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仁

辰羲留言 | 贡献2013年8月24日 (六) 17:36的版本 (以内容“沈建仁,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br>1961年11月出生。1982年,浙江农业大学环境保护系,学士;1986年,日本东京农工大...”创建新页面)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沈建仁,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1年11月出生。1982年,浙江农业大学环境保护系,学士;1986年,日本东京农工大学环境保护系,硕士;1990年,日本东京大学生物系,博士。1990年至2003年,先后任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研究员、高级研究员。2003年,任日本国立冈山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教授。2003年至2008年被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聘为兼职研究员。2007年至2012年被日本兵库县立大学聘为特邀教授。2002年至2006年兼任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先驱研究项目研究员,2011年至2012年被聘为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先驱研究领域顾问。2012年, 入选国家“”。2013至今,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法:

结合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上阐明光系统II的结构和功能。着重培养PSII的高分辨率晶体,用X光衍射学方法来解析其各不同状态的结构。并结合其它各种方法来研究其功能。同时对其它光合和相关膜蛋白复合体的高分辨率晶体的生长和结构分析进行研究。

主要研究工作:

通过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等方法,在原子水平上阐明光合作用水裂解反应的机理,为人工模拟光合作用,利用太阳光能裂解水制氢和合成其它有机物,或把光能高效转换为电能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和气候环境问题的改善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成果和内容包括:1)在世界上首次确立了从嗜热蓝藻Thermosynechococcus vulcanus提取具有高纯度,高放氧活性的光系统II (PSII) 复合体的方法;2) 首次发现蓝藻PSII特有的2个放氧反应必需的外周蛋白PsbU,PsbV(细胞色素c550),并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等方法对其功能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阐明了它们在光合作用放氧反应中的作用;3)成功地制备了PSII复合体的晶体,并将其分辨率提高到1.9 Å,解析了其结构,阐明了PSII中几乎所有氨基酸残基侧链和辅因子的详细结构,首次鉴定了PSII蛋白复合体中水分子的位置,以及水裂解催化中心Mn4CaO5簇化合物的详细结构。该研究成果被Science杂志评为2011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之一。

主要研究方向:

鉴于PSII水裂裂和放氧反应在自然界演化和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性,我们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系统II的结构和功能, 膜蛋白高分辨率晶体的制备和其结构解析。

获奖及荣誉:

1.2013年获得日本山阳新闻报社第71届山阳报社奖;

2.2013年获得日本朝日新闻报社2012年朝日奖;

3.2012年获得日本光合作用学会特别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