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 | ||
唐淳,男,1967年生,2003年获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博士学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十所)副所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能激光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主题专家组专家,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学会理事,中国兵工学会光电对抗专委会副理事长,国家863计划某主题专家组成员,国家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激光与红外》杂志副主编,欧洲高功率激光系统与应用学术委员会国际顾问委员。 | |||
<br>主要从事高能全固态激光及半导体激光器技术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国家 863 计划主题 / 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物院预研专项等重大重点项目20 余项,获部委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二十余项,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发表学术论文 90 余篇,授权专利 15 项。 | |||
=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 ||
唐淳,1976年出生于苏州,1998年获浙江大学生物学学士,2003年获美国马里兰大学生物化学博士,2003至2007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至2009年在美国密苏里大学生物化学系任终身制助理教授(Tenure-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2009年12月入选中科院“引进海外杰出学者计划(百人计划)”,加盟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工作,并于次年正式关闭美国的实验室全职回国。现为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资深研究员。 | |||
<br>主要研究方向为溶液核磁共振、生物物理和结构生物学,长期从事生物大分子核磁的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建立发展了顺磁核磁技术并对生物大分子进行溶液动力学的表征。发表论文25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0篇(3篇Nature),通讯作者论文3篇,他引累计1000余次,多次受邀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唐淳研究员于2011年获国际组织人类前沿科学计划(HFSP)资助,2012年获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国际青年科学家奖,201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4年获“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9年获“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
<br> | |||
<br>教育背景: | |||
<br>1998,浙江大学生物系(玉泉校区),获理学学士 | |||
<br>2003,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郡分校),获理学博士(导师 Michael F. Summers) | |||
<br>工作经历: | |||
<br>2003 – 2008,博士后,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合作导师 G. Marius Clore) | |||
<br>2008 – 2010,助理教授,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 | |||
<br>2010 – 2020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磁共振分析重点实验室 | |||
<br>2020 – ,研究员, 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 |||
<br>2020 – ,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
<br> | |||
<br>https://scholar.pku.edu.cn/tangc |
2024年10月14日 (一) 22:43的最新版本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
唐淳,男,1967年生,2003年获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博士学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十所)副所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能激光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主题专家组专家,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学会理事,中国兵工学会光电对抗专委会副理事长,国家863计划某主题专家组成员,国家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激光与红外》杂志副主编,欧洲高功率激光系统与应用学术委员会国际顾问委员。
主要从事高能全固态激光及半导体激光器技术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国家 863 计划主题 / 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物院预研专项等重大重点项目20 余项,获部委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二十余项,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发表学术论文 90 余篇,授权专利 15 项。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唐淳,1976年出生于苏州,1998年获浙江大学生物学学士,2003年获美国马里兰大学生物化学博士,2003至2007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至2009年在美国密苏里大学生物化学系任终身制助理教授(Tenure-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2009年12月入选中科院“引进海外杰出学者计划(百人计划)”,加盟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工作,并于次年正式关闭美国的实验室全职回国。现为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资深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溶液核磁共振、生物物理和结构生物学,长期从事生物大分子核磁的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建立发展了顺磁核磁技术并对生物大分子进行溶液动力学的表征。发表论文25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0篇(3篇Nature),通讯作者论文3篇,他引累计1000余次,多次受邀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唐淳研究员于2011年获国际组织人类前沿科学计划(HFSP)资助,2012年获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国际青年科学家奖,201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4年获“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9年获“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教育背景:
1998,浙江大学生物系(玉泉校区),获理学学士
2003,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郡分校),获理学博士(导师 Michael F. Summers)
工作经历:
2003 – 2008,博士后,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合作导师 G. Marius Clore)
2008 – 2010,助理教授,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
2010 – 2020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磁共振分析重点实验室
2020 – ,研究员, 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2020 – ,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https://scholar.pku.edu.cn/tan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