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海

辰羲留言 | 贡献2013年5月28日 (二) 21:19的版本 (以内容“蔡国海,男,1935年5月出生于福建省永春县。1960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种子专门化专业,分配在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栽培育...”创建新页面)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蔡国海,男,1935年5月出生于福建省永春县。1960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种子专门化专业,分配在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栽培育种研究所、水稻研究所从事遗传育种研究。后调中国水稻研究所遗传育种系主持全国南方稻区区试课题,承担国家和浙江省早稻育种攻关项目。先后担任水稻育种室负责人、组长等,历任浙江省早稻育种课题主持人。兼任浙江省种子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浙江省老教授协会理事、“农口”常务理事,乐清市、兰溪市和永春县人民政府高级农业技术顾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40多年来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率先在厦门开创南繁育种基地,为加快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年限作出重大贡献。先后育成了不同类型的早籼优良品种二九青、朝阳1号、竹莲矮、矮珍、中秆早、青秆黄、竹菲10号、中83—49、浙733和中辐906等13个。累计推广面积达3000万公顷左右,社会经济效益巨大。其中以二九青和新育成的浙733最突出,年最高面积曾分别达120万公顷和70万公顷左右,成为南方稻区主栽品种之一,并被确定为国家和省级区试对照品种。育种方法有创新,率先采用地理远缘和不同生态型品种复交育成的集高产、多抗、中优质于一体的浙733.多年来为长江中下游农区面积最大的当家品种,获“八五”十大农作物。重大后补助”和199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外,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农业部、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浙江省科学大会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和三等奖10项。“六五”至“八五”受国家“两委一部”集体表彰。
参加撰写《水稻杂交育种》、《水稻》、《中国水稻品种及其系谱》和《水稻育种学》等著作,编辑《中国南方稻区区试论文集》。已发表论文45篇、译文3篇,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三等奖各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