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仲礼
丁仲礼
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历任北京市第十届政协常委会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等。兼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主任,国际IGBP-PAGES执委会委员,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理事等。在第四纪地质,特别是中国黄土研究方面做出贡献。
所获荣誉
1994年 获国家优秀中青年科学基金。
1995年 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997年 获第六届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一等。
1998年 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2001年 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地球科学奖”。
2002年 获首届黄汲清青年科技奖。
研究成果及论文发表
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第三纪/第四纪界限工作组成员。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约30篇,有关成果被SCI刊物引用800余次。主要从事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重要成果包括:
1、详细划分了中国黄土地层并对其古气候记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Paleoceanography、QSR和QI等杂志上,并得到广泛引用。最近,他进一步将五个黄土剖面的古气候曲线综合在一起,给出2.6Ma以来中国黄土古气候变化的代表性曲线,这项成果被《Paleoceanography》的审稿专家誉为"这是迄今为止最好、最连续的陆相第四纪沉积气候变化记录"。
2、东亚古季风演变动力机制研究,从理论上提出晚更新世时期东亚古季风变化的全球冰量驱动观点,并在QR和AnnualReviewofEarthandPlanetarySciences发表。
3、黄土高原第三纪红粘土成因及古气候记录研究,提供了红粘土为风成成因的大量新证据,初步恢复了晚第三纪时期黄土高原的气候演变历史,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履历
1957年1月出生,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镇黄胜堂村人。
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地质系。
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在第四纪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
1989年12月至1990年7月在加拿大Alberta大学地质系作访问学者。
1994年底任研究员。
1995年5月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1999年5月担任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2000年11月担任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2005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7年12月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委员会副主席。
2008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2008年3月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
http://www.cas.cn/dingzhong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