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随机
最近更改
特殊页面
社群首页
参数设置
关于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免责声明
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搜索
用户菜单
创建账号
登录
查看“李希武”的源代码
←
李希武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李希武(1929- ) <br>李希武,男,1929年2月出生,浙江临安市颊口人。20世纪40年代在昌化中学学习、工作,1950年考入浙江大学,1952年被国家选送到苏联列宁格勒工业大学动力机械制造系学习,1958年毕业回国后被分配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工作。曾任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厂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应用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电机和机械两个工程学会自动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华北电力大学兼职教授、美国MC!公司高级技术顾问等职。 <br>他是火电厂综合自动化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开拓者,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958年至1963年期间,主要从事火电厂大机组自动控制系统的试验研究,组织了技术攻关和编写完整的总结性的技术资料,进行了对象动态特性的分析和试验研究,撰写了控制系统综述,组织了大型控制工程项目的实施。从1964年起,长期坚持了计算机控制应用和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的开拓性试验研究和工程实施。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三次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曾受到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先后十多次到俄、美、英、法、印度、丹麦等国访问考察,撰写论文、学术报告、专题综述、工程规划、方案论证等数百篇。 <br> <br>李希武,男.1929年2月出生于昌化,现为能源部电力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缄工程师。 <br>李的童年直至初中是在浙西边陲的这一山区小镇度过,抗日战争的烽火,破环了山区的宁静,但他不顾生活的艰苦。还是考入了浙西三中。抗战胜利后,该校并入严州中学,李亦由河桥到了建德,继续高中的学业,直至1948年春毕业,回昌化后,即在昌化初级中学任英语、数学、物理教员;解放后,又任该校校务委员兼生活指导组组长。在昌化中学两年半的这段时间,国家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李也正是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时期。国家的命运,个人的前途,常常萦绕在心头。革命的书籍给了他启示,促使他向往更广阔的天地。 <br>1950年秋,李考入浙江大学,从此踏上了新的征途。1952年春,国家决定选送第二批赴苏留学生,李经学校审查、保送和考试后,与[[沈桂芳]]两人同被录取,先在北京俄文专科学校留苏预备部强化俄文学习四个月,继去苏联,被分配在列宁格勒工业大学动力机械制造系深造。五年零八个目的留学生活,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在学完全部课程进入毕业论文撰写阶段,他对自己今后将从事的专业重新作了选择。改换专业,会有许多困难,为此他就利用业余时间补充自学了专业基础理论,翻阅了大量文献资料。通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出色地完成了论文,得到指导教师道尔戈林可教授的高度评价,在论文评审书和答辩会上,郑重建议授于李以机械制造和热工自动控制两个专业双重工程师称号。1958年2月李以全优成绩在苏联的大学毕业。 <br>回国后,李被分配在水利电力部电力科学研究院工作,至今已近35年,所从事的专业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br>在最初的5-6年中,为专业组长,曾对当时电厂自动控制方面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组织全国性的攻关,李自己承担了其中的一项,他和他的助手与电厂同志结合在一起花了近三年时间,解决了表面式减温器汽温调节系统的技术问题,受到了院、部和国家科委的高度评价,其所写工作报告被评选为国家到季重大科研成果专辑出版的论文之一。在完成全部技术攻关任务的基础上,李又组织电科院的有关同志分别撰写热工自动调节方面的系统性总结资料十余种,并一一亲自校对审核、铅印出版,发至全国。在这段时间,还结合具体任务,进行了火电厂调节对象动态特性研究,汤包炉、直流炉调节系统和单元机组调节系统的分析研究以及调节系统的仿真研究等工作,撰写了综述、学术论文和专题报告等十多篇。此外,他还多次主持过大型发电机组调节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讨论和工程协调会议,多次参加苏联调节器产品仿制和我国自行开发的单元组合仪表技术规范书的讨论会。作为苏联专家的助手,直接参与了专家来华讲课和指导工作的一系列学术活动。所有这一切,对我国火电厂热工自动化这门技术科学知识的传播和专业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br>从1963年底开始后的二十多年中,李的主要业务放在火电厂综合自动化和火电厂计算机的应用方面。他参加了上海南市发电厂综合自动化试点工程的立项论证、功能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领导了部控制计算机应用小组的应用方案编制、扩大试点规划和组织实施等重大工程项目的工作。南市电厂的项目是一种开拓性的科学试验任务,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的表彰和奖励。1975年成立的应用小组起到了总结经验、统一认识和培训干部的作用,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小组成员目前都已成为各自领域的技术骨干。小组制订的应用方案对计算机的功能、作用、地位以及它和其它自动化设备的相互关系第一次作了明确的论述,成为其后十年计算机应用扩大试点的规范和蓝本。望亭电厂是扩大试点阶段的代表,应用效果明显,1984年8月通过鉴定,获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南市和望亭等电厂的科学试点和扩大试点工作,历时共20年,参加过工作的达数百入,锲而不舍,顽强拚搏,这才使计算机在火电厂的应用达到了实用化的阶段。 <br>李希武是火电厂计算机应用的开拓者、试点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1965年初,由组织推荐,作为水电部在京直属单位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全国青联第四届委员会会议,受到了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并合影留念。同年秋,由组织指派,作为水电部代表参加了我国自动化代表团,赴西德参加学术活动和访问考察。 <br>1984年9月,电力科学研究院确定成立电厂自动化研究所,李被任命为所长。在完成繁忙的科研工作的同时,他开始了一个崭新的研究所的创建工作。除组织完成计算机应用的工程试点之外,又根据国内外技术发展的需要,组织开发了分布式微机系统。两科技术均获得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其数量超过三分之一,占全国第一。两项成果均获得了能源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并分别获国家级成果二等和三等奖。研究所连续数年被评为院先进集体,经济效益跃居全院之首,去年和今年的合同金额均超过一千万元。经过李希武同志的联系和努力,签订并成功地完成了和美国西屋公司的合作合同,开拓了国外合作的渠道,实现了“智力输出,技术引进”,使研究所在火电厂计算机应用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br>除计算机的工业应用之外,李还参加过核电站的建设和自动控制工作,参加过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工作,钻研过有关理论和技术。 <br>重大的工程实践活动需要有很深的理论根底和广阔的专业视野作基础。李在自动控制学术上也有一定的造诣,结合带研究生和作研究生论文指导,开展了近代控制理论,如系统辨识、最佳控制、多变量控制、自校正控制和预报以及故障诊断等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他撰写的论文、学术报告、工作总结、专题综述工程规划、方案论证和技术资料等约数百篇。此外,还有繁忙的社会活动、论文审核、答辩、期刊审稿、成果评审、技术鉴定、工程评估、学术讲演以及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每年数十次。李希武是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动力机械学会自动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自1984年起,接连三届被遴选为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应用委员会委员,并受聘为三个单位的技术顾问。先后到过苏联、美国、法国、英国、法国、印度、丹麦、泰国等国家,十多次出国访问、考察、参加学术活动和进行技术合作工作。 <br>李希武同志是电厂自动化和电厂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获得具有特殊贡献科技人员荣誉,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返回
李希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