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容“万青 <br>人物简介<br>  性别:男<br>  出生年月:1976年8月<br>  民族:汉;<br> 籍贯:江西省<br>  政治面貌:中共党...”创建新页面)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万青
万青,男,江西人,1976年8月出生,甬江实验室异构集成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98年6月,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系,2004年4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获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博士学位。之后在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科研和访问学者。回国先后在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工作。2013年4月加盟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br>主要从事氧化物半导体微纳结构与新概念器件应用研究。,在钽酸锂单晶薄膜Smart-cut制备,氧化物纳米线真空电子场发射、传感器、锂离子存储,低压双电层薄膜晶体管及其神经形态器件等领域取得了系列创新科研成果,并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br>人物简介<br>  性别:男<br>  出生年月:1976年8月<br>  民族:汉;<br>  
<br>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Small、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250余篇,SCI他引超过2万次,连续多年被爱思唯尔集团评为中国高被引用学者。个人先后荣获中科院院长特别奖(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6年)、中国青年科技奖(2009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年度,个人排名第2)、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3年度,个人排名第1)、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4年获得)、国家人才计划(2012年,2018年)。
 
<br>
籍贯:江西省<br>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br>教育研究简况<br>  2005年11月-今: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技术系主任,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br>  2006年1月-2006年12月31日:美国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电子工程系,Research Scholar;<br>  2004年10月-2005年10月:英国剑桥大学纳米中心,博士后;<br>  1999年9月-2004年2月:硕博连读,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和物理所联合培养);<br>  1994年-1998年:本科,浙江大学材料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br>研究成果<br>  热爱科研和教学工作,最近5年来,在光电半导体薄膜、纳米结构制备和器件应用领域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科研成果。到目前为止,在Nano Letters (2篇,SCI影响因子:9.6),Advanced Materials (1篇,SCI影响因子:8.7),Small (1篇,SCI影响因子:6.2),Chemical Communications (1篇,SCI影响因子:5.0),Applied Physics Letters (35篇,SCI影响因子:3.6) 等权威SCI期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累计总SCI引用次数1000多次,SCI他引900多次,第一作者单篇论文最高SCI他引200多次。2007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通过专家初审、获得好评、参加了答辩。目前主要研究兴趣:1)新型半导体微纳光电材料与器件;2)高效硅基太阳能光伏电池<br>在研课题<br>  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 (38万)<br>  2008年,湖南省科委重大专项子课题,负责人 (100万)<br>  2007年,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负责人(30万)<br>  2007年,教育部重点项目,负责人(10万)<br>  2007年,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科研资助项目,负责人(58万)<br>  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项目,负责人(50万)<br>  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负责人(25万)<br>奖励和荣誉<br>  2007年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br>  2007年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br>  2007年度第六届湖南省青年科技奖<br>  2006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br>  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br>  2005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br>  2005年度“上海市优秀学位论文”;<br>  2003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
<br>工作经历
<br>  2013年3月-至今: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导,教授
<br>  2011年3月-2013年2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博导
<br>  2005年11月-2011年3月: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技术系主任,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
<br>  2006年1月-2006年12月31日:美国密西根大学电子工程系,Research Scholar;
<br>  2004年10月-2005年10月:英国剑桥大学纳米中心,博士后;
<br>教育经历
<br>  2006年1月-2006年12月31日:美国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电子工程系,Research Scholar;
<br>  2004年10月-2005年10月:英国剑桥大学纳米中心,博士后;
<br>  1999年9月-2004年2月:硕博连读,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和物理所联合培养);
<br>  1994年-1998年:本科,浙江大学材料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br>奖励和荣誉
<br>  2007年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
<br>  2007年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br>  2007年度第六届湖南省青年科技奖
<br>  2006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br>  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br>
<br>https://ese.nju.edu.cn/wanqing/list.htm

2023年12月27日 (三) 13:41的最新版本

万青,男,江西人,1976年8月出生,甬江实验室异构集成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98年6月,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系,2004年4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获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博士学位。之后在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科研和访问学者。回国先后在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工作。2013年4月加盟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要从事氧化物半导体微纳结构与新概念器件应用研究。,在钽酸锂单晶薄膜Smart-cut制备,氧化物纳米线真空电子场发射、传感器、锂离子存储,低压双电层薄膜晶体管及其神经形态器件等领域取得了系列创新科研成果,并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Small、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250余篇,SCI他引超过2万次,连续多年被爱思唯尔集团评为中国高被引用学者。个人先后荣获中科院院长特别奖(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6年)、中国青年科技奖(2009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年度,个人排名第2)、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3年度,个人排名第1)、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4年获得)、国家人才计划(2012年,2018年)。

工作经历
  2013年3月-至今: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导,教授
  2011年3月-2013年2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博导
  2005年11月-2011年3月: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技术系主任,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
  2006年1月-2006年12月31日:美国密西根大学电子工程系,Research Scholar;
  2004年10月-2005年10月:英国剑桥大学纳米中心,博士后;
教育经历
  2006年1月-2006年12月31日:美国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电子工程系,Research Scholar;
  2004年10月-2005年10月:英国剑桥大学纳米中心,博士后;
  1999年9月-2004年2月:硕博连读,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和物理所联合培养);
  1994年-1998年:本科,浙江大学材料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奖励和荣誉
  2007年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
  2007年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007年度第六届湖南省青年科技奖
  2006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https://ese.nju.edu.cn/wanqing/lis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