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日记》摘录 严刘祜

《竺可桢日记》摘录
——有关浙江大学龙泉分校部分

今摘录者附曹s
竺可桢( 1 8 9 0 一- 1 9 7 4 ),我国著窑的科学察和敏宵凉, 1 9 3 6 年至1 9 4 9 年任浙江大学校长。现摘 《竺可桢目记》中关于浙江大掌龙泉分位副部分记”,是浙大龙泉分幢最确实因而也最珍贵的虫料。以.读者,盖从中可知办乡音授之过程与艰难.

1939年1 月2 8日 广西宜山
晓沧来,谈昨日招生委员会开会结果,拟招补习生六十名,以十名由浙省教厅保送…….
1939年2 同4日 广西宜山
得教部电,不准浙省设战时大学,并寄协款,但浙大须
至浙江招生一次.决请晓沧与叔谅赴浙省设一年级分校.
f 泣e 叔谅.陈叔凉,即陈制1) i曹. 〕
1939年2 月1 4日 广西宜山
陈叔谅、郑晓沧及眷属赴浙江,为接洽协款及筹设先修
班事.
1939年3 月2 1 日 四川重庆
六点晤立夫于其寓,……谈及浙省协款、浙省设分校及
迁移问题。(注, 立夫,陈立夫,当时任教育部部长。}
1939年3 月29 日 广西宜山
晚鲁珍来谈浙江办分校事。( i主.鲁珍,沈鲁珍, n沈思均.曾
任浙大总务主任.)
1939年4 月1 日广西直山
八点余鲁珍来,余已告贺壮予来校接办总务事,拟派其
入浙办理分校。{泣,贺壮子.曾任浙犬总务长.〉
1939年5 月1 7 目「西宣山
四点半开浙江设立分校委员会,到文理学院各系主任及
院长、各课课长等,议定师范学院学生招定后送本校上课,
经费经常五万元,临时二万元,即日请各系开单及指定人选。
1939年5 月1 9 日广西宣山
四点半开浙东分校设计委员会,……决定分校招收12 0
名,备取3 0 名。正取生中由浙省保送八名,赣、闽、皖三
省保送四名。先修班不另招生,由一年级生中之-课不及格
者即补习某课。报考地点定永康与上海。
1939年5 月28B 广西’由
苏叔岳来,渠欲随浙大分校去龙泉,国其家眷尚在温州
之故,而中午张孟闻来谈,则表示不愿往分校,因梁之家眷
已在宜山之故,目前分派教员之困难即在于此。下午季梁来
谈,架不愿作分校主任,以其职务离开其本行太远,倘往龙
泉,亦只能教无机化学而已。(也苏叔岳,即苏敏聋.历史学笨,
撞撞.,提孟侧.生ff 学家, 4民投. 季’l,王等露,即王趟,化学掌.’雀新大理学院院长. 〕
1939年6″88 广西直由
午后二点陈叔谅来谈去浙江办分校各点,经常费五万
元,临时费二万元,均极紧缩.……而浙分校各教员薪水与
职员薪水据目前估计己需四万五千元,只五千元可作办公费
等,甚窘可知矣。
1939年9 月2 2 日四,,,.康
五点晤立夫,……余谈及浙东分校经费不足,希望在学
生救济费项下提五万元-
1939年1 0 月’目广西’由
+ 浙大浙东分校于十月一日在龙泉曾家大宅开学,八日举
行开学典礼,学生实到1 4 1 人,教员十人,尚有八人未
到,职员十九人。……十月十一上课。
1 9 3 9 年1 0 月1 6 自广西宣山
教务长郑晓沧(宗海〉因病留浙东,以张惠谋4绍忠〉
继. 【注,张东谋,物理学家. )
1940年1 月8 日广西宣山
意谋来谈分校事.
1940年2 月22 日贵州遵义
得顾一樵〈教部次长〉函,如本年经费浙大虽仍为636, 184 元,但经陈部长核定,加拨增班、增级、增薪费156, 400 元,建设费8 0, 0 0 0 元,研究费4 0 0 0 元,先修班1 6, 8 0 0 元,总计为8 9 3, 3 8 4元云云。但不识此款如何拨发,又不知浙东分校之经费是否在内,因分校之费总在年七、八万元也。
1940年3 月2 日四川重庆
二点半至教育部,晤吴士选,据云浙大经费原为636,184元,现加增班费30, 000 (化工、机械〉,增级、师范膳费与浙东分校72, 000 元,……合前为8 93, 3 8 4元……。浙东分校每月须六千元,年共七万二千,可与增级
费相抵,但师范膳费即落空,约计年二万余元.
1940年5 月1 8 目贵州·义
近统计龙泉分校学生,计一年级1 4 7 人中,浙籍占1 1 8 人,其次则安徽1 6 人〈保送〉¥福建5 人,江西4 人,江苏2 人,湖南1 人。浙籍在以绍兴与金华为最多,各10人,郭县次之,得8 人,黄岩又次之7 人,东阳6
人,新昌、嘉兴各5 人,诸暨、富阳、衙县4 抗县务4 人,
瑞安、奉化、临海、乐清、兰溪、肖山备3 人。
1 9 4·0 年5 月2 8 目贵州遵义
三点开行政会议,讨论招新生之数目,计全校.( 5 0 人,
龙泉l · 8. 0 人。
1940年6 月7 日贵州遵义
开行政会议,决定龙泉分校一年级生来遵义,如办浙东
二、三、‘ 四年级,自下年起办,向教部及浙省府均如此建
议。
1940年6 月1 2 日贵州遵义
与振吾及惠谋谈龙泉办二年级问题,因叔谅与晓沧均极
希望能办理,而浙中人士亦多如此设想,学生当然不愿入
黔。但教部既不肯将经费确定,若浙大贸然设二年级于龙
泉,则将来必叉上教部之当,与去年相同。〔注s 摄香,李银吾,
即李熙漾,曾任浙大王学院教授、院挺. >
1940年1 0 月2 日贵州遵义
、今日得教育部分发第二次学生名单。
浙大本校龙泉
第一次分发一年级生
第二次洛阳、奈和、上海新生
4 2 0
3 6
1940年1 1 月5 日四川重庆
8 9
2 9
八点,知叔谅于甘六离贵阳,在遵义停六日,卅一号来
重庆,……已发表渠为侍从室秘l~ ,战决不回浙大云。
1940年1 2 月2 目贵州遵义
苏步青来,知此次由温州来遵义,计行3 5 天之久,
…··在丽水、金华曾遇轰炸。……闰来龙泉分校学生每人所
用至少四百元之多。
1941年1 月1 6 目贵州遵义
…在沪国立大学如交大、暨大下学年能开课否,大是
问题。不开课则数千学子何处收窑?如至)I J 、滨,则旅费每
人须六百元以上,故不如将沿海各大学如厦大、浙大分校加
以扩充。校中已呈部,请湖东建筑费三十万元,二年级增班
-: 费二十万元,而以前曾快邮代电浙省黄季宽主席,请拨三十
. .·
万元为建筑,因渠曾电浙大回浙也。( 洼,黄季宽.即黄绍纹,当
时任浙江省主席.〕
1941年2 月1 6 日四川重庆
九点至教育部开二届学术审查会议大会。……在部中
腾。膳后与吴士选谈。据(云〕本年浙大经费118万元……
关于浙东分校办二年级事,本年以六个月计,加十二位教
授,连助教及职员共四万五千元,再加建设费三万元,共需七万五千元。士选主张此数由部与校各半,余则主张部与省
,半。实际如学生由浙来黔,旅费去年二万元尚嫌不足,今
年将二、三倍之。(也具士遣,即具俊升,敬育学家.当时教育部高等,,
.宵司司长. J
1941年3 月1 7 目 四川重庆
十点半晤立夫,与商龙泉分校办二年级事。余主张必须
有年十六万元,那半年八万元之经费【始〕能设二年级,否
则情愿分发与他校。士选作事不痛快,欲浙省出一半,否则
由校自筹,余不允。立夫允电黄季宽。……五点至美专校路
一号晴陈布雷、叔谅,适晓峰亦已来,谈龙泉分校事。〈也
陈布,,,t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主任.峰晓,张晓峰,即张其
肉,地理学家,曾任浙大史地1民主任、文学院院长.】
1941年4 月1 0 四川重庆
四点开联大、中大、浙大三校招生联合会议,……决定联合招生以浙大、中大、联大及武大四校为限,地点在重庆、成都、昆明、贵阳,外加丽水〈浙大〉及衡阳或来阳。揭.
1941年4 月26 日 贵州遵义
本学期浙大学生计遵义6 4 1 人,湄潭1 7 9 人,永兴 4 4 4 人,龙泉分校1 6 2 人。先修班4 0 人, 一年级合龙 严泉5 6 6 人,二年级3 9 2 人,三年级2 5 5 人,四年级1 7 3 人,合1 4 4 0 人。在贵州女生1 1 1 人,男生1153人。
1 9 4 1年9 月2 6 日四川重庆 八点至教部晤吴士选,知明年预算定每班三万元,如龙 泉十八班,即五十四万元。
1941年9 月3 0 日 四川军民
晚得龙泉分校寄来之成绩,知四校招生龙泉分校成绩特
高,重庆各区如以三十分及格,则六千四百人中只取二千
人,而龙泉1 8 9 人应试,不达三十分只九人而已。何程度
相差如此之大?
1 9 4 1 年1 2 月1 6 日贵州遭义
今日寄教育部本校所选部聘教授名单,计本部十六名
…·此外龙泉分校有郑晓沧与林天兰二人,共十八人。
1 9 4 2 华4 月1 1 日四川重庆
至教育部晤士选……谈及分校办三年级事e 余谓文、
理、工、农三年级均难在浙办好,故不如不办。关于师范招
生,仍主张贵州停招而浙江招生, 但贵州方面余意教育学系可招。士选主张一律停招。此事尚待与分校商之。
1 9 4 2 年4 月 1 3 日 四川’If定
丸点吴士选来,决定浙大师范学院遵义停招国文、英文、而龙泉添招此两班。
1 9 4 2 华9 月 7 日 贵州遵义
青年会协会总干事江文汉来,渠方自福建南平、长汀一
带(来〕。据云,此次浙东失守,浙中精华全失。学生逃难 ’
者络绎于途,状极可悯,故学生救济委员会曾在沿途设站
云。浙大分校学生三十七人在建阪附近被劫,损失十余万
元,有若干人箱笼棉被尽失,故势非救济不可。
1 9 4 3 年2 月t 2 日 贵州遵义
龙泉分校报告,本年学生人数共3 6 2 ,内女生31 人。
计一年级1 7 9 人,二年级1 8 3 人。各院之分配z 文5 ‘人,理2 6 人,工120 人,农5 8 人,师范学院初级104。
教员6 0 人,其中教授1 9 人,副教授1 3 人,讲师16人,
助教1 0 。
1943年2 月20 日 贵州遵义
午后二点,开四十次校务会议,到三十六人。首由余报
告半年来经过,提出分校是否办三年级与永兴一年级迁湄潭
问题……关于龙泉分校,议决下学年不舟、三年级。
1943年7 月1 1 日贵州遵义
晓沧来,决请渠任研究院院长.……午后……参加教育
学系欢迎晓沧大会……余报告请晓沧为教育系主任事。晓沧
讲沿途困苦,及人生乐趣。
1943年10月1日 贵州湄潭
八点,龙泉学生焦登梅、鲍延福二人来9 渠等于九月二
日坐公路车由筑出发至遵,行至息烽北七公里处,在下坡转
弯处,因车速而翻。渠二人均重伤,鲍伤后脑之皮而焦之右
臂及前脑均伤,流血甚多,均送贵阳中央医院,幸均痊,并
以余函电接济款项,.故来道谢云。
1943年10月6日 贵州湄潭
本年新生成绩,据在校复试如下……分试学生包括遵义
3 l 人,贵阳1 0 3 人,重庆3 9 人,龙泉6 人。平均以龙
泉为最佳,贵阳最差.
1944年4月11日 贵州遵义
傅廷杰来。余托其带往龙泉分校治鼠疫之四药磺胶唾瞠
一瓶,计2 8 8 控。
1 9 4 4 年6 月1 3 目贵州遵义
龙泉分校来电告急,以倭寇又在蠢动也。
1944年9月7日 贵州遵义
接龙泉电,又来告急,以目人又取丽水也.
1945年9月14日 贵州湄潭
八点半至数学研究所开校务会议第四十七次。……首由
余报告,述胜利临头,本月二十号教部召集会议讨论复员,
故余须提出召集校务会议。次述龙泉方面已派人去杭州。惟
交通工具缺乏,何日启行毫无把握。
1945年10月27日 浙江杭州
十一点召集季讷、德初、于桐、幸茂、鲁珍开会,定安记录。决定十一月十三在杭州召集一年级开课。龙泉二年级及师院学生于十一月十日起停课。学生能回家者回家,不能回家者于十二月十日以后来校,在此间〈杭州〉定明年元月三日复课。

(注z 季纳、珞季纳,时为龙泉分校主任,镶初,吴窥视,即吴钟伟.土木工程学家.曾任浙大土木系王任.孝茂,董牢茂,生物学家,浙大
敬投. 定安, 拿走安.浦大龙.Al. 分校文书.〕
〔严刘祜摘〕

浙大龙泉分校第一年 ——访陈训慈先生

浙大龙泉分校第一年 ——访陈训慈先生
郁若

在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建立五十周年前夕,笔者受龙泉县政协文史委员会之托,在杭州专访了浙大龙泉分校第一任主任陈训慈老先生,陈老先生是世纪同龄人,今年已8 8 岁高龄,但他思路清晰,对半个世纪前龙泉分校创办经过及第一年情况,犹能娓娓而谈。他仍操一口宁波口音,似絮絮道家常。他还捡出《浙大龙泉分校史料》一卷交给我,其中有陈老先生和竺可桢校长的往来信件、《分校招生简章》、《分校答新同学问》等抄件、油印件。吉光片羽,弥足珍贵。现根据陈老先生谈话及《分校史料》,将分校筹办及第一年情况分题记述如下s

分校设立由来大略
国立浙江大学当时已迁广西宜山,为适应东南各省高中毕业学生升学之便利,承教育部之意旨,在浙江设立分校发端于1 9 3 9 年岁初,至三月间部令决定F 同时勘定枝
址,六月成立筹备处,七月抄在永康招生,八月起在龙泉办
公,至1 9 3 9 年1 0 月正式成立。
分位第-学革招生
分校第一学年招生共招收文、理、工、农四个学院新生
1 2 0 名。其中2 0 名由浙江、江西、福建、安微四省教育
厅挑选高中毕业成绩优秀者保送。报考者需具以下资格s 高
中毕业,师范学校毕业并服务期满,高级职业学校毕业(限
报考性质相同之学系〉,大学预科毕业,工业或农业专门学
校本科修业一年以上。不招收同等学历学生,考试科目分三
类,文学院考《公民》、《国文》、《英文》、《本国史
地》.《外国史地》、《数学》〈代数、平面几何、三角〉,另选考
《物理》、《化学》、《生物》三门课中任何一门。理学院(除
生物系外〉和工学院考《公民》、《国文》、《英文》、
《本国史地》、《数学》〈高等代数、平面几何、解析几
何、三角〉、物理、化学。理学院生物系和农学院考《公
民》、《国文》、《英文》、《本国史地》、《数学》〈高
等代数、平面几何、三角〉、《生物》,另选考《物理》、
《化学》中任何一门。招生设公费、免费学额,公费生以招
生数的5 ‘fl, 为度,免费生以招生数1 0 ‘*1 为度.公费生需具备以下条件z 家境清寒,操行端方,体格健全,资禀颖异,
考取名次须在全体考取生前六分之一以内。免费生条件与公
,且费生相同,只考取名次为在全体考取生前三分之一以内。公
费生每学期领1 0 0 元。免费生免缴学费、体育费、医药费
及杂费。.
《招生简章》还规定,新生入学须觅定保证人二人。保证人须有固定职业,其中一人并须以服务或寓居于龙泉或丽
水,对所保学生能负→切责任者。保证人中-人须与学生报
到时同来,填写保证书,如因故不能到而携出填写,须得学
校同意.

分钱的组织机构和开课情况
分校设主任。行政上分设教务、制"导、总务三处,各设
主任一人。另设校务会议、首If导会议与各种委员会。由于分
校为大学的一部分,所以大学之各院院长与系主任即为分校
之院长与系主任。分校文、理、工、农四院各确定一名教师为主持负责人,指导分院选课及平日各院学生课业之进
行。
分校第}学年学生均为一年级,所开课程绝大部分为必修课,仅布少量选修课。实行学分制。
文学院=第一学期中文、外文、史地各系均修s 《国文》、《英文》、《中国通史》、《初等数学》、《普通生
物学》、《党义》、《男生体育》、《军讪|》、《女生体
育》,《看护学》。另外,中文系必修《中国文字学》、
《论语孟子》,外文系必修《英文名著》,史地系必修《西
洋近世史》。第二学期开课与第一学期相同,只中文系不再
开《中国文字学》,史地系不再开《西洋近世史》。
理学院s 第}、第二学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各系均修z 《国文》、《英文》、《中国通史》、《党义》。
《男生体育儿《军首||》、《女生体育》、《看护学》,均
同文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均修《初等微积分及微
分方程》、《物理学》、《无机化学》。数学系还必修《初
等代数方程式》。生物系还必修《初等数学》、《普通化
学》、《普通生物学》.
工学院:第一学期电机、土木、化工、机械各系均
修《国文》、《英文》、《初等微积分》、《物理学》、
《无机化学》、《机械画》、《工场实习》、《投影儿
何》、《党义》。《男生体育》、《军训ii 》、《女生体
育》、《看护学》,同其它学院。第二学期课程同第→
学期。
农学院:第一、第二学期农艺、农化、园艺、蚕桑、农经、病虫害各系均修《国文》、《英文》、《初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普通动物学》、《普通植物学》、《党义》。《男生体育》、《军训》、 《女生体育》、《看护学》同其它学院。
选修课有z 《论语孟子》、《英文名著》、《普通物理
学》和《普通化学》,规定必须选一门。

分校校舍设备情况
据陈老先生回忆,他当时同时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他由广西宜山国浙江后,即到丽水〈当时省图书馆已迁至丽水〉、永康(浙江省图书馆在永康设有办事处〉等地访问、联
系.省图书馆的善本书已迁至龙泉地石。后由省图书馆同事
介绍,知龙泉坊下有曾玉如家大屋,遂往踏勘,最后选官租
用。曾家大屋正屋共三层,三楼作教职员宿舍, 二楼作办公
室、教室、图书室、医务室、休息室,一楼作总务处办公
室、会客室、实验室。学生宿舍有二,第一宿舍,第一寝室
在正屋西首楼下,可住3 0 人F 第二寝室在西首余屋统楼
上,可住9 2 入。女生宿舍在正屋东厢楼下。另外在曾家大
屋东北首租赁民房-幢,作第二宿舍,可容3 0 人。校舍
因属临时性质,不拟多事装修:内外宿舍布置均从简朴,
地位亦不兔局促。为了防避日寇空袭,还将校舍上下全部刷黑伪装。
分校的课桌椅、床铺等,都自行采购木料,雇工制造,
赶在开学前完成。图书仪器,一部分由总校运来,如1939年
6 月初陈老先生到宜山汇报分校筹备情况后回浙,总校即派
一卡车装运图书仪器〈以及部分生病的浙江籍学生〉,由陈
老先生带回。一部分则向上海等地采购。

分校的经费
陈老先生回亿s 分校从创立之日起,经费即极为紧张。
这从笠可帧校长给陈训慈主任的信函中可以看出。笠校长
1 9 3 9 年 l O 月 1 0 日信中说: “分校经费可用之数,迄
目前为止,为部中所确定者,尚只建设费下所指定之四万元
(尚分文未领〉及办先修班之全年经费八千四百元。益以本
校第一年匀补之三万元,合计不过七万八千元。除开办费假定二万元外,第一年经常费包括先修班仅能用五万余元,与足下所开全年概算七万五千元相去甚远。而下年度预算,部中为分校仅列三万五千元,能否通过尚是问题。如照此数,
则更大相逗庭。横在渝时,曾向立夫先生(~ . 陈立夫,时任辙
育部部长〉,力请增加分校经常费,渠未确允。临行电询士选
(法 z 是士迭 , 敬宵都高敏司司长〉,仍谓由校去公事书后再谈, ’
能允若于,尚不可知。至部中拨还浙省旧欠,' …..决无分拨与分校之可能。”同月2 9 日信中又说, “分校经费,确是
极大问题。因浙大经费,在各国立大学中经费本属困难,分
校筹设之初,因决心创办,故定开办费二万元,经常费五万
元,此实为本校力之所及之最大限度。厥后部中规定本年分
校经费,仅为在建设费项下一次拨给之四万元,而经常费全
无着落。是则本校本部第一年即须补助三万元,已属挖肉补
疮。……故分校经常费非缩至五万元不可。即如此数,尚须
向教部力争增加。……前寄预算中,教职薪已合计年需四万
六千来元,此数极为庞大,职员方面不知尚可省人否?……
足下切嘱赵主任(注s 赵季俞,分校总务主任〉必须尽量梅节各项
开支,至要至要。”
学校经费困难,不仅校舍因陋就简,图书仪器难期充
足,教职员薪给亦菲薄,最低者月薪仅2 0 元。2 0 元值多
少?这从当时分校学生缴费数目可以推知。据《招收简章》
规定z 第一学期新生缴费为z 学费1 0 元,杂费2 元,医药
费5 角,体育费5 角,制服费男生l 2 元,女生5 元,讲义
费2 元〈书籍费自理〉,实验及赔偿准备金5 元,膳费每月
暂定6 元〈按5 个月计,为3 0 元〉。合计男生为6 2 元,
女生为5 5 元。月薪2 0 元的职员,需要用3 个月的全部薪
停,才能供一个亲属在分校读一学期。当时由龙泉到贵州旅费至少需2 0 0 ,元,这就相当于低薪者1 0 个月的全部薪
傣。当时教师薪捧虽略高,但实支则七折八扣。如朱叔麟教
授薪额为3 2 0 元,实支薪为2 3 9 5fj s 斯何晚讲师薪额为
1 2 0 元,实支薪为9 9 jc F 胡步青助教薪额为6 0 元,实
支薪为5 7 元,
对于医药费,每个学生每学期所付5 角,系抵充医务上
普通消括如药棉、棋酒等之用,凡服用药品, 一律照价纳
费。对于公费生,除报考时有严格限制外,还规定公费生入
学后“学期成绩总平均在八卡分以下或名次在同院级全体学
生之前三分之一以外者,下学期即停止其公费待遇。”

分校其它生活情况
①购买课本:有购书委员会之组织,推举干事,自行办
理,分校创设伊始,学生尚未能合作办理此事,暂由图书馆
负责,向上海购配各学程课本。②外出z 规定校舍四周二里
以内之范围内,课毕得散步远足,但六时以前必须返校就
腾。除例假日外,因事欲赴城中或远处者,必须请假。亦必
须下午六时前返校。③膳食:由事务课主持,招工承包。学
生所缴膳费,于学期结束时公布帐目,盈还亏补。④用水等
事E 饮水取自校内水池,经过钞滤.理发,材中有小店9 每
次-角。洗衣,由事务课与龙泉难民救济工厂接洽,务求清
洁而价廉。⑤邮电=经龙泉邮局同意,在校舍东首民房设邮
政代办所,兼办小款汇兑。龙泉邮局确定''龙泉信箱十六
号”供分校专用。经过与丽水电话局接r(, , 开通分校电话路
线,安装电话。

分校增设二年级之忧
1939年1 0 月分校开办一年级新生入学,就很自然地产生了次年是否继续在龙泉办二年级问题。陈训慈主任与郑晓沧教授等人均极希望能办理,而浙中人士亦多如此设想,学生当然不愿入黔。但又限于经费十分困难,确实一个很大问题,因此,陈训慈主任1 94 0 年2 月2 5 日致笠可帧校长
信中有详细之说明E 一则学生与学生家属之期望殷切,如二
年级不办则学生易分散,不能如理想之入黔而进本校。盖学
生之踊跃考分校,大都为川旅费之浩大,西部生活价之大,
或家属畏西南风土与不愿远离,此情况在第二年正复相同。分
析分校同学经济,什九皆无余力,入黔川资至少二百元.十
分之七八即无办法。彼等平时与教师谈,皆谓为本分校不办
二年级,则明秋决不来黔,只得转学英士大学或赣闽省立大
学云云,此盏实情之语。果如此,则吾师一年来经营分校
初旨,分校同仁与生等一载之努力,等于‘为人作嫁’,不
能为本校奠定优秀之基本分子.
二则分校教师之希望分校扩充甚殷,如二年级不续办,恐一部分优良教授失望而离校。比如新来之物理教授郭贻诚先生。化学教授孙玄街先生皆与学生感情甚好,热望其进步,企望续办二年级皆殷。彼等且表示若办二年级愿任课稍忙。若至教到一年完结时而学生他往,第二年仍为→批新生之普通科,兴趣自必大减,彼等曾表示如此则或就他校之聘。……即生自己明知若只办-班,学生少,课程筒,责任轻,当然比扩充事繁为易为,然而明秋仍办一新生之学校,则亦兴味索然,愿思归理残书,校事殊可让贤为之.
“三则浙省乃至东南社会之舆论,虽向来于浙大并无成见,不无受一部分议论之影响,然自学校西迁,对东南声气隔阂,传闻失实,批评遂多,今分校成立,观感一新,半年来上下认真,自向学生对本校信仰固佳,社会对分校之舆论亦佳,且以此皆明本校之未尝忽忘东南青年之需要,师之苦心亦昭然大白。……若校中以经济之困难,而命此百余学生仍赴黔升级,不论去者甚少,即勉有赴之,而社会甚或怪本校为不彻底,为一时之因应,因而由初旨所获得之好感,易为泯灭。……
此三层中,第一层尤为根本问题,即学生心理如此...
“至实现之方,则生以为沪浙(或一部分向西部〉聘请专科教授当非难题,设备诚较困难,然使沪南航轮不停,亦非难办F 最根本则为‘经济P ,即师所谓4全视预算而定’者。……此一计划,关系整个东南各省〈以及上海市〉青年谋升国立大学之需要,不仅浙大一校之问题,而为教部对东南半壁国立高教之责任。”
陈训慈主任的建议1 9 4 0 年虽未被采纳,但一年以后,即1941年秋,龙泉分校终于获准举办二年级,使一大批爱国青年又获得求学进步机会。
1940年5月初,陈老先生因病向总校辞呈,业请假回慈溪家乡疗养.六月经总校批准由郑晓沧教授接任校分主任。

回忆分校片断 李少眉

除了狭窄的通路外,都是稻田,学校即利用屋前及屋旁二块稻田,作为早操场地及体育课用地。院子北面比较开阔,具余三面群山环炮,是个十足山间小村落,环境幽静,而且远离战火前线,具有安全感,确是一个读书好地方,
大院后面左边二楼是男同学的大指舍,全部1 0 0多人都
挤在一起,睡的是木床叠叠铺。我与方宪章同学睡在一张
床,一上一下,事有凑巧,当我们二人先后到贵州湄潭〈校
本部农学院所在地〉,竟也同睡一张叠叠铺,相互关心,相
互照顾,情同手足,直到毕业,这样大的宿舍,晚上睡觉很
不安宁,睡眠不好的很伤脑筋,徐时骗同学己有所描述,这
里也不多说了.分校限于用房面积,文娱活动未能开展,因
比课余,假日学生生濡非常枯燥,不得不借助宿舍的床铺用
来打老K、走象棋之类的活动,来打束时间。就是这个大宿
舍,把文、理、工、农各院的同学挤在一起,事8夕相处,都
成了熟人,一年后到了贵州遵义、湄潭校本部,品分开到备
院,一旦碰到都能热情招呼,不象现在的大学隔院如踊山,
即使同院同学也是陌生人。
大宿舍下面靠南面,是曾家的谷仓,全校师生皑的大
米,都是向他买的谷子加工的,新谷子从我们踵的楼上倒
下,皑的谷子从下面摘去仓板淌出,起初我们也了他家仓底
多年的陈谷,碾成的米霉味很重,简直可以说是烂米,同学
意见很大,经与曾家交涉,这才给我们吃新谷。解放后听说
曾家是当地的大地主,怪不得他能供同学们吃上一年的谷子
还绰绰有余,原来都是这大地主从辛勤劳苦农民大众中残酷
剥削来的劳动果实。
农学院的同学,英语课是另一班级,老师是刚从校本部
外语系毕业的助款,教学内容颜具趣味性,使主运留下深刻印
象,至今时隔4 0 多年尚未全忘。如古诗z “可怜无定河
〈致改名为永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纱,中译英,全
句英译记不清,还记得“春闺”是''Spring Chamber ”
“梦里人”是“man in the dream ",。还有“少所见,
多所怪,见骆驼言马肿背”,记得“肿背”是“swollen
back”。另外还有“状元”译为“Scholar ’J’, “榜眼”译
为“ Bull’ s eye”, “探花”译为“rearch flower”。
再还有英语谜语很有兴趣,如何jump into the Water”
打一英语单字,谜底是“Waiter ” 〈侍者〉,这很难使人
忘怀。教数学的朱叔麟教授,年组不轻了,但上课精神很
好,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对学好数学帮助很大,不过在讲
三角时对Sin、Cos, Sec等的发音很特别,我们听了老是
要发笑.
抗战年代,生活→般比较艰苦,能到龙泉分校求读,家境已经是不简单了,但个别条件特好,我们一个杭州惠兰中学同学酝万万,他带着妻子、女儿,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来读书,我和他比较接近,星期天常到他家玩,有时与他及他的夫人、女儿一起到龙泉街上闲远,分享天伦之乐。这种情况当时是很少的。
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在田野j);iJ 散步,见→个普通老百姓
汀扮,脚穿一双草链,迎面走来,主功和战们tr招呼,问这
问那,j(J ,知道找们是分忧的学生,就在路边田腾上坐下来租
我们聊天,出乎意样的,原来他是Jt泉县的县长唐舆泽,下
乡米了解情况,象这样姆国民党县太爷当时是太少了。解放
后他朵知各的进步民主党派人士。
一年后,我们将升入二年级,当时由于条件所限,无法续办二年圾,大家只好分头奔赴贵州遵义、湄潭校本部。有的则就近在丽水英士大学借读,如方宪章同学借读一年回湄 潭农学院,张万方同学则借读到毕业。如徐时骑同学则去福建厦门大学借读到毕业。
建国后, 8 0 年代初,丽水地区农业生产资料去司在龙泉举办农资业务技术培训班,我有机会去讲课,培训班设在龙泉南大桥(过去的济川大桥〉那→头的一座仓库内,使我有机会再度跨越四十几年前不止一次跨越酌大析,但情况大不相同,出现在我眼前的却是一座跨越漂流酌水泥钢筋大
桥,过去熟悉的木柱板桥不见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时:济川大
木桥于1 9 4 2 年毁于火,解放后于1 9 6 4 年建威现代化
的五孔大桥,桥面宽阔,气势宏件,本来人往:穿梭不绪,桥
r则船工以熟练的技巧驾驶着木帆顺利避过急疏险滩,桥上
桥下构成一幅运输繁仕的景象,显示出社会主义相罔兴旺与
昌盛,与过去老木桥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了。本来打算在把训
班期间再度去四十几年前曾经求读过的坊下曾家大院重游一
番,无奈课程排得很紧,无法抽空,不能成行,遗憾至今。

作者简介
李少眉,原籍浙江丽水,园艺系1943届,高级农艺师,担任省农业生严资料公司系统技术工伟三十余年,已退休。

在浙大龙泉分校生活片断

在浙大龙泉分校生活片断
许孝憘

一、初到龙泉
一九四一年我在碧湖浙江联高求学,寒假期间,为了探
望母亲和大姐〈许孝慰,当时为浙大分校物理系助教〉,相约
同窗吴文楠一起步行回龙泉。同行的有胡伦清先生的女儿胡
蕴链,还有一位联离商科的同学王陈章,碧湖去龙泉约二百
四十华里,第-天走的是公路,第二天逐渐转入崎岖不平的
山道,我们整整翻越了一天高山峻岭,第三天黄昏才到达龙
泉,已是夜色朦胧,远远山坡隐约可见。龙泉是一座古老县
捕,距离分校尚有八华里,文摘的家就居住在这里,他回家
取了盯笼和火柴,与我们告别,只有我和胡蕴饪还要赶往分
校。我们走过大桥不远,天已暗下来,沿途是-条傍山小
径,路下一片宁静的田野,山上荒坟垒垒,阴森森地令人不
寒而悚,我们边走,边谈话,用以分散内心的恐惧,
加快步子向前奔,转过一大弯,忽见远处点着自炽我灯的教
室,我们紧紧揪住的心顿时松驰下来,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温
暖。教室虽然是用树皮搭成的,面积也不很大,我们却把它
看成是一座神圣的建筑。从这时开始,我就深深地爱上了龙
泉分校,这个浙江的最高学府。
二、战火中跨逝校门
4 2 年5 月,在联高毕业的前夕,日寇又一次发动攻势
向丽水迸发,联高所在地一一碧潮,日趋紧张,学校决定让
毕业班学生提前离校,于是我就在五月下旬离校,回到龙泉
右坑坡。大姐和母亲在这里租了}间民房,这就是我们的临
时家庭。
龙泉并不宁静,每天都有空袭警报,总要陪着母亲往山
拗里躲避,山谷里酌松涛几乎成了我们的好友。这时校方已
在议论迁校。一天傍晚突然来了一位国民党军官,他要占领
我们的住房,强令我们即刻离开,没奈何,只得我挑夫邦着
搬,可是挑夫害怕半路“抓夫”,不肯干,经再三请求,并
多给报酬,才算答应了,可是往何处搬呢?学校既未通知,
一时没有了方向,只好暂时跟着挑夫冒险往山上跑,临时在
在山上住了三、四天,随后下山打昕,方知学校已决定迁往
1~~
者害。我们艾匆生忙忙甜步A 事!有哮,陀!霄甸亲步行到竹
口,改乘竹校里l 达1世寝。边~ E偌大学拒牙,载新近报考浙
大,酿着一位·往来于f{‘ i更与竹口之恒白白通讯员去报考。I临行
·.
匆匆,忘记带土声中文凭,走了二天,大姐带着文凭随后赶
芳,也走了一天才赶至)I,当受大如责备肘,我还硬着嘴不认.
错,但心堕碗感到惭悦。
整个暑假东奔西走,忙忙砰霄,非本安不下心来泪课迎
考,发榜肘,虽然棋士有萃,但总感有yj}. 绩不够理想。就这
样在故火中进了浙大龙泉分校,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
三、避目寇,辗转逃阁北,
.. 躲瘟疫,匆匆遐龙泉
竹口入学考试后,仍回松溪,离校溪县城不远的大柿镇,
·.
是一个鼠疫灾区,镇上十室丸空,寺要没有一个和尚,不是
死了就是逃了。我们居住在大怖镜,终日提心吊胆,大姐每

天起床都要按按自己的腿部、腔部、腋下的淋巴结,几乎成
了“防疫三部由”。每到晚上远远听到焚毁死者用品时传来
的法螺声、野狗狂吠声,令人毛骨悚然!这样终日惶惶地度
过一段时间,据闻日寇退出丽水,大家准备返回龙泉。一位
管理员接受了鹿竹役的住务,出入于一家家统工家庭,不幸
染上鼠疫,一个多星期,就去世了,于是师生们又突然慌张
起来,急急忙忙地卷起铺盖,搭上不知从那里雇来的竹缆匆
匆奔回龙泉。
四、忆生活琐事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学生多数断绝经济来源,依靠教育
贷金生活,艰苦可想而知,但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无论教
师z 学生都不畏惧艰苦,平时教师辛勤培育,学生勤奋学
习,师生相处亲密无间。
我们理、工、农二年级学生都在坊下曾家大院,女学生
人数很少,只有五人,一起住在曾家大院二楼一间房里,二
楼朝北一排住的是女教职员,女生指导员姚含英先生就住在
我们斜对面,她是一位和需可亲的长者,经常关心女同学的
生活和健康。她的隔壁是王德华的姐姐,在大学当会计,患
肺结核身体非常虚弱。我们这些无家可归的学生,像樊文淘
与我〈当时大组和母亲已去昆明西南联大任教〉便经常在饭
后去她房间聊天,每当她病发时,就在傍照料她。有一次朱
重光先生的爱人见到我们时,曾善意地规劝我们防止传染。
由于被此之间感情较深p 还是照样往来,直到我们离开龙
~9l
泉。听说第二年她就离世长眠了。然而她的孤傲、洁僻、谆
朴至今还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在校生活很艰苦、学习很紧张,大家却毫无怨言,还经

常苦中求乐,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有两件事z 一件是参加芳野
剧艺社的公开演出P 另}件是到龙泉县城观看灯会。我不是.
戏剧爱好者,也从来不演话剧,芳野剧艺社决定排演《家》
需要好多位女演员,于是把我拉去滥竿充数。开始要我演婉
儿,后来叉要我演周氏。排演颇费时日,每晚都得排演,经
过一个多月的苦练,才去龙泉县城公演。当时龙泉古城缺乏
文娱生活, 《家》的演出哄动→ 时。
1 9 4 4 年元宵,迁来龙泉的中央、中国、交通、农民
四大银行,集资举办灯会,盛况空前。时值寒假,我们欣然
‘ ’ 前往观光。刚进县城,只见灯光照耀得如同白昼,人头钻
动,熙熙攘攘,好容易才找到一个位置。但见花灯式样繁多,
..
有龙灯、狮舞、还有车阁、台阁等等,把五、六岁的儿童-个
. 个穿戴美丽的戏装,扮演成各种角色,拱托在五色滨纷的舞.
台布景上,光彩夺目,煞是好看。使我流连忘返,一直至凌
晨三时才回校。在归途中已精神迷糊,大有腾云驾雾之感。
光阴在再,离开龙泉已整整四十五年了,回忆往事还历
历在目,同学的互相切磋、教师的谆谆教诲至今难于忘怀。
龙泉t 这块曾经哺育过我们的故土,愿你永碟青春,繁
荣昌盛。
E作者简介E
许孝憘,女,浙江杭州人。农经系1946届,历任复旦大学设备科科长、生物系办公室主任等职。现已退休。

逃离孤岛奔赴求是学府 葛维型 孔良曼

逃离孤岛奔赴求是学府
——自上海至龙泉分校
葛维型

1941年12月8 日珍珠港事件发生,美、日太平洋战 争爆发,上海孤岛也被日本侵略军占领。1942年,我正好 在上海高中毕业,身处孤岛,前途茫茫。那年暑假我哥哥葛 维堪从龙泉回到上海,他原在浙大龙泉分校就读,由于日寇 突然进犯浙东,分校被迫迁移,他们几个上海去的学生,因
在当地举目无亲,使逃回上海观望。几个月后,战局稍缓,
得知分校已迁回龙泉业即将招生, 尤其是对沦陷区的学生有
贷金优待。,这消息真是嗯暗中的一线光明,使我立即决寇和
维堪一起赴龙泉。我们一行六人,有张家姊弟二人,周春波
杜炳南〈交大〉,维堪和我。在一个阴沉沉的傍晚,赶赴
十六铺码头,搭乘宁波轮船离开了上海,望着渐渐远去的笼
罩在黑暗中的孤岛, 百感交集, ''啊!何时再能相见?”
宁波是我们旅程的第一拙,那时候宁波也已沦陷。但奉化就
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地方了。从宁波到奉化,必须通过日寇
封锁线,那是最危险的地段,特别是青年学生,若被发现就
. 要抓走。我们一到宁波、就向当地人请教通过封锁线的办法。
他们叮嘱我们,最重要的是不能暴露学生身份,我们→行数
‘ 人则扮作客商,三三两两地混在过境人群中闻从大道迸发。
这时候大家的心情都十分紧张,没有说话的声音,每个人都
强作镇静,走不多时,突然前面的人悄悄地打手势传来信息,
“哨卡到了沙。我抬头一望,果然前面山口竖着一面太阳
旗,有几个日本兵正在检查过往人的行李,轮到我们了,首先
必须向站得像木头似的日本兵行鞠躬礼,一切都要看日寇的
高兴了。我低着头心里骂着“日本鬼子,看你横行到儿时!”
面对太阳旗,心中升起无比的仇恨。直到今天,每当我看到那‘
面膏药旗时,心中总会想起四十年代所受到的耻辱。日军检查
行李很严,儿乎把官阔了个身。就这样我们一个?地通过了
日军的关卡,安全地通过了封锁线。从奉他到温州有五百多里
路程, 除部份河流和穿越海湾的地方可以乘船外,其他都只靠.
二条腿步行。我们过去都不曾经过长途步行的锻练,真走得
精疲力尽,脚底打泡。抵温州后,乘船沿阪江上溯,到丽水再沿
大溪到龙泉。这段航程十分奇特有趣,至今历历如在眼前。因
江的船狭长而两头尖,也水浅,每船可乘十余人,上水时利用
风帆,丽水以上水位很浅,溪面狭,不能使帆,便由二‘三
人在岸上拉纤。一路上船底擦着河底石子,发出阵阵“骨碌
碌莎的声响,我耽心船底要磨破,却原来船底部钉着竹篱
条,才不致被石子磨破.大溪的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江底的
游鱼,简直可以伸手去捉。大读两岸山峦重叠,风景优美,
不亚于著各的富春江。

——自龙泉至贵州总校
葛维型 孔良曼

1 9 4 3 年暑假快到的时候,我们刚念完大学一年级,那时龙泉一带鼠疫流行,人人自危。学生自治会召开大会,通过了向校方争取己念完一年级的学生也可提前去贵州总校的要求〈按规定,学生在分校必须念完二年级,方始能去贵州总校念三、四年级〉,校方接受了我们的要求,发给部份路费津贴,业联系了车辆和沿途的住宿点,我们百余个学生,自由组合成许多小组,卷起铺盖告别芳野,踏上西去的旅程。虽然我们害怕鼠疫而急于逃离芳野,但临别回首眺望,对散布在山坡上的几幢椅皮屋顶木房舍还是感到由衷的惜别之情.
自龙泉至遵义,要穿过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
南、广西和贵州七省,横贯了半个中国,行程约5 0 0 0 多
里。我们沿着公路从龙泉到广东曲江,然后乘上火车沿粤汉
铁路、湘桂铁路和黔桂铁路至独山,再沿公路至遵义。这样
的长途旅行是非常艰苦,我们虽然没有遇到像早几届同学遭
到士匪抢劫,但有一次在福建浦城附近发生车祸,险些翻下
悬崖。在以后的路途上,我们曾多次看到滚榕在深山沟里的
汽车残眩,不禁毛骨悚然。我们一路上都是白天开车,夜晚
住宿在公路旁城镇她小学校教室里3 把几张课桌拼起来,
打开随身携带的铺盖卷,在这上面一铺,就成为一张床了,
第二天一清早,又民途跋涉。车到曲rr 后,改乘火车,条
件虽比汽车好多了。但火车也不是安全的,有一次也碰到险
惰。从金城江到她山的一段铁路,是爬上云贵高原的阶梯,
山坡极陡,铁路成“之”字形,曲曲折折地往上爬,要一个
火车头在前面拉,另一个火车头在后面推。我们前面的一班
列车的车厢之间,突然发生脱钩,几节车厢沿着山城的铁轨
向后倒退,一泻而下无法控制,终于翻了车,死伤惨重。听
到这个车祸的消息y 大家都吓呆了,但叉不得不硬着头皮继
续前进。火车喘息着缓慢地向上爬,我探头往来路向下看,
铁路贻着山沿边硬凿出来的路基蜿蜒而下,我{门已高高在
上,看得头晕目眩了。将浙闽之间的仙霞岭和粤赣之问的大庆岭与之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就这样,我们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对未来简希望,跋涉千山万水,来到了大后方云贵高原的遵义和湄潭,进入求是学府总校,开始了大学生活的第二个阶段。
【作者简介】
葛维型,浙江平湖人,电机系1946届历任上海市邮电建设公司副总工程师,上海市市内电话局副总工程师,主任高级工程师,已退休。
孔良曼,女,杭州人,农化系1946届,曾在中国科学院生化所进修,历任浙江大学、江南大学、上海第二医学院助教、讲师,现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授。

往事如烟忆龙泉

往事如烟忆龙泉
钟济沧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
发,同时上海协日军,也进占了当时的租界地区,并与汪伪合
谋在租界推行奴化教育。不愿做亡国奴的青年学生,都纷纷
逃离上海去内地求学。浙大龙泉分授是离上海最近的内地大
学,我们就以比校停为我们续学的目的地。同行的同学有程
德源等。1942年春节后,我们伍向导的帮助下经湖州,黑夜
越过京抗国道封锁线进入内地,幸得-路平安。后遇另一批
上海学生,他们在通过封锁线时,遭到日军枪击,死伤多人,
虎口余生,我们算是幸运的了。
过封锁线后,步行经安吉、孝丰越西天目山,过千秋关
到横头。虽然大家走得脚上起炮,精疲力尽,但离开了敌占
区,感到轻松。自横头乘小船到榈庐,再改乘两头尖的江山
船溯江而上直达金华。那晴金华布教育部灼办事处专门接待
并安排来自沧陷区的学生去备战借读。我租程德源办了去浙
大龙泉分校借读的手续。次日就乘汽车经丽水到龙泉,到时
已万家灯火。
第二天我们到了坊下分校本部,那是一幢三层开间很多.
的楼房。我们办了入校手续,同时来浙大分校借读的上海学
生有数十人,现在记得的有程德源、杨王漉、田万仲、汪若,
波等人e 自沦陷区来的学生都享受贷金,这对经济困难的学
生说来,确是解决了大问题。
我们一年级学生生活学习都在石坑珑,住的是树皮屋顶
的简易平房,吃的是以竹笋为主的佐食和红米饭,照明的
是桐油灯,生活虽然艰苦,但我们来前已有思想准备,并不
感到意外,而以能兔受敌伪的奴化教育而感到欣慰。我们还
遇到了以前的老师王季思先生以及杭初、松中、处中的老同
学而倍感亲切.
-天晚上我们正在自修时,突然听到轰鸣的飞机声掠空.
而过,大家忙着熄灯外出躲避。后来才知道那是轰炸日本原
拟在街州机场着陆的美国轰炸机,因衙州机场没有按时发,
出信号,以致这些飞机无法降落到处乱飞,使我们受了虚
惊。嗣后,日军-路侵占了金华、街州,另一路进拢丽水,
龙泉告紧,浙大分校确定暂迁福建松溪,那已是4 2 年的暑
假期了。不料就在那时,程德源同学患荆疾病倒了,本来瘸
200
疾并不是难治的病,但学校的药品已运走,市上也买不到对
症的药物,以致久不见愈,眼看同学们已先后成行,被剩下
.. 几个学生了,其中有二个病号,一是程德源,另一个是丁
春奎,他患的是肺结核,已是骨瘦如柴,步履艰难,面对两

个病人,我们自己也不忍先行,但又无法可施,正在山穷水
尽,束手无策之时,幸得负责运送器材的老师雇来了两辆黄
包车运送他们,才使我松了一口气,我也就随车而行,徒步
到竹口,然后换乘竹饶,那已是闽江流域了,不料竹统放至
半途,突遇大雨,大家遍体淋湿,二个病号更是雪上加霜了.
竹绕到大崎镇后,先期到达的同学便争先前来将病人抬上
岸去,原来临时校址就在镇上的一所寺庙内,大家席地而
卧,我们在大怖停了三天,才将病人送往松溪卫生院治疗.
丁春奎同学因肺结核加上路途的辛劳,没几天就不幸病逝
了,程德源同学在医生精心治疗下,病情则逐渐好转。
,
在松溪住了近二个月,因那里又流行鼠疫,日军已退出
丽水,龙泉转危为安,学校决定迁回坊下,程德源同学身体
..
也逐渐恢复健康,我们又是最后离开松溪,返回龙泉。那时
处境极端困难,幸得-龙泉籍同学经济上的接济,才得以支付
医药费和生活费用,无异雪中送炭,铭感于心。
四十多年弹指间,但龙泉坊下时时浮现在脑海中,屋然
201
期望着能旧地重游,但-直未曾实现,每念及此,总感遗
憾,如今已年届古稀,此念恐难以实现了。

【佑者简介】钟济沧z 浙江湖州人, 1 9 4 2 年~
1 9 4 3 年借读浙大龙泉分枝、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曾~
在上海第-用巢厂、新疆化纤广、新疆羊毛研究所工佑,高
级工程师,已退休。

老燕怀山巢

老燕怀山巢
周菊芬
1 9 8 7 年4 月在母校浙大举行九十周年庆视活动时,
我曾填了一首《忆江南,〈怀龙泉分校〉以表祝贺。拙句是s
龙泉忆,
伏似松但..
“求是”钟’4是在耳,
艰难险阻不新腰,
老蕉怀山疏。
在芳野风雨龙吟楼和女生宿舍背后有一片松林,阵风过
时,松涛呼啸, 若遇大风,则其声有似钱江怒潮,龙泉松
涛,故乡江潮,我脑海里常由一个情景牵动了另一个情景。
我曾在芳野两年有余,距今虽已有四十五个春秋,可那时的
就学情景,所见所闻,今犹历历在目。那地方给我的印象太
深,以致一旦忆及,便似松祷起伏,情意绵绵。当时,我们
都是抗战八年间流落异乡的游子,艰苦患难磨炼了我们的意
志,加上“求是”精神的熏陶,使我们在以后数十年的道路
上,不管遇到多犬的艰难险阻而终不折腰,
我们当时的学习环境、同学们刻苦踏实的钻研精神,许
多学长在回忆文章中作过详尽的描述。更可贵的是这种艰苦
踏实的精神,同学们一亘在长期的工作岗位上贯彻始终,对国
家、对人民作出了贡献。这也给母校带来了荣誉。
还有令我难忘的是同学间胜于手足的情谊。当时男女宿
舍中病号主要是疤疾。有谁病倒,同学们便持汤端药,服侍
得无微不至,病情稍重者,总有同学轮流守护在旁,夜以继
日,照料不懈。我们聚首一堂,切磋琢磨,不持偏见,一人
有难,群起相助。真如同亲兄弟姐妹「祥生活在这个温暖的
大家庭之中。
时光流驶教十年,我们之间虽曾一度鱼沉雁绝,但十一
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又吹复了我们老同学之阔的通讯联系和
相互往来。
昔日莘莘学子,而今白发苍苍。翘首南望,怎不令我这
老燕怀念当日山中之巢一一龙泉。
【作者简介1
周瑞芬女, 1 9 4 4 年考入浙大龙泉分技师范学院
国文系, 1 9 4 6 每转辙育系,毕业后前后在杭州止戈中华,
平湖师范任敬。现已退休。

代简浙大龙泉分校诸同窗 王克平

王克平
接z 在龙泉时间三年,但师恩友情深
长,因作律诗四首,纪念分校五十周年,
立在诸同窗。
《忆苦》二首,
怀》记五十年来心态,
趣。


回溯往事,《书
《赏桂》记近日意

….. 首
东西南北聚龙泉,文理工农备竞前。
白米岂如红米美,竹根何让蔑根鲜。
亚欧有国皆甜战,华夏无家不倒悬。
商目时艰心转壮,含辛茹苦共陶然。
冒死技师JE浙东,砂岗术屋雾迷空.
睛明鸟语千竿竹,风雨龙吟一径松.
北岭春花铺彩绣,南山冬雪塑琼宫。
霜晨月夕开磨珊,期为吾民斩虎熊.
书怀
辞家抗日逐烟尘,五十年来-叶身。
落泪坠茵风弄巧,追朱远紫我求真。
死虽万次埋乡土, 生若千回利国人。
浩气长存胸臆里,天寒地冻总成春.
赏桂
寒蝉竞唱送秋辞,正是倾城赏桂时.
少偶共搀人小小,老翁独策杖迟迟.
冷香沁腑消尘浊,幽韵陶情入画诗.
金粟堂前黄烂嫂,阿谁痴对向阳枝?
E律’简介E
王克平,即王民目,江苏无锡人,师范专修科团支票,
1 9 4 3 眉,毕业于江苏学院中文系。4是期在南京从事徽育
工伟、退休后寓居无锡.

难忘的一课 季松培

回忆四十多年前,浙大龙泉分校的“求是”校风,记忆犹新。我在1 9 4 4 年高中毕业后,生了一场大病,全身瘫痪卧床不起,浙大龙泉分校招生时,托同学代报了名,无法到校参加体检,按招生章程规定,体检不合格和未参加体检的,都取消考试资格。我家住在龙泉山乡季ill 头忖, E巨龙泉城里有六十多华里,交通不方便,不了解招生章程,到考试的前一天,我的病且有好转,但行动仍不方便,只好雇来轿子,翻过天平山、越过磁石岭到了龙泉。第二天一早,步履踉跄地走到石坑珑试场门口,曾正间学一见到我就责备我说s “你没有参加体检,考试资格都取消了,还跑来干什么?”当时我想残能赶上考试已是很不容易。一会儿,铃响了,考生们争先恐后地进入试场,我只好站在门口观望。忽然试场内有一同学站起来连连向我招手,我走进试场,找到座位,全神贯注地做数学试题。之后,各科考试结束。当我庆幸这次还能参加考试时,有同学对我说e “你没有参加体
检,考得好也没有用。”于是我去找教务位朱重光教授,待我
说明情况后,朱教务长说产昨天考前检查试卷,立现你这个
号码没有试卷,负责考务的职员一时记不清是什么原因没有
试卷,临时补了份试卷,不然,你是不好参加考试的。现在
你既然考了,如成绩合乎录取的话,开学时再补体检。’听了
朱教务长的话P 顿时,如释重负。使我还未遂浙大龙泉分校
校门,就上了-堂生动的浙大“求是校训”课。

作者简介
季松培 浙江龙泉人、文学院史地系1948届、曾
任纯州中学副楼长、璇教导主任,已退休?现佳丽水地区地
理学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