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中本
毕中本 Pi Chung-pen (1918- )
先生讳中本,江苏省无锡县人。1918年(民国7年)6月13日生,194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艺系后,即任职中央农业试验所棉作系技佐,从事美棉品种之改良。1946年秋应台湾大学之聘来台,任农艺系育种研究室助教,1950年升任讲师。1954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深造,专攻遗传学,1957年获硕士学位。回国后授课与指导研究生外,并致力于农作物遗传、育种研究。1963年至1972年担任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职,筹建种子研究室(考种馆),扩建生物统计研究室,并将农艺学研究所分设作物科学、试验统计两组,增添设备,延揽学人回国讲学,逐年选派年轻优秀教员出国进修,提高教学与研究水平,于1969年创立博士班,致力于培植我国高级农艺科技人才。
四十二载以降,先生主持台湾大学农艺系遗传学与作物育种学之教学,除了讲授遗传学、作物育种学、细胞学及细胞遗传学等课程外,并指导研究生进行各项专题研究,迄至1988年共计指导20位硕博士研究生及研究助理。门生多数继承师业、学以致用,分别任职国内外大学、农业研究机构及美国太空总署。先生善为人师,谆谆教诲,循循善诱,亦师亦友,常为学子所称道。先生之研究工作着重于染色体之细胞遗传、农作物重要性状、质量与抗虫性状之遗传研究、原生质体之培养等。育种工作则从事高粱优良花粉亲本之改良,并与雄不稔系统杂交,育成优异之杂种高粱品种。1978年与台南区农业改良场合作在嘉南地区示范种植,结果选出一优良品种,由农林厅命名为「杂交高粱台南一号」。历年研究结果已发表之著作计五十余篇。先生有感于早年出国进修,幸得有公费资助,令 先生受惠良多,不敢或忘。先生亦有感当时台湾之物质环境欠缺,青年学子就学局限颇多,是以设立“中华农学会 毕中本先生奖学金”,特颁鼓励矢志修习作物育种学专长之学生。
先生除教学工作外,曾任考试院历届高普考、甲种特种考试典试委员及考选部农业技师检核委员,参与我国农业科技人才之抡用。并任农林厅农业试验所评议委员、台糖公司糖业研究所评议委员,担任各该所每年研究计划之评审与指导工作。先生曾获教育部颁之教学杰出教授奖,于1988年8月退休,并获校方延聘为名誉教授,惟仍退而不休、努力不懈,每天到研究室从事阅读、写作及研究指导工作。
综观先生之生平,毕其一生于教学研究,奠定台湾大学农艺系六零年代之重要基业,其学术足以传世,其立身足为遗范,享年九十有五,福寿全归,今虽羽化登仙,安息天家,然其鸿业常存,永为后学所景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