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君毅(1892~1963)
原名斌魁,浙江江山人。12岁考入江山县立中学堂,早年受中外进步书籍影响。清宣统二年(1910年),考取清华学校“庚款”留美预备生。清华中等科学制4年,因成绩优异,提前两年升入高等科,此后逐渐显露头角,曾在清华学校的杂志上发表《俄国托尔斯泰传》、《印度特哥尔传》等英文论著。民国5年(1916年)夏毕业,由学校公费赴美国留学,获霍布金斯大学教育系学士学位。继进哥伦比亚研究所,攻读教育心理学与教育统计学,获硕士学位。后继续进修兼任纽约大学商学院中国语语言讲师。民国11年夏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美留学时,曾任清华留美毕业同学会会长、纽约大学讲师、哥伦比亚大学奖金研究员、美国全国教育荣誉学会会员、美国统计学会会员。
1922年回国,任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科教授,后兼教务主任、教育科副主任。曾任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长。1925年任国立清华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同时兼国立北京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教授。1928年任厦门大学教育学系教授、主任。曾讲授教育统计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测量与统计等课程。1931年起兼任文官高等考试襄试委员。1932年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编译处长,兼中央政治学校计政学院教授。1947年任总统府统计局副局长。1949年2月任教于重庆正阳学院。1950年任杭州之江大学统计学教授。1952年调任上海财经学院教授,讲授统计学、世界教育史等课程。 中国著名的统计学家、中国经济学社成员、中国统计学社理事长。毕生从事统计行政和教学工作,对统计理论研究有较深造诣。
民国36年8月,以中华民国首席代表身份与金国宝一起赴美国华盛顿参加国际统计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在会上宣读了题为《中国政府超然统计制度》的论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拒绝去台湾,毅然辞去国民政府官职留在重庆朝阳学院任教。1956年7月,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为上海财经学院支部成员之一,同年8至9月参加上海市政协西北建设事业参观团,到兰州、西安、洛阳、郑州、三门峡等地访问,为发展祖国大西北的建设事业献计献策。60年代,年事已高,仍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写作《国民党统治下的统计工作》。生前留有1942-1947年、1950-1963年的日记手稿32册,为中国的若干重大史事提供了重要资料。掌握英语、德语、法语、希腊语,尤其精通英语,在清华大学任教3年,直接用英语上课,用英文写作得心应手。在教育思想上,受美国教育家杜威影响很深,早期所用教材大多是英美的课本。强调智力测验,根据学生智力不同,因材施教。认为教育的出发点是爱,教育学生首先要爱护学生,对学生循循善诱。开设的《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验与统计》等课程,着重讲授教材上没有的知识或自己的治学心得,深入浅出,引入入胜。主要著作有:《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验与统计》、《统计与测验名词英汉对照表》、《中国历史人物之地理的分布》、《统计学概要》、《统计学名词汉译》、《中国之统计事务》等。译著有:《教育统计学纲要》、《统计方法大纲》、《普通心理学》、《心理与教育之统计法》等。晚年编著《中国统计史》(未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