光线就亮了,那是很功德无量的,大家都纪念他,后来叫它‘费巩灯’了。”

  多年后,当年的浙大学生无限深情地回忆起“费巩灯”。在那抗战流徙的年代,它照亮了多少学生心中的幽暗.温暖了多少需要抚慰的心灵。

  书香湄江

  湄潭位于遵义之东75公里,环境优美,物产丰饶,有“黔北小江南”之称。城内随处可见堰坝、水车和依山而筑的吊脚楼,一条碧波清澈的湄江从城西蜿蜒而过。在抗战时期,那是一处难得的清幽之所。

  几十年后,回忆西迁之路,当年的浙大学子无不怀念这座美丽的小城。湄江边那些终年浅唱低吟、悠悠转动的水车给他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水车都很有年纪,转动时发出一种咿咿呀呀的声音……现在回想起来恍如仙乐……”著名鸟类学家周本湘曾深情地写道:留得他年寻旧梦,随百鸟,到湄江……

  在炮火纷飞的年代.浙大师生在这个偏僻的小山城找到了安身之所,赢得了7年宝贵的时间。
  “湄潭四季瓜臾丰盛.乡下人不像城里人那样会做生愈,瓜果有的论斤实.有的论婉卖。如果你有本率能堆娜
牛别人更大更多的李子在碗里.乡下人不但不以为惫.而且哈哈大芙高高兴兴地卖给你。”
  一方质朴的山水,渐渐丰满了一所另校的摘神,而一所千里之外的大学的人迁,也在这座封闭的小城漱起文明进步的浪花。
  湄潭县当时人口只有1000多,浙大迁入后,县城一下子热闹起来。这里很快变成一座大学城,城里与城外,到处分布着浙大的学习与生活场所。那时候,只要写上“中国湄潭”4个字.国外的科研刊物便会准确无误地寄到位于贵州省遴义市湄潭县的浙江大学图书室。
  体育系在湄江边开辟游泳场,系主任舒鸿教授游泳谈.这在民风未开的沼潇.堪称一最。物理系在谬江边的双修寺内建起了简易的物理楼·布皿了电学、光学、近代钧理、实验技术4个炙验室和一个修理工场。农学院在贺东祠堂周晰租用200亩地跪浙大农场,场中高台上新肆了病虫系大服。店家祠堂成了生物东的科研基地.竺可校将每年的6月6日设定为‘工程师节’,这天,所有的实脸室和工场向当地人免费开放。
  当地很多老人还记薄那丝“节日’:浙大将一架报次的飞机拆迁过朱,做风洞教学实脸。当地人困拍度然大物指指点点,既小心J杖卿又惊渔连连。竺可校明确告诉各个系:不要吝裔.要让更多的百姓了解科学,这样才能哭好地支持浙大办学。
  树林里,涸江边,经常能精到生物学家谈家祯教授带领学生捉昆虫的身裕。物理系教橙王治扭则经常在山坡上一边放羊.一边姗书,派派的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羊佗教授”。
  苏步润一家八口,生活艰难,在朝贺寺前的半亩地里,开荒种菜。潇河人很快蚁知遭了浙江大学里有一位叫苏步街的‘菜农教授‘o到诚蔺的第二年,竺可祯为苏步者争取到教有部部聪教搔的资格.月薪幼加到700元.才使苏步有一家的澳况有所改还。
  1943年,英国的文学大师陶所到浙大参观时,抽带学生的借书卡,发现浙大所有学生的借书卡都密密应辱地登记.借阅的书。在滩书馆门口,他潇到不少同学用绳分一胭棍地把书背出门去。他惊奇地裸义理学院的牌长梅光迪说:‘我在成都和皿庆各大学参观时发现.许多学生的借书卡.几手是空的。而你们的学生如此好学.几是奇迹。”
  这一年,李政道在贵阳参加全国大学统一招生考试后,被浙大化工系录取。这年,浙大共招收新生600多名。每逢周末,李政道总是约上同学,从永兴去沼潭听束星北和王淦a教授的”物理讨论会’,实际上就是教授和全体学生就物理学前沿课题共同讨论或争论。
两位教授,无论谁登台主讲,另一个一定会在下面‘拆台”,不断提问、抬打.常常使讨论变成了近乎吵架的争论,一些学术问题也在这样非常的争论中日见深邃。
  在听了几次束星北与王渝昌争论激烈的物理讨论课之后,李政道决定从化工系转到物理系,这个违背父亲意愿的决定彻底改变了他以后的人生轨迹。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李政道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31岁时和杨振宁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在浙江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纪念大会上,李政道感慨地说道:”我在浙大读书虽然只有一年,但追寻西迁的浙大却用了三个年头,青春岁月中的四个年头我是与浙大紧密相连的,以此为起点,物理成了我的生活方式,一年’求是’校训的熏陶,发端了几十年来我细推物理之乐。母校百年,我在一年,百中之一,已得益匪浅。’

  东方剑桥

  尽管校政繁忙,竺可祯并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研究,他的日记多是密密麻麻的读书心得。从1936年4月到1944年底,他在中外报刊发表各种论文多达39篇.其中代表性的科学史论文《二十八宿起源考》颇受中外好评。
  在他的感召下,浙大一批年轻有为的教授,潜心在黔北的破庙和茅屋中从事教学和科研。谈家祯曾满怀深情地回忆说:”我一生中最有作为的,就是在澹潭工作的时期。我的学术上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在泥潭县’唐家祠堂’那所土房子里完成的。”
  在朝贺寺里.苏步青家的油灯每天一直亮到深夜。油灯旁.妻子给孩子们补袜子做布鞋,苏步青则撰写自己的数学著作―《翻射曲线概论》。当时,苏步青与陈建功创立的“陈苏学派’逐渐成为世界三大数学流派之一。在中国的一些中学里,开始流行‘学数学.去浙大”的说法。
  1941年,王淦昌的论文《关于中微子探测的一个建议》,在共国《物理评论》上发表,很快引起了全美物理学界的重视。美国青年物理学家艾伦技照王淦昌先生的思路,成功地探测到了中微子的踪迹.这是当时轰动世界的一件事。艾伦在论文中明确地写道:我的这个发现,所依赖的就是王淦昌先生的思路。
  从1942年到1947年的5年之间.王淦昌共发表了9篇论文.培养了一批志厚向核物理科学进军的学生。这些学生后来成为我国研制两弹一星和核试验的里要科研骨千。
  1944年春天,在唐家祠堂的实验室里谈家祯偶然发现:”在瓤虫的鞘翅上,由黄色和黑色所组成的不同斑点类型中,在它们的第二代身上,它们父体和母体所显示的黑色部分均能显示出来,而黄色部分则被掩盖住。这种现象以前实验中从未发现过,我为之兴奋。”这一发现后来被称为嵌镶显性现象。两年后,美国《遗传学》杂志发表他的论文《亚洲瓤虫色斑嵌镶显性遗传理论),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使谈家祯成为国际知名的生物学家。
  1944年10月,应竺可祯之邀,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来渭潭参加中国科学社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会上,浙大的教授们宣读了多篇论文,李约瑟被这些与世界同步的科研成果双惊了。
  陪同李约瑟参观生物系的是当时的系主任贝时瑰。李约瑟跨进唐家祠第一步,就刻惫放慢了行走的速度,因为脚步稍重一点,这个实验室的地板就会颇动。渭潭没有自来水,生物系教授在唐家祠堂外面做了一个支架,上面放了一个大木桶,然后雇一个民工每天挑二十多担水,通过竹管引水到实验室。如此简陋的教学条件,让李约瑟夫妇倍感惊讶。
  在离开浙大的最后一次讲演中,李约瑟称浙大为“东方的剑桥’。

  坚持理想

  1945年,中国的全面抗战进入第八个年头。8月10日晚上10点,遵义城里突然响起展耳的炮声。很快,人们发现,这是中国军队庆祝胜利的礼炮声,日军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从重庆传到遵义,遵义城里响起了鞭炮声。
  鞭炮声渐稀,竺可祯租住的稚窝并九号门外便传来吵杂的人声。“浙大学生跑到我们院子里闹啊,把竺校长抬起来抛啊。”那天狂欢的场面,深深印刻在9岁傅珊的记忆里。学生们破开门告诉校长胜利了,有学生冲上去,激动地把校长抬起来。这位在炮火中开启校长生涯,在乱世中,坚守办学理想的大学校长被学生们一路抬若到遵义城狂欢游行,直到天亮。
  浙大在遵义、沼潭的7年,从战前的3个学院、16个系发展为7个学院28个系;教师队伍由70人.扩展到201人,学生由512人扩展到2171人。流亡中的浙江大学,保持了自己的办学体系,崛起为当时全国滚完整的两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其中不少专业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享有盛名。
  竺可桢曾不厌其烦地告诫浙大学子.在是非与利容关头,”不可忽视是非而专重利容。”“科学如此,政治亦然.若不以是非之心.而以好恶之心来治国家,也是不行的。‘
1945年9月23日,他在《我国大学教育之前途》一文中针硬时弊:‘若侧重应用的科学.而皿纯粹科学、人文科学于不顾,这是谋食而不谋道的办法。”
  抗战胜利9个月后,浙江大学在遵义举行第19届毕业典礼,这是最后一批在西迁途中毕业的学生。1946年9月,浙大师生重返杭州。
  “上千的人,驮着一个大学.在烽火连天的夹缝中,奔走万里的路程,历经六七省的地域……经过10年1长的时间,又凭着四千人的力t,依然驮回来,不能不算是五千年来的奇迹。”回首浙大西迁的往事,当年浙大校长办公室主任诸葛麒如是说。这段西迁历史,也被后人称之为“一支文军的长征”。

生死撤退:浙大西迁往事 黄康

生死撤退:浙大西迁往事
2017-09-25 作者:黄康 来源:中国经营网

2017年7月,浙江大学一名在读生参观上饶林和顺博物馆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件印有原浙江大学教务长苏步青先生赠予当地乡绅的茶壶,这件茶壶的来历引起了他本人及浙江大学官方的浓厚兴趣,而背后却隐秘着一段师生历经生死、关乎浙江大学命运转折的历史时刻……

图为苏步青赠送林和顺一把乾隆年间烧制的茶壶,上面印有“顺林叔 惠存;侄步青 敬赠 廿七年夏月”字样。

将时钟拨回80年前,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日军以重兵进攻上海。8月14日,日军首次轰炸杭州。南京、上海、杭州沿线敌机肆虐,战争空气弥漫东南各省。

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的各所高等学府也面临抉择。在杭州,虽然敌机侵袭,警报不断,但浙江大学的师生们在日机狂轰乱炸的间隙,警报一解除,仍然照常上课。到11月5日,敌寇在浙江、江苏两省间的金山卫全公亭登陆,离杭州仅120公里,学校才决定举校迁到建德县。

从11月11日开始,浙江大学在竺可桢校长、教务长苏步青率领全校师生员工及部分家属,分三批出发,并携带大批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开始了举校迁徙建德。

建德在杭州西南约120公里,古称严州。浙江大学在建德上课一个多月,大致完成了这学期的教学。期间,南京国民政府沿长江西迁移,同时,苏州陷落,日寇南侵,建德也不是安居之地。

12月24日,也就是杭州沦陷之日,学校撤离建德,师生们离开浙江,走上了一段极为艰难、且关乎浙江大学生死存亡的赴赣旅途。

艰难赴赣

“前有大山阻隔、后有日军进逼”,且时值隆冬时节寒风冻雨,师生们赴赣之路走的十分艰辛。

当时,随校西迁的学生有460人,加上教职员工及家属,踏上西迁征途的有近千人。12月24日,师生们开始从建德出发赴赣,随行的还有700多箱图书仪器,恰逢日寇敌机疯狂轰炸金华之时,城内创痕满目,竺可桢校长险些遇害,且有几名学生被炸身亡,所幸大批师生安然无恙。

转瞬之间,日寇越钱塘江而直指金华的消息不胫而走,搞的人心惶惶。此时,浙赣铁路因军运关系,客货列车均已停开,人民逃难如潮。

铁路未通之前,师生们只得集结在金华的几个临时处所。由于柴米难得,许多人早已空腹多时。加上时值寒冬,缺医少药,敌机随时侵扰,师生们只能冻坐终夜。

随后,师生们开始分批奔赴江西,有的交涉兵车赴行;有的沿铁路“安步当车”;还有的攀上煤车、敞篷车、难民车一路西行,冒受风雨,尝尽饥寒。

此外,有一部分尚在建德的师生,听到金华被炸的消息后,便要所乘船只,溯水路直抵衢县,转到常山,再设法赶赴江西,几经周折,大部分师生都于12月29日分批抵达江西上饶。


图为第三战区司令部第四运输总队徽章

与此同时,1937年12月6日,江西上饶广丰人氏林和顺接到浙江游龙一乡绅的电报,大致意图是:“需要他帮助接待一批浙江大学西迁的师生”。

林和顺以贩运军粮起家,随后走南闯北逐渐将生意做大,成为上饶当地显赫一时的商界名流。因与龙游乡绅有食盐业务往来,故双方关系熟稔,而这名龙游乡绅又与祖籍浙江、时任浙江大学教务长苏步青颇有交集。

信件读罢,受人重托的林和顺顿时面色凝重,近千人师生规模庞大,吃喝住行一应接待难度可想而知,他随即关照好各个商铺事宜后,就返回老家广丰湖丰镇,与家里及其他乡绅一起腾出房舍,准备接待事宜。

1937年12月29日,师生陆续抵达江西上饶,林和顺与苏步青商量安置事宜,并提供了纸张笔墨、洋火灯具等生活用品,还捐赠衣物,延请中医给一些师生看病问诊。

当晚,林和顺杀猪招待,让师生们饱餐一顿。次日,又送米油与蔬菜上门,并联系私塾房舍供师生们上课、备考。

然而,突如其来的风雪让师生们暂困于上饶,加上西迁车辆并未落实,故在上饶滞留了十一日。

生死追击

从1937年12月29日至1月8日,在这十一天里,浙江大学师生们一同经历了一段事关个人生死与浙江大学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西迁岁月。


这是微章拓片

这批师生西迁出逃引起了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长官松井石根的高度关注,他下达追杀令,并渡过钱塘江进行追击,一定要堵住师生进入江西腹地。

然而,上饶是浙江进入江西的门户,此外,当时上饶玉山亦是浙赣铁路总局所在地,因此,浙江大学师生希望通过铁路西进进入江西腹地,彻底甩掉日军战机的追击。

当时,杭州的笕桥机场已经被日军控制,而日军昼夜不停地从笕桥机场派遣飞机轰炸金华,意图志在夺下临近江西的衢州机场,从而打通进军江南腹地之路,同时截住西迁的浙江大学师生。

与此同时,日军飞机日行300余公里,从笕桥机场出发,对上饶地区浙赣交通沿线进行轰炸,企图阻止师生西进。形势急转直下,师生多在上饶滞留一日,一旦日军拿下衢州机场,上饶危矣,浙江大学随时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而在师生驻地上饶,日军特务分子早已盯上这批师生,他们每日假扮流动商贩在此刺探军情。因此,尽快离去就成师生西进的当务之急。

为此,竺可桢校长拿着当时国民党行政院的手令,找到当时驻守上饶的国民党军第三战区长官,联络火车事宜,没想到却吃了闭门羹。

随后,苏步青找到林和顺商量西迁火车之事,他深知已年过古稀的林和顺不仅是富甲一方的商人,也与当地的军务长官、政府各机构之间的人脉熟稔。

林和顺随即拍电报给他的外孙女婿程荣昌,告诉他事情原委,请他务必帮忙,促成此事。当时,程荣昌任上海水上警察署署长,他与军统同学张超均出自戴笠门下,两人关系甚密,而张超时任第三战区政治督导室专员,亦是时任第三战区主管运输部队的中将参议何绍九的左膀右臂。

有了这层关系,此事才有了转圜的余地。

在张超以及何绍九等当地军界“大佬”的斡旋下,师生西进出现转机。随后,张超告诉程荣昌,目前浙赣线经常遭到日军飞机袭击,军运十分紧张,要解决火车车皮十分艰难,但自己正在想办法,请他们安心等候消息。

1937年1月6日,张超协调出第三战区司令部运输第四总队一列运送武器的军列,共计14节车厢,并将武器一一卸下。并给每一名校官都佩戴一枚由运输第四总队发放的微章,有了它,师生登车西进即可畅通无阻。

但日军依旧咄咄逼人,出动战机对上饶枫林头、广丰金桥、玉山冰溪等浙赣铁路沿线轰炸甚密,致使许多铁道路段损毁严重。

抢修铁路,争取时间刻不容缓,所有官兵都抱定:“只要保护这批文化人余脉,中华民族复兴才有希望”的高尚信念。


图为林和顺为答谢张超夫妇特意在景德镇为其烧制的,出自珠山八友之一田鹤仙之手的瓷板画。上面题有一首诗:“老树已成铁,逢春游著花。荡开皆五福,先到古人家。”

当时,参与抢修浙赣沿线的官兵是陆军独立团工兵一团,他们隶属第三战区,同样同仇敌忾、视死如归,曾誓言:只要工兵团在,日军炸毁一处铁路线,他们就抢修一处,直至全部修复。

1月7日,工兵一团连夜抢通了浙赣线所有被炸毁的铁路线,而第一趟列车就是运送浙江大学师生及众多图书、仪器的专列。

当晚,考虑到日军的间谍活动,林和顺巧施“迷魂阵”,他们大摆香案,请了一班道士来驱邪避灾,也请了一批赣剧戏班进行表演,以掩人耳目。

登车西进

当夜色越来越黑时,7日凌晨时分,师生们开始陆续登上了西进的列车。全部14节车厢除百余名师生外,还包括《四库全书》在内众多图书、科学仪器等。

此时,日军已经夺下衢州机场,正准备清晨出动飞机轰炸师生上饶住地。得知浙江大学师生凌晨已登上列车再度西逃后,日军恼羞成怒,于1月8日清晨,日军出动三十余驾飞机,开始了疯狂报复,对上饶、玉山等地进行轮番轰炸。


图为程荣昌夫人赠送给张超夫人李琦萤,且出自珠山八友之一田鹤仙的一把茶壶。

据史料记载:上饶水南街蚊虫坑被炸死300余人、皂头小学死100余人、玉山四股桥死100余人。危难只在旦夕之间,均是与时间赛跑,稍有不慎,浙江大学全体师生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所幸,西行的列车将他们安全送至江西樟树,这才成功脱险。并马不停蹄赶往吉安、泰和,继续在江西流亡办学之路。

苏步青在离开上饶之前,他深知林和顺在此事上费尽心思,出力甚多,使全校师生性命得以保全,为了表示谢意,苏步青特意从别家瓷行购得一件乾隆年间制作的矾红双龙刻花指压壶赠送于他,供其把玩,以表谢诚。

赠送茶壶风潮在民国时代盛行,尤其在上层阶层颇为流行,曾经流传这样一句话:“民国一把壶”,意指名人或富商之间的交往礼仪,最贵重的就是赠送一把壶。

而这把茶壶就是文章开头那名学生亲眼所见的壶,至今保存在上饶林和顺博物馆内。

与此同时,林和顺为了答谢张超从中牵线搭桥,也赠送给他一件瓷板画及给他夫人一把茶壶。在整个过程中担任运输工作及抢修铁路的第四运输总队和工兵一团的官兵们,均受到了林和顺家族的礼遇。

在江西历经苦难,饱受奔波之苦的浙江大学师生们,随后又踏上了一段艰难征程,奔赴广西宜山、贵州遵义、湄潭等偏远山区之地,总算在流亡办学中不断崛起,谱写了中外高等教育史上“文军长征”的辉煌篇章。

手记:小文物寄托国家复兴大希望

2008年清明,作为林和顺的后人之一、上饶林和顺博物馆馆长刘智勇回老家广丰祭扫时,在老宅子里发现了一批颇有价值的文物。

其中,两把茶壶,一把是时任浙江大学教务长苏步青赠送给他曾外祖父林和顺的,产自乾隆年间的茶壶;另一把则是他大外公程荣昌夫人赠送给张超夫人李琦萤的,且出自珠山八友田鹤仙的作品。


林和顺博物馆馆内一角,墙上挂的均是时任第三战区主管运输部队的中将参议何绍九收藏珠山八友之一田鹤仙的字画。何绍九、张超与林和顺家族渊源颇深,交往甚密,均有收藏字画、古董的嗜好。

还有一块瓷板画也是出自田鹤仙之手,是林和顺为答谢张超夫妇特意在景德镇为其烧制的。此外,还有一枚遗留下来的运输第四总队微章。

这批文物牵扯出浙江大学在西迁过程当中一段十分隐秘的往事,而这段历史至今在浙江大学校史馆里是一段空白,为了弥补这个缺憾,浙江大学校史馆开始接触这批文物,旨在还原江西那十一日惊心动魄的历史进程。

而作为林和顺的后人——刘智勇从小在外婆林春花(林和顺小女儿)及母亲的耳濡目染之下,逐渐熟知了这段历史,而这批文物的发现,也填补了浙江大学师生们在江西上饶经历十一日生死存亡,最终成功大撤离的历史全过程。

刘智勇告诉笔者:“在当时那个动乱年代,这批浙江大学文化人显得弥足宝贵,保护他们,就是保住了国家希望,因为他们都是精英,可以用知识驱动并改变国家命运的人。”

此话不虚!随后的历史验证,这批学生中涌现出像“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叶笃正,以及院士夫妇谷超豪、胡和生等等杰出之辈,均成为建设新中国的栋梁之才。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西迁期间在浙江大学任教,后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及以后的院士的就有28人。由于人才辈出和科研成果卓著被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

今年,恰逢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浙大西迁”80周年,浙江大学历经四次大规模的搬迁,行程2600余公里,足迹遍及浙、赣、湘、桂、闵、粤、黔七省,于1940年1月最终抵达黔北,在遵义、湄潭、永兴等地坚持办学,直至抗战胜利,于1946年5月返回杭州。

经历西迁,浙江大学从此完成蜕变:科研成果影响广泛、学术百家争鸣,杰出人才辈出,它由一所地方性普通大学,一跃成为最著名的几所全国性大学之一。

李约瑟湄潭之行

李约瑟湄潭之行

李约瑟, 1900年生于伦敦,原名约瑟夫·厄达姆,英哲
学、班回曹悔士,皇家科学院院士,著名生物化学家。1936年
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科学,迄今已出版《中国科学技术史》,十
五卷,还计划再出十卷。
抗日战争时期,李约瑟出任英驻华使馆科学参赞,负责筹建“中英科学合作馆沙。1944年,他以驻华科学考察团团长身份两次到浙大考察。10月23 日,作为中国科学社名誉社员来湄参加中国科学社年会,参观考察了湄潭浙大各院系。同行的有其夫人及剑桥大学教授毕丹耀,
10月23 日,竺可桢校长陪李约瑟一行抵湄潭,, 住文庙卫生院。24 日在浙大膳厅〈即今酒中礼堂〉作《科学与民主》演讲,接着到生物系参观。晚上又在文庙大成殿向浙大教师演讲《中国科学史与西方之比较观察》,并与教授们讨论中国近代科学不发达之原因。
10 月25 日,中国科学社年会在大成殿举行,出席社员39
人。胡刚复任主席,笠可械作“抖学社历史及任务”的报
告。李约瑟致辞,钱宝琼教授演讲《中国古代数学发展之恃
点》。午后续会,宣读论文30余篇。李约瑟还特地拜访了
钱宝琼相王瑞教授。
10月26 日,李约瑟原计划返遵,由于“可看的东西甚多”,决定再留一天。上午参观数学系,下午参观农化系,并与生物系教授讨论生物化学问题。27 日上午在大成殿参加生物、物理、化学讨论会,下午由笠可横、王珑陪同参观了酒潭茶场和观音洞, 10 月28 日,笠可祯校长送李约瑟一行返
遵。
通过对湄潭浙大各院系的考察,李约瑟对湄潭这小小县城布这么一间高水平的大学惊叹不已,称赞浙大为“东方剑桥”。1945年他在英国《自然周刊》上发表文章‘写道z“在重庆与贵阳之间叫遵义的小城里可以找到浙江大
学,是中国最好的四大学之一。.,....遵义之东75公里的湄潭,
是浙江大学科学活动的中心。在湘潭可以看到科研活动的一片繁忙紧张的情景。在那里,不仅有世界第一流的气象学察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教授,有世界第一流的数学家陈建功、苏步青教授,还有世界第一流的原子能←物理学家卢鹤绂、王淦昌教授。他们是中国科学事业的希望”。
在《科学的前峭》-书中,李约瑟进-步写道s“在湄潭,研究工作是很悟跃的。生物系正在进行着、麓炀动切生殖作用的诱导现象和昆虫的内分泌素等研究。这里
关于甲虫类瓢虫所有奇异的色彩因素的遗传方面的工作,在
美国已引起很大兴趣。较有名的工作有磺胶类药剂的衍化物
的研究(有几种业经证明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效〉。在物
理学方面,因为限于仪器,工作侧重于理论的研究,如原子
核物理学,几何光学等,水平显然是很高的。这里有-个杰
出的数学研究所。具有广大实验场地的农科研究所,也在进
行着很多工作。该所发现本地所产的一种野蔷薇的果实〈郎刺梨一一编者注〉里,含:亩多量维生素C,并在枣子里找到
了维生素Po 该所又在研究贵州著名的茅台酒所用的酒曲,
这种酒除酵母菌之外,还包括特地配入的药材不下28神之
多。土壤学方面,进行着氢离子浓度的研究和土中微量元素
如镰、铸等的研究,特别注重对茶、豆、蔬菜等作物的关系。”
李约瑟博士-生与中国篱下7不解之缘。80华代初到香
港访问时说s
“中国的科学家正以无比的冲劲向科学的领域迈进。四
化的过程也许可以无限期地进行,中国科学的前景是极度美
好的,因为中国人在科学技术方面有深厚的潜质和才华。在十
至数十年间,世界将会惊讶于中国的成就。”
1986年11月,年高8.7岁的李约瑟来我国访问,受到党和
国家领导入亲切接见。
• 68 •
句,
.

遵v革时期湖江大学科研项目
及成果一览
在辗转回迁的艰苦行程中,浙大师生克服重重困难,把
数以万件的图书布仪器完婷无损尴运到了遵义和温潭。由于
有一个相对安静的治学环境,加上空可帧校长重视知识,广
纳贤才,浙江大学一时著名教授学者云集,科研活动十分活
跃。短短六、七年间,听大师生在黔北破庙茅舍中,不间断
地进行着各种科学实验相理论研究,成绩卓著,硕果累累,
现据有关资料,祖略列述于后z
作者科研论文
笠可缺科学之方法与精神
叶良辅
任美愣
卢运
谭其骥
张其附
刘之远
廿八宿起源之地点与年代
历史上星座之变迁
徐霞客之时代
地理研究法
欧洲政治地理
中国气象概论天气预告学
播州杨保考
遵义新志
遵义锺矿
‘也9 ..

一九四四年浙大教职员名单

一九四四年浙大教职员名单

校长
姓名 性别 年龄 籍贯 职务 永久通讯处
竺可桢 男 五六 浙江绍兴 校长 浙江绍兴东关镇竺宅

校长办公室
姓名 性别 年龄 籍贯 职务 永久通讯处
诸葛麒 男 四六 浙江东阳 主任秘书 浙江东阳西门
傅梦秋 男 四九 贵州遵义 秘书 遵义碓窝井九号
俞心湛 男 三八 江苏宜兴 人事股主任 江苏宜兴茆圻
勘德铨 男 二六 河北大兴 书记 北平国子监十七号

教务处
姓名 性别 年龄 籍贯 职务 永久通讯处
张绍忠 男 五一 浙江嘉兴 教务长 浙江嘉兴马库渭镇
潘新  男 三三 江苏金坛 文牍
高宜祥 男 四八 浙江萧山 书记 浙江萧山永沥镇
曹礼奎 男 五〇 江苏武迸 书记 浙江京沪线横林

教务处注册组
赵凤涛 男 四〇 浙江绍兴 主任 绍兴沙北乡赵家埭村十号
易养泉 男 三七 浙江杭州 组员
李启明 男 三九 江苏宜兴 组员 江苏宜兴湖文镇
叶钧  男 五九 浙江杭州 组员 浙江大学转
胡文波 男 三四 浙江吴兴 助理员 浙江吴兴㻖溪镇
寿锡璋 男 三九 浙江诸暨 助理员 浙江诸暨牌头
陈芝泉 男 三〇 浙江杭州 助理员 杭州东街路一二〇〇号
王芝堂 男 三二 江苏金坛 书记 上海金陵路三九七号
高雪彤 男 二七 浙江萧山 书记 浙江萧山瓜沥
杨剑尘 男 三〇 湖南湘潭 书记 湘潭上十九总锦弯万和福交彭德生转
金家仁 男 三三 浙江东阳 书记 本校

教务处图书馆
皮高品 男 四六 湖北嘉鱼 馆长 湖北簰洲大兴岭
王一无 男 五一 上海   湄分馆主任 上海白莲泾
姚佑林 男 三三 上海   馆员 上海新闸路一五三六弄一一四号A冯筱春
汤生洪 男 三三 江苏金坛 馆员 金坛东门外岸头镇转小坵
姚君度 男 三四 浙江嘉兴 馆员 本校
曹礼德 男 四三 江苏武进 馆员 京沪县横林镇
蒋学诚 男 二八 浙江诸暨 馆员 诸暨王家井转蒋宣家
张霞  女 三八 湖北沙洋 馆员 本校图书馆转
蔡树轩 男 二九 四川巴县 书记 本校
徐义明 男 二七 浙江绍兴 书记 杭州车驾桥水门弄十号罗士龙转
程道华 男 三三 福建福州 书记 福州水门街
刘吉成 男 四〇 浙江绍兴 书记

训导处
姓名 性别 年龄 籍贯 职务 永久通讯处
黄尊生 男    广东番禹 训导长 广州光孝路陶家巷廿四号黄佩珍转
孙祁  男 三九 南京市  湄潭训导主任 南京水西门内车儿巷八号

训导处生活指导组
谢冶英 男 四一 江苏宜兴 主任 江苏常州南庄镇
李昌臣 男 三二 江苏崇明 组员 崇明西三路口恒裕兴转
余严竹 女    广东台山 女生指导 广州光孝路陶家巷廿四号黄佩珍转
曾昭华 男 三〇 贵州遵义 助理员 遵义中山北路465号
邵玉书 男 三六 山东夏津 助理员 山东夏津邮局转
刘子超 男 二六 河南伊阳 助理员 河南伊阳北西村
刘清宇 男 三六 河南伊川 助理员 河南伊川江左镇
徐伯谦 男 二七 江西临川 训导员 临川城前镇
刘尊翔 男 三〇 贵州遵义 助理员 遵义中山南路五四号
王文亮 男 三六 贵州贵阳 书记 贵局阳三板桥牛症
高尚志 男 四〇 湖江平湖 永训育主任 本校

总务处
姓名 性别 年龄 籍贯 职务 永久通讯处
谢家玉 男 四七 江苏江阴 总务长 无锡青畅镇北街羁庐
高学询 男    江苏仪徵 湄潭总务主任 江苏仪徵大市口二十号

总务处文书组
孙祥治 男 四三 浙江绍兴 文书组主任 绍兴北大路十六号
罗韵珊 男 六一 广西宜山 组员
金梵音 男 四〇 浙江绍兴 组员 浙江绍兴鲤鱼桥四十三号
载钟狱 男 四四 江苏昆山 组员 昆山北后街十四号
周巩  男 三一 贵州遵义 助理员 遵义子尹路二四六号
潘波若 女 三八 江苏宜兴 助理员

总务处庶务组
魏春孚 男 三一 河北滦县 庶务组主任 河北滦县倴城魏家营
陆翔伯 男 五五 浙江嘉兴 永代庶务主任 浙江嘉兴栖真寺镇
庄雍熙 男 三五 江苏江阴 湄潭庶务主任 江苏江阴月城桥
殷德奎 男 三四 安徽桐城 组员 桐城棕阳镇陈日昇
董强  男 三四 浙江杭州 助理员 上海北山西路八弄八六号董筱棠转
马成章 男 三二 湖北石首 组员 湖北石首
何治浔 男 二九 湖南江华 助理员 湘江华靖逢乡宝镜忖
张百丰 男 四四 河北沧县 组员 河北沧县大和庄
王光湘 男    贵州遵义 助理员 遵义杨柳街十六号
惠国农 男 三九 安徽全椒 助理员 全椒城内惠家巷
钱源泉 男 二六 江苏宜兴 组员 江苏宜兴徐舍
王杰  男    安徽合肥 书记 合肥东乡长临河
王子珍 男    南京市  助理员 南京汉西门内堂子街十三号
葛振华 男 二八 湖南湘乡 助理员 湖南湘乡诛津沪邮交
洪绍甫 男 三二 浙江镇海 助理员 浙江宁波周家垫洪家
王子东 男 三六 山东潍县 助理员 山东潍县大街一号
何奎  男 三四 湖南长沙 助理员 长沙东乡赛头铺老冲岩
载绍霆 男    安徽桐城 组员 南京长乐路二一七号
黄荣先 男 三九 四川仪陇 组员 四川仪陇县土门场
竺士樵 男 三六 浙江绍兴 助理员 东关福昌木行转
吴声沅 女 三〇 湖南湘乡 事务员 杭州水陆寺巷一八号林宅转
陆游恕 男 五三 江苏江阴 事务员 本校
李明渠 男 三五 浙江永嘉 助理员 永嘉信河街天窗巷一四号
周家俊 男 三二 贵州湄潭 练习生 湄潭中山南路文学巷一号
方福祥 男 五四 江苏高邮 组员 江苏高邮城内南大街
张光映 男 三四 贵州遵义 书记 遵义西门沟一号

福利委员会
马宗裕 男 四九 浙江杭州 主任
黄林沤 女 四二 福建厦门 职员 杭州浙大竺校长转

总务处出纳组
孙恒  男 五五 浙江杭州 主任 杭州万安桥小营巷十七号
皇甫达 女 三七 江苏吴江 组员 江苏武进南庄镇
顾维卿 男 三二 江苏武进 组员 北平师府胡同西口丙廿二号
章新汉 男 三六 江西南昌    南昌蓼洲街章义泰仁号
朱晓岫 女 二六 浙江义乌 助理员 浙江东阳城内花园里四号

总务处医务组
李天助 男 二二 浙江金华 主任 金华铁岭头十八号李鸿泰宝号交
周威  男 六一 南京市  医师
吴廷桂 男    江西武宁 医师 江西武宁源口乡东坑商山
张光耀 男 四七 湖南湘潭 医师 湘潭新梁德施家巷一号
杨润身 男 三六 南京市  医师 南京长乐路
徐荣华 女 四八 湖北皂市 护士
陈志云 女 三三 南京市  护士
甘惠瑗 女 三二 广东中山 护士
侯润芳 女 三二 河南   护士 河南水城侯寺村
王丽云 女 三八 南京市  护士 南京西华门小二条巷
李学林 女 三四 南京市  护士 南京仓巷七十号
白静端 女 二六 贵州遵义 护士

会计室
谢庚  男 三二 江西东乡 主任 东乡瑶吁积谢义兴号转
陆钻何 男 五七 浙江海宁 助理员 杭州水陆巷一八号林宅转
张伯川 男 四五 安徽合肥 助理员 安关徽口合肥街卫大关口
潘湘  男 三三 河北正定 助理员 河北正定东权城恒奉复
勘键平 男 四三 河北大兴 助理员 北平安外苑廿四号
王宣棨 男 二七 贵州遵义 事务员 贵州遵义老城三倒拐五号
李相壁 男 二六 安徽桐城 助理员 桐城梓阳黄泥岗邮代所

文学院
姓名 性别 年龄 籍贯 职务 永久通讯处
张其昀 男 四六 浙江鄞县 院长 鄞县西南乡里仁堂
陈建耕           文牍员 详见外国语文学系

中国文学系
郭斌龢 男 四七 江苏江阴 教授 江苏无锡杨舍
祝文白 男 六〇 浙江衢县 系主任 衢县樟树潭傅福新行转
缪钺  男 四二 江苏溧阳 教授 河南保定大纪家胡同三七号
王焕镳 男 四四 江苏南通 教授 南通新地
郦承铨 男 四二 南京市  教授
萧璋  男 三七 四川三台 教授 北平西四兵马司三二二号
胡哲敷 男 五二 安徽合肥 副教授 本校
薛声震 男 三四 江苏高邮 副教授 开封北门大街中间踞西刘明德转
夏定域 男 三四 浙江高阳 副教授
张志岳 男 三五 江西余干 讲师 余干瑞洪镇张特兴转
张仲浦 男 三五 江西余干 讲师 余干后街湾四号
李菊田 男 三五 河北任邱 讲师 任邱军庄转
刘操南 男 二九 江苏无锡 助教 无锡大窟镇刘源昌号

外国语文学系
郭斌龢 男 四七 江苏江阴 系主任 见中文系
佘坤珊 男 四〇 南京市  教授 天津海太遵福里三号
黄尊生 男    广东番禺 教授 见训导处
谢文通 男 三八 广东南海 教授 广州善庆街二〇号
田德望 男 三五 河北完县 教授 北平西单报子街七六号转
李今英 女 四五 广东中山 教授 广州豪贤南路一三号
金城            副教授
德梦铁 女 四二 万全   副教授 本校
杜喻  男 三六 河南临汝 副教授
成章  男 五一 江苏江宁 副教授 本校
张君川 男 三九 山东惠民 教授
宋雪亭 男 四二 安徽舒城 副教授 本校
黄国芳 男 四二 广东中山 副教授 河南临汝信义会
蒋炳贤 男 三三 江苏吴县 讲师 苏州城内西花桥巷五六号
索天章 男 三二 北平市  讲师
冯斐  女 三〇 湖南湘潭 讲师 湘潭郭家桥龙骨塘
李精治 男 三〇 浙江绍兴 助教 绍兴漓渚下市
廖慕禹 男 三二 江西奉新 助教 本校
陈建耕 男 二七 浙江富阳 助教 富阳盛村

史地学系
张其昀 男         系主任 详见文学院
叶良辅 男 五四 浙江杭县 教授 杭州佐圣观巷一五一号
顾谷宜 男 四三 江苏无锡 教授 上海姚主教路三二〇弄二二号顾夏声转
诸葛麒 男 教授 详见校长办公室
陈乐素 男 四二 广东新会 教授 广州晏公街四八号信义乐号
谭其骧 男 三五 浙江嘉兴 教授 上海极司非而路梅村三九号
李絜非 男 三八 安徽嘉山 副教授 安徽津浦路明光
严德一 男 三八 江苏泰兴 副教授 泰兴黄桥严徐庄
卢鋈  男 三五 安徽无为 副教授
王维屏 男 三六 江苏江阴 副教授 上海愚园路愚谷村七九号胡卓群转
刘之远 男 三五 河北磁县 副教授 磁县县立小学谢显金转
黎子耀 男 三七 湖南汉寿 副教授 汉寿马家巷黎宅
么枕生 男    河北滦县 副教授 滦县倴城西关
胡玉堂 男 二八 浙江余姚 教员 余姚坎镇周家路胡明记
赵松乔 男 二八 浙江东阳 助教 东阳巍山后街
管佩韦 男 二八 浙江黄岩 助教 黄岩新桥镇
谢文治 男 二九 浙江瑞安 助教 浙江瑞安林坪谢宅
吴贤祚 男 三二 浙江杭县 绘图员 杭州织进马弄六号济有泉转
周丙潮 男 三一 浙江吴兴 书记 吴兴含山邮政代办所转
王心安 男 三八 安徽太和 绘图员 太和西北高庙集姜家楼
徐规  男 二七 浙江平阳 助教 平阳江南湖前转泮浦.
束家鑫 男 二五 安徽无为 助教 无为后新街三五号

文学院公共科目
孙恒  男 五五 浙江杭州 教授 见出纳室
费巩  男 四四 江苏吴江 教授 在渝失踪至今无音讯
谢幼伟 男 四二 广东梅县 教授

理学院
姓名 性别 年龄 籍贯 职务 永久通讯处
胡刚复 男 五三 江苏无锡 院长
张宝莹 女 三六 浙江杭县 文牍员 宁波南门仓基石柱门内一号
蒋寿骏 男    江苏   文牍员
周铭儒 男 三三 贵州遵义 文牍员 遵义丰乐路五六号

理学院数学系
苏步青 男 四四 浙江平阳 系主任 平阳带溪村苏氏老屋交
陈建功 男 五四 浙江绍兴 教授 绍兴观音弄四十号
王福春 男 四六 江西安福 教授 江转西桦树珊永号
卢庆骏 男 三三 江苏镇江 副教授 镇江中山路三五二号
徐瑞云 女 三二 浙江慈溪 副教授 本校
钱宝琮 男 五五 浙江嘉兴 教授 嘉兴南门槐树头
白正国 男 三〇 浙江平阳 讲师 浙江平阳北港腾蛟
朱良壁 女 三四 江苏金山 讲师 浙江绍兴观音弄四十号
程民德 男 三〇 江苏吴县 讲师 苏州十全街一三二号
卢运凯 女 三〇 江西清江 助教 苏州十全街一三二号
项黼宸 男 二九 浙江瑞安 助教 浙江瑞安午堤街五号
郭本铁 男 二八 浙江鄞县 助教 宁波镇明路三四六号
金福临 男 二五 江苏淮安 助教 江苏淮安三角桥一号
叶彦谦 男 二四 浙江兰溪 助教 浙江开化叶德寿堂转
吴祖基 男 三〇 江西婺源 讲师 本校
冯乃谦 男 三七 江苏金坛 副教授 江苏常州埠头水北镇
周茂清 男 三二 江苏宜兴 讲师 宜兴湖汶
许国容 男         副教授 本校
罗汝梅 男 二九 江西南昌 助教 南昌莲塘裕成号
吴俊缚 男 二八 江苏东台 助教 本校
冯本贯 男 二三 浙江义乌 助教 义乌佛堂金华师范冯品兰转

理学院物理学系
王淦昌 男 三九 江苏常熟 系主任 江苏常熟友塘乡
卢鹤绂 男 三二 山东掖县 教授 天津旧意租界西交界路二五号
何增禄 男 四八 浙江诸暨 教授 浙江诸暨牌头何付埠
王谟显 男 四〇 浙江事化 副教授 奉化惠政大桥转尚田畈转龚原村
束星北 男 四〇 江苏南通 教授 江苏南通掘港或镇江大桥镇水巷
朱正元 男 四七 南京   教授
丁思纯 男    江苏睢宁 副教授 江苏睢宁凌城集丁家行转
徐佩璜 男 三五 浙江兰溪 讲师 本校
韦华服 男 二八 广西   助教 本校
邹国兴 男 二五 江苏盐城 助教 江苏盐城宋忖
韩康琦 男 二四 安徽巢县 助教 古平多福巷十二号
龙槐生 男 二七 湘江金华 助教 浙江金华净渠头五九号
程开甲 男 二九 江苏吴江 助教 江苏吴江盛泽毛家弄三一号
石子琅 男 二九 浙江新昌 助教 浙江新昌县立简师转
曾广珠 男 四九 湖南长沙 工场主任 湖南长沙西乡道林龙口桥
杨雅南 男 三四 江苏无锡 技术员 无锡后太平巷怡生工厂
蒋素卿 女 二五 江苏 技术员 上海西门路二三九弄四三号
金学煊 男 三八 浙江 技术员 浙江东阳南马泉府付
丁绪宝 男 五二 安徽阜阳 教授 南京蓝家庄二四号
朱福炘 男 四四 江苏武进 教授 江苏武进西门外牛塘
张有清 男 三六 安徽含山 讲师 本校
任中英 男 三八 江苏泰兴 管理员 本校
杨有棥 男 三五 山东济南 讲师 本校
许良英 男 二七 江苏临海 助教 临海张家渡
周志成 男 二五 浙江绍兴 助教 绍兴城内双池头小花园

理学院化学系
王琎  男 五九 浙江黄岩 系主任 黄岩县双桂巷十六号
严文兴 男 三八         上海宁波路四七号二〇三号
张其楷 男 三五 江苏南通 教授 江苏南通金沙
王葆仁 男 四一 江苏江都 教授 南京义家湾四七号
王承基 男 四五 南京   副教授 南京汉西门堂子大街十三号
张启元 男 三五 江苏江阴 讲师 江苏无锡长泾镇
沈嗣唐 男 二七 浙江桐乡 助教 南京秣陵路秣陵村三〇号转
孙树门 男 二七 浙江绍兴 助教 浙江绍兴东咸欢河十九号
李雅芳 男 三〇 浙江嘉善 助教 嘉善西塘塘东街平川印刷社
潘道皑 男 二五 江苏宝应 助教 宝应东三元巷七号
金仁隆 男 三四 江苏仪徴 管理员 扬州弥陀巷十八号
史宗法 男 二五 江苏如皋 助教 江苏如皋栟茶
查长生 男 三八 江苏丹阳 管理员 江苏京沪线吕城镇
杨浩芳 男 二九 江苏宜兴 助教 江苏宜兴周铁桥
高善娟 女    浙江镇海 助教 江苏宜兴周铁桥
杨士林 男 二八 江苏吴县 助教 江苏苏州甪直镇
曹兆生 男 四二 浙江萧山 助理员 临浦迳游镇人和堂转
张复生 女 三二 江苏江都 讲师 扬州门难厂九号转
储润科 男         教授 本校
丁绪贤 男 六一 安徽阜阳 教授 本校
黄美维 女 三四 江西丰城 讲师 上海林森中路一四一二弄一八号
乔憎荣 男 二八 察省阳原 助教 张家口下堡冯窑厂十号
熊光迪 男 二七 江西南昌 助教 南昌冈上街转月池村
吴征铠 男 三三 江苏仪徴 教授 杨州琼花观街三号

理学院生物学系
贝时璋 男 四四 浙江镇海 系主任 浙大生物学系
谈家桢 男         教授
仲崇信 男    山东黄县 教授 浙大生物系
江希明 男    江苏灌云 副教授 上海甘世东路新兴顺里六号
吴长春 男 四二 山东惠民 副教授 惠民武德进街二一号
汤斶新 男 三九 浙江宁海 副教授
姚錱  男 三〇 江苏常熟 副教授 浙大生物系
任碧筠 女 二九 湖南湘阴 助教 湖南长沙东乡唐家桥冷水井
丁静  女 二三 湖南长沙 助教 长沙西乡莲湘寺邮柜转北湖塘丁家老屋
胡玉莲 女 二七 浙江金华 助教 金华雅堂街三七号陈汝星转
施教耐 男 二五 福建晋江 助教 浙大生物系
朱润  男 二九 浙江金华 助教 浙大生物系
徐道觉 男 二九 浙江绍兴 助教 绍兴栖凫楠网农场
刘祖洞 男 三一 浙江镇海 助教 宁波牌门头
陈柏林 男 二三 浙江诸暨 技术员 浙大生物系
顾国彦 男    江苏无锡 职员
谢冶英 男 四一 江苏宜兴 讲师 详见训导处
王凯基 男 三五 江苏江阴 讲师 本校
王启文 男 二七 江苏崇明 技术员 本校

理学院药学系
孙宗彭 男    江苏   系主任 浙大转
张耀德 男 四一 山西洪洞 教授 山西洪洞
杜宗光 男 五〇 浙江宁波 药师 宁波鄞西中华圣公会
冯淇辉 男 二八 广东广州 助教 广州河南歧兴直街双照坊十一号
刘凤容 女 二七 江苏宜兴 助教 宜兴东庙巷茶局巷口郑教唐
戚文彬 男 二八 浙江余姚 助教 余姚新浦沿

工学院
姓名 性别 年龄 籍贯 职务 永久通讯处
王国松 男 四四 浙江永嘉 院长 上海辣斐德路丁家弄四四号施救谋转
任旭圆 男 三九 江苏宜兴 文牍员 宜兴台东路任稚笏转

工学院电机工程学系
王国松           系主任
易鼎新 男 五九 湖南醴陵 教授 湖南醴陵东方中学
杨耀德 男 四九 江苏松江 教授 上海徐家汇孝友里八四号
沈尚贤           教授 杭州城头巷四维里二街三五号
俞国顺 男 三七 浙江永康 副教授 浙江永康古山
王懋鉴 男 三二 浙江瑞安 讲师 浙江瑞安木桥头
顾贻训 女 二七 江苏无锡 助教 无锡新生路七〇号
沈维义 男 二八 浙江鄞县 助教 浙江宁波南乡沈风水
陈津侯 男 二七 浙江东阳 助教 浙江东阳城内南街
谢福秀 女 二四 江西兴国 助教 南昌荆波宛在一号萧佩蘅转
卢建英 男 二四 浙江余姚 助教 浙江余姚庙役桥
郝守谦 男 二七 江苏淮安 助教 南京常府街卅九号
符德潘 男    江苏镇江 助教 镇江姚一湾六四号
何元晋           无线电技术员
杨逸秋 男 三一 江苏吴江 技术员 上海福开森路三九五号杨承宗转
何志均 男 二四 浙江余姚 助教 余姚迥龙市后新屋
张德明           技术员

工学院化学工程学系
李寿恒 男 四七 江苏宜兴 系主任 宜兴湖汶
苏元复 男 三六 浙江海宁 教授 海宁郭店
秦道坚 男         教授 广西桂林广西银行转
方子勤 男         教授 上海皋兰路二十八号
沈开圻 男 四四 浙江德清 副教授 浙江塘栖下舍镇
吴文棫 男 三五 江苏江阴 副教授 江苏江阴申港
黄美维 女         讲师
赵善成 男 二七 江苏吴县 讲师 苏州滚绣坊巷七八号
屠振权 男 二七 江苏吴兴 助教
王裕强 男 二八 安徽贵池 助教
孙怀琳 女 二六 浙江杭县 助教
黄会芳 男         助教 浙江老丰陵吴村复来康转
王同芳           管理员
陈光霞           助理员
杨光华 男 二四 湖南浏阳 助教 浏阳澄潭江仁生成转
陈福梅           助教

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
吴钟伟 男 五二 江苏武进 系主任 杭州浙江大学转
梁永康           教授 香港九龙弥孰道天星办馆陈家乐转
伍正诚           教授 杭州雄镇楼平安里十二号
孙怀慈 男 三四 浙江杭县 教授 杭州万安桥小营巷一九号
钱令希 男 三〇 江苏无锡 教授 无锡鸿声镇
空士楷 男 四四 浙江绍兴 教授 江苏宜兴陆平
徐世齐           讲师 绍兴栖凫徐益增转
谭天锡 男    江西永新 讲师
任葆珊 男 二九 江西玉山 助教 江西玉山城内大水坑
卢世深 男 二九 闽侯   助教 福建古田县城内
夏志斌 男 二八 浙江嘉兴 助教
钱鸿缙 男 二八 浙江慈溪 助教
朱兆祥 男 二七 浙江镇海 助教
朱耀根 男 二八 浙江浦江 助教 浙江浦江县前

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
易鼎新 男 五〇 湖南醴陵 系主任 湖南醴陵东方巾学
万一  男 三六 江苏武进 教授 武进团线巷五四号范希仁
王生  男         教授 上海愚圆路愚圆新村十四号董任坚
王仁东 男 三八 上海市  教授 上海金神父路群贤别墅二号王立才
陈秉衡 男 三九 广东台山 教授
曾璜珠           副教授
陆迟  男 三三 浙江海宁 讲师 杭州水陆巷一八号林宅转
来虔  男 三〇 浙江诸暨 讲师 浙江萧山襄庄村
汤翙            讲师 江苏崇明猛将庙
翁家潮 男 二八 浙江余桃 助教 余姚宪卿第弄一二号
沈维达 男 二九 浙江鄞县 助教 浙江宁波南乡沈风水
马元骥 男         助教
王启东 男 二六 浙江黄岩 助教 黄岩双桂巷一六号
王则明 男 二六 湖南湘乡 助教
邵荷生 男 二七 浙江黄岩 助教
殷钰崧           助理员
欧阳植           助教

工学院航空工程学系
范绪箕 男         系主任 上海大西路四二五号
梁守槃           教授 上海关纳路一八九弄四四号
黄培楠           副教授 上海姚主教路二八八弄三号
陈晓光 男 二七 福建长乐 助教
柳克平 男 二六 湖南长沙 助教 长波梁黎市转鸭波塘

农学院
姓名 性别 年龄 籍贯 职务 永久通讯处
蔡邦华 男 四四 江苏溧阳 院长 溧阳聚源昌号转
蒋寿骏           文牍员
葛蔚萍 男 二八 江苏溧阳 助理员 溧阳后街广成号
陈裕明           技士
高之尧           技士

农学院农艺学系
卢守耕           系主任
萧辅  男 四一 浙江象山 教授 浙江象山崔家岙
孙逢吉 男 四三 杭州   教授 杭州吴牙港四号
金城  男 三八 辽宁辽阳 副教授 浙大
陈裕明 男 二八 浙江鄞县 助教 浙江宁波轿街一〇五号
金逸民 男 二九 浙江绍兴 助教 绍兴仓桥直街二四号
汪丽泉 女 二七 安徽休宁 助教
陈锡臣 男 三二 江苏江阴 讲师 江阴南闸
高之尧 男 二八 安徽阜阳 助教 安徽阜阳东老集
林世成 男         助教
杨锁荣 男 三八 江苏   职员 溧阳北门杨庄小河

农学院园艺学系
吴耕民 男 五一 浙江余姚 系主任 杭州涌金门韶华巷四四号转交
章恢志 男 三六 浙江嘉兴 教授 浙江永嘉永强五甲村
储椒生 男 三三 江苏宜兴 副教授 江苏武进丰义镇
蒋聪强 男 二八 浙江诸暨 助教 诸暨姚江镇转黄家埠
赵荣琛 男 二九 浙江诸暨 助教 诸暨枫桥赵家
陈学平 男 二八 浙江永嘉 助教 嘉兴南门杨柳湾一号

师范学院
姓名 性别 年龄 籍贯 职务 永久通讯处
陈立  男 四〇 湖南长沙 系主任 上海戈登路金坷里廿九号
李相勖 男 四六 安徽桐城 教授 安庆转桐城县义津桥宏实学校
王倘  男 四五 江西余江 教授 南京国民政府文官处谢光迈转
朱希亮 男 四七 江西临川 教授 临川县硝磺分处转
吴志尧 男 四〇 浙江杭州 副教授 杭州马市街十九号邵宅转
陈学恂 男 三四 江苏江阴 讲师 无锡堰桥胡元吉胡仰乔转
周淮水 男 二九 江西玉山 助教 玉山县政府胡清泉转
曾明州 男 二八 湖南武岗 助教 湖南姚花坪转白仓司

岁月易逝 情谊难舍-一记谈家桢教授对第二故乡湄潭的情谊 洪星

岁月易逝 情谊难舍
-一记谈家桢教授对第二故乡湄潭的情谊
洪星

谈家桢教授是中国遗传学的奠基人,是中国遗传学界的泰斗。抗日战争时期他随浙江大学西迁湄潭从事教学科研活
动近七年,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其中被科学界誉为“四大金刚”的盛祖嘉、施厦吉、徐道觉、刘祖洞就是他最早
的四个学生,他们早已成为遗传学各个领域的专门高级人才。谈老曾高兴地对我说:“湄潭是我的黄金时代a ”的确如
此。早在40 年代,他在贵州湄潭就完成了《异色瓢虫鞠翅色斑嵌镶显性现象的研究》。之后他的论文在美国《遗传学报》发表
引起国际遗传学界的重视。在穷乡僻壤的小小县城,他潜心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为国际遗传学作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
立以后,毛泽东主席曾四次接见过他,并鼓励他:“要坚持真理,不要怕。一定要把遗传学搞上去”。特别是当他在“文革”中
受难时,毛主席出面保护了他,使他得以对中国遗传学继续作贡献。谈老曾经对我讲过“文革”中造反派叫他喂猪、扫地,前
夫人也因此受牵连,不堪忍受折磨含冤离开人间。但他相信共产党,他要把遗传学搞上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科学
的春天”终于来到了,此时谈老己年届古稀之年,但此后他的教授任务更加繁重。他先后担任复旦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院
院长、宁波大学名誉校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遗传学会会长、国际遗传学会副会长,民盟中央常委、副主席、全国政
协常委并被聘任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藉院士、意大利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合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非政
府组织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未来利用植物开发委员会委员等职。他现在是中央民盟副主席、上海民盟主委、上海市人大
副主任、复旦大学顾问兼遗传学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谈老教学任务繁重,社会活动繁忙,但他仍时刻关
心着湄潭,思念着与他患难与共的湄潭人民。
1986 年8 月5 日, 78 岁的谈家桢教授和夫人邱蕴芳同他当年的学生现任复旦大学教授的刘祖洞、浙农大教授季道部
一道在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民盟贵州省主委唐弘仁、贵州民族学院院长安毅夫、遵义地区政协工委副主任幸必泽、遵义
地区财校校长、遵义浙大校友会会长幸必达等同志陪同下一行18 人风尘扑扑终于回到了阔别40 多年的湄潭。
我是8 月4 日接到省、地通知的。当即向县委、县政府领导作了通报并对接待工作作了具体安排。8 月5 日上午我同县长周大新同志提前到县招待所等候。10 时谈老一行到达。
他一下车就握着我和大新同志的手说:‘湄潭是我的第二故乡,今天终于到家了。”接着他又说:“我一进入湄潭就觉气候格外凉爽,人的面貌也亲切得多,我的心情也很舒畅。”之后我们陪着他到县政协会议室与在那里等候他们的县委书记
华金河以及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其他领导同志见面。谈老见到这么多县领导迎候他,显得十分高兴。他说:“我
一进入湄潭境内就感到湄潭变了,变得更美了。”他说:“我在湄潭住了六年多,从1945 年离开转眼41 年了,回想起来尽管
当年环境艰苦,工作条件差,但湄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特别是湄潭人民给我们的生活关
心、工作帮助,更是我们永志不忘的” 。他对陪他的当年浙大学生刘祖洞、季道藩、安毅夫、幸必达说:当年我们正处在世
事沧桑,人海茫茫的境地,但我们从湄潭人民勤劳朴实,舍已为人的性格上却看到了人民的希望,胜利的曙光。因而更加
激发了我们教与学的热情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不是么?湄潭人民给我们修整的一间问木板房成为我们的实验室, 一块块
草地上,他们给我们修筑成几百人住的宿舍、课堂。要粮食有粮食,要蔬菜有蔬菜,朝夕相处,亲切一家。酒江水清澈见底
是我们游泳的好场所,党家沟的大树下.观音洞的岩石上,是我们课余休息的好地方。”说到这里他显得有些激动。他说:
“幸福只有在回忆中才值得珍惜,现在回想起那一段才觉得最值得回忆,最值得珍惜,因为它在我们的一生中是最有意
义的一个转折点。当然对我们每个人也是一次最好的锻炼”。季道藩、刘祖洞、安毅夫、幸必达听后频频点头。
当天下午我陪谈老一行参观了浙大在湄潭各教学点,生活活动区和谈老自己住过的地方。当我们走到余家祠堂,他
走进去看了看,这是他当年曾工作的一间小屋。他在一位农民的引导下边看边指着那些残垣断壁说:‘你们不要小看这
地方,当年我就是在这里弄了个小玻璃房进行科学试验,带了两个研究生,培养了一些人才呢”。他说:“条件好固然可以更快的培养出更多而好的人才,但条件差,只要我们会利用,又何尝不可以培养人才呢?我们当年在湄潭时,住房破烂,设备简陋,吃的是?可水,照的是桐油灯,但在空校长倡导求是精神鼓舞下浙大在当时却培养了大批人才”。谈老一席话,使陪
同参观的同志无不感叹!的确如此,当初从浙大毕业出来的各类专家学者遍布祖国各地和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如今他
们回忆起当年勤学苦练于调江河畔的情景,无不感到深切的怀念。接着我又陪谈老相继看了双修寺、玉皇阁、财神庙、唐家祠堂、浙大农场、湄江饭店、天主堂、文庙、浙大附中等浙大教学旧址。还看了七星桥、百鸟归巢等风景点。在看双修寺、
时,谈老说:“这是淦昌先生的教学地方,这里也是王先生的黄金时代,他的不少很有名气的学生如李正道等也是从这里
培养出来的”。在浙大农场和唐家祠堂等旧址看时,陪他来的几位老校友都说起了“牛郎背”上原来有座小亭,亭中有一副
植联:“一亭座览溪山胜,满目争看桃李春” 。他们指着滔江河对岸的“打鼓坡”说:“那山下就是当年浙大办的职业中学。”
如今青青的茶山,碧绿的江水又使谈老和他的儿位学子激起了一连串难忘的回亿。
在陪谈老参观他当年曾住过的天主教神父宿舍时,谈老说:他住的右边的房子是江希明(原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杭州
大学党委书记)和他父亲江恒源(号江问渔,抗战时期浙江省教育部长〉住的地方与他佳的是左边这套房子。房顶上的小阁
楼是他自己花钱买木料请本匠盖的。小阁楼上是他作学问的地方。他说这就是当年我居住的地方,现在还是这个样子,不
要看这么狭窄破烂,当年却帮了我不少忙呀!珑的许多论文就是在这里完成的。许多个夜晚不管寒冬酷暑我都在这里的
桐油灯下默默地度过了。看着这座已经枯朽的小阁楼,回想起当年在此居住的情景,谈老和他的学生们无不感慨万千,他在这房前照了像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
最后,我陪谈老看了文庙,它是当年浙大教学活动的中心。我告诉谈老:我们已同浙大商定拟修复文庙筹建浙江大
学西迁历史陈列馆,并请谈老当我们筹备陈列馆的顾问。谈老听我讲后非常高兴和赞赏并愉快地答应了我们的聘请。他
希望我们尽快地把这件事办好。希望我们加强同浙大联系。
随即他挥毫提前为浙大西迁陈列馆题了一幅字“以求是精神贯彻革命始终”。同时他还为县政协写了一幅“肝胆相照、荣
辱与共、团结奋斗、振兴中华”。此外,谈老还参观了钱县湄窑酒厂,对酒窑酒给予了高度评价。因省里对谈老活动时间安
排很紧,谈老只在湄潭活动了一天,当晚八点钟以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湄潭,对此,我感到很遗憾!
1989 年5 月我到浙江大学访问之前,专程赴上海向筹建浙大西迁陈列馆的两位顾问苏步青、谈家桢两位老学长通
报陈列馆筹备工作进展情况并征求他们意见。5 月10 日我在浙大上海校友会副会长杨竹亭陪同下在谈老家中拜会了谈
老及夫人邱蕴芳。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我向谈老详细地通报了筹建浙大西迁陈列馆的准备工作和陈列内容以及我们
对陈列馆方案的初步设想。我说具体方案和工作要到浙大商定后才能操作。谈老听后高兴地说:“你又为湄潭和浙大办了
一件好事。湄潭是我和苏老(步青),王老(淦昌)等老一代的黄金时代。没有在湄潭的基础,也不会有今天的发展,建陈列馆很有意义”。之后,谈老特意给我题了一幅字:“为发展浙江大学与湄潭人民友谊作出贡献”,并同我合影留念。这是谈老
对我的期望和鼓励。如今,三位老教授(谈家帧、苏步青、王淦昌)给我的题辞,我都挂在我的客厅,.作为我人生的座佑铭。
随后谈老和夫人邱大姐在卢湾区教育局餐馆设宴招待我们。饭后我们又回到谈老家中,继续和他畅谈。在他的客厅内我
仔细观看了他的墙壁上几幅字画,其中一幅书写着“中国遗传奠基人”,另一幅写着年你是我们中国的骄傲”。书者“大
声”,我对此名有些不解?谈老告诉我,他叫陆铿,大声是他的号。解放前他是中央日报的记者,后居美国,现任香港百姓文
化事业有限公司社长,主编“百姓杂志”。这两幅字可以说是对谈老的正确评价。谈老还让我看了他当年同摩尔根的合影
照片和一部份证书,还给我找了一些资料。在要告别时谈老又对我说:“他年内( 89 年〉要出国访问,九月底到澳大利亚参
加国际科学工作会,十月到哥伦比亚波挖蟠参加第三次世界自然科学大会,十一月到美国访问,然后于十一月底从美国
到台湾。他是应台湾科学会(相当大陆科协)的邀请前往访问的。我祝他访问成功。并请他代湄潭父老乡亲向海外和台湾
的浙大校友问好。
1990 年7 月20 日斯大西迁陈列馆正式揭幕,湄潭一中更名“求是中学”正式挂牌b 谈老原计划要来湄潭出席揭幕式
的,但因又有出国任务未能成行。他给我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说:“洪星同志,兹由杨竹亭获悉浙大西迁历史陈
列馆成立,至为高兴,待此附上拙墨一纸,聊表祝贺之忱。我于下月下旬出国讲学和出席一些国际会议。定11 月回来,知
注附同,幸此顺致大安。”条幅书:视湄潭浙大西迁陈列馆:“怀念湄潭风光,弘扬求是精神。”
浙大西迁陈列馆揭幕,苏步青和谈家桢两位浙大老学长因故均未能出席,为此我伺县委书记华金河于1991 年9 月专
程到上海看望两位老教授,向他们两位“陈列馆”顾问通报浙大西迁陈列馆揭幕和求是中学挂牌的情况。9 月11 日上午九
时-谈老在复旦大学遗传学大楼他的客厅等候我们。当我们步入客厅谈老当即租我们握手说:“我又一次见到你们很高兴。
我昨天参加上海县建县700 周年纪念会,在那里昕说湄潭也有代表参加就很高兴’,今天又见到你们就特别高兴”。谈老先
问了一下湄潭近况,问水灾情况如何?说:“听说湄潭今年遭受水灾,今年农业生产情况如何?”接着华金河同志把湄潭经济
发展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情况向谈老作了详细汇报之后,我把浙大西迁陈列馆揭幕和求是中学挂牌情况和浙大领导以及
浙大各地校友前来祝贺情况向谈老作了详细介绍。我告诉谈老:“陈列馆建立大家评价很高,浙大校友总会会长、老校长韩
帧祥在致词中说:“浙大西迁陈列馆是浙大西迁艰苦办学的历史见证,是对老一辈知识分子爱国主义精神的讴歌,是对青少
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课堂,浙大西迁陈列馆将与历史永存气谈老听了我的汇报后感到非常欣慰。他说:“湄潭水灾虽然没有造成重大的损失,但对农民群众生活还是要注意安排好,你们要加强同浙大的联系,让浙大和浙大校友为湄潭作些有益工作,让浙大和湄潭的友谊长存。-最后我询问了谈老89年出国访问情况。谈老告诉我,他出访的各个国家都非常友好。就是台湾当局太不像话,本来我89 年应台湾科学会邀请去访问的,但台湾当局又不同意了,所以未能去成。近来台湾情况有所好转,明年可望去成。我又-次预祝谈老访问台湾成功,为祖国统一作出贡献。此后不久,由谈老出任团长,组织的有科技界、新闻界参加的代表团成功地访问了台湾,实现了谈老多年的愿望。
1997 年3 月底,应浙江大学邀请,我同县委书记黄天俊、县长何仁生、副县长姜荣福、求是中学校长凌姜同志到杭
州参加浙江大学建校100 周年校庆活动。在4 月3 日举行的4万余人参加的庆祝大会上,我又有幸见到了浙大老学长谈家桢和王淦昌教授。谈老在庆祝大会上发表了“秉承求是校训,为国建功立业”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在三、四十年代最为艰
苦的西迁办学时期,浙江大学在竺可桢校长领导下,依然能够坚韧不拨地战胜各种因难创造了很高的教学科研水准,成为享誉一时的“东方剑桥”。大会后我于第二天到杭州西湖国宾馆去看望了谈老和王淦昌先生。王老住1 号楼,谈老住3 号楼,这些楼房都是当年毛主席和周总理住过的地方,到这里拜见他们实属不易,这次能和两位老先生见面更是终生难忘。在
交谈中谈老说:“我一生学术上最重要的成就是在湄潭完成的,最重要的代表性论文是在湄潭写成的。我的第一代学生也是在湄潭培养出来的q他们后来在科研和教学中成绩斐然,独树一帜,我殊感自豪。王老也说,‘我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在黔北湄潭浙大这段时间,是我一生中科研思想特别活跃时期,是我成就较多,最值得追忆的时光之一。拜会后我同谈老及
夫人邱蕴芳和王老及其公子王翘明、王基酒以及浙大党委副书记俞蒙槐等分别在国宾馆花园合影留念。
我同谈家桢教授共见过四次面,每次见面都给我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他是国内、国际上知名的学者,可以说,名震环宇,但他却平易近人。又特别重感情,重情谊,是一位和蔼可亲豪放直爽的老前辈。如今,他离开湄潭已当0 多年了,但他仍对湄潭念念不忘。他在上海只要听到湄潭,他总觉待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高兴。也许正如浙大老校友、中科院研究员许良英同志所述:“浙大师生告别了驻留过6 年多的湄潭,但他们永远不能忘怀哺育过的沃土、令人陶醉的秀丽、山水以及质朴淳厚而勤劳的人民。这一段生活往往成为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是啊!历史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了,岁月易近,但情谊难舍,我深信谈老与湄潭人民的情谊将永存人间。
最后,以我自作的两首诗句作为本文结束语,以表对老一代浙大校友的怀念:文军长征到湄潭,浙大师生喜攻关,数学科研结硕果,东方剑桥美名传。浙大西迁振河山,群英会聚小江南。艰苦环境育英才,湄江浙水不解缘。

浙江大学在遵义的文化艺术活动侧记 幸必达

浙江大学在遵义的文化艺术活动侧记
幸必达

-、自杭州到遵义
浙江大学一八九七年创建于浙江杭州,前身是求是书
院,校名儿经更易,到一九二八年才定名国立浙江大学。一
九三七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浙大为了坚持抗日与坚
持教学育人,在炮火声中被迫西迁。经过浙江建德、江西吉
安、泰和、绕道广东、湖南到达广西宜山,也无法安定-最
后迁到贵州的遵义地区才安定下来,留遵办学达六年半之
久。这是浙大历史上有名的“西迁”。抗战胜利后,一九四
六年六月,浙大复员东归。今年二月二十二日是浙大西迁五
十周年纪念日。
浙大留遵办学时期,是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最艰苦时
期,也是浙大艰苦办学并从战争中崛起的重要发展时期。当-
时,浙大虽然只有破庙、茅屋作为课堂和实验室,只有祠堂
和民房作为师生住所,衣食住行都十分艰难。但一千六百余
箱图书仪器完整运来遵义,且还不断向国外添置,教学设备
比较齐全s 严谨朴实的治学新风又吸引着国内外名流学者和:
各省青年。很多知名教授联抉西来,加入浙大的师资行列,
人才极一时之盛。在安定的山城中治学育人,科研硕果累
累,人才辈出,被誉为·东方剑桥”。当时毕业学生现任中
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多达四十余人。学校也由原来的三院十
六学系扩大为六院二十五学系、四个科研所、五个学部、一
个研究室、一个分校〈在浙江龙泉,有八个学系〉、两个先
修班、一所附中、十一所工场和占地三百余亩的农场,成为
一所全国性的、国际知名的综合大学。
遵义是一九三五年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遵义会议”
使遵义名城在我国现代革命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长征纱
的火种和遵义人民的革命活动与淳杯的民风,对浙大师生有
着深远影响。浙大的革命传统与遵义人民抗日救国的进步力
量,如青抗会、音教会、儿童歌咏团、快读书店等等相结
合,在抗日战争期中开展过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和形式多样
的抗敌文艺活动,地区艾艺也达到空前的繁荣。
本文将对这些文艺活动逐一记述.

二、革命传统
浙大是有革命传绕的学校,从-九三一年“九·一八”
到一九三七年‘七·七’抗战爆发之前,浙犬学生的爱国运
动已不断发展。校内原有“黑白文艺社”、“时事研究
会”、“黎明歌咏队”等进步文艺团体,以抗日救国为己
任。参加文艺社和研究会的迸步学生很多,其中骨干力量又
组成晶青年大众社”,在寻找共产党的领导( 1937年2 月浙
大“民先”成立后,大众社自行解散〉。上述文艺社团经常
以壁报、歌咏、戏剧和学习时事等形式开展抗日活动。抗战
爆发后二不少热血青年投军从戎,到浙江南部开展游击战争.
和建设民主政权,有的还去到延安投身抗日队伍。他们的抗
日火炬,又由后考入学校的学生高举着接力下传,
抗战初期,浙大从战火中西迁。笠可帧校长率领千余师
生员工,携带图书仪器,四次搬迁,步步为营,辗转六省,
行程六千余里,历时两年多才到达遵义。沿途曾四次复课并
开展科研和社会调查,不断从事抗日救亡宣传以l唤醒民众,
用科学技术为社会服务,既是宣传队也是工作队。一九三七
年十一月,西天目山一年级学生首先成立句内喊团”,沿途
开展歌咏、戏剧、墙报等宣传抗日,离开江西时,大批学生
组成步行团,沿湘赣公路和湘桂铁路西行,沿途访贫问苦,
捐款劳军,义卖公演,唤起民众同心抗日。为了及时报导战
争消息,从浙江建德到江西时,学校就公开发行油印的《浙
大目报》,鼓舞民气。到达广西时,发行已超过四百期。到
达宜山以后,学生自治会领导学生和外来文化人与当地进步
力量加强联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抗敌文艺宣传。一九三九
年冬天,敌军入侵桂商,浙大学生七十七人〈内女生17人〉
组成“战地服务团”赴广西大塘、迁江、宾用前线劳军,鼓
舞士气。他们自背行装,自编节目,在战地进行救护、宣
传、演出租联络军民等活动,出入枪林弹雨中,经受过战火
的洗礼。校内有“民先”队员组成的“拓荒社”( 1940年后
改称马列小组〉实际领导着学生运动。“黑白社”、“黎
明队”等恢复活动,还增加了“大家唱歌咏队”、“回声歌
咏队”、‘塔外画社”等文艺社团,都为了共同抗日的目标
在工作.这-时期,曾上演过“东北之一角”、“最后一
计”、“九·一八以后纱等剧,举行过抗日宣传大会,分发
抗日传单三千余分,写标语一千余条,还演出过“芦沟桥纱、
“汉奸的末路”、“一家人”等各剧,收入六千余元寄往前
线劳军。校内由‘黑白桂m 编出的《卫星》壁报, 是当时唯
一的进步舆论阵地。还有社办图书馆传播马列著作和进步书
刊,主动向学生推荐进步书籍,吸引了不少读者。这为启发
和指导进步思想起过积极作用。

.–. .、 遵义七年
〈一〉戏剧歌咏一枝独秀
一九四0年二月二十二日,浙大在遵义复课后,已发展
为五个学院.文、工二院设遵义城,理、农二院设酒潭县,
师范学院分在遵义城和湄潭县两处,永兴场还有→年级〈由
贵阳青岩迁来〉。遵义地区人民爱护浙大师生员工, 在艰苦
的抗战条件下,节衣缩食供应生活物资,提供公私用房数百
间,外加工场、农场、体育用地,保证了教学需要。遵、
酒、永人民与斯大师生亲如家人,给湖大提供了安定的治运环
境。浙大师生至今难忘这份盛情。大批学者、专家、文化人
和进步学生汇集名城,使古老的山城增添了抗日民主力量,
形成了文化大交流,推动着文艺的繁荣和地区文化的大发
展。戏剧与歌咏活动开展得格外频繁。
-九四0年二月, “战地服务团”〈前身为德性慰劳队
和协远宣传队〉由广西前线返校复课,首先举行汇报演出,
展示了他们自编自演、丰富多采的战地节目,揭开了浙大在
遵义开展戏剧歌咏活动的序幕。
遵义城是校本部所在地,人才众多,文艺活动格外活
跃。戏剧方面有京剧、话剧,先后演出过曹局的名剧《日
出》、《原野》、《雷雨》等,也协助和指导县中学生上演
过《雷雨》。此外曾分期上演过《野玫瑰》、《万世师
表》、《北京人》、《重庆廿四小时》、《茶花女》等剧。
为赈济、河南灾民上演过《蜕变》以及《一间房间》、《千万
百计》、《可怜的裴迦》等短剧。外语系的“外文戏剧班”,
上演过英语剧《蠢货》、德文中译本《寄生草》等。还有
《金指环》、《此恨绵绵》、《国家至上》、《故乡》、
《禁止小便》、《镀金》、《塞上风云》等剧目。遵义音教
会在一九四0年春天上演抗日歌剧《壮丁》,浙大师生就双
极协助。‘平民习艺所”的孩子们缺少寒衣,浙大晶大家唱
歌咏队”就去组织他们排练话剧,义演两天兼义卖花生米,
顺利解决了寒衣经费。在笠校长亲自倡导下,浙大学生自治·
会为遵义县〈今遵义市〉筹集烟民戒烟经费,义演话剧《自
内兄弟》三天,收入三千余元,使卫生院能顺利开展戒烟工
作。京剧方面( 1938年浙大京剧研究社成立于广西宜山,常-
于每周末排练〉,还演出过《打渔杀家》、《四郎探母》、
《珠帘寨》、《拾王饲》、《黄鹤楼》、《三堂会审》等剧.
目,很受欢迎。
歌咏方面有单独的晚会,有的和话剧同台演出,也有到‘
学校、街头教唱的活动。主要歌曲有《流亡三部曲》、《大‘
刀进行曲》、《打回老家去》、《到敌人后方去》、《军民
合作》、《我们在太行山上》、《游击队之歌》、《歌八百
壮士》、《黄河大合唱》、《旗正飘飘》等。此外,还有单.
独举办的西洋名曲演奏晚会。随着抗日民主运动的深入,
《古怪歌》、《茶馆小调》、《朱大嫂送鸡蛋》等歌曲也,从今
浙大流传到中、小学中间,成为流行歌曲。
这时,学生自治会实际领导着进步文艺活动。除以学校句
名义集体演出外, “大家唱η 、品黎明”、品回声”、晶乌?
鸦”等歌咏队也有独立开展的活动。为一九四0年二月“大
家唱”队帮助“平民习艺所”排戏、教歌, “回声”队在遵
义开过三次音乐会,有独帽、二重唱、合唱、小号猫奏、坚:
筒长笛与钢琴三重奏等,还演唱过亨德尔的弥赛亚里的阿里
鲁亚大合唱和阿门等高难度的曲子。‘大家唱”队还和遵义
音教会共同举办过歌咏晚会、儿童歌咏比赛等,曾在播声电
t 影院公演。一九四0年五月,遵义音教会曾邀请浙大钢琴教!
授王振声、小提琴家鲁之翰举行室内音乐会,演奏肖邦等外J
国名曲,胡刚复教授应邀和学生数十人参加。沈思岩教授也
举行过个人音乐会。一九四一年五月,庞曾漱、叶楚贞等学
生曾为老城小学和女小学生歌咏会担任钢琴伴奏三天,演唱
《黄河大合唱》。
演出节目多在一些纪念日,如‘九·一八”、“七·
七”、“五·四”、“一二·九”或元旦、国庚、春节等,
也有专门选定的募捐、义卖时间上演。
在遵义,热心参加这些活动的老师有费巩、张君川、索
天章、丰子饱、沈思岩等,还有校外人士邱堡(步兵学校上
校文艺处长〉。他作为客人,热心剧运,积极担任导演、舞
台设计和演员,节假日也不休息。不但义务帮忙,还常常贻
钱招待浙大的穷学生,他是遵义剧运有特殊贡献的人。热心
参加活动的学生有华慰曾、吴正西、范文涛、姚文琴、茅于
美、詹声穗、吴祖康、王郑德、黄孝述、郑士俊、唐广蒜、
徐贤璋、庞曾漱、叶楚贞等。他们都乐于在文艺活动中贡献
自己的才华。
湄潭县城虽不大,它作为分部,也有不少艺术人才。浙
大和附中实际完全包揽了当地的文艺活动(只有个别川剧清
唱、说评书是例外〉。在那里有“浙大剧团”、“国乐会
〈京剧〉”、“回声歌咏队”、“附中剧团”、‘附中歌咏
队”等团体。一九四0年起,话剧方面上演过《排色网》、
《雷雨》、《日出》,还有《野玫瑰》、《万世师表》、
《花烛之夜》、《草术皆兵》、《金玉满堂》等大型话剧,
也有《搜查》等短剧演出.京剧方面演出频繁,先后上演过
《打渔杀家》、《凤还巢》、《珠帘寨》、《宝莲文I》、
《四盘山》、《捉放曹》、《霸王别姬》、《贺后骂殿》、
《打鼓骂曹》、《辙门射就》等。歌咏方面以得回声歌咏
队”为主,演唱和敏唱抗战歌曲,与遵义城相同。抗战后期
还经常举行篝火晚会、诗朗诵、扭秧歌等,把《凡妹开
荒b 、《茶馆小调》等在群众中广为传播。酒潭附中的演出
活动,除节假日外,有时也用“恳亲会”各义邀请群众观
看。河边的大礼堂总是坐得满满的。参与活动的老师,大学
部有孙逢吉、张君川、索天章,中学部有吴耀卿、袁箴华、
过雪琴、周本澜,学生有李秀云、陈献、陈永淦、欧以健、
谢学锦、戴立信、程嘉锡、冯玉岱、崔北芳、陈星炜、李少
云、邵英多、胡久明、幸必达等,此外,还有邮局、银行的
社会人士,都是文艺活动的权极分子。演出后,募捐或义卖
效果都好。
一年级定居永兴以后,先后六年,每年都有新生几百
人,学完一年基础课才分到湄潭或遵义。一年级学生主要由
学生会领导文艺活动,在青岩时期,组织过“抗日宣传
队”、“战时工作队”等( 1940年上年〉,经常利用星期日下
乡或作“起场”宣传,有唱歌、演戏、写墙报、演讲等形
式,还附带给农民医治所疮、波泡疮、癫剩头等,颇受欢
迎。曾演出过《放下你的鞭子》、《送子参军》、《死里逃
生》、《菱姑》等话剧。一九四0年‘三·八”妇女节,女
同学举行义卖捐款劳军,品类有自己珍藏的钟、表、首饰,
有亲手缝制的自布书包,有共同制作的江南小吃,真是花样翻
新,别开生面,义卖收入全部用于劳军。此外还有外语歌
咏、小型歌舞、京剧清唱等,节目丰富多采。一九四0年秋
天搬到永兴,先后上演过《民族万岁》等大型话剧。歌咏晚I
会随时举行,两盏煤油灯一挂,演得有声有色?观众很多。j
热心参加这些活动的有冯斐老师和下帅、李涵普等十多位学
生,每年都有一批积极分子涌现。这些活动,都是学生自
己组织由自治会出面,有时学校也拨点经费用于布景或照
明,一般还是学生自己出钱又出力,因陋就简。女同学有的
花被面,也常常搬到京剧演员身上,一般道具都在师生中借
来,布景如果是雕花门窗,就向富家大院去拆借,有借有
还,借用各种摆设也很方便。舞台美工总是千方百计搞出好
设计。演《日出》和《雷雨》都有极漂亮的布景和陈设,观
众叹为空前。
一九四0到一丸四六这六年中,遵湄戏剧、歌咏活动
一再掀起高潮,社会人士和爱国青少年和浙大师生同台演
出,结为良友,有的后来成为专业的文化战士,这不是偶然
的。
以抗日救亡和争取民主自由为目的,以戏剧、歌咏为主
要文艺形式,歌颂抗战,歌唱进步,抨击封建、愚昧与专制
独裁,也宣传科学以启发民智,这对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起
过一定作用。

〈二〉书、画、木刻不断展出
浙大曾以其套萃的人才与丰硕的科研教育成果,在战时
茧声中外,同时也有一批书画艺术大师与遵义人民结下了翰
墨因缘。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浙大以其雄伟的气魄接纳入
才,也从多方面培养人才。从三十年代起,浙大就开设音
乐、美术等选修课,校同中随时有书画艺术展览,鼓励学生
重视美育和艺术修养。马一浮、柳治徽、沈尹默、沙孟海、
丰子饱、陆维钊等素负盛名的艺术大师都先后到浙大讲学或
任教。他们的艺术修养和高尚情操,对浙大师生的书画活动
有深远影响。在抗日战争初期,浙大师生的书画活动已相当
繁荣。
遵义的书画家很多。前有傅同形、平翰、郑子尹、莫友
芝、察庶昌,后有王藻章、陈启绪、晋蓉舟、霆念勋、谢方
塘、傅粥、方锡纯、曹欣余等八大家,有不少传世之作,抗
战时期有刘纬生〈一园老吏〉唐湘冰、陈世凡、刘新文、魏
西云、胡楚泊、周天权、张季立、左靖等书画知名人士。浙
大教授中以书法、绘画见长的很多,如缪饿、王驾吾、鄙承
诠、视文白、苏步青、王季梁、胡哲敷、丰子皑、诸葛膜
等,都与当地名流为文字交。一九四四年黔南事变后, “西
南文艺垦殖团”熊佛西等赴遵,更增加了书画界的力量,书
展、画展、联展络绎不绝。如一九四一年九月十八日举行的
“抗战书画展”,展出作品四百余幅,展期四天,观众十分
踊跃,在遵义是空前的。
丰子饱教授是浙江嘉兴市人,一九三九年在宜山加入浙
大,随校来遵,担任艺术欣赏和现代文学课。他的音乐、书
法、绘画都别具风格、独树一帜。他在遵义以音乐、绘画知
名,从事抗日宣传卓有建树.他在丁字口竖起的大型宣传画
栏上随时发表醒目的大型宣传画,以披露日军暴行为主题,
使人悚目惊心,同仇敌恼。这些圃,有他亲自创作的、也有
他指导青年学生创作的。他这一时期著述宏富,出版过《客
窗漫画》、《战时相》、《绘画改良论》、《子皑攫画
集》、《子饱近代散文集》、《子饱漫画选集》等。还有与肖
而化合编的《抗战歌曲》一、二集。遵义确是他艺术丰收的
好地方。著名的漫画《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寸丹心三尺
剑,更无余吻答君亲》、《油壁垣车蜀道难》都作于遵义。
搅金顶山时画有《英谓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白云无事常来往,莫怪山僧少送迎》等,无不清新俊逸。
}九四一年辛巳人日,丰子饱与遵义举人赵乃康、浙大教授
王驾吾等郊游沙滩,渴西南三大儒郑、英、黎墓,创作有
《高楼桂槛知何处,剩有寒梅照古邱》、《柳待春罔绿未
生》和《折取一枝城里去,教人知道是春来》等西帽,并为
郑、英、黎画肖像,参加编订《子午山纪游册》以记载诸先
生题咏,可谓一时胜事。他一九四二年赴渝工作才离开遵
义。
另一位画家柴扉,他原是国立艺专教授,战时辗转西
来,定居酒潭,曾兼任附中美术教师,在附中培养过不少倾
心艺术而卓有成就的学生。一九四二年二月,他在遵义举行
个人画展,观众十分踊跃。展后以收入四百元捐助劳军。柴
扉兼通中西画法,尤以画少数民族生活及服饰见长。他笔下
的劳动人民都是精神饱满、服饰整洁的,可见他对劳动人民
十分尊重。他的山水画气势磅睛,雄劲中见秀美, 《长江三
峡长卷》别具匠心。抗战胜利后仍回杭州艺专。
诸葛棋书画俱佳,与遵义魏西云、左靖、陈世凡、“垦
殖团”熊佛西等都举办过书画联展。对繁荣遵义山城的文艺
活动功不可没。
木刻艺术是三十年代党领导左翼文艺运动中的战斗武
器。木刻工作者用它揭露黑暗和歌颂黎明,为劳苦大众呐
喊.由黑色发展到彩色,由宣传抗日到争取民主,不少木刻
蒙遭到逮捕和迫害。随着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木刻又成为
战时的重要宣传力量。当时,浙、湘、桂、川等省的术刻运
动已续展开,而贵州还在痕难举步。浙大史地系学生陈耀
贺,一九三八年开始学木刻,一九四0年受教于著名木刻家
李桦,一九四二年加入“全国木刻研究会”, 一九归三年被
选为全国木刻理事之一。这时他在浙大二年级学习,筹备成
立“全罔术刻研究会贵州分会”,会址就设在遵义浙江大学
内。
浙大“墙外画社”先在何家巷举行过一次木刻画展。一
九阿二年,全国木刻研究会决定在国内十个地区举行晶双十
木刻画展”,展期六个月,要求在地区内各县再巡回展出。
贵州,嗖区由陈耀寰负责,经过向全国征集作品和浙大学生的
创作,收到李桦、荒烟等名家作品和育才学校的几十幅木
刻,双十画展如期在贵阳展出三天,作品二百一十六橱,术
刻书刊六十四种,加上术刻工具展览,观众达四千余人次。
这次以坚持抗战、要求进步为主题的展出,满足了人们向往
光明与追求幸福的渴望。一九四三年十月展出第二次,内容
更加充实,在二百一十五幅作品中有套色木刻四十幅,观众
达二万人次。这在物质艰难的条件下是十分可贵的。当年还
在浙大举行过赈济豫灾木刻展,门票和卖画收入全部用于赈
灾,计二千二百余元。学生中还踊跃捐献,女同学带头认捐
一千元,表现了浙大学生对灾民的深切关怀。此后,还在惠
水、普定等县作过巡回展出,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此外,浙大附中还在酒潭举办过雕塑作品展览,遵义市
老城小学成立过·美术活动室”,举办过儿童书法、绘画比
赛,对启发儿童的艺术进步具有实效,浙大师生都曾积极予
以协助。
〈三〉墙报、学报及百家争鸣
多年来,浙大学生会办有《生活壁报》作为学生自由发
表意见的园地,从生活、学术到时事政治,无所不谈,具有
民主思潮。一九四0年七月,训导长姜琦撕毁学生对训导处
的批评文章,并以辞职要挟坐校长处分学生,结果是他自己
下台,笠校长另聘非国民党员的政治学教授费巩担任了训导
长,民主反而得到支持。费巩宣布当训导长不参加国民党、
不领训导长兼职工资〈用于学生报刊〉,并为《生活壁报》
重写了《发刊词》,允许学生对国事、校事发表不同意见,
可用笔名发表〈学生会对真姓名负责保密〉。以此, 《生活
壁报》成为学生的民主自由论坛,大大推进了爱国民主运
动。但好景不长,费教授在五个月后被迫辞职,紧接着是国
统区皮共高潮的到来,舆论遭控制,学生被逮捕, 《生活壁
报》也黯然失色。学生社团被迫停止活动,只有“质与能自
然科学社”还能存在,学生运动转入低潮。
一九四四年黔南事变,国难当头,贵州群众奋起抗日,
成都市中学被特务攻击,激起公愤。浙大《生活壁报》打破
了几年的沉寂,再次成为民主自由论坛。一九四五年,费巩
教授在重庆被绑架杀害,浙大学生在青年军中被逮捕, 又在
《生活壁报》上引起强烈共鸣,反独裁与争民主的呼声,在
浙大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学生运动, 《生活壁报》担负起它的
历史使命。
此外,学生中还有多种小型壁报,如“海鸥”、“新
潮”、“联合”、“春革”、“文萃”、“笔联”、“壁
联”等等,不一而足。它们都有自己的政治观点和立场,有
经常性和在纪念日出特刊的,一般都能贴在校内。那些坚持
真理、追求进步的言论,总是受人欢迎,而反动落后的言论
邱使出笼,不久也被斗垮或自行消失。
浙大的学术性刊物很多,在抗战艰苦、物质十分困难的
情况下,学校对这些出版物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铅印换石
邱,没有白报纸用劣质纸〈当时叫工厂纸〉。经费、人员布
保证,出版数量反而比战前有所增加。一九四一年统计,出
版有《固立浙江大学季刊》、《科学报告》、《国命旬刊》
等十种定期刊物,各学院、学系出版约二十种不定期刊物,
都在国内外交流,具在高质量的学术价值.此外,学生会、
i同学会也有刊物出版.
《浙大日报》在西迁途中公开发行,到遵义后不再对
外,但每天抄收的电讯都无条件送给遵义的地方报纸,这是
2们唯一的新同来源,一直维持到抗战胜利复员东归。
出版事业的繁荣,是战时浙大的又一特点。
〈四〉诗词创作一时之盛
一九三八至一九三九年,国学大师马一浮曾来浙大讲
学。’ 一九三九年一月,马一浮赴渝任新职,有留别浙大诸讲
友诗, “故国经年半草莱,瘁乡千里历崔鬼。地因有碍成高
下,云自无心任往来。丈室能容师弟坐,蚕丛力遣五丁开。
苞桑若系安危计,锦慕应培禹梗才。”其爱国、育才及称颂
浙大之意,溢于言表。
浙大文、理、工、农和师范各院系的教授,学贯中西兼
通诗文的不少,公余唱和,多忧国忧民,发聋振愤之作,但
组成诗社并且定时填词赋诗的只有“湄江吟社”。
“凋江吟社”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八日成立于洒浑茶
场。参加吟社的教授有文学院视文白、胡哲敷,理学院苏步
青、钱宝琼、王季梁,农学院刘检芝,师范学院郑晓沧,另
有农学院农场技术员张鸿漠,以及江希明教授的父亲江恒源
〈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共九人。他们集社之后,在湄潭茶
场、农场共有八次雅集,或分前赋诗,或命题索句,有诗有
词,得《湄江吟社诗存》二辑行世。当时只有石印本,保存
的不多。洒潭县文物工作者编印《源潭风物诗词选》时曾有
选载。其中不少是传世之作。如s

视文白
山城寂历树抉疏,窗影叉丫月上初。
乍听础声传远近,频游古洞爱清虚。
百年鬼火王伦血,千载巢经子尹书。
六载烟尘归来得,凉风天末屡愁余。
调江歌恩
水调’R头·欢饮郑公晓沧
苏步青
.
赏舍立三处,近蜀似依刘。十年旧雨重聚,杯酒为公
酬。忆昔东西行役,公独任劳任怨,风月伴离愁。对菊传吟
句,此兴尚存否?湄潭好,鱼米国,可淹留.男儿磊落,何

须泪洒古播州。且酌茅台香醋,应舞龙泉长剑, 昕我醉中
讴。乱后故人少,况复断乡邮。
lit新茶 钱宝琼
.

诗送落英眉未伸,玉川畅饮便骄人。
乳花任绿香初散,谏果回甘味最真。
旧雨来时虚室自,清风生处满城春。
提夸越客揉烧法,话到西湖总怆神。
譬目崇感 王季梁
倦游到处且栖迟,难得天涯有我师。
空谷移兰作盆景,虚窗刻竹写槌辞。
客中雅集宜留句,徽外奇花又榄枝。
绕郭一湾湄水绿,赏春岂必太平时.
夏日遭兴 刘淦芝
梅材局敢妄痴求,长夏萧闲即是侯。
月上山巅观楼喘,风回渡口昕童讴。
分瓜时怯无佳昧,法暑还欣有妙筹。
既在双酒怀抱里,时将清水洗吾头。.
酒江小集 江问渔〈恒源〉
湄江权当作西湖,莫向东风问旧庐。
半日偷闲聊啸傲,百年如梦总空虚。
飘零幸得替朋集,寂寞还宜水竹居。
待到六桥泛诗妨,迫怀往事意何如。
胡背敷
只为芳心恋月华,欲随丹凤到天涯。
桐阴康寂无消息,雁阵敖敖似怨墟。
翠袖寒生应少减,繁星彩焕未全遮。
通知海上冰轮涌,乍见桥边竹影斜。
情桐待月
郑晓沧
六载干戈迄未休,千山万水复西游。
酒潭水竹留因夏,巴郡云山去待秋。
鱼美聊堪供醋町,瓜甜亦足解烦忧,
安排生理无它术,不恤吟诗雪满头。
夏目遭兴
丽景张鸿漠
傍漠缓缓步芳茵,临水静观身外身。
柳曳轻丝穿晓露,桃开笑庸醉新春。
收童牛背横吹笛,樵畏山腰乱伐薪。
锦绣郊原频远望,归途对对踏青人。
此外,工学院教授和附中教师们也时有吟咏之作,不能一一介绍,这里可以把工院机械系易修吟教授的一首诗作为代表,以见一斑。
斯大复员 ’竺段长 , 易修吟
春风吹暖到山城,郁李敬桃次第荣.
立达功能参造化,新兴士气仰陶成。
千年道传斯堪记, 十载贤劳孰与伦。
马首欲东人意快,弦歌更共浙潮鸣。

浙大中文系是以重视古典诗文著称的,学生中吟诗作赋也蔚然成风,这里不能赘述。总之,诗词创作收获宏富,也是浙大在遵义的一个小小特点。

四、 余 啻

五十年华匆匆逝去,但浙大抗战时期的文艺活动还发挥
着它的影响。定居北美、台湾的求是门人,至今还保持着歌
咏戏剧的传统,有的四辈同堂都能客串京剧,有的一家有几
个演奏能手。每次校友集会,都有歌咏和戏剧节目助兴,而
且都是自家演唱, 一堂欢娱,大有返老还童之概。在老校友
们的交往中,咏诗填词,膜韵唱和也是常事,足见当年濡染
之深。
浙大师生对遵义眷恋之情,历久不衰。这些年来,旅居
海外和住在国内的老校友们,不少人想重返遵酒,都有诗文
表达他们的怀念。如苏步青的, “……求是声音怀笠老,橱
油灯影忆洒滨”。杨新美的“酒江水碧,求是教深,情谊殷
厚,花果芳馨” 。周本湘的= “……重到双调寻旧梦,弦歌
依约似当年”。黄宗颤的串“赤日炎炎’赤子归,乡思缕缕四
十年”。李育农的, “四十二载换新颜,心潮澎湃忆当
年”。刘操南的z “湄江浙水两缠绵,剑气诗花五十年,
赢海求经传绝学,播州立雪快良缘……”。钱熙的s “狮
山泪水烟云外,旧友新朋梦跺阔”。吴太华的s ‘龙山郁
郁春风暖,溺水悠悠教择长沙。他们凰然都已苍颜白发,
仍然一往情深,满怀赤子之心地歌颂这第二故乡的山山水
水。
旅居海外的师生,格外有去国怀乡之感,他们的诗文往还也充分表露了衷曲。如北美阙家冀s ……·当年负芳浙江畔,正春风桃李,灿烂韶华。……”,徐守渊的“昔日单身
男女,忽尔儿孙成趣,两鬓己如霜。本性未能改,狂猖少年
郎”。马国均的‘射灯虎,开夜宴,酒凝芳。相互间讯,何
时签证拟还乡……”。王务兰的“昔日播州聚,再见德人
庄,缔年往事回想,携手在天堂。我已神驰泪水,争奈无常
世相,难度九秋霜。记取老城郭,求是好儿郎……”。大家
都有“自首重逢悲契阔,青衫作伴亿崎蝶”之感。愿浙大师
生与遵义人民的情谊万古常青。

浙大在遵义创办的《思想与时代》学术性期刊 王树仁

浙大在遵义创办的《思想与时代》学术性期刊
王树仁

科学家竺可桢的论文《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
取材丰富,持论精辟,至今尤为世界上研究这个问题者首届
一指的著作,查笠可椒著作目录〈科学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出
版的《竺可桢文集》五二0页〉,见该文最早发表在一九四
四年遵义出版的《思想与时代》三十四期上。
《思想与时代》是抗战时期( 1941-1946年〉内迁遵义
的浙江大学文学院主编的,当时在我国西甫一带颇为知识界
所瞩目,公认为是具有一定影响的人文社科学术性刊物。
该刊主要是发表有关哲学、伦理、政治、文学、历史、
地理、心理、教育等内容的文章.作者大部分为浙江大学、
西南联大、中大和云大的文科敬授.见解精辟,启迪思想。
如笠可帧、钱穆、张其肉、张荫麟、谭其骥等数授在地理、
历史方具有新鲜见解的论著,冯友兰、贺麟、谢幼伟等教授
关于哲学、伦理方面问题相互讨论、争鸣的文章,缪锁教授
对诗词研究的论文,最受文史爱好者及青年学生的欢迎.每
期出版,另售旋即告罄。浙大文科学生,几乎人手一册。望
庆、昆明、遵义,当时为国内学者、文人云集的地方,人才
荟萃,被誉为战时文化名城。因此,这份刊物在)定程度上
反映出那时国内人文社科的研究动态与学术水平。
该刊一九四一年八月在遵义创刊,社址在当时的水啊衔
三号,后迁经历司街十号,在贵州共出了四十期,浙江大学
迁回杭州后,从一九四七年四十一期起,又继续出至一九四
八年十一月。在黔浙两省先后共出五十三期。目前国内收藏
原刊〈复印者不计〉者达三十二个馆室。收藏最多的是杭州
大学、厦门大学图书馆,藏有-五十三期全套,中国科学院历
史研究所第二所资料室收藏至五十二期,仅缺五十三期一
册。其次是北京图书馆,收藏至五十期,贵州省图书馆收藏
十三期,其他公共系统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川、
浙江、a 辽宁、吉林及甘肃诸省市图书馆,高教系统如北大、
中山、复旦、南开、武大、川大及华东师大等图书馆,科研
究系统如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资料室和中共中央马
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图书馆等处均有部分〈有
的也多达四十余册,如中山大学图书馆即是〉收藏。
抗战期间,印刷、纸张、经费、交通条件均极困难。出-
版物一般发行量都不大. 《思想与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尚
能流传全国,风靡→时,影响之深远,一般刊物罕与匹比。
今天,作为历史资料,对抗战时期文化、学术方面的研究,
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浙大学生在遵的“倒孔”运动 李春银整理

浙大学生在遵的“倒孔”运动
李春银整理

一九四二年初,原浙江大学分驻遵义、洒潭、永兴三处,校
本部设在遵义何家巷。当时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浙大
学生的民主活动已成为黔北地区“民主堡垒”。在日本的侵华
战争中,当一九四-年广州沦陷、香港危急之际,一些国民政
府要员及眷属们惊惶失措,纷纷策划逃亡。当时行政院长孔禅
熙女儿孔二小姐〈令侃〉竟占用飞机,载运私人财物及狼犬出
逃。很多精湛的爱国民主人士,由于缺乏运载工具反而沦于
日寇的铁蹄下。这一消息传出后,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
掀起了全国性的“倒孔运动”。当时,驻遵义的浙江大学在中
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由进步学生谷长郭、王鸿礼、张宣三、
吴作和等,以秘密或半公开的方式,透露了昆明来信,又通
过《生活壁报》向全校公开,立即在全校引起震动。反对
孔祥熙,反对黑暗统治的斗争,时间是→九四二年元月十
五日,浙大学生代表分赴至遵师、省离、玉锡、豫章等校联
络,准备举行“倒乱示威游行”。这时遵义的警备司令部召
开紧急会议,宣布实施戒严,禁止集会6 在群情激愤的形势
下,浙大学生终于突破障碍,毅然举行了全校学生参加的
“倒孔示威游行”。游行队伍从何家巷校本部出发,通过了
字口到北大路,再折回“中正桥”进老城体育场,宣读《倒
孔宣言》。沿途曾高呼口号,散发传单。遵义警备司令部出动
大批部队戒备森严,仍元法阻止学生滋行。一月十六日上午,
浙大学生在笠校长和部分教授参加下,倒孔游行终于胜利举
行。以遵义警备司令部为首的党、政、军、特·不断对浙大学
生初进步力量进行镇压,先后逮捕了与运动有关的主妥学生
何友谅、王惠〈女〉、陈海鸣三人,均由中统“黔北督导
区”转送贵州省调室处理。经过刑讯逼供,这批进步学生,
面对刽子手们的暴行威武不屈e 后来陈海鸣、王惠经笠校长
蕾le保释,何友谅被他们杀害在重庆巳县五云山集中膏。
“黔北督导区”主任鲍沧指使特务叶道明于一九四二年一月
1t一日在酒潭栽脏逮捕进步学生滕维藻、助教潘家苏等二人。
后经笠校长和教授们指证特务栽脏的罪行,国民党当局被迫
释放了他们.国民党上层曾派中蚕磐墙基、中统局高级骨干
熊东牵.教育部督学钟道赞先后到遵义进行调牵营倒孔”事
件,中统局长徐恩曾、军统局长戴笠以及陈立夫,均曾先后
来遵义查问过情况.
民主运动在当时的镇压下仍持续发展。一九四二年冬,
特务周家乾向鲍沧告密z 鸿斐〈女〉是中共地下党员,并且
是永兴“倒孔运动”的领导人。鲍派叶道明、李天坤、银兆
奎、刘锡昌.苏志东等九人,前往永兴将冯斐骗出宿舍逮
捕.并事前指令特务越促成、赵禹{震、张自修、刘兆荣等
等四人在松槐路等候,当押解冯斐的专车到达时,苏志东立
即将冯斐戴上手铐及眼镜,化装成男人模样,用黄包车拉至
老城大井坎十四号,经鲍沧、赵促成及省调室汪龙海三人
轮流审讯,胁迫他“悔过自新” 强令写所谓“悔过书沙。
. 这事遭到公正舆论斥责,引起浙大师生群情激愤。在社会各
. 界强大压力下,专员高文伯,根据省府指示,会同省调室主
任戴天强,决寇释放冯斐缓和空气,但暗施鬼赋伎俩,由鲍
抢伪造“悔过书”,盗用冯斐名义,几次易稿第改投《黔声
日报》,大字标题“良心未泯,弃暗从新”,在该报一版刊
出。消息传到浙大后,进步学生万分愤慨1 当时有女生下婶
仗义执言,痛斥特务组织的横行黑暗,要求学校当局追查淌
息来源。时有特务周家就把下婶言行密报鲍沧,鲍派李天
坤、银兆奎、刘锡昌等五人,将下婶捕到大井坎办公处经过
审讯无结果,然后才由专署释放。忆往昔,在今天繁荣昌盛的
祖国大地上,人们可以自由呼吸,幸福地生活。这是无数先烈
前扑后继,用鲜血换来阂,‘ 我们当加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
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