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健:修订间差异

删除1,266字节 、​ 2017年8月30日 (星期三)
无编辑摘要
(以内容“ 褚健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br>褚健教授<br>禇健,男,汉族,浙江海盐人。浙江大学工业控制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化工系联合...”创建新页面)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nbsp;褚健
禇健,男,汉族,浙江海盐人,1963年4月生,1989年3月参加工作,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浙江大学工业控制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化工系联合培养,工业自动化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教授。
 
<br>  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在原浙江大学化工系工业自动化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2年9月至1984年11月在原浙江大学化工系工业自动化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84年11月至1986年9月在原浙江大学化工系工业自动化专业学习,1986年10至1989年1月在日本京都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1989年3月至1991年3月在原浙江大学自动控制学科做博士后研究。1991年3月在原浙江大学控制系任教,其中,1992年4月任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1993年12月晋升教授,1994年10月任博士生导师,1999年4月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1999年11月任浙江大学先进控制研究所所长,1999年12月任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2月任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br>  褚健1989年回国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自动控制理论前沿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时滞系统状态空间建模方法、多滞后鲁棒最优控制策略和时变时滞系统的H∞优化控制方法,并利用这些理论方法解决实际工业问题;在非线性控制方面,提出了分步变换与分步设计方法以及非线性观测器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关于控制系统分析的鲁棒度指标及鲁棒观测器设计方法;针对输入或干扰幅值有界控制系统,提出了l1/H2混合优化控制方法,并利用凸二次规划方法求出精确解,这一系列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共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210余篇,出版专著和编著3部。先后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 "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6-749,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开发)3400万和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3项,包括6个课题共16个专题,国家教委优秀年轻教师基金3项,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青年人才"专项基金1项,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2项等国家和省部委纵向课题共32项,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基金。
 
<br>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褚健教授的重要特点。褚健不仅始终关注并跟踪着当今国际自动化领域的前沿技术,还组织大量青年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协同攻关,在将理论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产、学、研相结合的探索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在技术开发及产品化方面的主要成果有: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并填补国内空白的SUPCON JX系列集散控制系统,解决了可靠性的冗余技术,开创了大型自动化装备的国产化新局面,目前已推广应用4000多套;在国内率先研制出JL系列无纸记录仪;研制了多种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及智能仪表;开发了综合集成软件(AdvanTrol-PIMS)、优化与先进控制软件包(APC-Suite)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产品,并形成了产业化。
<br>褚健教授<br>禇健,男,汉族,浙江海盐人。浙江大学工业控制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化工系联合培养,工业自动化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教授。<br>中文名: 禇健<br>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br>民族: 汉<br>出生地: 浙江 盐城
 
目录
 
简介<br>个人履历<br>成就及荣誉<br>学术研究<br>编辑本段<br>简介
 
  禇健[1],男,汉族,浙江海盐人,1963年4月生,1989年3月参加工作,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浙江大学工业控制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化工系联合培养,工业自动化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教授。<br>编辑本段<br>个人履历
 
  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在原浙江大学化工系工业自动化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2年9月至1984年11月在原浙江大学化工系工业自动化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84年11月至1986年9月在原浙江大学化工系工业自动化专业学习,1986年10至1989年1月在日本京都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1989年3月至1991年3月在原浙江大学自动控制学科做博士后研究。1991年3月在原浙江大学控制系任教,其中,1992年4月任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1993年12月晋升教授,1994年10月任博士生导师,1999年4月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1999年11月任浙江大学先进控制研究所所长,1999年12月任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2月任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br>  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全国第十届人大代表<br>编辑本段<br>成就及荣誉
 
  褚健,男,出生于1963年4月,教授。1991年3月由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工作单位为浙江大学。2002年度,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预测控制技术在石化工业精馏过程中应用),2000年度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现场总线控制系统),1999年度获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基于现场总线的系列自动化仪表的开发和应用),1998年度获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时滞系统控制理论研究),1997年度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SUPCON JX-100集散控制系统)。<br>编辑本段<br>学术研究
 
  褚健1989年回国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自动控制理论前沿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时滞系统状态空间建模方法、多滞后鲁棒最优控制策略和时变时滞系统的H∞优化控制方法,并利用这些理论方法解决实际工业问题;在非线性控制方面,提出了分步变换与分步设计方法以及非线性观测器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关于控制系统分析的鲁棒度指标及鲁棒观测器设计方法;针对输入或干扰幅值有界控制系统,提出了l1/H2混合优化控制方法,并利用凸二次规划方法求出精确解,这一系列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共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210余篇,出版专著和编著3部。先后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 "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6-749,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开发)3400万和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3项,包括6个课题共16个专题,国家教委优秀年轻教师基金3项,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青年人才"专项基金1项,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2项等国家和省部委纵向课题共32项,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基金。<br>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褚健教授的重要特点。褚健不仅始终关注并跟踪着当今国际自动化领域的前沿技术,还组织大量青年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协同攻关,在将理论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产、学、研相结合的探索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在技术开发及产品化方面的主要成果有: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并填补国内空白的SUPCON JX系列集散控制系统,解决了可靠性的冗余技术,开创了大型自动化装备的国产化新局面,目前已推广应用4000多套;在国内率先研制出JL系列无纸记录仪;研制了多种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及智能仪表;开发了综合集成软件(AdvanTrol-PIMS)、优化与先进控制软件包(APC-Suite)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产品,并形成了产业化。
55,910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