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页面,内容为“陈坤,博士,浙江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为浙江大学公共卫生一级学科负责人兼流行病与卫生统计...”) |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浙江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系主任= | |||
陈坤,博士,浙江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为浙江大学公共卫生一级学科负责人兼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二级学科带头人,省151人才第1层次人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群慢性病流行病学、肿瘤分子流行病学和临床流行病学。参加和主持完成20余项科研项目,获成果鉴定和获奖10余项,发表代表性论文150余篇,其中SCI、SSCI系列15篇,IM收录5篇,中华系列等一级刊物50余篇;参编全国统编教材《流行病学》和《预防医学》多部,主编出版《医学科研设计原理与方法》、《医学科研方法学》和《临床流行病学》;课题成果鉴定获奖13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6项,厅级5项;已培养研究生14人,在读研究生11人;同时担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理事、中华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学分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浙江省肿瘤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团体职务。<br> | 陈坤,博士,浙江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为浙江大学公共卫生一级学科负责人兼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二级学科带头人,省151人才第1层次人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群慢性病流行病学、肿瘤分子流行病学和临床流行病学。参加和主持完成20余项科研项目,获成果鉴定和获奖10余项,发表代表性论文150余篇,其中SCI、SSCI系列15篇,IM收录5篇,中华系列等一级刊物50余篇;参编全国统编教材《流行病学》和《预防医学》多部,主编出版《医学科研设计原理与方法》、《医学科研方法学》和《临床流行病学》;课题成果鉴定获奖13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6项,厅级5项;已培养研究生14人,在读研究生11人;同时担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理事、中华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学分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浙江省肿瘤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团体职务。<br> | ||
个人经历<br> | 个人经历<br> | ||
第4行: | 第5行: | ||
个人兼职<br> | 个人兼职<br> | ||
医学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卫生与全科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评审专家;“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研究专家;中华医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学分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肿瘤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中华流行病学》等杂志编委;《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Europe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Metab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netal》,《Europe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Health &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等国际期刊特约审稿人。 | 医学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卫生与全科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评审专家;“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研究专家;中华医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学分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肿瘤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中华流行病学》等杂志编委;《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Europe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Metab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netal》,《Europe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Health &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等国际期刊特约审稿人。 | ||
<br> | |||
<br>http://www.cmm.zju.edu.cn/index.php?a=scholar&catid=4&uid=185 | |||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 |||
陈坤,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9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012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细胞生物学硕士学位。2017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得免疫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主要研究表观遗传机制在机体抗病毒的免疫反应中的调节作用。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炎症反应中的表观修饰机制和代谢调控机制。2020年11月起受聘于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学术成果在Cell、Journal of Autoimmunity、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期刊发表。已有两项国家发明专利获授权。 | |||
<br> | |||
<br>https://life.tongji.edu.cn/cb/8c/c12618a183180/page.htm |
2022年10月21日 (五) 13:22的最新版本
浙江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系主任
陈坤,博士,浙江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为浙江大学公共卫生一级学科负责人兼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二级学科带头人,省151人才第1层次人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群慢性病流行病学、肿瘤分子流行病学和临床流行病学。参加和主持完成20余项科研项目,获成果鉴定和获奖10余项,发表代表性论文150余篇,其中SCI、SSCI系列15篇,IM收录5篇,中华系列等一级刊物50余篇;参编全国统编教材《流行病学》和《预防医学》多部,主编出版《医学科研设计原理与方法》、《医学科研方法学》和《临床流行病学》;课题成果鉴定获奖13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6项,厅级5项;已培养研究生14人,在读研究生11人;同时担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理事、中华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学分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浙江省肿瘤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团体职务。
个人经历
1983年1月至今历任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10月起为浙江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公共卫生系(学院)副主任(副院长)、主任(院长)等职。期间1985年-1986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1992年在美国西福吉尼亚医学院,1994年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任访问学者。
个人兼职
医学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卫生与全科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评审专家;“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研究专家;中华医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学分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肿瘤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中华流行病学》等杂志编委;《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Europe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Metab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netal》,《Europe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Health &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等国际期刊特约审稿人。
http://www.cmm.zju.edu.cn/index.php?a=scholar&catid=4&uid=185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陈坤,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9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012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细胞生物学硕士学位。2017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得免疫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主要研究表观遗传机制在机体抗病毒的免疫反应中的调节作用。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炎症反应中的表观修饰机制和代谢调控机制。2020年11月起受聘于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学术成果在Cell、Journal of Autoimmunity、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期刊发表。已有两项国家发明专利获授权。
https://life.tongji.edu.cn/cb/8c/c12618a183180/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