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页面,内容为“郑儒鍼(1921-1982) <br>广东潮阳人,出生在香港。先后毕业于香港大学、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专攻英美文学。回国后先后任浙...”)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郑儒鍼(1921-1982)
郑儒鍼(1921-1982)
<br>广东潮阳人,出生在香港。先后毕业于香港大学、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专攻英美文学。回国后先后任浙江师范学院外语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
<br>广东潮阳人,出生在香港。是香港银行前行长郑铁如的长子,先后毕业于香港大学、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专攻英美文学。回国后先后任浙江师范学院外语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
<br>郑儒鍼博学多才,并掌握多门语言,尤以英文最为通达。他曾与徐永煐、钱锺书、金岳霖、王佐良、吴景荣、许国璋、胡敦元、浦寿昌、张祥保、杨承芳、赵一鹤等专家学者一起参与《毛泽东选集》的英文翻译工作。
<br>郑儒鍼博学多才,并掌握多门语言,尤以英文最为通达。他曾与徐永煐、钱锺书、金岳霖、王佐良、吴景荣、许国璋、胡敦元、浦寿昌、张祥保、杨承芳、赵一鹤等专家学者一起参与《毛泽东选集》的英文翻译工作。
<br>郑儒鍼晚年惜时如金,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工作上。由于还担任联合国文件翻译组的编审,时间越发紧张,连星期天都要去办公室阅稿,暑假亦是如此,仿佛铁人一般,毫不疲倦。人民大学的李维素教授看在眼里,十分心疼,说郑儒鍼不会休息,真是太傻了。一语中谶,一九八二年秋,过于辛劳的郑儒鍼倒在了讲台上,年仅六十一岁。
<br>郑儒鍼晚年惜时如金,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工作上。由于还担任联合国文件翻译组的编审,时间越发紧张,连星期天都要去办公室阅稿,暑假亦是如此,仿佛铁人一般,毫不疲倦。人民大学的李维素教授看在眼里,十分心疼,说郑儒鍼不会休息,真是太傻了。一语中谶,一九八二年秋,过于辛劳的郑儒鍼倒在了讲台上,年仅六十一岁。

2019年5月31日 (五) 10:24的最新版本

郑儒鍼(1921-1982)
广东潮阳人,出生在香港。是香港银行前行长郑铁如的长子,先后毕业于香港大学、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专攻英美文学。回国后先后任浙江师范学院外语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
郑儒鍼博学多才,并掌握多门语言,尤以英文最为通达。他曾与徐永煐、钱锺书、金岳霖、王佐良、吴景荣、许国璋、胡敦元、浦寿昌、张祥保、杨承芳、赵一鹤等专家学者一起参与《毛泽东选集》的英文翻译工作。
郑儒鍼晚年惜时如金,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工作上。由于还担任联合国文件翻译组的编审,时间越发紧张,连星期天都要去办公室阅稿,暑假亦是如此,仿佛铁人一般,毫不疲倦。人民大学的李维素教授看在眼里,十分心疼,说郑儒鍼不会休息,真是太傻了。一语中谶,一九八二年秋,过于辛劳的郑儒鍼倒在了讲台上,年仅六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