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勋
林子勋(1917- )
林子勋,字自凯,派名风南,别号林茂。1917年(民国6年)农历六月初八日出生于湘潭县白石乡黄茅村林家老屋.曾祖芳梅为清太学士,祖永年为清秀才.父徳辉才兼文武,隐居家园。母向瑞兰出自衡东白莲寺望族。知书识字,同胞兄妹八人,三弟子枢曾任湘潭县政协委员,五弟子正及两人配偶,均系教师退休,余在农村耕种。
林子勋自幼聪慧好学.学龄前,母向太夫人效欧母画荻教子之法。用树枝竹棍就地划字,教之识字.未五岁即能认三百多字。授五绝、七绝唐诗、一遍即能上口复诵,及启蒙入塾,读《四书》《五经人每塾师点书之后即能熟记。稍长,至朱亭县立三高读书。毕业后去长沙读中学,在著名之长郡高中以优等生毕业。在此时期,毎至塞暑假.除了独自精心阅读古籍,并拜当地名噪湘、衡之饱学秀才向菊生老先生为师,钻研古典文学,每撷取精要后并有领悟,从而文思大进,所写诗词对联,即宿儒亦莫不啧啧称赏。
民国28年(1939)暑假,参加桂林五校(北大、清华、中大、浙大、武大)联招,考入国立浙江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同年11月去浙大战时校址广西宜山报到注册入学,受到系主任陈剑脩的看重,并得郑晓沧、庄泽宣、钱穆等名教授的指点。陈是著名教育家,系革命先烈徐锡麟的女婿与教育界先躯蔡元培的义女婿,曾任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广西大学校长,解放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副部长。
1944年林子勋读完五年制大学师范学院全部课程毕业,获教育学士学位。秋赴桂林任教广西大学,由于日寇作垂死挣扎,傾巢南侵,桂林失守,遂辗转去渝,在重庆参加考试院主办的高等文官考试及格,在中央政治大学培训半年后,分发教育部担任荐任督学。1945年8月日寇投降,随部回都南京,工作认真负责。有建1948年解放大军节节胜利,又随部内迁转卷赴台。任党政机关编审.专门委员.处理机要,井主编《学术季刊》及《三民主义半月刊》。未久,原国立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其昀博士出任台湾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林子勋应召回部,担任简任秘书兼机要室主任。并主编《教育与文化》周刊。1957年,台湾驻类文化参事处在华盛顿成立,林子勋又奉派前往担任文化专员,并利府公余进修,取得美国乔治华盛績大学成人教育硕士学位,返台后转任国防研究院,先后担任秘书处主任、图书馆馆长及专任讲座等职,并奉命主编在台复刊的《思想与时代》月刊。
在追随老师张其旳博士工作及创设文化大学的33年中,由于贡献巨大,林子勋获得中国文化大学永久教授的荣衔及兼任文大董事。文化大学是蹄身世界著名大学之林的台湾规模最大的学校,拥有10个学院,130多个学术所系,教授千余,师生5万人。1985年3月,林子勋应中国文化大学张镜湖董事长之请,复出担任文大城区部主任,致力于学术水准的提升,并主持城区部迁校工作,使文大城区部拥有第一流的教学环境。在任部主任历时9年后的今天.城区日、夜两部規旗日宏.所拥学系有中国文学系、行政管理系、经济学系、法律学系、市政学系.社会工作学系、新闻学系、大众传播学系、资讯科学系、地理学系、印刷学系.家政学系、国际贸易学系、企业管理学系、财务金融学系、观淮事业学系。
1994年,林子勋以75岁髙龄退休,退休后仍继续著述,历年作品计有《伦理学概述》、《中国留学教育史》、《中国文化在国际关系哲学上的异同人《国父学说与西方文化》、《国父学说与中国文化》、《比较教育》(译》等书及教育和哲学相关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