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叶明
策反国民党国防部雷达研究所起义的主要执行人
我军第一个雷达营三中队雷达技术员
最后在兰州空军军械修理厂离休
我们不会忘记张叶明的功绩
郑乃森回忆
我党早就认识到雷达对国防建设的重要。1948年3月动员浙大物理系47届毕业生张叶明通过关系到雷达修理所来。当时任务是:团结科学机构、工厂企业中的科技人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揭露国民党压制民主、反共反人民、摧残教育、摧残科学的罪恶,为争取科学发展的民主政治权利而努力。张叶明当时是党外围的进步青年,到所后介绍一些进步的报刊给我们看,如《展望》、《文汇报》,《科学时代》等,所内没有这些,我们都利用星期日到书店翻着看。《文汇报》则站在马路旁贴报处看。1948年下半年,地下党通知张叶明,中心工作是:团结科技人员,保护物资器材和科技人员,迎接解放。我们暗中用短波收音机收听新华社在牡丹江的广播,对人民解放的胜利形势及我党政策有所了解。
国民党要将所迁台湾,所内大部分是江浙一带人也认识到国民党快完了不愿跟着走,推说找不到船拖着。到49年1月决定绝大部份人员和较值钱的雷达与器材迁杭州,南京留少数人看仓库,我们迁到杭州,张叶明很快和浙江大学地下党联系上。地下党派浙大助教谷超豪与张联络,当时党的指示是:保存物资技术人员不散,阻止继续南迁,组织护所队防止国民党撤逃时抢劫,所以葛正权看国民党大势已去,也没有撤向南方意思,副所长叶彦世想撤到钱溏江南,但少数意见形不成气候,最后葛正权同意组织起来护所,将仓库加固,器材装箱造册,防止丢失,并到南京去一趟,通知那里留守人员也这么做,交出公款买黄金银元采购粮食紫菜供所内人生活。
张叶明同志在杭州解放后数天被批准入党。谭震林同志还写信由王中笑同志转交张表扬张和所内同志保护了所。1949年9月末雷达研究所迁回南京归南京航空办事处领导。1983年10月20日,解放军空军政治部联络部发出《关于伪国防部六厅雷达研究所人员按起义人员政策对待问题》的文件,正式肯定了原雷达研究所人员的起义行动。
<<党策动雷达研究所人员起义简述>>里是这样说的
雷达研究所,原属国民党国防部第六厅。这是当时国内唯一的雷达研究机构,雷达科技人员比较集中,其装备和器材,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军事技术。
雷达研究所原在南京。一九四八年初,我南京地下党组织通过党员吕东明,授意进步知识青年张叶明打入雷达研究所,搜集该所的军事情报;同年下半年,又通过党员施雅风,布置张叶明进行团结科技人员、保护物资器材的工作。
一九四八年冬,雷达研究所从南京逃迁来杭州。张叶明又和杭州地下党员谷超豪接上关系。我杭州地下党组织根据谷超豪的汇报,把雷达研究所列为重点保护单位,并指示谷深入联系该所进步技术人员张叶明、范复礼、程嘉钧,通过他们进一步团结进步分子,争取中间分子,孤立反动分子,发动护所斗争。张叶明等通过科学时代社和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杭州分会的活动,组织所内进步科技人员学习时事和党的政策,提高觉悟。同时,也对该所所长葛正权和职工群众,做了大量的团结教育工作。四月,张叶明等又及时地提出“只要人员不散,机器设备完整,我们就有饭吃”的口号,团结群众,把仓库加固,把器材装箱造册,并采购和储备粮食,组织防护队日夜巡逻。这样,终于顶住了国民党国防部催促该所继续南逃的命令,粉碎了所内个别反动分子煽动要“发钱、散伙、回家”、“把汽车开过钱塘江”等阴谋,于一九四九年五月三日杭州解放时,使该所完整地为我军顺利接管。
雷达研究所人员起义的胜利,为我军保存了在当时极为宝贵的现代化雷达设备和新中国建设极其需要的研究人员,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当时,曾得到浙江省军管会主任谭震林同志的书面表扬。张叶明本人,也在杭州解放后几天,经市委组织部批准入党。
一九四九年十月,雷达研究所迁回南京,归华东军区航空办事处领导。一九五○年四月,在原雷达研究所的设备和技术力量的基础上,扩充人员,加强领导力量,组建成空军电讯大队(后改称雷达第101营)。这是我人民空军的第一支雷达部队。该部后奉调东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日,解放军空军政治部联络部发出《关于伪国防部六厅雷达研究所人员按起义人员政策对待问题》的文件,正式肯定了原雷达研究所人员的起义行动。
南京地下党对雷达所的工作
—施雅风一九八四年二月二日春节于兰州
雷达研究所人员起义问题,我记忆到的如下:
一九四八年初,通过吕东明同志(我的入党介绍人,现在北京)介绍,我认识了刚去雷达所工作的张叶明同志和程嘉钧同志,知道他们思想进步靠拢我党。这时南京有一个科技界进步青年组织“科学时代社南京分社”,以若干地下党员为核心,进行活动,经常召集小型的不公开的座谈会,学习了解我党政策主张,分析时局动向,从经费和稿源上支持上海出版的《科学时代》杂志,是我约张、程两位参加的。到一九四八年冬淮海战役初期,国民党败局已定,地下党和任务转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防止国民党撤逃前的破坏,保护物资财产,迎接解放。科学时代社南京分社也本着此旨进行工作,组织尽可能多的科技人员留下来,反对搬迁,迎接解放。雷达所是地下党交代我经常注意联系的一个点,每一、二个星期和张叶明同志谈话一次,该所人员、设备、任务情况张曾写过详细材料转给地下党情报部门;在雷达所了解到的国民党军事动向,也经党禀报给地下党组织。
一九四八年底,国民党国防部命令雷达所撤离南京去台湾,张叶明通过我向地下党请示应付办法。经过商量,认为如通过雷达所一些上层关系,可以争取暂驻杭州,杭州进步势力较强,有浙江大学老关系,张易于和杭州地下党接上关系,因此,确定了先迁杭州的方针。张叶明,程嘉钧等同志按此方针进行工作,争取到雷达所一些上层人士的支持,迁驻杭州,保全了雷达所所有设备。张到杭州后还给我来过信,我也曾请南京地下党组织设法把雷达所及张的工作关系转给杭州市地下党组织。以后,张与浙大地下党取得联系,顺利迎接解放。
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九年,我在南京山西路中国地理研究所工作,地下党上级组织的领导人为卢伯明同志(现在上海),直接联系的是王××(已故)与尚渊如同志(南京建工系统)。
杭州地下党领导的护所斗争
—徐恭慧一九八三年三月三十一日
一九四八年冬,我联系的浙江大学的地下党员谷超豪向我谈:他从浙大科学工作者协会、科学时代社(以下简称“科协”、“科时”)方面了解到,国民党国防部雷达研究所已从南京逃迁来杭,准备逃到广东去。他向我介绍了雷达在军事上应用的重要性,并说他认识该所技术员张叶明,张思想进步,倾向我党,可以通过张争取该所。我同谷研究决定对该所开展工作:1、由谷超豪加紧同张叶明联系,进一步了解他的政治思想倾向;2、要张叶明提供该所人员的政治情况,分清反动的、中间的和倾向我党的进步分子,团结进步分子,争取中间分子,孤立反动分子;3、要张叶明提供该所雷达设备武器情况。我将这一情况,向当时的杭州地下党负责人柯里汇报,得到他的同意。
当时,解放大军渡江解放江南的形势,已箭在弦上。我们对该所的工作总的要求是:阻止其南逃,设备不被破坏,迎接解放。
到一九四九年三月初,中共杭州市委(地下)正式成立,我是市委所属职工工作委员会的副书记。我们接受了市委布置开展重点部门的护厂护校运动、迎接解放任务,决定将雷达研究所确定为重点保护单位之一。为加强浙大“科协”、“科时”的活动,我们指定谷超豪、任雨吉、朱兆祥三同志成立一个党小组,谷超豪任组长,加强对“科协”、“科时”工作的领导;谷超豪重点抓雷达研究所的工作。
不久,通过“科协”、“科时”的活动,对该所进步分子张叶明、程嘉钧、范复礼三人做了大量工作,逐步形成该所进步分子的核心,开展护所工作。
张叶明按照我们的要求,积极进行了工作,提供了该所人员政治情况分析和雷达、武器情况。我根据张叶明来杭的表现,和当时工作的需要,请示柯里同志发展张入党的问题。经过谷超豪同志对张的工作,交来一份张的自传。柯指示:再考验一段时间。张叶明同志并未因此而有所消极,仍能主动接受任务,积极工作。
杭州解放时,经过张叶明、程嘉钧、范复礼等同志的努力,争取了该所所长葛正权,大部分的中间分子和下层工作人员(学徒、技工),孤立了极个别反动分子,阻止了该所继续南逃的打算,完整地为我军顺利接管。据此,柯里同志批准了张叶明同志入党。
谷超豪在一九八二年三月十三日深情回忆
一九四八年冬,国民党国防部雷达研究所从南京迁到杭州。当时在该所工作的浙江大学物理系毕业生张叶明来找我,他告诉我,国民党反动政府感到战争形势对它大为不利,它所属的一些机构已开始南迁,该所也是属于南迁的机构,先迁杭州,然后再看情况,有可能继续南迁。张叶明是进步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中表现很好,做了很多宣传工作。由于我曾是学生会的负责人之一,在学生运动中和他有较多接触,所以他一到杭州就来找我汇报以上情况,并希望我告诉他在杭州如何进行进步活动。
我当时是地下党员(公开身份是浙大助教),组织关系属于杭州城市工作系统,上级联系人是徐恭慧(现在浙江省农业厅)。党组织当时交给我的任务是:团结杭州市的科学技术工作者,保护杭州市各科技机构、设备,使其不被迁走和破坏,在杭州解放时能为我们顺利接管。由于雷达技术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技术,而且主要是军用技术,所以我就立即向徐恭慧同志汇报了以上情况,徐表示要努力做雷达研究所的工作,和张叶明保持经常的联系。不久,他又传达了党组织的意见,要我把雷达研究所的工作列为一项重点,力争把它留在杭州;努力培养张叶明同志,在其条件成熟时发展入党。这时,我已经向张叶明交代了保护雷达研究所的工作目标,他欣然接受。
张叶明在该所是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但活动能力很强。浙大毕业生在该所工作的有多人,其中有一位范复礼同志,在校也参加进步的学生运动。范和我是一个班级的同学,在一九四三年浙大龙泉分校时就认识了。我和张叶明都分别找了范复礼谈话,范表示愿意为争取使雷达研究所不迁走而努力。张叶明还向我汇报,这个研究所有一位中级科技人员程嘉钧,倾向进步,曾是浙大理工科毕业生所组织起来的“科学时代社”的成员。这个团体在政治上是进步的,有许多地下党员,当时浙大地下党通过这个团体,在教授、讲师、助教中进行工作,并依靠其中的积极分子,向浙大以外的科技单位开展工作。不久,程嘉钧和“科学时代社”恢复了联系,张叶明和范复礼,也在我的安排下参加了“科学时代社”,这三位同志就组成了当时在该所工作的核心。他们分析了该所的情况,认为其中的多数科技人员是为了谋职业到该所去的,思想并不反动,而且在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下,许多人是不愿意再追随国民党继续南迁的;所长葛正权,是一位物理学家,也是有可能争取的;还有一些国民党政工人员,比较反动,但也有所动摇,未必能够完全控制该所。因此,他们对接受和完成这一任务是充满信心的。我经常通过张叶明了解和研究情况的发展,建议他们一面继续了解情况,一面多争取群众,针对不同的对象,以不同的方式做工作。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注意,我和张叶明的联系一般都约在校外。
开始时,我并没有向张叶明说明我的地下党员身份。到了一九四九年二月份光景,党组织感到可以考虑发展张叶明入党。有一次我和他谈话中,试探他对于入党的看法,他表示非常向往,我就要他打入党报告(要写一份详细的自传)。从此,他就明确地知道他的任务是地下党布置的(虽然以前他也是这样猜想的)。不久,他交来了自传,其中写了他自己对党的认识,思想进步过程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决心。经过党组织研究,决定在工作中继续考察他一段时间。我把这个意见和他谈了,他当时表示要在工作中为党做出贡献,争取早日批准入党。
二、三月间,我解放大军渡江已近在眼前。根据上级指示,特别成立了一个党小组来从事浙大以外的科技人员的工作,由我任小组长,成员有任雨吉(现在二机部)、朱兆祥(现在中国科技大学)二人。还有过兴先(现在中国科学院),属朱兆祥单线联系。我们分工联系杭州市各有关单位,雷达研究所由我联系。“科学时代社”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校外的社员都在会上表示了决心,要为保护好本单位而努力。程嘉钧在会上代表他们三个人表示了这个决心。当时,党组织希望我们所联系的各个单位成立群众性的“应变委员会”。这个名称,看不出什么政治倾向性,使反动派找不到任何借口。我向张叶明也提出建立类似的组织,形式及方式由他们根据军事单位的特点,自行作出决定。后来,张叶明向我汇报,他们建立了一个保护所的组织,叫什么名称我记不得了,公开的目的是讲要保障所的安全。当时杭州还有一个公开的组织,叫“科学工作者协会杭州分会”,也是我们地下党所掌握的,它公开发表号召,呼吁科技工作者起来保全国家仅有的一些科技力量和设备,使其不受战争的破坏,不要迁移而受损失。这个号召,适合当时一般科技工作者的认识水平,目的在于激发他们的爱国心和事业心,为保留本机构而努力。雷达研究所中,我记得也发展了“科学工作者协会”的会员(具体哪些人已记不清了)。
四月间,张叶明等在雷达研究所进行了紧张的工作。据他的汇报,大多数科技人员已向他们表示不愿再随国民党南迁,政工人员虽然知道国防部要他们继续南迁的意图,但极大多数已动摇,特别是我解放大军横渡长江之后,他们更为恐慌。
四月下旬,南京已经解放,解放军向杭州逼进。我和张叶明多次联系。在杭州解放前夕,他告诉我,他们已经和葛正权面谈过,葛表示不让所南迁,国民党国防部曾有命令,要他们南迁,他不执行了。当时国民党军队在长江一线全线溃退,情况已非常混乱,几个最反动的家伙,看到势头不对,也逃跑了。所以,该所保持不走已成定局。我当时告诉他,叫他提高警惕,继续做好团结群众的工作,对葛正权的工作继续抓紧,免得他受到压力改变主意,警惕反动派还有别的阴谋。当时那个所既没有南迁,也没有散掉,一切设备器材都没有被破坏,静候解放军的接管。五月三日,杭州解放的那一天,我和张叶明碰过一次头,叫他继续保持冷静和警惕。在我回校的途中,第一次遇到了盼望已久的人民解放军队伍。当天,人民解放军就接管了雷达研究所,由于当时地下党组织和人民解放军党组织尚无直接联系,我没有能够参与这个接管工作,并且暂时也不能和该所的同志联系。
过了十余天,张叶明兴奋地来找我,说他们已改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谭震林同志特写了一封信,由领导转交给他。他给我看这封信,开头是“张同志”(没有写名字),内容大意是说,感谢你们的努力工作,使雷达研究所能够保全下来,下面是谭震林同志的签名。我看了也很高兴,当时由于工作繁忙,没有能够细谈人民解放军接管该所的情况。当时,他还向我问起他的入党问题。
不久,杭州市委组织部长柯里(现在中央组织部,是杭州地下党领导人之一)对我说,军区要我们把所联系的党员转出去,张叶明的入党申请当时未批,现在能否批准,要听取我的意见。我说,他表现很好,立了功,应该批准他入党。所以,市委组织部就批准他作为候补党员,把他的组织关系转到了军区。
以上情况表明,在地下党组织领导下,经过有关同志的努力工作后,该所拒绝了国民党国防部南迁的命令,完整地继续留在杭州,由人民解放军接管,技术人员、装备、器材毫无损失。我个人认为,根据当时的具体环境和该所的性质(非作战单位),这应该是起义的一种形式。
郑乃森专文忆张叶明
我在1944年夏从龙泉分校到湄潭读物理系三年级时认识张叶明,他在物理系二年级。他是一个有进步思想的同学,我是不多理会政治的人,学校中接触不多。
雷达是二战中重要的新武器,但我国还没有,全靠目测耳听判断飞机是否进来。抗战胜利,国民党政府先从日军那里接受一批日制雷达,又以剩余物资名购得美军在太平洋岛上的旧雷达,在台湾、南京成立雷达修理所,修理、调试这些雷达。我于1946年物理系毕业,慕雷达先进技术之名,在1947年2月进入南京雷达修理所。1948年3月张叶明也到这个所,他是受南京地下党组织成员、浙大校友吕东明的指示进所的,我当时并不知道这些。
张是浙江嵊县人,是雷达修理所所长叶彦世、工务组长张本厚的同乡,由叶彦世朋友介绍入所。他工作重点是向所内技术人员宣传进步思想。生活闲谈都和我们在一起,星期日,常带我们到书店站着看进步书刊,既省钱,又避人耳目。1948年下半年他鼓励我用自装的短波收音机收听牡丹江新华社的广播,这在所内是明令禁止的,开始我不敢,他说:“叶彦世、张本厚都在收听,你不要声张就是了”。渐渐使我对解放区及解放战争有所认识。
1948年10月,修理所改为研究所,所长葛正权,副所长叶彦世。
1948年11月的一天早晨,叶彦世副所长突然直接打电话给我,说要调我到台湾替海军修雷达,优待条件是可拿双份薪金,自己在海军拿薪金,这里研究所的薪金照发,寄我家去。但话的末尾加了句:“要征求本人意见”,我立刻回答不去。叶又找另一厦门大学毕业的年轻人(编者按,是周伦铨),他也回答不去。叶没有再找其他人。当时在场有些技术人员说我们是“傻瓜”,现在想来,若没有张叶明平时的工作,我们不会这么迅速就作出如此反映的。
1949年1月研究所搬到杭州,按国民党当局指示是要去台湾或逐渐南迁的。张到杭州后迅速与浙大助教、地下党员谷超豪取得联系,地下党指示:“防止南逃或破坏,组织护所,保存物资器材,人员不散”,张与所内进步校友程嘉钧、范复礼合作,团结所内人员坚决执行这一指示。地下党又写信通过另一渠道交到所长葛正权手中,要求他保全器材,人员不散,准备移交,为葛接受。1949年5月3日解放军进入杭州城,当天就派军代表王中笑到研究所接管,雷达研究所的人员、器材完整地交到人民手中,起义成功。几天后王中笑军代表宣布接纳张叶明为中共党员,还交给张一封由浙江省军管会主任谭震林同志给张叶明的信,信中表扬他和所内同志保护了研究所。
1949年10月研究所迁回南京,积极开展清点器材、修理雷达工作。
1950年4月在雷达研究所内组建我国第一支雷达部队,命名为“电讯大队”,后改为“雷达第101营”。雷达研究所将修复的10台日式和美式雷达装备这个营五个连,每连两台雷达。我与张叶明都在一连,各负责一台雷达的维修工作。这年6月雷达营调到上海学习苏军的一套情报处理业务,我们一连两台雷达架在五角场五层楼顶。8月雷达101营调到东北,在辽东半岛与鸭绿江边组成防空雷达网。我仍在一连,驻安东,张叶明随313雷达与五连的一台602雷达对调,此后,我们只能在开会时见面。11月他又随雷达调华北。文化大革命后,他调到兰州空军军械修理厂,在那里离休。离休后住在杭州。
文革及文革前一段时期,由于极左思潮影响,说张叶明历史复杂,使他吃了不少苦,他身体也不好,得了不少病,常在杭州、南京的空军医院看病。1991年10月我到杭州看他,他的精神还好,说是“肺癌,幸亏发现早,下了决心做手术切除癌细胞,手术做得很好,获得五年的存活期”,自我感觉良好。还说:“我上街用手杖但并不是靠它行走,思想上认为有杖在手,可使街上行人会更注意不碰我”。告别时,他还走下楼送我到公共汽车站。没想到第二年3月在《空军报》上看到他去世的消息,终年72岁。
原雷达研究所人员起义,为我军保存了在当时极为宝贵的雷达设备和一批雷达工程技术人员,并在这个基础上组建了我军历史上第一支雷达部队,我的学友张叶明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很大的,是功不可没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