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学会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创建页面,内容为“ 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是为鼓励和推动青年气象工作者在气象及相关领域内作出贡献而设立的奖项,首届名为“青年气象科...”)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简介=
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是为鼓励和推动青年气象工作者在气象及相关领域内作出贡献而设立的奖项,首届名为“青年气象科技奖”,后为缅怀涂长望同志在新中国气象事业奠基工作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从第二届起,更名为“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该奖项的宗旨是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气象工作者的创业精神,调动和发挥青年气象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气象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本奖项的评选对象为年龄不超过35周岁并且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等方面有所建树气象工作者,该奖项设立评选委员会,由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会聘请9-11名委员组成,每届任期四年。申报人首先填写《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申报书》,经所在单位同意后,报请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学会审查及中国气象学会相关的专业委员会复审,最后由评选委员会在评奖年度的年底前通过一定形式进行评选,并公布评选结果。
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是为鼓励和推动青年气象工作者在气象及相关领域内作出贡献而设立的奖项,首届名为“青年气象科技奖”,后为缅怀涂长望同志在新中国气象事业奠基工作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从第二届起,更名为“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该奖项的宗旨是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气象工作者的创业精神,调动和发挥青年气象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气象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本奖项的评选对象为年龄不超过35周岁并且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等方面有所建树气象工作者,该奖项设立评选委员会,由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会聘请9-11名委员组成,每届任期四年。申报人首先填写《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申报书》,经所在单位同意后,报请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学会审查及中国气象学会相关的专业委员会复审,最后由评选委员会在评奖年度的年底前通过一定形式进行评选,并公布评选结果。
=历年名单=
==第一届==
==第二届==
==第三届==
==第四届==
==第五届==
==第六届==
==第七届==
==第八届==
==第九届==
==第十届==
==第十一届==
==第十二届==
==第十三届==
==第十四届 2011==
杨虎、王爱慧、苗世光、刘睿卉
==第十五届 2013==
一等奖: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峰
<br>二等奖: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左志燕、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究员张兴赢、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工程师姚志刚、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傅宗玫
==第十六届==
==第十七届==
北京大学研究员张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刘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后陈尚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章炎麟、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研究员闵敏
==第十八届(2018-2019年度) ==
56,676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