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br>
胡事民,1968年生于浙江长兴。1986年考入吉林大学数学系;1990年免试进入浙江大学数学系攻读硕士学位,师从金以文教授;1993年在浙大数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金通洸教授;1996年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师从孙家广院士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究,1998年出站后留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任教。现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为计算机图形学与交互技术、智能信息处理与系统软件。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6年起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特征敏感的三维模型几何处理及其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3年入选第一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胡事民,1968年生于浙江长兴。1986年考入吉林大学数学系;1990年免试进入浙江大学数学系攻读硕士学位,师从金以文教授;1993年在浙大数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金通洸教授;1996年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师从孙家广院士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究,1998年出站后留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任教。现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为计算机图形学与交互技术、智能信息处理与系统软件。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6年起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特征敏感的三维模型几何处理及其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3年入选第一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http://cg.cs.tsinghua.edu.cn/prof_hu.htm<br>
http://www.tsinghua.org.cn/alumni/infoSingleArticle.do?articleId=10062811&amp;columnId=1000064
http://www.tsinghua.org.cn/alumni/infoSingleArticle.do?articleId=10062811&amp;columnId=1000064



2017年7月20日 (四) 15:28的最新版本

胡事民,1968年生于浙江长兴。1986年考入吉林大学数学系;1990年免试进入浙江大学数学系攻读硕士学位,师从金以文教授;1993年在浙大数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金通洸教授;1996年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师从孙家广院士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究,1998年出站后留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任教。现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为计算机图形学与交互技术、智能信息处理与系统软件。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6年起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特征敏感的三维模型几何处理及其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3年入选第一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http://cg.cs.tsinghua.edu.cn/prof_hu.htm
http://www.tsinghua.org.cn/alumni/infoSingleArticle.do?articleId=10062811&columnId=1000064


胡事民:我从事了最适合的工作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胡事民1968年出生,43岁不到已是国际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知名青年专家教授、国家“973”计划的首席科学家。

在他看来,正是因为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有兴趣、有动力一直做下去。他说,他喜欢研究和教书,喜欢与学生在一起。“我是农村出来的,身体比较单薄,干不动农活,可能也干不好其他工作,恰好这个工作自己很喜欢,做科研、带学生都很有乐趣。”

因学数学与计算机结缘

命运给了胡事民一展所长的机会。他1986年考入吉林大学数学系,学习计算数学及应用软件专业。当时吉林大学数学系主任为我国著名数学家李荣华教授,他在新生报到第一天的开学典礼上说:“你们到这里来,既不要想当官,也不要想发财。既然来了,就好好做学问吧。”对未来还很懵懂的胡事民听了这些话很震撼,永远记在心里,“好好做学问”成为他一生的追求。

吉林大学数学系当时与北京大学数学系、复旦大学数学系一起被业内公认为全国最好的数学系,学术氛围浓厚,老师们有很好的学术修养。

数学系每周举办一次学术报告会,由本系与外校教授演讲,主要的听者是教师和研究生。胡事民很快成为一名每周来听报告的本科生,并从中学到了很多做学问的知识与方法。

现在回想起来,胡事民认为在吉大读书期间还有一个让自己受益终生的经历,那就是与李荣华教授的交往。作为系主任,李荣华每天傍晚都要在系主任办公室处理公务,5点钟多步行回家。胡事民于是每天在系馆门口等他,陪他一起走回家,在路上向他请教各种学术问题。“我给我们李老师拎了2年包,获益匪浅。”

大学毕业,胡事民经面试被推荐到浙大数学系从事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与图形学方向的研究,师从金以文教授和金通洸教授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当时国内最好的计算机图形学研究在浙大数学系。“我的博士生导师金通洸教授治学很严谨,我的第一篇文章他给我改了13遍。”胡事民说,金通洸教授是一个真正对名利无所求的教授,每天研究工作到很晚,将研究当成乐趣,经常一个成果做出来了,就放到抽屉里,下次上课时,讲授给学生。金通洸教授低调严谨的学术风格对胡事民影响很大。

在高起点上作研究

1996年,胡事民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师从孙家广院士从事研究,1998年出站后留校工作。从1996年开始,胡事民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与学生和同事合作在ACM SIGGRAPH, 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等主要会议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2002年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6年起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并于2007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问到自己最看重的成果,胡事民回答:每一项自己付出辛苦劳动的成果都喜欢!他的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形学”是计算机和工程应用的一个桥梁,非常直观,目前已进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从电影大片、网络游戏、军事仿真、设计制造到建筑设计等,图形学可谓无所不在。

胡事民特别提到两项成果,一是数字几何处理研究,一是基于互联网的图像/视频检索和合成研究。前者他倾注10多年心血,不但在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和CAD等著名刊物上发表了一批系统成果,而且在数字工厂设计中得到成功的应用;后者则代表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即利用互联网上海量的图像、视频进行信息的分析、理解和合成。其典型成果Sketch2photo,被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主流媒体广泛报道,该成果在法国获评“2009年度网络与数字媒体领域10大创新技术”,还入选了今年3月中旬科技部举办的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成就展。

胡事民强调,作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就是选题,在作Sketch2photo研究之前,胡事民想做的是实时的视频合成,后来发现这个研究难度很大,就退一步做图像合成,并采用关键词输入和草图输入,通过互联网的图像搜索和过滤,再进行合成,最终取得了成功。胡事民通过这段科研经历总结出:一定要作有用的研究,不断逼近研究目标。

胡事民认为,年轻学生要作好研究,需要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一方面,要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在高起点上开展研究,另一方面,要从实际中找问题、作有用的研究,而决不能做无病呻吟的学问。

胡事民说:“我们在国际学术界要敢交流、能交流,要先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投稿、发表文章等形式参与交流,然后努力成为中坚力量,再进一步成为学科的领导者。这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有两个最好的会议:ACM SIGGRAPH与SIGGRAPH ASIA,代表着本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平。胡事民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会议投稿,为将来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军人物“投石问路”。

胡事民自己也是这样做的。美国有一个几何造型领域的学术组织“实体造型学会”(简称SMA),其执行委员会由全世界本领域的专家选举产生,负责学会年会召开的选择、学术年会程序委员会主席的确定、学会最高奖的评审等。胡事民开始参与学会活动,2008年被选为5位执委之一,2010年当选执委会主席,成为SMA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来自亚洲的主席。

清华的吸引力

从1996年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起,胡事民至今已在清华工作了15年。其间于2002年去奥地利访问一年。他认为,在清华一样能做好学问,没有必要非去国外大学工作不可。

在胡事民看来,清华对老师最大的吸引力有两条,第一条是学术民主,第二条是学生优秀。“在清华作研究有比较大的学术自由,能与最聪明的学生一起互相学习。这对一位老师来说,是比较幸运的事情。”

在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当老师,胡事民感到责任重大,唯恐误人子弟。他同时提到,当老师要将学生培养成有专业技能的人很容易,但是难的是教给学生理想和境界,引导他们做大事情。胡事民经常跟学生谈话,告诉学生做人要有境界,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导师最大的快乐就是看着自己的学生慢慢成长,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会承担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胡事民作为导师和副导师指导的毕业博士生已有12名、硕士生20名。

每年新生报到他都会与学生进行一次非常细致的谈话,问学生的家庭情况、功课基础、学习和生活上的特长,当然最重要的是将来希望做什么。如果学生还没想好,胡事民会要求他考虑两个问题:第一,到清华来做什么;第二,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并要求学生考虑好再来找他。对于有明确人生目标的学生,他会进一步和他们讨论人生规划和读研期间的研究课题。

对有志于IT创业的学生,胡事民会给他安排工程性强的课题,要求他参与不同的课题,最后还要学会带几个人共同做课题。因为从事IT创业只会做程序员是不行的,需要有眼光、能思考,并且知道如何带人干活,要有团队工作精神。

对想出国深造或希望在国内做学术的学生,胡事民会根据他的兴趣,讨论确定一个他喜欢的研究题目,安排他学很多数学课和理论课。从简单到难,逐渐安排合适的研究题目,着重培养科学精神。

很多清华学生喜欢学术、管理双肩挑。对喜欢做管理的学生,胡事民的要求是必须是合格的毕业生,要有高水平的成果,但更要有全面的素质。要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教育他们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心态。

胡事民的学生靳力2010年毕业后去青海工作,而且动员他同为计算机系博士生的妻子王晓英也去青海工作。靳力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本科毕业成绩排前10%并成为免试直博生,论文发表在代表国际计算机辅助设计最高水平的CAD杂志上。针对靳力想做管理工作的意愿,胡事民开导他去最艰苦的地方、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并和他一起研究具体去向。现在靳力夫妇已分别在青海省信息中心和青海大学工作,在当地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胡事民的另一位博士生来煜坤是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的获得者,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毕业后去英国的Cardiff大学任教,并获得终身教职。

工作就是最大爱好

记者问胡事民工作之余喜欢做什么,他说:“很遗憾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工作就是最大的爱好。”

由于工作太忙,胡事民每天早晨8点前到实验室,经常要加班到第二天凌晨,夜里两三点钟回家也是经常有的事。他对家人很愧疚,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如果不出差,胡事民每天早晨陪在清华附小读书的儿子从家里一起骑车到学校。他家离学校骑车只需15分钟,他们一家每天早晨6点半起床,为儿子上学作准备,7点40从家里出发。胡事民说,不管前一天晚上加班到什么时候,6点半起床都是固定的。

儿子每天晚上临睡前都会打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家,如果偶尔回家早,父子俩会下盘围棋或象棋。

胡事民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不仅有固定的讨论班、小范围的讨论,还经常跟学生单独谈话,“我会请学生一年吃几次饭,哪个学生问题多了就单独请他吃饭,边吃边聊,容易发现他的问题,给他们帮助。”

因为工作量大,胡事民形成了高效的工作生活方式,走路、说话的速度都很快。也许正如他自己所说的,省出来的时间要投入“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胡事民,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 Graphics、The Visual Computer等多个刊物的编委。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6年起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计算机图形学和智能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孙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