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松乔(1919-1995)
赵松乔,地理学家。浙江东阳人。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系。1945年获该校史地学部硕士学位。1948年在美国克拉克大学地理研究院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浙江大学史地系副教授。1950年起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历任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兼干旱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地理联合会干旱区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赵松乔是我国沙漠与干旱区研究开拓者,中国土地类型研究的奠基人。长期从事综合自然地理、农业地理和外国地理的研究。对土地类型、自然区划、区域自然地理,特别对干旱区、半干旱区地理研究较深。五十年代主要从事中国农牧交错地区的实地考察及东南亚地理的编写工作。六十年代主要从事干旱区研究和治沙工作,对敦煌莫高窟的文物保护及河西走廊、乌兰布 和等沙区的开发治理作出了贡献。七十年代参加黑龙江省荒地资源调查并编写中国自然地理总论。八十年代负责组织全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的编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著有《中国自然地理总论》、《中国自然地理》(英文)、《中国干旱区自然地理》等。

一、生平
赵松乔,1919年7月7日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当时为县),1995年10月20日晚9时35分于北京逝世,享年76岁,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国际知名的地理学家。赵松乔出生地浙江东阳是个教授之乡,受地域文化影响,自幼就以聪颖勤奋著称,中学时代取得年级数学比赛第一名,1938年以入学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史地系(其中数学100分,化学99分,英文95分),获黄膺白奖学金;1942年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取浙江大学史地系硕士研究生并同时被聘为助教;1945年硕士毕业即被聘为讲师,主讲地理通论,普通地质学等课程;1946年8月赴美国克拉克大学(Clark University)深造,仅两年就以优异论文授予理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Geographic Regions in China—-Their Component Factors and Chief Characteristics"(中国地理分区一要素构成及其主要特征)(摘要载于Clark Univ.Bulletin,1948)。期间还到加拿大麦克吉尔(McGill)大学研修暑期地理课程。1948年回国后,任浙江大学史地系副教授,1949年任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地理系教授。1950年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历任自然地理研究室副主任(1961-1963)、主任(1978-1984)和沙漠研究室主任(1963-1965)。还曾任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校地理系客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兰州大学干旱区研究中心主任和教授。在学术界,他长期兼任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干旱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干旱区专业委员会成员,美国亚利桑那(Arizona)大学国际干旱区研究委员会成员,中国地理学报副主编,国际学术刊物《全球环境变化》(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编委,英文学术刊物《中国干旱区研究》(Chirtese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earch)主编,中国《干旱区资源与环境》顾问等职。他是多项国家重大项目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获得中国科学院及省部级奖励10多项。他培养的硕士、博士学位人才30余名。
二、主要科研成就、学术思想及其影响
赵松乔从事地理科学事业57余载,一直为地理科学的发展和繁荣而奋斗。他的座右铭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求实求是,经世致用”,他的人生观是:工作、服务、贡献。他的勤奋加效率的研究作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研究成果,被学术界誉为“国宝奇才我赵公”。他完成的专著有16部,论文200余篇(其中30余篇为外文),译著6部,合计500余万字。内容广泛涉及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土地科学、农业和干旱区研究,尤其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土地类型研究、干旱区研究、农业地理、东南亚及外国地理、海内外学术交流以及综合自然地理理论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主要科学研究成就
1.中国综合自然区划
对中国陆地进行区域分异规律的研究一直是地理科学的重点研究方向,是国家进行农林牧合理布局和宏观指导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科学依据。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至1982年,先后有六个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方案,而50年代后期由黄秉维主持编著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科学出版社,1959)最为详尽,最为系统,一直为有关部门引用,赵松乔是主要参与者和撰稿人之-;其后于20世纪60年代,赵松乔结合“沙漠化治理”研究又在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等地开展区域性自然区划研究,其成果至今仍为该区域开展研究的基本依据;70年代赵松乔主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自然地带和土地类型综合研究,是我国第一次大面积开展自卜而上进行自然区划的实践研究,成果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983年,他根据自然区划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总结了国内历次区划方案的长处,吸收了国外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的一个新方案”(地理学报,38卷第1期),他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地域分异,将中国划分为3大自然区、7个自然地区和33个自然区,产生了很大影响,是我国被引用最多的经典地理学文献之一。
2.土地类型研究
“土地类型”是综合自然地理学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它与综合自然区划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土地类型是自然地理要素在地段上综合作用形成的类型综合体,在地域空间上是重复出现的。区划则是自然地理要素在宏观尺度上综合作用形成的宏观尺度综合体,在地域空间上是不重复出现的。赵松乔是我国开展土地类型研究的开拓者。20世纪60年代初便在河西走廊和乌兰布和开展土地类型研究,70年代他主持黑龙江省和呼伦贝尔盟大比例尺典型区土地类型制图和大范围中小比例尺制图研究,完成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和呼伦贝尔市1:50万土地类型图,出版专著《黑龙江省及其毗邻地区的自然地带与土地类型》(科学出版社,1983)。80年代主持中国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中国I:100万土地类型图编制研究》,撰写了大量论文,介绍了大量国外土地分类的理论、方法与最新进展。经他主持,组织了全国43个科研教学单位,260余位专家,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分类系统和制图规范》(测绘出版社,1989),编制完成了23幅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其中8幅由测绘出版社彩色出版),出版了《中国土地类型研究》专集(科学出版社,1986)。成果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90年代重点研究和指导土地类型结构及其功能研究,将土地类型研究一步步推向深入,使土地类型成为体系完整、较成熟的学科。他为土地下的科学定义:“土地”是一个综合的科学概念,它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全部自然因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也包括过去和现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在内。该见解被学术界广泛接受。
3.干旱区研究
赵松乔是国内外著名的干旱区研究科学家,在1989年访问祖国宝岛台湾时,被誉为"中国沙漠王�951年开始他便考察察哈尔盟和锡林郭勒盟沙区和内蒙古草原区,完成农牧交错地区的经济地理调查报告(地理学报,19(1),1953)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生产配置问题的初步研究专著(科学出版社,1958)o 20世纪50年代末国家发出向“沙漠进军”号召,1959年中国科学院组织治沙队,赵松乔即是治沙队骨干,担负治沙队学术总结工作,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他提出的我国治沙战略应“中间突破,两头开花”的见解(中间指磴口一沙坡头一民勤沿线的乌兰布和沙漠及腾格里沙漠;两头指西边的新疆、甘肃诸沙漠和东边的内蒙古东部诸沙地),得到中国科学院领导(包括竺可桢副院长)的大力赞扬,亦是后来选择沙坡头铁路固沙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60年代初,他负责甘肃民勤综合治沙站试验工作,在引水灌溉、防治盐碱、防风固沙等方面做了许多基础性和开拓性工作,对指导后来全国沙区科学试验起了先导性作用。同是60年代初,我国-些治沙工作者依据两三个月的风沙移动观测资料便发出敦煌莫高窟(千佛洞)将在“30年内将被东移的鸣沙山和三危山沙丘埋压”的危急信号,引起周恩来总理和中央的重视。赵松乔受命处理这个问题,他从两个基本事实否定了这个耸人听闻的“警告”,一是鸣沙山和三危山的地表虽有不同厚度的浮沙,但基底都是岩石,在数十年,数百年乃数千年内不会整体东移;二是当地风向是东西风过渡带,两者大致势均力敌而以东风略占优势。因此,流沙基本上是“向上”移动,形成金字塔型高大沙丘,并可能略向西移而决不会东移。赵松乔由此断言:300年乃至3000年内鸣沙山和三危山不致向东压埋莫高窟。他的科学见解得到文化部领导的首肯和采纳,为国家节约了当时几百万乃至几千万元的“沙治,,经费和莫高窟文物的搬迁费。实践证明,赵松乔的结论是正确的,贡献巨大。7。?80年代,赵松乔连续对呼伦贝尔、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新疆、柴达木盆地进行考察和研究,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如“我国沙漠(戈壁)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趋势(日内瓦及汉堡国际沙漠会议论文)”;中国荒漠地带的土地类型(地理科学,2(1),1982);罗布荒漠的自然特征和罗布泊的“游移”问题(地理研究,2(2),1983);中国干旱区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5);柴达木盆地的土地类型和农业生产潜力(干旱区地理,8(4),1985);中国的干旱区(科学出版社,1990);西北干旱区主要自然灾害形成分布和减灾措施(中国沙漠,11(4),1991);内蒙古中、东部半干旱区-个危急带的环境变迁(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区,5(2),1991);呼伦贝尔草原的风沙和黑风暴问题(中国干旱区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5)等。期间(1987年),在学术上首先提出在干旱区的地理过程为“荒漠化”(Desertification)和“绿洲化”或“非荒漠化”(De-desertification)的学术见解(人类活动对西北干旱区地理环境的作用一绿洲化或非荒漠化(干旱区研究,4(1),1987),被从事干旱区研究的科技界广泛接受,影响深远。
4.农业地理研究
赵松乔从我国是农业产业和农业文明大国国情出发,一直强调地理科学为农业服务的方向,农业地理研究成就十分突出。他早年便开展土地利用问题研究,是我国最早开展土地利用研究的学者之一。发表的著作有:“贵州遵义土地利用”(与任美铐、施雅风、陈述彭、杨利普等合作,遵义新志,1948)。杭州市的土地利用(浙江学报,2(2),1949)。黄泛区土地利用调查报告(1951,未出版),南京都市地理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7卷,1950)。20世纪50年代对内蒙古东部的农业地理进行研究,1953年他提出农牧交错带的学术见解:察北、察盟及锡盟-个农牧交错地区经济地理调查(地理学报,19(1),1953),是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农牧交错带的学者。农牧交错带从此成为我国学术界最为关注的地区之一,影响深远。其后,他从事的农业地理研究扩展到内陆区、西南川滇区以至全国。如甘肃农牧交错地区农业区划初步研究(科学出版社,1958),内蒙古自治区的地形条件在土地利用上的评价(地理学报,24(3),1958),我国农牧界线(以大兴安岭到高黎贡山)的探讨(未出版,1959),甘青农牧业发展研究(与周立三、吴传钧合作)(科学出版社,1958),河西走廊农业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综合评价(科学出版社,1964),西北干旱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干旱区资源和环境,1(1),1987),川滇农牧交错地区农牧业地理调查资料(科学出版社,1959),横断山地和祁连山地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系统比较(干旱区资源和环境,6(2),1992),华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国土管理(政策研究,NIRA,5(7),1992),台湾的“精致农业”(海峡科技交流研究,1991年第1期)。最后,赵松乔集农业地理之大成的成果有:我国耕地资源的地理分布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1989年第1期),我国自然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自然资源学报,1(1),1986),中国农业发展与环境变迁(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1),1991),中国农业(种植业)的历史发展和地理分布(地理研究,10(1)1991)。该文将我国北方最早的旱作型种植业农业文化(大地湾文化(甘肃秦安县)确定为7300?7800年,将我国南方水稻型种植业文化确定为6960±130年的河姆渡文化(浙江省余姚市),将我国种植业发展历史向前推进到7000?8000年,成果被农业部推崇至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宣传和确立我国的农业文明古国起到了积极作用。
5.东南亚及外国地理研究
赵松乔是一位放眼全球的国际型科学家,他早年在美国克拉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后又主攻德语,从而为他了解和掌握国际学述动态创造了条件。几十年中,他先后考察研究过的地区有美国(50个州中考察过42个州)、加拿大、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北欧、西欧、日本等,除南美、南极和太平洋诸岛国外,世界各地主要名山大都有他留下的足迹。在亲临第一线考察,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同时,他也十分关注外国的学术成就和前沿研究领域,由此取得的科学成果极其丰富,对推动我国地理科学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他早期完成的外国地理研究成果有:中缅政治地理上的几个问题(硕士论文,I945):Physiography inthe Plymouth Region(普利茅斯的地文研究)(美国,1947);加拿大(地理知识,1952年第12期);缅甸地理(科学出版社,1958);菲律宾地理(科学出版社,1964);访问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散记(世界地理集刊(2),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1981);从汉堡到慕尼黑(世界地理文集,1982年第二期);伊洛瓦底三角洲-个区域地理研究(地理集刊,第二号,科学出版社,1959)。同时,还翻译了东南亚地理(三联书店,1958;商务印书馆,1962);非洲地理(商务印书馆,1962)。20余年来,在发表的论文中,介绍国外研究动态的内容更是十分普遍,如国外“土地”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联合国荒漠化防治会议、联合国沙漠化制图与讨论会议(地理知识,1979年第10期)、现代地理学发展趋势(见现代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8)等。
6.海内外学术交流
赵松乔是一位精通英语并在国际上享有高度声誉的知名地理学家。赵松乔教授1995年10月逝世时,国际知名人士发来的唁电唁信就多达30余人,其中有美国得克萨斯科技大学国际干旱半干旱地区研究中心名誉主任H.E.Dregne教授,波士顿大学遥感中心主任FaroukEl-Baz教授,韦伯州立大学科学院院长Cyrus.M.Mckell博士,科罗拉多大学地理学GF.White教授,Akrom大学马润潮教授等。这些国际地理学界知名科学家所在单位都是赵松乔学术交流的稳定机构和人员。赵松乔除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介绍中国科学成就,和国外科学界进行学术交流外,还著述30余篇(部)外文著作,成为国外了解中国地理和中国地理学成就的重要媒介。尤其是他的三部英文巨著:Physical Geography of CAzna(Science Press and John Wiley&Sons.Inc.Publishers,1986)、Desert Lands of China(Texas Technical University,1981)和Geography of China-Environment,Resource,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John Wiley&Sons.1994),更是国外全面了解中国自然地理,中国沙漠和中国地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重要窗口,已成为英语国家大学地理学的重要参考书。由他1988年创办(亲任主编),在美国纽约Allerton出版社出版的英文刊物中国干旱区研%{Chinese Journal of Arid LandResearch,更是及时介绍中国干旱区研究与发展的交流平台。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同时,经他组织在国内先后开展的国际学术交流大会有1985年9月在乌鲁木齐、1989年8月在呼和浩特、1993年9月在银川召开的干旱地区国际学术交流会,大大促进了我国干旱区研究的进展,同时也使赵松乔成为国际著名的地理学家。1989年6月10-25日,赵松乔受台湾文化大学、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农委会、台湾“环保署”等社会团体之邀访问台湾,成为1949年后大陆学者访问台湾的第一位科学家,轰动海内外。他在台湾做了三次专业性学术报告:"中国的资源和环境”“中国干旱区的自然特点和经济发展”“中国的河流”;两次公开讲演“中国的土地资源和土地规划”“近年内蒙古、新疆、西藏的变化”;座谈会4次,与会者甚多,反响热烈,有力地促进了两岸交流。此行还促成了大陆、台湾和香港地理学家1990年5月在香港的大聚会,对加快两岸科技人员的交流和了解起到积极作用。
(二)主要学术思想及其影响
赵松乔研究领域广泛,始终贯彻一条明晰的学术思想:强调地理学的综合研究,强调地理学的应用方向是服务农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强调学术交流应外为中用。
1.强调地理学的综合研究
赵松乔研究领域涉及经济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最后成大业于综合自然地理,是公认的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认为综合自然地理学是综合指导下进行要素综合和区域综合的研究。为此他提出了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五个基本方向:①自然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类型;③自然区划;④自然地理过程;⑤自然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他认为,地域分异规律是地理学研究的基础和从事地理研究的出发点,土地类型和自然区划是综合自然地理研究的重点,自然地理过程是引发自然环境变化的关键,生产潜力则是地理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基本依据。上述五个方面可共同构建成综合自然地理研究的完整体系。赵松乔一直从高层次上将地理学的自然、经济、人文诸方面综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早在1963年,他便以“黎樵”笔名发表译著《地理学性质透视》一书(哈特向原著,商务印书馆,1963;1981年第二版)。此书以综合统一的地理学观点研究地理问题,成为我国地理学者提高理论素养的重要文献,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把它列为地理学第一本名著。赵松乔90年代在《中国地理》英文专著中,又进一步把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当作一个大系统加以综合,以此探求人地协调发展的新途径,从而把地理综合研究推进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高度,影响广泛而深远;他也成为地理学界开拓地理综合研究的著名科学家。
2.强调地理应用方向是为农业和生态建设服务
赵松乔从事科研工作的目的十分明确:服务于国家。他一直把为农业服务和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服务作为方向,许多研究成为体现我国地理研究发展方向的成果。20世纪50年代,他研究的有关农牧交错地区农业区划和农牧业生产配置的成果,开启了全国性农业区划的先河,农牧交错地区农牧业配置的学术思想发展成为我国农牧交错带的研究方向;70-80年代,他提出以“土地类型”为基础,开展“土地系统”研究的学术思想(他指导的几位博士学位研究生论文),更使土地综合研究拓展到为农业和生态建设服务的深度。经赵松乔指导,申元村执笔的论文(申元村,1992,土地资源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一以宁夏、甘肃干旱区为例,地理学报,47(6)),则是赵松乔学术研究为农业服务和生态建设服务的具体体现。该文在综合学术思想指导下将土地进行士地类型的划分,而后按农业和生态环境建设要求进行适宜性和限制性因素评价,并进行结构分析,而后根据结构功能提出农业和生态建设合理布局的建议。
赵松乔的这一学术思想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成为其后开展士地研究的基本思路。这一思路是:依据土地资源类型组合结构进行农业分区,依据土地资源质量、数量结构进行农林牧合理用地构成研究:依据土地限制性因素与限制强度结构确定治理方向: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农林牧合理用地结构对比分析,进行用地结构调整和规划:依据土地的时序演替结构,进行(农业和生态)定向调控对策的制定。
3. 强调科学借鉴是外为中用
赵松乔虽是留学美国的博士和在国外考察讲学频繁的学者,接触外国的科研成果甚多但他始终贯彻 “外为中用”的学术风格。他一直秉着“承东西之道德,集中外之精华,做一个聪明的中国人,为自己国家服务”的宗旨。他柔承中国几千年的优良文化传统与精华,有选择地吸收外国经验,用他的说法是“外为中用”。例如,他在吸取苏联景观学派和英澳学派土地研究的经验后认为,从中国国情和几千年土地研究成就出发,仍应坚持用中国的“土地类型〞术语为好。20世纪 70 年代欧美卫星相片用于地球研究刚兴起时,赵松乔便积极从美国购置北京地区卫片并部署卫片的应用研究:20世纪 60 年代开展沙漠研究时,他根据澳大利亚定位观测实验经验,率先在甘肃民勒开展生态环境定位研究,但又不是全盐照搬澳大利亚的观测项目。凡此种种,均体现赵松乔学习外国经验再本国化的学术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