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冰:修订间差异

添加232字节 、​ 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朱冰 博士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朱冰(1971- )
<br>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副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组长
<br>朱冰,1971年出生于中国南京,199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1995年获中国水稻研究所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分子遗传学博士。1999年至2002年,瑞士弗雷德里克-米歇尔研究所博士后。2002年至2006年,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院博士后。2006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生物物理所副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组长,表观遗传调控与干预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
<br>  朱冰博士1971年出生于中国南京,199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1995年获中国水稻研究所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分子遗传学博士。1999年至2002年,瑞士弗雷德里克-米歇尔研究所博士后。2002年至2006年,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院博士后。2006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
<br>  自2006年以来,朱冰博士领导的实验室主要从事表观遗传学研究,阐明了复制过程中组蛋白的分配模式和组蛋白修饰的重建过程,否定了组蛋白修饰承载的表观遗传信息以组蛋白密码方式精确继承的模型,提出了组蛋白修饰的反馈维持模型。近期,朱冰实验室还对DNA甲基化的动态调控开展了新的探索。朱冰博士2012年入选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院国际青年科学家,2014年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细胞命运稳定性与可塑性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被授予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br>  自2006年以来,朱冰博士领导的实验室主要从事表观遗传学研究,阐明了复制过程中组蛋白的分配模式和组蛋白修饰的重建过程,否定了组蛋白修饰承载的表观遗传信息以组蛋白密码方式精确继承的模型,提出了组蛋白修饰的反馈维持模型。近期,朱冰实验室还对DNA甲基化的动态调控开展了新的探索。朱冰博士2012年入选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院国际青年科学家,2014年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br>
<br>
<br>教育经历  
<br>教育经历  
第9行: 第8行:
<br>  1992年          浙江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学士  
<br>  1992年          浙江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学士  
<br>工作经历  
<br>工作经历  
<br>  2014年-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 研究员
<br>  2014年-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 研究员
<br>  2011-2014年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br>  2011-2014年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br>  2006-2011年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br>  2006-2011年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第15行: 第14行:
<br>  1999-2002年    瑞士弗雷德里克-米歇尔研究所,Jean-Pierre Jost博士实验室博士后
<br>  1999-2002年    瑞士弗雷德里克-米歇尔研究所,Jean-Pierre Jost博士实验室博士后
<br>
<br>
<br>http://www.ibp.cas.cn/ktzz/ktzz_Z/201312/t20131211_3995562.html
<br>http://ibp.cas.cn/rc/zb/202408/t20240822_7309474.html
56,283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