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勇敏,男,主任医师,嵊州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200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2008年获硕士学位。绍兴市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血液病分会委员,绍兴市中西医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内五科科主任。擅长呼吸系病、血液病及肿瘤化疗。长期从事内科临床工作,在呼吸系病、血液病及肿瘤化疗领域有较深的造诣。擅长支气管镜诊治,熟练掌握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NA等技术,分别2次在浙医一院进修血液病学及呼吸病学共18个月,2013年11月—2014年2月通过浙江省科协委派,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学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进行为期4个月的访问学习。
先后获得嵊州市十佳岗位能手、2009年嵊州市卫生系统中青年优秀医务工作者、第四届嵊州市杰出职工、2013绍兴市十大杰出职工、浙江省优秀职工、2014年绍兴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是嵊州市第七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2021年6月,被授予“浙江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23年4月,被授予“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

特别有担当 面对疑难迎头上
查房、专家门诊、支气管镜诊治、组织同事讨论疑难病历……丁勇敏的工作听上去简单、流程化,事实上,却常常是会诊、抢救加教学的模式,时间排得满满当当。
在同事的眼中,丁勇敏特别有担当。作为一个县级市人民医院的医生,面对复杂疑难的病例,很多情况下医生都会引导患者去往杭州、上海等大城市接受更好的医疗服务。但是遥远的路程和相对昂贵的费用却不是所有患者可以承受的,面对再次回头的患者,丁勇敏都不会拒之门外。
2005年的一天,病重的竹先生被家人送至嵊州市人民医院,经过骨髓穿刺及系列检查,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合并多发心肌炎,由于病情极其复杂需转至杭州相关医院治疗。但一听到10万元的住院押金,竹先生一家被吓退了。
再次回到丁勇敏那里,竹先生已是全身皮肤粘膜出血,高烧不退且伴有全身肌肉无力,心肌损伤,随时都有致命出血、感染死亡的危险。“当时压力也是很大,毕竟对于我们来说这类病情没有很大的把握。”丁勇敏说,可对于病人来说,那时自己就是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看着家属祈盼的眼神,丁勇敏豁出去了,立即着手制定周密的诊疗计划。
在2013年H7N9禽流感流行期间,丁勇敏及时诊断并主持抢救了绍兴市第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人(极重症),为进一步转至定点医院争取了时间。后该病人治愈出院,在绍兴市及省内取得较大影响。

特别能理解 从患者角度出发
丁勇敏时常站在病人的角度,设身处地的考虑,想方设法为他们减轻负担,争取以最经济的疗法,取得最满意的疗效。他的理由很朴素:他的病人,生活并不富裕。
“其实我也很矛盾,既要让我的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又要考虑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我只能从中比较、选择对病人最有利的方案。”丁勇敏说,近几年,社保医保的大幅铺开解决了很多这方面的困难,也让自己不再那么纠结。
在20年历久弥坚的从医生涯中,丁勇敏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仰。丁勇敏说,虽然面对棘手的病例会倍感压力,但是每次看到病患恢复健康和自己挥手告别,听到他们和家属的一声感谢,就是支撑他继续前行的动力,面对病人也会更加细心热情。
看到从乡下赶来看病的大妈,家庭困难,他组织医护人员为其捐款。一位大爷车祸后肺部有个阴影,陪床的女儿问题很多,他挨个解答。觉得家属还不理解,就拿出CT片贴到观片灯上,再说一遍,又向诊治医生交代一番……面对社会上每天扑面而来的负能量,丁勇敏却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患者和家属的心情本来就不好,面对专业知识也多有不了解,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再有情绪,双方的交流和治疗效果就会打折扣。”
丁勇敏说,在这个岗位上,需要自身及时调适。他说自己早就是磨炼了多年的“老司机”。

特别会学习 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
从医20年来,丁勇敏一直把“医者仁心,专注敬业”作为事业的准则,对待病人热心耐心,对待工作孜孜以求。他深知,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因此,他抓住每一次外出进修及出国访问学习的机会,不断汲取着知识的养分。探索不止的求学精神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让他在面对疑难病人时思路清晰。
要获得最先进的知识需要不断的学习,付出的代价就是在繁忙的工作日程以外,为数不多的休闲时间基本都在参加学习。因此对于家庭,丁勇敏还是有着许多的愧疚。
“我妻子也抱怨过我不管儿子的学习生活,在这点上我确实有疏忽。”丁勇敏告诉记者,他儿子今年考上了浙江大学,自己本来鼓励儿子学习临床医学,希望他能够和自己一样为更多人带去健康。“可他坚持说不要学医,说我都不着家,自己不想做医生。”对于儿子的选择,丁勇敏很是无奈。
行者无疆。作为医生,就算前路有各种阻碍,探索的脚步也永远不会停歇。2014年6月在嵊州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当三争英雄,做越乡先锋”中被评为10位“身边的先进典型”做事迹报告会。开展较高难度支气管镜下治疗技术,其中为一位“鸡骨头误吸入肺内支气管十多年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多处就诊(包括上海某大医院)无效的80多岁老太太成功取出藏匿的肺部深处的鸡骨头,另外1例高难度异物取出术“肺内钓虾记”均受到“钱江晚报、中国青年网、腾讯网、人民网、光明网、搜狐网”等各大报纸网站报道转载,造成很大及较好的社会反响。《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获得分别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一等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