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郑杭 江苏海门人,1952年1月1日出生,北京大学本科毕业,浙大物理系硕士毕业(固体物理专业),1985年在上海交大获理学博士学位(固体物理专业,师从方俊鑫),1988年晋升为教授,现任上海交大物理系系主任、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1年和1995年两次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1994年获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的资助。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1996年被批准进入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七部委“百千万人材工程”。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br><br>郑杭(1952~ )男,江苏海门人。1979年肄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2年获浙江大学固体物理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固体物理博士学位。1985年以来,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凝聚态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近年来在凝聚态物理学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他提出的研究非绝热电声子相互作用的压缩态方法,为处理非绝热电声子耦合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为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电荷密度波材料和高聚物材料的特性研究开创了新方法,已为国内J'b学者数十次加以引用、评述和发展,并有各国9个研究组直接采用这一方法进行研究。&lt;窄带电声子耦合系统中的压缩声子态和压缩极化子&gt;课题,获得1990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5年又获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中青年科学工作者”的荣誉称号,被学校评为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金牌选手”。<br>
郑杭(1952~ )
<br>江苏海门人,1952年1月1日出生,1979年肄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2年获浙江大学固体物理学硕士学位,1985年在上海交大获理学博士学位(固体物理专业,师从方俊鑫),1988年晋升为教授,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凝聚态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物理系系主任、理学院副院长。
<br>从事凝聚态物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凝聚态物理和量子物理。在极化子理论,低维系统派尔斯相变和电荷密度波问题,高温超导与电声子机制,局域和合作杨-特勒系统,量子退相干问题和耗散量子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一系列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九十余篇,被国内外学者他引五百余篇次,并有国内外三十个单位的研究组在七十余篇SCI论文中采用他提出的压缩态方法做研究。1991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1年和1995年两次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1994年获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的资助。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1996年被批准进入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br>
<br>https://www.physics.sjtu.edu.cn/hzheng

2019年8月24日 (六) 06:39的最新版本

郑杭(1952~ )
江苏海门人,1952年1月1日出生,1979年肄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2年获浙江大学固体物理学硕士学位,1985年在上海交大获理学博士学位(固体物理专业,师从方俊鑫),1988年晋升为教授,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凝聚态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物理系系主任、理学院副院长。
从事凝聚态物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凝聚态物理和量子物理。在极化子理论,低维系统派尔斯相变和电荷密度波问题,高温超导与电声子机制,局域和合作杨-特勒系统,量子退相干问题和耗散量子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一系列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九十余篇,被国内外学者他引五百余篇次,并有国内外三十个单位的研究组在七十余篇SCI论文中采用他提出的压缩态方法做研究。1991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1年和1995年两次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1994年获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的资助。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1996年被批准进入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https://www.physics.sjtu.edu.cn/h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