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全申(1910-2000)
项全申,又名项颐,儿科学家。奉天盛京(今辽宁沈阳)人。1910年6月14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北陵乡小韩屯村。1933年7月毕业于辽宁医科专门学校。毕业后在协和医院实习1年(北京),后在南京、成都中央大学医学院任教,曾任副教授、附属医院儿科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附属医院儿科主任。1947年7月在项全申任中央大学儿科副教授时,曾以中国代表团成员身份参加在美国纽约召开的世界儿科学会第五届年会,会后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儿科医院及美国波斯顿哈佛大学进修一年半。东北解放后,项全申受聘到中国医科大学工作。1955年,他会同其他同仁在中国医科大学组建儿科医学系,使其成为全国四所创建最早的儿科医学系之一。作为该校儿科医学系重要奠基人之一,项全申教授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他被聘为该校首任儿科医学系主任。1958年反右斗争中,项全申教授蒙受了委屈,去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整整20个春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再次出任中国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系主任兼附属第二、第三医院副院长,为儿科医学系的恢复和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2000年4月13日下午因病医治无效,于1时40分溘然长逝,享年91岁。
项全申教授是我国儿科医学界资深专家,中国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系重要奠基人之一,原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常务委员,高等医药院校儿科医学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第一、二届编委会主编,第三届编委会名誉主编。
项全申教授忠诚党的医学教育事业。在中国医科大学工作期间,他认真负责,严以律已,言传身教,注重培养下级医生。在他的倡导下,小儿内科实行了医生五级制和住院医生24小时负责制。他严格要求各级医生务必尽职尽责,重视基本功训练,注意培养他们的科学作风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他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精神引导下级医生不断进步,为儿科医学系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1988年后,项全申教授致力于《实用小儿神经病学》专著的编写工作。虽年事已高,但他不顾疾病缠身,整日伏案工作。1988年这本80余万字的小儿神经专著终于问世。为表彰他为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从1991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给他政府特殊津贴。
项全申教授是一位出色的社会活动家,曾先后担任过省民盟和省政协委员、省民盟联络委员会主任委员、省政协祖国统一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世界语学会顾问。他还是创建医学杂志、传播医学信息的元老。东北刚一解放即担当《东北儿科学报》主编,先后担任《中华儿科杂志》编委、《内蒙医学杂志》主编,《实用儿科杂志》主编,对《小儿急救医学》给以关心及支持。曾代表中国参加过在纽约举办的第五届国际儿科学会,1987年去英国参加儿科年会。主译苏联《儿科学》教材两册,撰写论文数十篇并刊载于全国性期刊。80年代,作为发起人之一的项全申教授与同志们一起创办了民办盛京大学,并出任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