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编辑摘要
(以内容“<br> 李寿恒,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他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化学工程系,倡导并实现了“三志”、“三基”、“教学与科研...”创建新页面) |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李寿恒,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他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化学工程系,倡导并实现了“三志”、“三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一系列教育思想,制订<br> 并推行了一整套教学与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对发展浙江大学、创办浙江化工学院、开创我国化工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br> 李寿恒,字乔年,1898年2月21日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县(今宜兴市)。1910年进上海龙门师范附小,1913年9月入江苏省常州中学。1918年考取南京金陵大学农科。当时同学中“科学救国”热情高涨,他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是战胜国而仍不能改变被列强瓜分的命运,是因为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瞠乎人后。乃于1920年8月中旬赴美国留学。先在密歇根大学,后转至著名且收费较低的伊利诺大学化学系化工专业。1923年李寿恒获得硕士学位和研究助教的职位,进而在世界能源专家和创造发明家s.W.帕尔(Parr)教授指导下攻读更高一级的学位。1925年5月李寿恒以《硫铁矿的氧化对煤自燃的影响》为题的论文顺利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他的论文以翔实可靠的实验数据和独到的见解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刊物《工业与工程化学》和英国杂志《燃料》皆全文刊载。在美留学期间,李寿恒与王箴、庄长恭发起成立“留美学生中国化学学会”。 | |||
<br> | |||
1925年7月李寿恒学成回国,先在东南大学任教授,主讲《工业化学》和《有机化学》。1927年4月初,李寿恒应聘到浙江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同年8月改组为第三中山大学工学院,次年4月改称国立浙江大学)任教授,主讲《制革学》、《无机化学、《工》业化学》、《冶金学》,后任应用化学科主任。他认为,学生仅局限于学习化学工艺知识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该学习化工生产的共性规律,即化工单元处理知识,以使学生能从事化工生产设计和开发研究。因此,他建议改应化科为化学工程科,很快得到学校的批准,并被聘为我国高校第一个化工科(1930年根据大学组织法改科为学系)第一任主任。1928年培养出我国第一批化学工程学学士。新兴的化学工程学科在中国开始发展起来。经过10年的艰苦创业,浙江大学化工系建立起教学、科研、生产实践融为一体的教育体系。1936年5月校长竺可桢聘李寿恒兼工学院代院长。 | <br> 1925年7月李寿恒学成回国,先在东南大学任教授,主讲《工业化学》和《有机化学》。1927年4月初,李寿恒应聘到浙江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同年8月改组为第三中山大学工学院,次年4月改称国立浙江大学)任教授,主讲《制革学》、《无机化学、《工》业化学》、《冶金学》,后任应用化学科主任。他认为,学生仅局限于学习化学工艺知识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该学习化工生产的共性规律,即化工单元处理知识,以使学生能从事化工生产设计和开发研究。因此,他建议改应化科为化学工程科,很快得到学校的批准,并被聘为我国高校第一个化工科(1930年根据大学组织法改科为学系)第一任主任。1928年培养出我国第一批化学工程学学士。新兴的化学工程学科在中国开始发展起来。经过10年的艰苦创业,浙江大学化工系建立起教学、科研、生产实践融为一体的教育体系。1936年5月校长竺可桢聘李寿恒兼工学院代院长。 | ||
<br>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寿恒鼎力辅助竺可桢,组织工学院师生眷属西迁,历尽艰难险阻,到达遵义。1937年上半年,李寿恒开始带研究生。1941年8月在遵义成立工科研究所(化学工程学部),李寿恒任学部主任。在抗日的烽火中,浙江大学化工系培养出本科生200余人,超过前10年的1倍,还培养出品学兼优的研究生10余人。抗战前后,浙江大学考取的公费留学名额中以化工系学生为最多。 | |||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寿恒鼎力辅助竺可桢,组织工学院师生眷属西迁,历尽艰难险阻,到达遵义。1937年上半年,李寿恒开始带研究生。1941年8月在遵义成立工科研究所(化学工程学部),李寿恒任学部主任。在抗日的烽火中,浙江大学化工系培养出本科生200余人,超过前10年的1倍,还培养出品学兼优的研究生10余人。抗战前后,浙江大学考取的公费留学名额中以化工系学生为最多。 | <br> 抗战胜利复员回杭州后,1947年8月,李寿恒任浙江大学教务长。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残酷镇压学生运动,杀害学生领袖于子三,李寿恒同情并理解学生们的革命要求,毅然参加了教授们的抗议活动。 | ||
<br>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9月,李寿恒被聘为杭州市工商界赴华北、东北参观访问团的顾问。参观回校后,他热情鼓励广大学生“大批大批到东北去坚毅地负起东北化学工业建设的使命”。同年12月华东军政委员会决定成立浙江省化工试验所,李寿恒被任命为所主任。他以浙江大学化工系为基地,组织化工系和邀请化学系部分教师参加试验所研究工作。在兼任浙江省化工试验所主任期间,李寿恒为制订浙江省化学工业发展规划做了许多工作,贡献颇多。以后化工试验所发展为浙江省化工研究所,李寿恒任副所长直到1965年。 | |||
抗战胜利复员回杭州后,1947年8月,李寿恒任浙江大学教务长。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残酷镇压学生运动,杀害学生领袖于子三,李寿恒同情并理解学生们的革命要求,毅然参加了教授们的抗议活动。 | <br> 1950年李寿恒任浙江大学工学院院长,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任命为浙江大学教务长,1956年被国务院任命为浙江大学副校长。在此期间,李寿恒做了卓有成效的教学组织领导工作。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1958年被调到省化工研究所任副所长。 | ||
<br> 1960年李寿恒受中共浙江省委委托参加筹建浙江化工学院并被任命为副院长。1964年李寿恒被任命为浙江化工学院院长。在他主持教学工作期间,为浙江化工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 |||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9月,李寿恒被聘为杭州市工商界赴华北、东北参观访问团的顾问。参观回校后,他热情鼓励广大学生“大批大批到东北去坚毅地负起东北化学工业建设的使命”。同年12月华东军政委员会决定成立浙江省化工试验所,李寿恒被任命为所主任。他以浙江大学化工系为基地,组织化工系和邀请化学系部分教师参加试验所研究工作。在兼任浙江省化工试验所主任期间,李寿恒为制订浙江省化学工业发展规划做了许多工作,贡献颇多。以后化工试验所发展为浙江省化工研究所,李寿恒任副所长直到1965年。 | <br> “文化大革命”中,李寿恒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审查批判和斗争,他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大量书稿荡然无存。粉碎“四人帮”后,春回大地,李寿恒出任浙江化工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他精神焕发,一再表示要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李寿恒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奋斗近70年,积累和形成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经验,内容丰富精深,是发展我国工程教育的宝贵财富。 | ||
<br> 李寿恒曾先后任中国化学工程学会理事兼《化学工程》编委会成员,中国化工学会理事,浙江省化工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浙江省科协顾问、荣誉委员。1951年他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一至四届浙江省民盟省委委员,五至七届民盟省委顾问。他是浙江省政协第一至三届委员,第四届常委。 | |||
1950年李寿恒任浙江大学工学院院长,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任命为浙江大学教务长,1956年被国务院任命为浙江大学副校长。在此期间,李寿恒做了卓有成效的教学组织领导工作。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1958年被调到省化工研究所任副所长。 | <br> 李寿恒数十年来教鞭常握,始终战斗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他身体力行,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淡泊宁静,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他一向谦虚谨慎,谆谆教诲学生:“我最感欣慰的事,是学生能超过自己,青出于蓝胜于蓝;是学生们能在艰难困苦中忠于人民的事业,在逆境中发展和崛起。”他对学生们最富哲理的良好祝愿是:“在生活和事业的发展道路上一帆风顺”! | ||
1960年李寿恒受中共浙江省委委托参加筹建浙江化工学院并被任命为副院长。1964年李寿恒被任命为浙江化工学院院长。在他主持教学工作期间,为浙江化工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 |||
“文化大革命”中,李寿恒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审查批判和斗争,他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大量书稿荡然无存。粉碎“四人帮”后,春回大地,李寿恒出任浙江化工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他精神焕发,一再表示要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李寿恒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奋斗近70年,积累和形成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经验,内容丰富精深,是发展我国工程教育的宝贵财富。 | |||
李寿恒曾先后任中国化学工程学会理事兼《化学工程》编委会成员,中国化工学会理事,浙江省化工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浙江省科协顾问、荣誉委员。1951年他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一至四届浙江省民盟省委委员,五至七届民盟省委顾问。他是浙江省政协第一至三届委员,第四届常委。 | |||
李寿恒数十年来教鞭常握,始终战斗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他身体力行,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淡泊宁静,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他一向谦虚谨慎,谆谆教诲学生:“我最感欣慰的事,是学生能超过自己,青出于蓝胜于蓝;是学生们能在艰难困苦中忠于人民的事业,在逆境中发展和崛起。”他对学生们最富哲理的良好祝愿是:“在生活和事业的发展道路上一帆风顺”! | |||
立大志 创办世界一流高等学府 | 立大志 创办世界一流高等学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