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湄潭之行

李约瑟湄潭之行

李约瑟, 1900年生于伦敦,原名约瑟夫·厄达姆,英哲
学、班回曹悔士,皇家科学院院士,著名生物化学家。1936年
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科学,迄今已出版《中国科学技术史》,十
五卷,还计划再出十卷。
抗日战争时期,李约瑟出任英驻华使馆科学参赞,负责筹建“中英科学合作馆沙。1944年,他以驻华科学考察团团长身份两次到浙大考察。10月23 日,作为中国科学社名誉社员来湄参加中国科学社年会,参观考察了湄潭浙大各院系。同行的有其夫人及剑桥大学教授毕丹耀,
10月23 日,竺可桢校长陪李约瑟一行抵湄潭,, 住文庙卫生院。24 日在浙大膳厅〈即今酒中礼堂〉作《科学与民主》演讲,接着到生物系参观。晚上又在文庙大成殿向浙大教师演讲《中国科学史与西方之比较观察》,并与教授们讨论中国近代科学不发达之原因。
10 月25 日,中国科学社年会在大成殿举行,出席社员39
人。胡刚复任主席,笠可械作“抖学社历史及任务”的报
告。李约瑟致辞,钱宝琼教授演讲《中国古代数学发展之恃
点》。午后续会,宣读论文30余篇。李约瑟还特地拜访了
钱宝琼相王瑞教授。
10月26 日,李约瑟原计划返遵,由于“可看的东西甚多”,决定再留一天。上午参观数学系,下午参观农化系,并与生物系教授讨论生物化学问题。27 日上午在大成殿参加生物、物理、化学讨论会,下午由笠可横、王珑陪同参观了酒潭茶场和观音洞, 10 月28 日,笠可祯校长送李约瑟一行返
遵。
通过对湄潭浙大各院系的考察,李约瑟对湄潭这小小县城布这么一间高水平的大学惊叹不已,称赞浙大为“东方剑桥”。1945年他在英国《自然周刊》上发表文章‘写道z“在重庆与贵阳之间叫遵义的小城里可以找到浙江大
学,是中国最好的四大学之一。.,....遵义之东75公里的湄潭,
是浙江大学科学活动的中心。在湘潭可以看到科研活动的一片繁忙紧张的情景。在那里,不仅有世界第一流的气象学察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教授,有世界第一流的数学家陈建功、苏步青教授,还有世界第一流的原子能←物理学家卢鹤绂、王淦昌教授。他们是中国科学事业的希望”。
在《科学的前峭》-书中,李约瑟进-步写道s“在湄潭,研究工作是很悟跃的。生物系正在进行着、麓炀动切生殖作用的诱导现象和昆虫的内分泌素等研究。这里
关于甲虫类瓢虫所有奇异的色彩因素的遗传方面的工作,在
美国已引起很大兴趣。较有名的工作有磺胶类药剂的衍化物
的研究(有几种业经证明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效〉。在物
理学方面,因为限于仪器,工作侧重于理论的研究,如原子
核物理学,几何光学等,水平显然是很高的。这里有-个杰
出的数学研究所。具有广大实验场地的农科研究所,也在进
行着很多工作。该所发现本地所产的一种野蔷薇的果实〈郎刺梨一一编者注〉里,含:亩多量维生素C,并在枣子里找到
了维生素Po 该所又在研究贵州著名的茅台酒所用的酒曲,
这种酒除酵母菌之外,还包括特地配入的药材不下28神之
多。土壤学方面,进行着氢离子浓度的研究和土中微量元素
如镰、铸等的研究,特别注重对茶、豆、蔬菜等作物的关系。”
李约瑟博士-生与中国篱下7不解之缘。80华代初到香
港访问时说s
“中国的科学家正以无比的冲劲向科学的领域迈进。四
化的过程也许可以无限期地进行,中国科学的前景是极度美
好的,因为中国人在科学技术方面有深厚的潜质和才华。在十
至数十年间,世界将会惊讶于中国的成就。”
1986年11月,年高8.7岁的李约瑟来我国访问,受到党和
国家领导入亲切接见。
• 68 •
句,
.

遵v革时期湖江大学科研项目
及成果一览
在辗转回迁的艰苦行程中,浙大师生克服重重困难,把
数以万件的图书布仪器完婷无损尴运到了遵义和温潭。由于
有一个相对安静的治学环境,加上空可帧校长重视知识,广
纳贤才,浙江大学一时著名教授学者云集,科研活动十分活
跃。短短六、七年间,听大师生在黔北破庙茅舍中,不间断
地进行着各种科学实验相理论研究,成绩卓著,硕果累累,
现据有关资料,祖略列述于后z
作者科研论文
笠可缺科学之方法与精神
叶良辅
任美愣
卢运
谭其骥
张其附
刘之远
廿八宿起源之地点与年代
历史上星座之变迁
徐霞客之时代
地理研究法
欧洲政治地理
中国气象概论天气预告学
播州杨保考
遵义新志
遵义锺矿
‘也9 ..

Photographs taken by Joseph Needham on the journey to the southwest from 1 Aug. to 31 Oct., 1944

Photographs taken by Joseph Needham on the journey to the southwest from 1 Aug. to 31 Oct., 1944, when Joseph Needham travelled

Tan Chia-Chen at the Chekiang University Biology Department, Meitan(Meitan), Kweichow(Guizhou)
談家楨教授在浙江大學生物係, 湄潭, 貴州

Geneticist Tan Chia-Chen (2nd right) and other researchers at the Chekiang University Biology Department, Meitan(Meitan), Kweichow(Guizhou)
談家楨教授(右二)和其他研究人員在浙江大學生物係, 湄潭, 貴州

Researchers using microscopes amongst the experimental plots of Chekiang University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Meitan(Meitan), Kweichow(Guizhou)
研究人員在浙江大學農業研究所實驗田使用顯微鏡, 湄潭, 貴州

Chu Ko-Chen, President of Chekiang University, at a meeting of the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 Kweichow(Guizhou)
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在中國科學社會議中, 湄潭, 貴州

Chu Ko-Chen, President of Chekiang University, at a meeting of the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 Meitan(Meitan), Kweichow(Guizhou)
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在中國科學社會議中, 湄潭, 貴州

Chu Ko-Chen, President of Chekiang University, addressing a meeting of the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 The picture includes Wang Jin, and Bei Shizhang and Wang Baoren across the table from him, Meitan(Meitan), Kweichow(Guizhou) 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在中國科學社會議上发言, 照片中桌子周围有王璡、貝時璋、王葆仁, 湄潭, 貴州

Lo Teng-Yi, a nutritional scientist at the Chekiang University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showing specimens of a kind of large wild rose-hip exceptionally rich in vitamin C, Meitan(Meitan), Kweichow(Guizhou)
浙江大學農業研究所營養科學家羅登義展示一種大型野生玫瑰的樣本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湄潭, 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