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家桢与大学科研-第3章

第3章 瓢虫世界乐无穷 遗传大师刚起步

  东吴大学与燕京大学,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影响和资助下, 很早就建立了师生交流的校际关系, 东吴大学句;年挑选出有培养前途的学生直升燕京深造。
  在生物教育方面, 根据L.A. Schneider (斯切耐德)子L984 年同际科学史大会上发布的比文《遗传学伍中同》中的统计数字,从1 921 年到1933 年,燕京生物系培养了22 名硕士. 且中街9 名来向!J;吴大学c 在11-七期间,洛氏基金会为其中的1 3 名研究生提供过l 至2 年的助学金。1923 年到L93 1 年
毕业的生物学硕士中. 至少有3 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930年至1933年获得生物学硕士的l1名学生中.至少有5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8位博士生中,有4位是东吴大学毕业的。
  谈家桢的老师、接任祁天锡教授出任东吴大学生物系主任的胡经甫博士,于1926年被燕京大学生物系聘为教授, 并在两年后担任系主任。为了解决谈家桢读研究生主的费用,胡经甫亲自带着谈家桢与洛氏基金会驻华代表,也是他的老师丰13天锡教授见面倾谈,提出申请。也是祁天锡慧眼识才,在他的有力促进下, 果然为谈家桢争取到了洛氏基金会的一笔资助, 虽然费用不多,但足以使谈家桢在燕京大学安心完成研究生的学业[1]。
  1930 年秋, 21 岁的谈家桢告别父母, 只身先到上海乘轮船至天津, 再换乘汽车到达北京。

[1] 从一个世纪的历史角度看,中国遗传学家的培养,在经济背景上均未脱离洛氏基金会的影响。
谈家tli 白:r./1;拟尔开始第一汰接受陆氏基金. 取得f联系. rr以后20 年卑不l听得到洛氏基金的资助, 并依赖这些资念成功I也注~j造传字非f究. 取得了一咆成§~1 . 从一般的资助者成为if(点资助者。
至1 970 年代民用i I I •网开始改革汀仪. 淡家lv’i与浴氏基金会的关系始终也t有中在rr . 基金会信任地多次接受谈家桢对学生们的创t,=. ; r,给Ll I资助c 几才年3挺. 谈家桢利用洛氏基金.卓有成效地开展jJii传学研究并且1中|苟擒养大批高级人才. 在遗传学•fi业t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洛氏基金会所首肯。
1991年,洛氏基金会认为谈家桢是基金会资助的外国学者中一个成功的典型,授予他洛氏基金会资助者榜样称号。

  谈家桢一到北京, 就先拜访了胡统甫先生, 在选择主修专业和导师等问题上征求老师的意见。胡经甫很在唯谈家桢, 有意让谈家桢作为他的研究生, 主攻昆虫学。但是. 谈家桢更愿意;学习遗传学. V-志要在这个领域做一番事业. 所以向先生婉转|览言‘ 说臼己臼小就有一个探究生命;$: i踞的梦想, 此前已对:ib1r:文等一些有关遗传与优生的学悦, 读f一些书. 做过一些初步的探讨,此番来燕京, 就是非常想在遗传宇:领域有所发展。胡经甫尊重学生的选择, 连说: “好好好. 人各有志l嘛。” 他应议谈家桢从事以亚洲瓢虫为实验材料的遗传规律研究. 井把他引荐给李汝棋教授。
  那一年, 李汝棋压不到40 岁. 正值一个科学家主|三命和事业的巅峰期. 与谈家桢见面一谈, 惊为天才, 使当即表态说: “欢迎你投身遗传学研究. 至于这个硕士生导师么,也只能由我来担任了, 不知你是再愿意? ” 谈家桢说:“我愿意。”又说: “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有机会. 跟随李先生从事遗传学的研究。”
  谈家桢就这样进入了李汝祺领导的实验宰。
  谈家桢在燕京大学研究专F.期间,所做的研究课题是阳市|经前提出的。
  胡经甫希望谈家桢从事以亚洲瓢血为实验材料进行色斑变异遗传规律的研究, 这可能是与胡经市毕生从书昆虫学研究有关。豪放祺对此表示认可,谈家桢的研究课题就这样定了下来。
  谈家桢一开始的研究课题选择的实验材剌(对象) 便是瓢虫。
  瓢虫在《辞海》E扫描述为: 瓢虫. 昆虫纲. 鞘翅目. 到1虫科。休呈半球形,色多美丽、具斑纹等。“色多美丽, 具斑纹”,这当然就便于观察,有什么变异, 一对比就立见分晓。瓢血的第二个优点是繁殖快, 以蚜虫为食,成本也低。

谈家桢在燕京大学第一学娥的注册表与选i果表{北宗大学档案馆提供}

  白天, 谈家桢li段渺在北京西山lflJ 的田野和山林!l!. . 为瓢虫捕捉饲料( 蜘虫); 晚上他则进入实验室|喂养瓢虫. 对它们进行杂交试验, 观察其后代形状的变异性4情况. 记录、分析与研究。每天工作14 、15 个小时是常有的事,但谈家桢感剑其乐无穷。
  一年半的时间内. 谈家桢共采集了10 193 只瓢虫, 除517 只的再j翅色斑因“发商不够清楚” 而未被使用外. 其余9 676 只中, l 648 只具有带边.8 028 只为纯黄色,’带有不同数目的斑点。
  瓢虫如不及时·供应食物(呀虫) . 它们之间会相互残杀, 以大吃小。谈家桢一一将瓢虫编号. 然后逐对进行杂交试验. 观察纪录“子一代”、“子二代”…… 的性快变异情况。因果Ill虫的个体很小, 需要如绣花般的仔细与耐心. 所费时间里是不可计数。
  瓢虫生活的环境复杂. 前功范罔极广. 且不像豌豆、水稻等已是经典遗传研究对象、能维持:比较纯的品系. 而是多为杂和l:r , 导致对其进行性状研究是一项很复杂、工作量陆大的工程。这期间. 谈家桢通过实验室观察, 发现瓢虫的色斑并不能在各个变革中中稳定地遗传、说明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种” 。
  为了进一步研究. 同时将浩大的工作量简化, 再思考是什么因素决定瓢11.稍翅色斑的差异以及形态多样的色斑表现. 谈家桢依据瓢虫色斑. 将瓢虫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黄底mi.( var. succinea Hope ), 鞘翅底色为黄橙色.没有或者有不同数目的黑色斑点; 二窗薄黑缘型( var. aulica) . 每瓣制翘边缘为黑色, 中央有一个较大的精色斑点; 匹|窗厚黑缘础( var. spectabilis ) , 每瓣靴翅边缘为黑色, 且黑边较粗. 中央留有两个橙色斑点, 上大下小; 二窗厚黑缘型( var. conspicuα ) . 筒:瓣鞘翅边缘为黑色, 日,黑边较粗,中央有一个较小的橙色斑点。
  正是这个依据瓢虫特有斑点(就性;I犬)的分类, 使得谈家桢的研究工作大为简化, 且研究的方向戚线形, 指向性非常明确。这个实验研究设计思想,恰好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选J幸简易区分的质量性状来揭示分离定律是一个道理。进而. 谈家桢轻车熟路地展开了深入研究工作: 通过杂交实验验证黄底型与其他三种黑缘型之间, 以及不同黑缘型之间的遗传关系。
  实验从利用野外收集的理Ill虫培养与自交开始, 结果发现野生的黄底型瓢虫的后代均是黄底型. 没有分离不日变异. 斑点数目在自交系中也不发生改变,说明!l!f rl::黄)缸型瓢虫是纯合个体。而黑缘型的自交F l 代, 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没有变异, 全是黑缘型; 另一种贝1J I一H现了1 /4 的贵底型瓢虫。三种黑缘剧的向交结果一致, 说明野,吃的黑缘瓢虫有纯合. 也有杂合的、且,三种黑缘型相对黄底型, 都是显性。
  随后, 进一步利用三种黑缘骂骂两两杂交的方法分析不同黑缘型瓢虫之间的遗传关系. 发现: 不同黑缘型瓢虫杂交了·代. 并不符合孟德尔遗传比例(比如杂舍子二窗厚黑缘型和杂含子四窗厚黑缘堪的杂交子代, 出现二窗厚黑缘型、阿窗厚黑缘型以及黄底型三个类型,仁1比例为2: 1: I ) ; 三种黑缘型似乎是1t1 三对独立的等位基因tk”定的; 这些基因之间存在上下位效应,共同调控鞘翅色斑的形成。
  谈家桢用杂交的方1去. 分析盟Ill 虫革;i1j翅色斑的利1丰I J I类型’ 得出“纯黄包无黑点I’即所i自SU|断。“遗传学分析的结果表明以「-三种性状. 每一种都是lh独立孟德尔遗传因子所支自己, 官们三轩在边传上的关系是上位的关系… … ”. “这些因子的上位关系是co旧:picua > spectabilis > Aulica > succinea ” 等。这些都是谈家帧经过思考与系统分析后得出的初步结论,并在研究生论文中表述。
  可见谈家桢初涉的研究工作. 主要利用瓢虫作为实验材制. 通过实验研究,以统计学为手段,从迪转学的方JJ支重新审视并认识瓢1t色斑变异, 结束了主观命名的分类方法。
  当李汝棋教授君主lj谈家桢写就的《异色瓢虫生物学及其制翅色斑变异和应传罗I]这篇论文后,别谈家桢真是深爱有JJn 。他进一步指导谈家桢如何将这一长篇硕士论文,按不同的专题分拆成三篇各自独立的论文。
  《异色瓢虫草肖翅色}Jf的变异》121 、《异色瓢虫的生物学记录》(31 两篇论文,与导师李i女祺联合署名,在《北平自然历史公报》1 932-1933 卷和1933一1934 卷上,公开发表。

[1]谈家桢与狱的硕士毕业论文是《异色瓢:B.尘物馆及兵相翅f3W变异和治传》. 并以此过l:行硕士毕业答辩。
[2] Tan . C.C.and Li . J.C. l 932.

谈家桢与大学科研-第2章

第2章 少年疑惑或困顿 生物学习与积累

  1909年9月,谈家桢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的慈城镇。
  慈城是浙江有名的小镇,离宁校不远,距离约1 9 公里, 靠近镇海。眷秋时期, 慈溪柏:句余、句章, 为越罔的东境。向公元738 年(唐IT· 元二十六年)立慈溪县开始(首任县令是名桐房玄龄的孙子房晴) , 到解放后的1954 年止, 慈城一直是慈溪县的县前所在. 在斯东一直有先慈城肝宁被之说。
  慈溪县书院众多, 像位于城东杨山山麓的石1皮书院、北山山麓的西溪书院、时’刺峰麓的石峰书|筑、兵部尚书姚镇所创的阙峰二I吉院、小北门外曾是冯柯讲学处的宝阴书院和4苍生书院、者I~稚|]史秦宗道讲学处的屿湖书院以及城北的溪湖精舍等。书院巾最具,影响的均数德j间书院、溪湖书院、宝城书
院三处。可谓满销自桥,读书文化深入人心。
  明清时期, 慈溪ifr河遍植桂花树, 花开时节, 微风胁过, 桂花落在小河水面上,金灿灿的, 香满慈溪。书番花香满小城, 慈溪怎能不留人'! j主个重文范礼的小镇. 以满城明清汀南民居所形成的街市,伴着读书声和炊烟,孕育并传承若浙东文化气息。
  谈家桢少时小名“阿盟” , 是个颇皮掏气的孩子。他喜欢跑到家外面去亲近自然, 喜欢爬树, 蹲下来看蚂蚁搬家, 更喜欢赤脚下囚捞蝴灿、引黄鳝、捉螃蟆. 是一个纯“ 向然” 之子。也正是童年时期的“野慈城得以广泛J妻触, 耳?需目染, 浸润着历史文化的余昧, 更让谈家桢亲近自然‘ 从对草木枯荣、动物生死的细致观察租纯正感失I]中, 得以萌生探索自然
与生命科学的念头, 还帮助他通晓瓢虫、1\牙虫等的生的规律,初步训练了捕捉技术。
  5 岁后, 谈家桢便随父亲开始学习《千字文》、《百家姓》. 读字识字,后又到私塾读书。先生教授的《千家诗》是谈家桢最愿意读的, 因为先生教的《千家诗》更加|有意思、证要大手把着小手练习书洁,告知他写中同字的诀窍。讲解时要识字、写字、讲解句;首诗的意境和每个短句的才思,诵读之中抑扬顿挫,让谈家桢更是喜欢,感觉这才像个学堂。古诗汪需要背诵,很多文章则将单个字联系成单词和句子,变成有意思的意填平ll 思想,使谈家桢非常兴奋。谈家桢记性特别好,许多文章都是过目不忘, 井学着先生J窑着大脑袋唱出米,引得先生也喜欢有加, 更愿意教得多些。
  有一回,先生教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鸟鸣j问》曰: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吨眷涧中。” 谈家桢马上联想起慈城的满街桂花树和小河水面上课浮着的金色桂花来. 就说: “先生.不对的,桂花是被风IIJZt喜|划。”又道: “夜且. 小鸟都砸了, 月亮出来哪里会叫?”先生刚才还沉浸在诗的意境之中,一下千被阿掣不经意地发问而惊得差一点将眼镜掉蔼地卡。先生手握着书卷, 目瞪口呆, 一边扶正眼镜. 一时不知如何将王维在写《鸟鸣涧》时的背景, 以及优美的文辞意境予以表边, J原本的好心情顷刻变得索然无味。阿盟却认真地眯着眼睛看着先生,希望得到答案。期间的静默, 使学堂变得空旷并广阔,仿佛家乡沿河满街的桂花树. 此时正环绕着学堂, 时间里担就是那只时鸣在学堂里的“山鸟” 。
  童年时的谈家桢、求知欲特别旺盛,对周围事物有出奇的留意和多一点观察, 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本源”志识, 时不时会有童真的发{司. 更有不“刨根问底”不罢休的大不↑h的气质。
  后来可以看到, 由于对同边事物的细致观察‘ 谈家桢的头脑里自小就没有王维、陶渊明式的旧园理想化的境界. 也没有一般秀才们的自我陶醉,有的风是对现实问题的求僻、对解泱问题的方式方法的探究、对知识的渴望和一股自然的求真意识。他以后的专业学习、精深研究, 和孩童时期的自觉培养与不断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外公开的木匠铺也是阿盟经常光顾的地方。他看到外公和几个舅舅将粗糙的木料绕过各种加工后很快变成美观光树的木制品或家具,心生羡慕. 也偷看拿起斧子劈起来,不ti·劈到左手大拇指的指甲盖, Jill流满手。大哭过后‘他依旧缠住大人要学手艺. 外公、舅舅教他正确使用斧子的要领.到后来他居然也能|句已设计井做出像样的木工“生活”来。这种经历. 对培养他日后从喂科研的动手能)J . 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8 岁后, 谈家桢先后j±I:入英美教会办的道本小学、斐迪学堂、东吴大学第三中学高巾部。
  在教会中学读书, 常有不愉快的半情发生。比如,不管你信不倍数, 每天早晨都得例行公.tj..i地做析诗.读圣经教会办学除教授一般的数、理、化、常识等课程, 普及知识外, 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传教, {旦遇上谈家桢这样有主见、爱独立思考的学生, 矛陌·便会呈现。
  《圣经》是壶,l引果程之-,只; h创世i兑” 一节巾,外籍,教员告诉学生:上帝创造万事万物‘ 六二人;创造了世界,第七天才休息, 叫礼拜天。谈家桢昕肝感到很新奇,却觉得不大可能,义讲不出个所以然米。不相信,说不出, {口.决不迁就, |毡卢附和l ,这是谈家桢白小翠头倔脑、爱独立思考的性格所形成的风格. 即使为此挨训|| 、挨整. 也在所不阳。外籍教员|二圣经课程,时常见谈家桢心不在焉, 便有意捉弄. 向他提问: .‘人是,H'创造的? ” 并要谈家桢赳立回答e i炎家/f.!ll不相信《圣经》上所提供的说辟或答案,但又回于见识, ..讲不山个所以然\只能以沉默相抗衡。像这样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出来, 教员是难以想象的,因为聪明的谈家桢是其他i果日非常优秀的学生, 所以大为光火,让少年-谈家桢nz 了一顿结结实实的“洋排头”,但11 Jtl英语加以训斥。i果后问学义纷纷讥笑他“呆\ 明明《圣经》上有!J』!成的答案. 伊甸同、~回t 、夏姓之类‘背一遍就可以过关,何必、去受这科1 .‘j芋气谈家桢却不理j辛些. 只是告诉同学:“不,我不倍。”又说: “别毒我现在讲不出来,但我相信将来一定能1正确回答人是谁创造的这样的问题, 你们看好了。”
  进教会办的学堂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的. 即使是《圣经》课程, 由于外籍教员担任主讲, 叽盟I呱啦全部是英语. 听不’阳也得硬着头皮l听。同时. 还要求学:Jt寸能熟练、地背诵“新约.,、“旧约’\ 这就不先要能听得懂,还得Jf 口说了。谈家桢起争YJ真是感到非常|委|难,上课如同昕夭书. 但没过多久便豁然贯边. 不仅不再视听课为良途, 而H渐渐地也能以一口流利的“宁肢英语” 与教员交流了。虽然. 那时的谈家桢还没街想到向已H 后要出国留洋.但对父亲因不懂英文而不能在英罔人办的邮局里得到1Jl: 用. 是非常情楚的. 所以他立志要学好英文. 辰一点本事。
  谈家桢在东吴中学时.见识更广了,思想也很活跃. 加上他本就不是一个“死啃书本”的不问窗外事的学生. tJ二性乐观豁达. 为人热情, 善交朋友.又好助人为乐. 同学之间相处融洽。在这里又念了一年多高中,总计三个学期, 每学期的各科学习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直至毕业, 被保送至苏州东吴大学深造。
  苏州东吴大学[1]是现苏州大学的前身,早年也是由美国基督教会所创办的, 谈家桢作为东吴第三中学的优等生,被学校免试保送入学。谈家桢选择的专业是生物学。
  进入东吴大学时, 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孟德尔学说已经传入中间, 并对中国的知识界产生影111句。简单地说, 189 5 年翻译出版的《天演论》应视作达尔文学说在中同广泛传播的发端。“天演论” 实际为“进化论”的旧译,最早见于英国人赫霄黎所著《进化论与伦理学》,严复翻译了此书的前两章,然后又将自己的见解. 写成按语和序言放在前面.以《天演论》这一书名于1898年E式出版发行,在罔内广泛传播。
  《天演论》I刊1的文字说: “人之先远矣. 其始禽兽也, 不知更几何世,而为山都. 水窑,又不知更几何年, 为毛撩。经数万年之天演,而j斩有今日,此不必深tt,者也。自禽兽以至为人. 其间物竞天择之用. 无时而注休。”谈家帧读到此文. 拍案叫绝之余‘ 不禁想到: 要是念中学时. 自己能用这一段回答提问的话,那外籍教员不知会气成什么样呢。

[l] 东吴大学111 日才与北京,仪京大学、上海圣约愉大学、济南介也大学、) ..州岭尚大字号齐名。
i长吴大学是美|划生.~'椅教会征旧中国所JJ.il’-J -Ji斤大学. 校址在11•Ji’I 、上海两地。细细考证l:其历
史.可追溯到188 1 年(ft绪七年) , 美网览理会设巾商书院于t海. 1 897 年又设叫l 阿拉院子苏州.
1 90 1 年这两所书院合并为东吴大学. 在;)i,fM的为义现学院.在上梅的则为法学院。
东吴大学生物系的创始人是-位美因尘物学家, 也是一位对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基金资助很有影响的科学规划领导人. 他的中文名字叫祁天锡。rl I 这样一位学界泰斗*侄生物系主任.使得东
尖的师资为是和教向科研设备都在灾,他学校之上。谈家桢就i卖东兵时, 尘物系主伍已I书在美因底余尔大学获得昆虫学博士后回回任教的胡经商教授接任了。
东吴大学生物系在祁天锡的领导下. 已开展了淡水生物研究、农作物研究、鸟类研究和实验室始设等具体工作。其中. 淡水生物方面i的研究是全国这一领域的发源.并焰养f我因7)(生生物研
究大家朱元鼎{东吴大学1 920 周恩学专业}写一批学生。东吴大学的尘物材料处是当时全国高校范网内峨一一家已有多样生物实物展示的场所, J手了生物实物辅助教学的先问。
[2] 严复( 1854- 192 I } . 中|军|近代肩黎巴、想家,有”中网因学第一人”之称。
自《天演论》出版后的卡多年时间里. 先后有三十余个版本,仅上海商务印书馆一个版本. 在I 905 至1927 年间. 就发行了24 次,足见其影响极广,严复认为: 与认识自然界的发展变化相比. 当时的罔人更边切需要的是认识λ类社会自身发展的脱律。《夭i翁论》便成了严复j注frJ思想启兹的工具。
  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知识界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及产主4的《天演论》i而引起的兴趣. 扩大到对孟德尔新i盛传思想的介绍与t吉揭有人认为. 孟德尔遗传E占:说的山~标忐趋洛尔文后新时代的主1J来。这实际上是人们开l fl 然事物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的J!!J;过程。

  谈家桢浏览群白,刘文lj&.'{回斤,;§=的《mf专与优生》和|练寿士Lfi万苦的《入手1 11改良学》印象深刻c 中罔人长j♀l以米受主I]常同l:义安IJ强的t董11洛和欺凌. 井H支斥为h东亚病夫i主些问题曾令满怀爱|到激情的肖.付:宇子谈家桢2豆食矿4安,国此就存下一个;志
[{,] c 他是这么思考的: 如果造传学点能印刷←个人种改良问题,郎么自己深λ且i:jJ . 探缮’奥秘电寻找途径‘ 不也是一种救用救民的良策?当然, 对一个刚刚接触一点什:物学知识皮毛的大学生来悦- ~他且:-正搞?市优生’宁的真i帝也是不现
实的. fJJ.另15利1因对生物学知识的特别敏感而汕然萌生的求知热怕,确成f他~年舍弃同样比较喜好的数学等午业, |刊一步跨迸生物学门槛的挝初动机。
大学里《进化边传与优生学》课程的讲废人是:I r-传教上的外籍教员森斯克( Tasker)教授‘ 上课的英文版讲义即是参j斩克教授自己编的。拿到讲义,谈家桢如获至宝, 着迷并专注地投入,反复浏览、精读. 在每个知识点甚至每-页l二,在II做了批注,有蜒问. 贝多的是感慨. 以致上课A,t L.!,达到融合贝通的地步。巾此及f皮. 结合《进化选传与{尤生学》. 谈家桢在囱=白tr.里找到鸟巨乡的“进化i仑的原版《物科1起j原》ι

1929年、1930年东吴大学优秀学生评选名单节选{苏州大学档案馆提供)

谈家桢在东吴大学的学习成绩单{北京大学裆案馆提供)

  一时间, 就像大r J 瞬间打斤, 或阳光穿过阴施, 让谈家桢感到豁然开朗,他对诸如“人是谁创造的”等悬而未决的问题、利用新知识寻找到了科学的初步答案c
  大学四年级时,谈家桢、汪担任f 《普通生物学》和泰斯克教授的《比较解剖学》课程的实验i果助教. 同时还兼任桃坞中学生物蝶的毛师。
  在苏州的东吴入学文王军学院. 虽然校园不大, {且花木扶疏. 校舍楼前,士是一个环境幽稚的所在。谈家桢在这种环境里,发d辛苦读、只用了三年米的时间便修完了生物学专业阴年的午’分.取得用学学士学位。
  大学里的生活是丰富的, 也是畅游知识悔洋、麦1J li]j人格、历练人生井阶段总结的好地方。在东臭的四年. 谈家桢除了学好呼:业、课程外. 汪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号实践. 借以锻炼并充实自己。
  无论什么结果. 当年的少年阿理在东吴大学里. 通过自己的努力. 积极参与各项情动并得以提升,已然成长为青年谈家桢了。而在东吴大学的四年历练. 也无疑成为中国未来摩尔粮的训练场. 使其终生难忘。

东吴大学网球锦标队全体成员,左二为谈家桢(1930 年}
东吴大学毕业照( 1930 年)

谈家桢与大学科研-第1章

第1章 生命进化与遗传 嵌镶显性求真知

  1944年春天的一个普通傍晚,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谈家桢心无旁鹜地在贵州、遵义湄潭的唐家祠堂里[1],照例通过微弱的煤油灯光,仔细地观察着瓢虫的杂交后代。突然,他在显微镜里看到:在瓢虫的鞘翅上,有黄色和黑色所组成的不同斑点类型,在它们的第二代身上,其父体和母体所显示的黑色部分均能显示出来,而黄色部分却被掩盖住了。这种现象在以往的实验观察中是不曾出现的。
  经反复证实后,谈家桢兴奋之极,并将这一事实告知时任浙江大学生物系主任的贝时璋教授,贝先生也为之高兴并建议将此种现象命名为“嵌镶(mosaic)显性现象”。以此为基础.谈家桢又申请到了洛氏基金会[2] 的资助, 扩建实验室一间,展开了更为广泛的杂交试验,试图寻找实验重复性并进一步论证、探讨这些现象的机理。
  谈家桢将瓢虫四种基本型,再细分为11种黄底型(勒翅以黄色为J点色,上面分别带有0-19 个黑色随点)和1 2 利l黑)!汇型(制翅以鼎色为底色, 上ID1街大小、位霞、数目不同的橙色色斑)。然后, 在相同类型韧不同类型的瓢虫之间进行杂交实验,记录杂交结果. 梳理并分析发现,或是再次确认了一个事实: 黄!底型都是纯合个体. 由隐性等位基因S控制;而1 2 种黑底型由相同基因靡的另外1 2 个复等位基因控制。
  在千百次反复枯燥的实验与观察以及大量采集瓢虫并饲养的工作中,谈家桢终于-步步地授’捕了嵌镶显性现象的规律: 销翅色斑遗传至少是由30个以|工的复等位基因所控制, 有一些变异类型实际上是嵌镶杂合休, 它们不能稳定地传下去. 无例外地显示愤愤旦|虫的作用,表现一种特异的嵌镶显性现象。

[1] 因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浙江大学于1937年9月开始西迁,历经艰苦辗转,于1940年初到贵州遵义、湄潭、永兴。生物系于1940年秋搬至湄潭的唐家祠堂,直到1946年5月抗战胜利后迁回杭州。
[2] 洛氏基金会的全称是洛克菲勒基金会(美国)。

  综合这些研究与发现,谈家桢提出f 股停飞显性现象的两种形式即“包括式” 和“重叠式”。
  包括式即一种等位基因的表现性状(色斑)完全被另一种等位基因的性状(相同位置不问大小的色斑)“包ti ·,了。例如、二窗薄黑缘型(后定义为一窗型S\S”') 与二窗厚黑缘型( Jβ定义为二街型scsc ) 杂交. 得到Fl 代有15赴s’s , 表现型都是二窗型. 因为这种类型的黑底区域包括f 另一种类型的黑底区域,而Fl 代向交得到F2 代会出现二窗’且( SS 、sisc )和黑缘型( γgt )两种类型. 比例为3:1。
  重叠式即杂交个体的性状(色斑)表现为两种等位基因所拍制的色斑垂在结果c 如: 黑缘电( Sγ )丰u均色型( S”SE)瓢虫鞘翅的黑底部分. 分别集巾在稍翅的前端相后端. 杂交们的表现型是在制翅的前、后端都是黑底的新类型, 表现为恢i种亲本性状的嵌俞体. 而fl 代白交得到的F2 代发生分离,出现黑缘型、新类型租均色型. 比例为l : 2 : I 。
  这个研究的发现与结论.无疑是重要的。
  谈家桢根据己出的成果,用了不长的时间,做了一目了然的瓢虫实物研究简易模型. 以方便进一步地总结. 并于1944 年在国内专业杂志《实验生物》( Chinese Jour. of Experinzenral Biology. 2: IO←- 132 . ) 上, 发表了《I nheritance of the E协rat Color Patterns of Hαrrnonia axyridis and a New Phenomenon of Do1ninance (在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鞘翅色斑的遗传中的一种新血性现象)》的报告。
  对异色瓢虫长达1 5 年、跨越不同地域和时间的累进研究. 使谈家桢已然成为这一领域的杰出学者。
  在嵌镶思性的机理探讨七谈家桢大胆地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设: 异色瓢虫鞘翅色斑的变化是黑色部分和非黑色部分的分布范罔与布局的更动,而这又与辅翅的黑化过程(羽化后开始,约历经6小时)中. 鞘翅内部体液中的酶系有关。嵌馈显性就是控制形成黑色素酶的基因起着支自己作用。发育的结果, 制翅的黑色部分成为非黑色部分的显性。谈家桢感到, 对异色瓢虫包班的嵌镶现象从发育、生化遗传学角度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对于揭示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过程和发商过程中基因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具
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通过对许多嵌镶杂舍体的测验, 他又发现了一种例外情况: 在橙红色斑点中有一个黑斑点,并且以“三体性遗传原理.. 对这一例外现象, 做了完美的解释。
  1945 年秋, 谈家桢应哥伦比亚大学之邀1 11 , 自偏僻的贵州湄潭启程. 赴美担任客座教授。这一去横跨两个年头, 在美国除了讲学之外,他潜心著述,整理完成了一篇极为重要的学术论文《异色瓢虫色斑嵌镶显性遗传理论》[2J ,在1946年发表于美国的《遗传学》杂志上。
  文章主旨是谈家桢从1930年师从李汝祺开始且到1945 年间,对亚洲瓢虫逃行系列研究后得到的精彩井归纳成系统的部分结论或瓢虫色斑变异现象之普遍规律, 是生物学科或遗传学本身的“进化”中阶段性、过程性的一篇有代表性的论文。

[1] 1945 年秋至1 946 年间个学期, i炎家也!in’l 已到哥伦比illi. 大学工作的校布赞斯基之邀请. 通过洛氏基金会.ti:!侃了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
  此次成行另一个ill要原因是谈家桢的博士ll:.导师, 1933 年il}.!fl 尔奖获得者摩尔根( Thomas Hunt Morgan. l 866一1946 )先生. 在弥留之际挝H:1¥与他自己的学生谈家桢见回. j:f:通过杜布赞斯基的邀尚而达成Jt愿望。
  摩尔根在1946年辞世,临别之时,他对众多的学生’弓r,;J hi}/.:,;如果有二遗传学研究方阁有所疑削.可去中国找谈家桢。”
[2] Tan. C.C. 1946

谈家桢与大学科研

书名: 《谈家桢与大学科研》
作者: 谈向东著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杜;杭州:浙江大学出版杜,2013.11
ISBN 978-7-309-10031-O

作者简介
  谈向东,谈家桢先生的长房嫡长孙。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制冷与空调工程系,副教授。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记述谈家桢先生在东吴大学就学、燕京大学读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博和博士后,以及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工伟的部分情节,时间截止到1958年前后。
  本书通过对大学环境中谈家桢就学、科研和生活的具体事件, 从侧面实录中国社会沧海桑田之巨变,用片段回顾谈家桢为中国遗传学的发展,特别是丰富并完善遗传学理论所做的工作。

目录
序一 何谓健康的大学科研…………………………………………杨玉良
序二 谈家桢与浙江大学生物系……………………………………林建华
序三 写在第六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奖之前………………饶子和
前言
第1章 生命进化与遗传 嵌镶显性求真知…………………………… 1
第2章 少年疑惑或困顿 生物学习与积累…………………………… 8
第3章 瓢虫世界乐无穷 遗传大师刚起步…………………………… 14
第4章 美利坚深造遗传 摩尔根一脉理论…………………………… 20
第5章 学成归来名与实 浙江大学识英才…………………………… 31
第6章 浙大文军始长征 家桢科研亦努力…………………………… 34
第7章 青山绿水好湄潭 东方剑桥誉海外…………………………… 37
第8章 布衣学者爱国心 缘起科学与求是…………………………… 45
第9章 学派之争对与错 国家需要大科学…………………………… 55
第10章 院系调整归复旦 三八线说定教育…………………………… 59
第11章 青岛遗传座谈会 学术之争与“双百”……………………… 72
第12章 西湖烟雨读书处 指点江山存佳话…………………………… 86
参考文献………………………………………………………………… 101
后记……………………………………………………………………… 103

序一 何谓健康的大学科研
  今年是谈家桢先生诞辰105 周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谈家桢先生是国际著名遗传学家,是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科普教育专家。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谈家桢来到复旦大学,担任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那一年,他43 岁. 从此他将自己的下半生和复旦大学紧密联系在一起。1961 年起他曾先后担任复旦大学遗传所所长、复旦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院院长和校长顾问等职务。
  谈家桢先生的教学与学术研究,主要围绕遗传学研究,涉及有关瓢虫、果蝇、称猴、人体、植物等的细胞遗传、群体遗传、辐射遗传、毒理遗传、分子透传以及遗传工程等。特别在果绳种群间的演变和异色瓢虫色斑遗传变异研究领域有开创性的成就,为奠定现代综合进化理论提供了重要论据。他发现了瓢虫色斑遗传的镶嵌显性现象,引起国际遗传学界的巨大反响,认为是对经典遗传学发展的一大贡献。
  《谈家桢与大学科研》一书. 集中回忆了谈家桢先生的成长历程、学术轨迹和教学科研思考。我们感慨谈家桢先生忘我投入的科研热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细致的科学精神,也钦佩他的道德品格与学术素养,更折服他的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正如这本书的书名,我想谈一下自己对大师与大学科研之间关系的一点思考。
  大学,无疑是一个国家科技成就的孵化场所和科技人才的培育基地. 更是基础科学不可或缺的支柱之一。健康的大学科研. 必须有一位大师级人物领军,一位成就斐然的顶级学者主阵。从谈家才块’在复旦大学的科研经历来看就是一个明证。谈先生以
他的数十年的学术积累和学术地位,聚集了一大批有志于遗传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取得了一大批有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 更带动了复旦遗传所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影响,这也对“复旦”这个品牌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价值” 。
  何谓大师?大师不仅有学术成果,更重要的是,还有他的人格魅力。这无疑对下一代科研工作者产生理想与精神世界的熏陶.带动他们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奉献宝贵才华。今天.我们处在一个物质的社会,急功近利也把科研功利化、世俗化。四处拉科研经费、不把正经心思用在科研本身,这些现象在今天我们的大学科研中,也时有发生,而谈家桢先生几十年投入基础科研的定力和执着,我想确实可以给今天的科研人员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感悟。沉不下心来搞科研、静不下气来作研究, “浮光掠影”式的成果,终归是没有底气的。
  其实,健康的大学科研,除了大师之外,良好的科研环境的塑造也是必要条件之一。在本书中, 有许多关于谈家核科研背后的小故事,有些史料也可能是第一次披露,但今天读起来. 仍味道十足,令人感慨。良好的科研环境,既包括宽松的、便于思想交锋的学术环境,也包括相对顺畅的科研与行政部门的沟通机制. 当然还包括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与政治环境。良好的科研环境,需要当下大学主管工作者们大力营造. 当然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谈家桢与大学科研》一书的成功出版. 期待给吾辈学人与大学管理者以思考和共鸣,愿大家共勉之。

杨玉良
2013年8月
( 注: 杨玉良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

序二 谈家桢与浙江大学生物系
  谈家桢先生是国际著名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浙江大学的杰出学者。1937年应竺可桢校长邀请出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 1949年起任浙江大学理学院院长,直至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他在浙江大学的15年硕果累累、桃李满园,为生命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著贡献。
  谈家桢先生是蜚声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他一生致力于遗传学研究,即使在抗日战争浙大西迁的艰苦条件下,依旧带领师生深入开展探索性研究, 完成了一系列代表性论文,特别是他发现了瓢虫色斑遗传的“嵌镶显性现象”,引起国际遗传学界的巨大反响,被认为是经典遗传学发展的重要补充和现代综合进化理论的关键论据。之后于1946 年发表了《异色瓢生色斑遗传中的嵌镶显性》论文,丰富和发展了摩尔根遗传学说。在湄潭,学校成立了理科研究所生物学部(后改称生物学研究所),由贝时璋、谈家桢、罗宗洛先生分别主持开展了实验形态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等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学研究。很难想象,谈家桢先生和其他教授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就地取材,亲力亲为,专注子各自的研究,做出了一流的成果。
  谈家桢先生是声望崇高的著名教育家。他一生奋斗在自己钟爱的教育战线,在潜心学术研究的同时,始终恪守教师的神圣天职,钻研育人的科学方法, 深受广大学生的爱戴。他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强调只有打好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术这3个方面的基础,才能在实践中尽快地适应和开展独立研究。他关心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总是热情鼓励学生超越自己,并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开拓学生的视野, 增长学生的知识。他认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学生光学习科学基础知识还不够,还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仅在浙江大学任教期间, 他就培养了一批国内外著名的生物学家,如施履吉、盛祖嘉、徐道觉和刘祖洞等, 对生物学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颇为重大的影响。
  谈老一生,与浙江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和深厚感情。他曾满怀深情地回忆在浙大的时光,“我是浙江人,在浙江大学工作了近15 年。15年时间不算太长,但故乡、浙大,特别是竺可桢校长倡导的‘求是’学风给了我非常深远的影响。”他虽然后来到复旦大学工作,但仍然时时心系浙江大学的发展, 曾多次给党和国家领导人写信,以笠校长办浙大为例.提出要培养真正的一流科学家,必须办好综合性大学. 把文、理、工、农、医等学科资源整合起来,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共同提高。2007年浙大110周年校庆时,近百岁高龄的他看到母校来人,仔细询问了学校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的情况. 对生物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并祝愿浙大早日办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
  谈家桢先生为祖国科学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和智慧,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科学财富和不朽的精神丰碑。他在遗传领域的杰出成就和务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一直激励着浙大生命学科的每一个后继者。
  今年正值谈家桢诞辰105周年,这部《谈家桢与大学科研》,既是纪念这位德高望重的学界宗师,也是为了阐释大学科研的功用价值和深远意义。希望本书能够引领后学,将先生开创的事业不断发扬光大。

林建华
2013年11月
(注:林建华教授,浙江大学校长)

序三 写在第六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奖之前*
*本文为《第六届谈家桢住命科学奖纪念册》的序言。

  荀子在《劝学》中写道: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绞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践步,无以至千里i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蝶,骥一跃,不能十步; 鸳马十驾. 功在不舍。织而舍之,朽木不折; 筷而不舍, 金石可缕。甥| 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c 蟹六跪而二堂,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
躁也。”短封|虽无JI\无牙, 但是在泥土中上下自如,上可触达黄土, 下可饮用黄泉之水,主要是它用心专一。反观螃蟹. 虽然有六只尖利的爪子. 两个钳子一样的辈辈, 但却无所作为、自己连巢穴也没有一个. 主要就是心浮气躁。苟子虽为古人, 所必:世事离当今甚远, 但所提之事, 句句精辟, 颇令当下有此鄙疾者汗颜。
  值得欣慰的是,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第六届的获奖者及过往历年的获奖者都很好地践行了荀子在《劝学》中的教诲. 用心专一. 鞠躬尽瘁, 在各自领域锁而不舍地努力.做出了国际领先的成绩或是弥补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正是有了这些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在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为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此也要感谢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和评审专家委员会的全体委员,正是由于你们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对于科技进展的全面把控,以及对申请者深入详细了解,精心审阅申报材料,开诚布公地讨论,从而使每次评审的结果都能获得各界的一
致好评。
  正因为如此,从第四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起,我们纪每次的颁奖典礼放在大学里举行,并安排每次的成就奖获得者做学术报告,目的就是通过这样的活动给今后将从事科研工作的大
学生和研究生们树立优秀的榜样, 传授真正的科学研究的真谛, 摒弃现实存在于科学界的不良风气, 为今后中国科学事业能真正屹立于世界之林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科学研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所带出的一些问题,只有靠我们自已去解决,任重道远,我们仍将努力前行。

饶子和
2013年ll月
(注: 饶子和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 奖励委员会主任)

前言
  谈家桢出生于1909年9月,今年是2013年,就是谈家桢诞辰105 周年了。
  为了纪念这个日子, 谈向东从已经写就近60 万字的《谈家桢传(暂名) 》清样素稿里,节选出家桢在东吴大学就学、燕京大学读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博、博士后以及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工作的部分情节; 主旨反映谈家桢以瓢虫、果蝇为主要实验材料,通过自身努力, 丰富并完善遗传学理论; 培养众多学生和坚持科学真理等事件。时间截至1958 年前后。
  本书取名《谈家桢与大学科研》,主要记述在大学环境里,谈家桢就学、科研和生活等具体事件,从一个侧面实录中国社会沧海桑田之巨变; 从一个片段回顾谈家桢自身努力学习,常年沉浸于实验室工作,培养与训练学生为国家复兴所做的基础工作,坚持科学真理的勇气与智慧等具体故事。以时间为轴,以故事做纬,用记录的视角告诉大家,谈家桢为中国的科学, 特别是遗传学的发展所做的工作。
  一个东吴学子成长为科学大家的经历, 是做好自身工作并坚持, 善于计划,善于总结。从专业角度来说,扎实系统的学习,特别需要了解专业历史‘ 记录在每个节点上对专业理论有所贡献的人和事,并深入思考其理论的独特性, 发现其可改善或完善的地方, 从这个角度去探讨理论的创新或突破。
  谈家桢在1946 年发表的《异色瓢虫Harrnonia αλ:yridis 色斑遗传中的嵌镶显性》论文.被科学界公认为丰富并发展了遗传学理论, 并确定了  在现代综合进化学领军的国际地位, 是本书想努力阐述的; 不知能否达成目的, 请各位看后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笔者将更加努力地去完善和改正。
  大学是知识、理论创新的花园,是科研、技术新创的苗圃;换句话说,大学是国家进步的原创基地之一。我们现在正值国家实现伟大复兴的时期,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间段,不论怎么说,我辈肩负的责任是非常重的,不努力怎么行?希望《谈家桢与大学科研》的出版,能给大家一个新时期的参考答案或借鉴; 同心同向,同心齐力,为建设国家、复兴国家,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积微薄之力.汇江河之浩大。

谈向东
2013 年8 月

参考文献
[1] 《百家争鸣一一’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李佩珊等.商务印书馆,1985 年
[2] 《中国现代生物学家传(第一卷)》,谈家桢、赵功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 985 年9 月.
[3] 《浙江大学在遵义》,何柱承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0 年2 月.
[4] 《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一集)》,卢嘉锡主编. 科学出版社,1991 年3 月.
[5] 《谈家桢文选》,谈家桢.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 992 年8 月.
[6] 《情有独钟一一麦克林托克传记》,[美] E · F · 凯勒著,赵台安、赵振尧译.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1993 年.
[7] 《遗传学与百家争鸣( 1956 年青岛遗传学座谈会追踪研究) 》,任元彪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 996 年5 月
[8] 《谈家桢与遗传学》,赵功民著.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年6月,
[9] 《刘庄百年》,罗以民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8 年l l 月.
[10] 《生物学大辞典》,谈家桢、马庆生主编.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i 月.
[11] 《赵超构传》,张林岚著.文汇出版社, 1 999 年8 月
[12] 《中国民主党派史》,孙晓华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9 年9 月.
[13] 《基因的萦梦》,谈家桢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年l 月
[14] 《生命的密码》,谈家桢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0 年10 月.
[15] 《罗宗洛》,黄宗盟著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年1 月.
[16] 《毛泽东与谈家桢》,张光武著.华文出版社, 2001 年8 月.
[17] 《中国遗传学史》,谈家桢、赵功民主编.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年2 月.

雷达101营大事记

本大事记是根据1989年8月《空军雷达兵军事工作大事记》中“空军雷达第一营简史”一文和众多战友们历年来在各种书刊上发表的回忆资料,其中也有少部分是我个人的日记记载,初步作了一些整理,供大家参考,希望战友们共同来充实、完善。

49.5.3
1948年底,在我南京地下党的工作下,原国民党国防部六厅下属雷达研究所的广大爱国青年技术军官趁南迁广州之机,在杭州滞留,在杭州地下党党的领导下,于1949年5月3日起义。
6.19
中国人民解放军杭州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华东野战军七兵团教导团指导员刘子真任该雷达研究所军事代表。
9月
华东军区通信处派李克林接管原国民党国防部六厅下属雷达研究所残留在南京的人员和器材装备。
10月
根据华东军区命令,杭州雷达研究所人员、器材和装备全部迁回归南京,由华东军区航空处统一领导。
11.7
南京航空办事处主任乔坚传达华东军区航空处指示:雷达研究所立即着手修复雷达,培养技术骨干,准备筹建雷达部队。
50.2月初
华东军区决定从山东泰山、泰西两个军分区抽调经过战争考验和锻炼的指战员194人到正在组建的雷达部队工作。其中有泰安县大队任大队长兼武装部长孟继萃,山东军分区作战科副科长李启文,泰西军分区王德明等同志。
50年4月初
先后从南京警备司令部教导大队、华东军事政治大学和上海华东团校调入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优秀知识青年124人到雷达研究所进行雷达操纵业务培训。
4月中旬
华东军区航空处处长蒋天然、政治部主任王德贵向孟继萃、刘子真宣布成立雷达部队。
部队番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航空处电讯大队
大队长: 孟继萃
政治教导员: 刘子真
副大队长: 李启文
副政治教导员: 王德明
50. 4.22
1950年4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华东军区航空处电讯大队”在南京正式宣告建立。
大队建制: 大队部有参谋3人、政工干部4人、工程技术人员6人、电台台长1人、后勤3人、医卫人员3人。
大队辖五个中队。每个中队配备两个观察班,一个技术组、一个警卫排。
每个观察班有雷达观察员、标图员和记录员12~13名,配备警戒雷达一部
主要装备:
日4式雷达 2部
日313雷达 4部
美SCR602雷达 4部
上述装备全部由雷达研究所工程技术人员修复。

工程技术人员:33人,全部是从雷达研究所自愿报名的工程技术人员中择优选取的,其中有解放后参军的大学生6名 。
5月初
成立大队党委。
党委书记: 刘子真
党委副书记: 孟继萃
党委委员: 刘子真 孟继萃 王德明 李启文 吴焕宇 房锡恩 张宝珠
5.27
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少奇根据苏联驻华大使及武官关于对雷达部队进行训练的建议向毛主席写了报告。
5.28
毛主席阅后即批“同意”

6. 3
大队奉命调往上海,接受苏联军事顾问的训练,学习雷达操纵、情报方格标图和编组传递等基本方法。准备奔赴福建前线,参加解放沿海岛屿及台湾的战役。
6.25
朝鲜战争爆发。
7.29
中央军委电令华东、东北军区首长,调该大队到东北,归东北军区空军司令部指挥。
8. 1
全大队在上海江湾五角场大队部欢聚,庆祝“八一建军节”。
即在当日下午,上海防空司令部参谋长黄径琛向大队党委书记、政治教导员刘子真传达军委命令,要求三天做好准备开赴东北执行任务。后根据大队实际情况改为七天。
8. 7
成立东北军区防空司令部。东北军区副司令、参谋长贺晋年兼司令员,高鹏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徐迺斌任副参谋长。
8. 8
全大队离上海北上。
8.9
总参命电讯大队隶属东北军区防空司令部。

8.12
下午4时安全到达沈阳。沿途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迎送。
8.13
东北防司高鹏副司令、徐迺斌参谋长和苏联顾问查廖夫中校听取孟继萃、刘子真关于大队人员编制、装备和训练情况的详细汇报,并立即作出编制调整和部署:
调整:原一中队的313雷达和五中队的602雷达互调,包括人员。
一中队 安东(即今丹东) 四式和602雷达各一部
二中队 沈阳市 四式和602雷达各一部
三中队 通化老爷岭 313和602雷达各一部
四中队 宽甸石柱子 313和602雷达各一部
五中队
一部分 连山关 313雷达一部
一部分 清源二道江 313雷达一部
并决定各站增设机要员一名。
8.20
8.16各中队开始行动,奔赴指定驻地,只用了短短四天时间,克服重重困难,全部架设完毕,东北地区第一个雷达情报网开始建立。
注:由于对米波雷达架设地点的四边地形对电磁波瓣的形成的关系缺乏认识,各雷达站几乎都是本着“站得高,看得远”的常识,把站点选择在高高的山顶上,致使形成的电磁波瓣分散而又狭小,极难捕捉到目标。所以这是一个不成功的雷达情报网。
9月初
为检测雷达性能,组织了一次预先告知时间、航线和高度的检验飞行,各站均未有效探测目标。
为此东北防司召开紧急作战会议。会议由东北防司副司令员高鹏主持。会议决定派出一名苏联专家协助大队对各雷达站进行调查研究。与此同时一些雷达站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提出阵地地形问题。
10.15
从9月中旬到10月15日各雷达阵地进行重新勘测,全面进行阵地调整,其中五中队连山关雷达站(313)移防庄河小郭店。真正构成了一个纵深约800公里覆盖43万平方公里的雷达情报网。
注:到51年1月底三个半月时间里,共发现、掌握敌机2997批70656架次,其中入侵我领空的有358批989架次,较好的保障了作战部队对空中情报的需要。

10.28 -11.2
大队召开第一次观察员(即雷达操纵员)代表会议,总结交流观察实际经验,专题研究了在固定目标中识别活动目标和掌握多批多架目标的问题。

11.28
根据军委1950年11月15日电示,东北防司电讯大队新建雷达机务和雷达操纵两个训练队。
雷达机务训练队学员120名(其中女学员12名)来自哈尔滨、长春、吉林、锦州等地的优秀高职或高中生。
雷达操纵训练队学员150余名(其中女学员20名)来自哈尔滨、牡丹江市各中学及呼兰、富锦、密山、延寿、双城、巴彦、宁安等县中学的优秀初、高中生。
51年1月份两队先后开始训练。范复礼、陈扬轩、伍匡宇、楼宇希任专职教员,袁燧、郑乃森任兼职教员。
这批学员后来成为东北地区雷达部队扩编中的骨干力量。
11月
驻清源313雷达分队奉命调防华北军区京津卫戍区组建的雷达一二一营。驻山东蓬莱担任保卫首都的防空警戒任务,连队代号为西康部队。
12月
1950年12月,我志愿军歼击航空兵部队进驻安东浪头基地,12月21日我雷达站开始为之提供空中情报。
最初,美军对我军雷达部队并没有放在眼里,他们认为“共军只有一些七拼八凑的陈旧过时的雷达,其中有一些显然还是美国制造的”。一名美军主管雷达的情报军官在被俘后供认,他原以为我军没有雷达,即使有一些国民党遗留下来的雷达没有人教也不会用。
美军在多次空战失败后对我军的雷达和歼击机再也不敢等闲视之了。战后美国官方发表的《朝鲜战争中的美国空军》一书中写道:“在(1950)12月初,安东地区的先期警报雷达开始就跟踪出现在约150哩之内的远东空军的轰炸机了。中国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建设重迭在朝鲜西北部的防空配系。由米格一15式截击机,安东的具有全天候着陆设备的机场,以及雷达警报网所构成的战斗能力,对联合国来说确实是一件值得忧虑的事。”

51.1
东北军区批准在东北防司情报处设立电讯科,任命刘子真为电讯科科长,同时将电讯大队技术组划归电讯科领导。孟继萃任电讯大队大队长兼党委书记,王德明任政治教导员。
1月
郑乃森同志根据雷达电磁波传播原理,结合天线架设高度和周边地形(有效反射面)在一中队(浪头站)4式雷达上计算绘制出【垂直波瓣图】,经谭大政、裘维炎两位工程技术人员的认真试验、验证,解决了二维雷达报知目标高度的一大难题。郑乃森同志在试验的基础上又写了【雷达电子波的传播和波瓣计算】一文,对全大队乃至全军雷达部队的技术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了很大贡献。
1月
1951年1月21日,雷达发现数批敌机在平壤以北沿铁路线活动,我歼击航空兵部队及时起飞迎敌,大队长李汉击伤F-84型飞机一架,取得了第一次空战的胜利。
29日,我雷达又保障李汉击落击伤F—84型飞机各一架,取得了又一次空战的胜利。
2月
经东北防司首长批准,电讯科技术组和电讯大队有关雷达站工程技术人员的齐心协力,在四式、313的备份整机基础上,在沈阳制成四式天线二台,313天线三台,组成五台雷达。扩大和加密了东北地区雷达网。
3.15
军委总参谋部将电讯大队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雷达第101营”。孟继萃任营长,王德明任政治教导员。
4.12
1951年3月30日、4月7日、4月12日,美国空军以大机群轰炸鸭绿江桥,我们雷达部队为保障高炮部队击落、击伤敌机11架,提供了可靠的空中情报。尤其是3月30日,我安东雷达站4式雷达值班操纵员姜效文不仅及早地发现目标,而且迅速果断地判定敌机为 100架(事后经过检查架数误差在 5 %以内),准确及时为兄弟部队提供了情报,保卫了大桥,受到上级的表扬。
在沈阳后塔湾组建新机连,装备苏PYC-2雷达两部,除两名站长外,全部是雷达操纵训练队的学员,原拟支援空军派驻朝鲜前线,后因任务改变,一部雷达调庄河小郭店,编入五连建制。一部调丹东
7.21
1951年7月21日,侵朝美国空军以8架F-94型飞机,侵入沈阳地区进行侦察骚扰活动,被我营驻宽甸、安东两个雷达站及时发现,随后纵深雷达也发现敌机,并连续掌握目标,迅速准确地向航空兵部队通报了情况,保证了我方取得击落敌机7架、击伤1架的辉煌战绩。
9.8
东北防司情报处电讯科召开观察工作会议(老雷达兵们把这次会议称为第二次观察会议),历时十天,全面总结一年来雷达战勤业务经验。
9月
为阻遏和击破敌人的企图,首先要加强对空监视、警戒,要求在敌机可能来袭的主要方向和主要活动空域上,及时发现和连续掌握来袭的敌机。周恩来总理发电朝鲜金日成首相,商定派遣志愿军雷达部队入朝。第一批于1951年10月至1953年3月,建成3个双机连,1个单机连(配备PYC–Ⅱ雷达一台),将三个双机连部署于咸兴、新溪、载宁,构成第一线雷达网,以加强对日本海方向的对空监视和延伸战线正面的对空监视。一个单机连部署于江界,作为二线接续站。使整个雷达探测范围在正面上扩展40公里左右,尤其是新溪、载宁两站对金浦、水源,敌机起飞时即能及时发现掌握。从而更有力地保障了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指挥歼击航空兵粉碎敌人“绞杀战”的空中情报需要,保卫了我志愿军的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其后,于1952年9月至1953年6月,又组成2个双机连,1个单机连,以及地面对空作战部队,分别部署于元山、清津、端川,以加强对日本海方面的对空警戒。
9月中旬
东北防司副参谋长兼情报处处长张侠传达中央军委决定派雷达部队入朝参战的命令。
① 入朝参战雷达站: 宽甸4连
② 营长(孟继萃)在第一个入朝(咸兴)连队出发前,为保证连队在到达部署点后,能迅速安全展开执行任务,亲自率领技术组长程嘉钧同志和营的供给员以及报务员(携电台)警卫、朝语翻译等,先行到第一个雷达站部署点—咸兴勘察阵地,选定主阵地,熟悉地形、环境(包括民情、治安情况)以备指导连队能迅速展开构筑工事、隐蔽,以保证连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执行任务和做好对空防御。同时与就近志愿军后勤供应站联系,接上军需供应关系。
对第一个入朝的连队的准备工作,各级领导都十分关怀、重视,东北防司参谋长徐廼斌同志亲自检查装备情况,督促各有关部门协助连队做好准备工作。如起先配给连队的车辆,多较陈旧,甚至有的轮胎已接近磨平,这个情况反映到徐参谋长那里,而后勤部长未等徐参谋长查询,在获悉上述情况后,迅速换上好车。
9.25
1951年9月25日15时许,美国空军战斗机100余架在朝鲜顺川、安州、平壤等地上空活动。我营和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所属雷达部队,共同保障空军第4师12团对敌机进行截击,结果击落美军F-86型飞机1架。这是我空军第一次击落这种飞机。
9.28
组建了以雷达101营原驻宽甸的4连为基础扩建的一个加强连
雷达连由两个雷达排、一个指挥排、两个警卫排、一个高射机枪排及勤杂人员共206人组成,装备雷达两部(313和SCR602雷达各一部)、汽车11辆及发电机、电台等各种器材、枪支。
连指导员:营副政治教导员吴焕宇(兼) 连长:许子云
10.5
我第一个入朝的连队(宽甸4连)开赴咸兴,执行对日本海方向的对空警戒任务。
战争是残酷的,入朝行军的第一个夜晚就发生翻车事故,牺牲年青的警卫战士?名。
1951年
为提高部队操纵水平和作战能力,1951年东北防司情报处电讯科正式向部队发出了开展“创造新纪录运动”的号召。在部队掀起了一个刻苦钻研业务和提高雷达操纵技术的群众热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涌现了“杨希达小组同时掌握9批目标的经验”、郑乃森工程师的“波瓣估高法”、秦国瑞小组的“情报快速传递法”等很多经验,并得到军委防司的重视,向其他军区防司推广。
从1952年起,军委防司陆续组织华北、华东防司雷达兄弟部队的干部和操纵人员到我区各前线雷达站包括入朝参战的雷达站进行轮战锻炼。在此期间,我们也组织了后方空情较少的雷达站操纵员去前沿各站轮训,以提高实战能力。
52. 1
由郑乃森、袁燧、范复礼、陈扬轩、楼宇希、伍匡宇、胡守仁、张懋绩等八位雷达工程技术人员编译的【雷达电子学基础】一书,经军委防司批准正式出版,成为全军雷达部队训练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2.29
雷达101营组织三连入朝进驻江界。担负接应位于战线和东海岸的雷达站的任务。
在1952年2月?日我航空兵部队击毙美国“空中英雄”戴维斯等战斗中,雷达部队都提供了及时、准确、连续的空中情报,为战斗胜利做出了贡献。
3.26
雷达101营又组建了7连和8连,于3月26日开赴距战线仅数十公里的载宁和新溪建站,担负重点监控美空军的金浦、水源两个一线机场的任务。
3月下旬
派遣周伦铨、张有涵、王恩海带领20余名操纵员到南京雷达研究所领取SCR-270和503两部雷达。
后来270雷达架设在沈阳西郊张士屯,503雷达调延边。
1952年6月,东北军区防空司令部召开了雷达操纵员技术会议,总结交流雷达站反干扰的经验,会议要求操纵员把反干扰斗争作为雷达部队的白刃战,积极研究反干扰措施,加强反干扰演练。经过各雷达站指战员不断研究改进和刻苦训练,反干扰改频速度有很大提高。
同年8月,调频范围较宽、调整位置较多的4式和313雷达改频速度分别达到雷达改频速度分别达到?分30秒和2分种,调频范围较窄。调整位置较少的270、602、PYC-2雷达分别达到1分和46秒。
当月18日夜,大批敌机袭击朝鲜新义州时施放电子干扰,PYC-2雷达经调频后继续掌握了空情,对情报保障起了很大作用。
6. 1
东北防司在安东成立雷达第102营,李启文到该营任营长,盛宇任副营长。
9.17
美军于1952年9月开始加强了对我入朝雷达站的侦察和袭击。他们通过航空侦察、电子侦察和派遣特务等手段,发现了我载宁屈海里雷达站的阵地,于17日5时10分和11时30分,分两次出动F-80型、F-84型和P-51型飞机共3批32架进行轰炸、扫射。
另一部602型雷达因伪装巧妙,没被发现。
在敌机狂轰滥炸时,该站绝大多数指战员临危不惧,坚守岗位,抢救器材,救护伤员,用年轻的生命和鲜血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事业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旋律, 受到了上级的表彰和嘉奖。
值班操纵员王占山、白水贵发现敌机来袭,眼看敌机回波临近阵地项空,仍临危不惧,连续不断地测报空情,直到雷达被炸仍坚守岗位。
不满16岁的小战士、雷达操纵员傅魁林,发现敌机来袭,为使群众隐蔽,不顾自身安危,连续鸣枪报警,遭到敌机扫射英勇牺牲。
许多指战员奋不顾身地抢救伤员、扑灭火灾,抢出油机和器材。
在部分车辆被毁、运输工具不足的情况下,他们用肩膀扛着雷达发射机等笨重部件,连夜转移阵地,在新阵地上构筑工事,架好雷达,继续执行对空警戒任务。在轰炸后不久,敌人在广播中洋洋得意地吹嘘他们摧毁了共军的一个雷达站,实际上被炸后边602雷达仍坚持战斗,而且该连不久又补充了一部新雷达,前进到“三八线”附近的苔滩,继续不断地监视敌人的空袭行动。
9.29
雷达102营11连入朝驻元山。 执行朝鲜东线及日本海方向的对空警戒任务。
11.10
雷达第101营,102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雷达第301营、302营。
52年冬
1952年冬,位于朝鲜东海岸的元山雷达站也遭到了多批敌机的连续轰炸。由于该站修筑了防护工事,除工事外的电源线和电话线被炸断外,雷达和人员均未遭受损失,来袭的P-51型飞机被我军击落一架,飞行员跳伞,被美军直升机救援逃脱。
53. 3月
雷达303营成立驻吉林市,指挥所与地监204团合并,统一指挥。
3月8日
3月7日进驻清津雷达站的先遣队,由见习技术副连长郭柏林带一台车,2名司机(其中一名是朝鲜族的地方老司机兼翻译),1个警卫班和3名电话员共18人组成先行,3月8日凌晨3点多钟不慎翻车,5名同志当场牺牲,8名同志伤势严重,带队的头部撕了一个两寸多长的口子,形成严重的脑振荡。
3.16
清津雷达站开始执行朝鲜东线及日本海方向的对空警戒任务。
3月
中朝联合空军司令部在安东浪头召开有东北防司雷达部队参加的情报工作会议。
4.25
1953年4月25日15时,载宁雷达站(7连)高射机枪排与驻地朝鲜人民军共同击落美军F-4V型飞机1架,机上一名飞行员被击毙,该排荣立了集体三等功。
据吴国钧回忆是:1953年2月1日晨5时许,美军4架F4u飞机又向雷达阵地袭击。这次,连队三挺高射机枪全部开火,全连的轻机枪和一百多支步枪也同时对空射击。战斗结果:击伤敌机一架,我方一挺高射机枪被击毁,射手一人负伤。战后,经上级批准,高射机枪排荣立集体三等功。
6月初
进驻端川的先遣队在运送阵地用木材时,遭到敌机袭击,协助工作的朝鲜方面的郡森林管理所黄所长头部中弹当即死亡,正副司机杨勇、金顺焕2人受重伤,因流血过多抢救无效身亡。
6.15

瑞川雷达站开始执行朝鲜东线及日本海方向的对空警戒任务。

7.27

经过中朝军民浴血奋战三年余,迫使美帝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1953年7月27日上午十点宣告全线正式停战。

就在停战前夕,美帝在三八线全面发动地盘争夺战,同时出动了发动侵朝战争来最密集的机群向我显示其空中优势,全天近千批3千架次。

但在我全线雷达部队指战员高度警惕前,再加地面监视哨的密切配合,敌机诡秘的行动无一能逃过我严密监视的火眼金睛,及时准确地将敌情通报各级指挥所,有力地支持了我空军战机和高炮部队的战斗!

1951年9月至1953年7月

敌我经常进行激烈的大规模的空战,敌人每天出300~600架次,安东、载宁、新溪等雷达站几乎每天都要掌握上百批空情。

9.4—9.19

军委防空司令部在北京进行第一次战役兵棋演习。

9.

为加强地区防空,分别成立了安东防空司令部和小丰满防空司令部。

10.

东北防司雷达第301营龙泉镇12连入朝驻惠山郡大五是川。划归吉林雷达303营建制。

55. 2.

雷达部队与地监部队合编,各地监团分别改称对空勤务第201团—205团;雷达第301营改称雷达第301团(仅保留机关),雷达第302营改称雷达第302团(仅保留机关)。

55. 3.

东北防司成立对空勤务第206团,接收旅大地区苏军雷达阵地。

55.12.

雷达301团(团部)调华东衢州,雷达302团(团部)调石家庄。

分享:

党策动雷达研究所人员起义简述

党策动雷达研究所人员起义简述
一九八四年十月一日

附注:“雷达所人员起义”专题征编组:顾荣生、毛雷,本文执笔者:顾荣生。

雷达研究所,原属国民党国防部第六厅。这是当时国内唯一的雷达研究机构,雷达科技人员比较集中,其装备和器材,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军事技术。

雷达研究所原在南京。一九四八年初,我南京地下党组织通过党员吕东明,授意进步知识青年张叶明打入雷达研究所,搜集该所的军事情报;同年下半年,又通过党员施雅风,布置张叶明进行团结科技人员、保护物资器材的工作。

一九四八年冬,雷达研究所从南京逃迁来杭州。张叶明又和杭州地下党员谷超豪接上关系。我杭州地下党组织根据谷超豪的汇报,把雷达研究所列为重点保护单位,并指示谷深入联系该所进步技术人员张叶明、范复礼、程嘉钧,通过他们进一步团结进步分子,争取中间分子,孤立反动分子,发动护所斗争。张叶明等通过科学时代社和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杭州分会的活动,组织所内进步科技人员学习时事和党的政策,提高觉悟。同时,也对该所所长葛正权和职工群众,做了大量的团结教育工作。四月,张叶明等又及时地提出“只要人员不散,机器设备完整,我们就有饭吃”的口号,团结群众,把仓库加固,把器材装箱造册,并采购和储备粮食,组织防护队日夜巡逻。这样,终于顶住了国民党国防部催促该所继续南逃的命令,粉碎了所内个别反动分子煽动要“发钱、散伙、回家”、“把汽车开过钱塘江”等阴谋,于一九四九年五月三日杭州解放时,使该所完整地为我军顺利接管。

雷达研究所人员起义的胜利,为我军保存了在当时极为宝贵的现代化雷达设备和新中国建设极其需要的研究人员,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当时,曾得到浙江省军管会主任谭震林同志的书面表扬。张叶明本人,也在杭州解放后几天,经市委组织部批准入党。

一九四九年十月,雷达研究所迁回南京,归华东军区航空办事处领导。一九五○年四月,在原雷达研究所的设备和技术力量的基础上,扩充人员,加强领导力量,组建成空军电讯大队(后改称雷达第101营)。这是我人民空军的第一支雷达部队。该部后奉调东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日,解放军空军政治部联络部发出《关于伪国防部六厅雷达研究所人员按起义人员政策对待问题》的文件,正式肯定了原雷达研究所人员的起义行动。

张叶明进雷达研究所前后

张叶明进雷达研究所前后
吕东明

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九日于北京

(毛雷整理)

张叶明同志是我在浙大念书时的同学。一九四四、四五、四六年,在贵州湄潭,一直是我们可以信赖的进步骨干。

我于一九四六年离开浙大,一九四七年到了南京,继续做党的地下工作。我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国民党军事情报,上级是王荣源(解放后曾任南京市委监委书记,已故)。张叶明于一九四七年浙大毕业后,去无锡前洲镇青城中学教书。青城中学校董姓唐,其子唐耀先也是浙大校友。这位校董通过其子想找一个人当校长,原想叫我去,可是我不能去,便推荐了一个叫向协五的浙大校友去当校长。向协五也是进步同学,原是浙大进步社团“新潮社”的一个骨干,毕业后在湖南工作,受聘后由湖南到杭州,聘请了一批浙大进步同学去青城中学执教,张是其中之一。这个学校师资阵容强,办得很象样。一九四七年十月下旬,杭州发生了浙大包括于子三在内的四个学生、校友被捕事件,接着发生了“于子三惨案”。被捕去的四个学生中,其中一个身上带着原“新潮社”成员、在南京工作的校友彭昌祜的信件,信中开列了彭所知道的原“新潮社”成员当时分在各地工作的名单,其中包括向协五。这份名单被国民党报纸公开登载出来。在登出以前,杭州有进步同学立即通知了向协五等,向无法立足,马上转移去东北解放区。张叶明不是“新潮社”社员,得以在学校里继续呆了一段时间,但也不能长呆下去了(去青城的其他进步校友也不得不先后离去)。一九四七年底或一九四八年初,张叶明到南京找到我,另行考虑社会职业。我原打算让他进国民党中央气象局,这个局当时需要一个学物理的大学生。后来他和我谈起,他和国民党国防部所属雷达研究所负责人叶彦世有关系,并且浙大另一位进步同学程嘉钧已先在那里,可以设法进去。我考虑到,雷达研究所是国民党重要军事科研单位,是军统的一个机构,应是我们搜集情报的目标之一,便经请示王荣源,同意张叶明通过其父与叶彦世的关系打进去,了解这个所的组织、成员以及有关军事活动方面的情报。并交待他,要以灰色面貌出现多交朋友。

这个雷达研究所,属国民党国防部六厅管辖,原是国民党在台湾接管日本人留下的第二次大战末期的雷达设备,后搬到南京,并充实了一些美国设备。据我所知,这是我国雷达工作的第一个机构。在这个机构中,我们可以直接联系的是两个进步关系:一是程嘉钧,但他当时偏重于钻技术;一是张叶明,就政治上说,他更关切一些,所以从情报角度是以张叶明为主来联系。

到了一九四八年二月,我调离南京去上海,就将张叶明的关系转给施雅风同志。施雅风是我介绍入党的,当时同我一起搞军事情报工作(现在是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副院长、兰州冰川研究所所长)。我到上海以后直到上海解放以前,张叶明有没有来上海看过我,已想不起来了。但有这样的印象:一九四八年底,由于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国民党国防部曾命令雷达研究所迁台湾。为了应付敌人的高压,该所便迁至杭州,待机迎接解放。这一行动,可能是通过施雅风同志得到南京地下党同意的。张叶明等到杭州之后,曾先和浙大地下党负责人许良英同志进行联系。是否通过我找的许,则想不清楚了,因为张去杭州路过上海时来找过我,我告他去找许是很随便的,而且张本来也认识许,许也知道张是可信赖的进步同学。不过,还在杭州解放前,大概由张叶明和我通信,确切知道他到杭州后已和浙大的进步关系有了联系。也隐约知道,他们把雷达研究所稳住在杭州,反对了敌人搬逃和破坏的阴谋。但具体情况如何,则不了解。解放后,我才知道张叶明等同志在杭州保护好了雷达研究所、迎接解放等情况。

南京地下党对雷达所的工作

南京地下党对雷达所的工作
施雅风

一九八四年二月二日春节于兰州

雷达研究所人员起义问题,我记忆到的如下:

一九四八年初,通过吕东明同志(我的入党介绍人,现在北京)介绍,我认识了刚去雷达所工作的张叶明同志和程嘉钧同志,知道他们思想进步靠拢我党。这时南京有一个科技界进步青年组织“科学时代社南京分社”,以若干地下党员为核心,进行活动,经常召集小型的不公开的座谈会,学习了解我党政策主张,分析时局动向,从经费和稿源上支持上海出版的《科学时代》杂志,是我约张、程两位参加的。到一九四八年冬淮海战役初期,国民党败局已定,地下党和任务转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防止国民党撤逃前的破坏,保护物资财产,迎接解放。科学时代社南京分社也本着此旨进行工作,组织尽可能多的科技人员留下来,反对搬迁,迎接解放。雷达所是地下党交代我经常注意联系的一个点,每一、二个星期和张叶明同志谈话一次,该所人员、设备、任务情况张曾写过详细材料转给地下党情报部门;在雷达所了解到的国民党军事动向,也经党禀报给地下党组织。

一九四八年底,国民党国防部命令雷达所撤离南京去台湾,张叶明通过我向地下党请示应付办法。经过商量,认为如通过雷达所一些上层关系,可以争取暂驻杭州,杭州进步势力较强,有浙江大学老关系,张易于和杭州地下党接上关系,因此,确定了先迁杭州的方针。张叶明,程嘉钧等同志按此方针进行工作,争取到雷达所一些上层人士的支持,迁驻杭州,保全了雷达所所有设备。张到杭州后还给我来过信,我也曾请南京地下党组织设法把雷达所及张的工作关系转给杭州市地下党组织。以后,张与浙大地下党取得联系,顺利迎接解放。

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九年,我在南京山西路中国地理研究所工作,地下党上级组织的领导人为卢伯明同志(现在上海),直接联系的是王××(已故)与尚渊如同志(南京建工系统)。

杭州地下党领导的护所斗争

杭州地下党领导的护所斗争
徐恭慧

一九八三年三月三十一日

一九四八年冬,我联系的浙江大学的地下党员谷超豪向我谈:他从浙大科学工作者协会、科学时代社(以下简称“科协”、“科时”)方面了解到,国民党国防部雷达研究所已从南京逃迁来杭,准备逃到广东去。他向我介绍了雷达在军事上应用的重要性,并说他认识该所技术员张叶明,张思想进步,倾向我党,可以通过张争取该所。我同谷研究决定对该所开展工作:1、由谷超豪加紧同张叶明联系,进一步了解他的政治思想倾向;2、要张叶明提供该所人员的政治情况,分清反动的、中间的和倾向我党的进步分子,团结进步分子,争取中间分子,孤立反动分子;3、要张叶明提供该所雷达设备武器情况。我将这一情况,向当时的杭州地下党负责人柯里汇报,得到他的同意。

当时,解放大军渡江解放江南的形势,已箭在弦上。我们对该所的工作总的要求是:阻止其南逃,设备不被破坏,迎接解放。

到一九四九年三月初,中共杭州市委(地下)正式成立,我是市委所属职工工作委员会的副书记。我们接受了市委布置开展重点部门的护厂护校运动、迎接解放任务,决定将雷达研究所确定为重点保护单位之一。为加强浙大“科协”、“科时”的活动,我们指定谷超豪、任雨吉、朱兆祥三同志成立一个党小组,谷超豪任组长,加强对“科协”、“科时”工作的领导;谷超豪重点抓雷达研究所的工作。

不久,通过“科协”、“科时”的活动,对该所进步分子张叶明、程嘉钧、范复礼三人做了大量工作,逐步形成该所进步分子的核心,开展护所工作。

张叶明按照我们的要求,积极进行了工作,提供了该所人员政治情况分析和雷达、武器情况。我根据张叶明来杭的表现,和当时工作的需要,请示柯里同志发展张入党的问题。经过谷超豪同志对张的工作,交来一份张的自传。柯指示:再考验一段时间。张叶明同志并未因此而有所消极,仍能主动接受任务,积极工作。

杭州解放时,经过张叶明、程嘉钧、范复礼等同志的努力,争取了该所所长葛正权,大部分的中间分子和下层工作人员(学徒、技工),孤立了极个别反动分子,阻止了该所继续南逃的打算,完整地为我军顺利接管。据此,柯里同志批准了张叶明同志入党。

策动研究所人员起义前后

策动研究所人员起义前后
谷超豪

一九八二年三月十三日

一九四八年冬,国民党国防部雷达研究所从南京迁到杭州。当时在该所工作的浙江大学物理系毕业生张叶明来找我,他告诉我,国民党反动政府感到战争形势对它大为不利,它所属的一些机构已开始南迁,该所也是属于南迁的机构,先迁杭州,然后再看情况,有可能继续南迁。张叶明是进步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中表现很好,做了很多宣传工作。由于我曾是学生会的负责人之一,在学生运动中和他有较多接触,所以他一到杭州就来找我汇报以上情况,并希望我告诉他在杭州如何进行进步活动。

我当时是地下党员(公开身份是浙大助教),组织关系属于杭州城市工作系统,上级联系人是徐恭慧(现在浙江省农业厅)。党组织当时交给我的任务是:团结杭州市的科学技术工作者,保护杭州市各科技机构、设备,使其不被迁走和破坏,在杭州解放时能为我们顺利接管。由于雷达技术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技术,而且主要是军用技术,所以我就立即向徐恭慧同志汇报了以上情况,徐表示要努力做雷达研究所的工作,和张叶明保持经常的联系。不久,他又传达了党组织的意见,要我把雷达研究所的工作列为一项重点,力争把它留在杭州;努力培养张叶明同志,在其条件成熟时发展入党。这时,我已经向张叶明交代了保护雷达研究所的工作目标,他欣然接受。

张叶明在该所是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但活动能力很强。浙大毕业生在该所工作的有多人,其中有一位范复礼同志,在校也参加进步的学生运动。范和我是一个班级的同学,在一九四三年浙大龙泉分校时就认识了。我和张叶明都分别找了范复礼谈话,范表示愿意为争取使雷达研究所不迁走而努力。张叶明还向我汇报,这个研究所有一位中级科技人员程嘉钧,倾向进步,曾是浙大理工科毕业生所组织起来的“科学时代社”的成员。这个团体在政治上是进步的,有许多地下党员,当时浙大地下党通过这个团体,在教授、讲师、助教中进行工作,并依靠其中的积极分子,向浙大以外的科技单位开展工作。不久,程嘉钧和“科学时代社”恢复了联系,张叶明和范复礼,也在我的安排下参加了“科学时代社”,这三位同志就组成了当时在该所工作的核心。他们分析了该所的情况,认为其中的多数科技人员是为了谋职业到该所去的,思想并不反动,而且在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下,许多人是不愿意再追随国民党继续南迁的;所长葛正权,是一位物理学家,也是有可能争取的;还有一些国民党政工人员,比较反动,但也有所动摇,未必能够完全控制该所。因此,他们对接受和完成这一任务是充满信心的。我经常通过张叶明了解和研究情况的发展,建议他们一面继续了解情况,一面多争取群众,针对不同的对象,以不同的方式做工作。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注意,我和张叶明的联系一般都约在校外。

开始时,我并没有向张叶明说明我的地下党员身份。到了一九四九年二月份光景,党组织感到可以考虑发展张叶明入党。有一次我和他谈话中,试探他对于入党的看法,他表示非常向往,我就要他打入党报告(要写一份详细的自传)。从此,他就明确地知道他的任务是地下党布置的(虽然以前他也是这样猜想的)。不久,他交来了自传,其中写了他自己对党的认识,思想进步过程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决心。经过党组织研究,决定在工作中继续考察他一段时间。我把这个意见和他谈了,他当时表示要在工作中为党做出贡献,争取早日批准入党。

二、三月间,我解放大军渡江已近在眼前。根据上级指示,特别成立了一个党小组来从事浙大以外的科技人员的工作,由我任小组长,成员有任雨吉(现在二机部)、朱兆祥(现在中国科技大学)二人。还有过兴先(现在中国科学院),属朱兆祥单线联系。我们分工联系杭州市各有关单位,雷达研究所由我联系。“科学时代社”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校外的社员都在会上表示了决心,要为保护好本单位而努力。程嘉钧在会上代表他们三个人表示了这个决心。当时,党组织希望我们所联系的各个单位成立群众性的“应变委员会”。这个名称,看不出什么政治倾向性,使反动派找不到任何借口。我向张叶明也提出建立类似的组织,形式及方式由他们根据军事单位的特点,自行作出决定。后来,张叶明向我汇报,他们建立了一个保护所的组织,叫什么名称我记不得了,公开的目的是讲要保障所的安全。当时杭州还有一个公开的组织,叫“科学工作者协会杭州分会”,也是我们地下党所掌握的,它公开发表号召,呼吁科技工作者起来保全国家仅有的一些科技力量和设备,使其不受战争的破坏,不要迁移而受损失。这个号召,适合当时一般科技工作者的认识水平,目的在于激发他们的爱国心和事业心,为保留本机构而努力。雷达研究所中,我记得也发展了“科学工作者协会”的会员(具体哪些人已记不清了)。

四月间,张叶明等在雷达研究所进行了紧张的工作。据他的汇报,大多数科技人员已向他们表示不愿再随国民党南迁,政工人员虽然知道国防部要他们继续南迁的意图,但极大多数已动摇,特别是我解放大军横渡长江之后,他们更为恐慌。

四月下旬,南京已经解放,解放军向杭州逼进。我和张叶明多次联系。在杭州解放前夕,他告诉我,他们已经和葛正权面谈过,葛表示不让所南迁,国民党国防部曾有命令,要他们南迁,他不执行了。当时国民党军队在长江一线全线溃退,情况已非常混乱,几个最反动的家伙,看到势头不对,也逃跑了。所以,该所保持不走已成定局。我当时告诉他,叫他提高警惕,继续做好团结群众的工作,对葛正权的工作继续抓紧,免得他受到压力改变主意,警惕反动派还有别的阴谋。当时那个所既没有南迁,也没有散掉,一切设备器材都没有被破坏,静候解放军的接管。五月三日,杭州解放的那一天,我和张叶明碰过一次头,叫他继续保持冷静和警惕。在我回校的途中,第一次遇到了盼望已久的人民解放军队伍。当天,人民解放军就接管了雷达研究所,由于当时地下党组织和人民解放军党组织尚无直接联系,我没有能够参与这个接管工作,并且暂时也不能和该所的同志联系。

过了十余天,张叶明兴奋地来找我,说他们已改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谭震林同志特写了一封信,由领导转交给他。他给我看这封信,开头是“张同志”(没有写名字),内容大意是说,感谢你们的努力工作,使雷达研究所能够保全下来,下面是谭震林同志的签名。我看了也很高兴,当时由于工作繁忙,没有能够细谈人民解放军接管该所的情况。当时,他还向我问起他的入党问题。

不久,杭州市委组织部长柯里(现在中央组织部,是杭州地下党领导人之一)对我说,军区要我们把所联系的党员转出去,张叶明的入党申请当时未批,现在能否批准,要听取我的意见。我说,他表现很好,立了功,应该批准他入党。所以,市委组织部就批准他作为候补党员,把他的组织关系转到了军区。

以上情况表明,在地下党组织领导下,经过有关同志的努力工作后,该所拒绝了国民党国防部南迁的命令,完整地继续留在杭州,由人民解放军接管,技术人员、装备、器材毫无损失。我个人认为,根据当时的具体环境和该所的性质(非作战单位),这应该是起义的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