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声

辰羲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2日 (五) 18:06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黄金声(1903—)
黄金声,纺织技术专家,我国自动织机的开拓者。长期从事棉织生产管理,机械与工艺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发展我国的棉织技术,推进老厂技术改造,并有多种著述。他一生以其技术专长和实干作风用之于教育后辈和建设新厂,对发展我国纺织工业作出了成绩。

  黄金声,学名祖铎,1903年6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浦江县。1919年夏考入杭州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预科,一年后升为本科生。原读电气科,后改读机械科。1923年以优秀成绩毕业。校方推荐入福建省福州电气公司设计室任描图员,因水土不服,半年后辞退,由原校校长介绍进上海日商丰田纱厂为见习生。他到职时适逢该厂新增织机400台,乃分配在织部工作。
  日商纱厂对中国学生十分歧视,名为实习生,实际做小工。对织机安装,日本机工不让中国实习生插手。日本技术人员的工作,更是不容接近。黄金声只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逐步学习到装车技术。对工场布局、机台排列、排车弹线和埋设车脚螺丝等技术,也利用午休时间琢磨到手。对刚刚开发的丰田式换梭自动织机,黄金声尤其倾注心力。后来他又要求做运转工作,加油、上轴、修机以及运转操作技术等,也都能一一掌握。技术学习由织布逐步扩大到准备、整理,又涉及到整个织造的工艺质量、计划调度和劳动管理等。七年后终于成为全面熟悉棉织生产的行家。当时上海日商纱厂对华商纱厂封锁技术。黄金声曾以其所学心得,为恒丰纱厂和申新三厂提供技术资料。丰田纱厂获悉后,认为其泄露技术秘密而不能容忍,下令将黄金声开除。
  1930年黄金声离开丰田纱厂后,受聘于上海申新纺织总公司所属的申新七厂,任织部考工。1931年春申新九厂成立,又调任申新九厂织部考工主任。这两个厂设备陈旧,管理落后。黄金声进厂工作后,致力于管理改革,技术改造,使工厂面貌大为改观。
  工作数年后,黄金声认识到纺织技术日新月异,于1933 年去日本学习深造。在东京、大阪的大日本纺织厂和远州自动织机制造厂等处的学习中,得益匪浅。1934年回国,在申新九厂发挥技术作用,使该厂富贵牌12磅细布在香港市场上声誉鹊起,售价比日商裕丰纱厂的细布每匹可多卖1元港币。1940 年起他兼任中国纺织染工业专科学校棉织教师。他着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国家培养了一批纺织技术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上海申新各厂重新组合,成立上海申新纺织厂总管理处,黄金声奉调到总管理处工作。这一年中国纺织染工作者协会在上海主办纺织技术补习学校,黄金声兼任该校沪西分校教务主任。1954年上海申新、永安两大纺织公司到安徽省建设新厂,黄金声奉调去安徽参与了在合肥的安徽第一、第二纺织厂和在蚌埠的安徽第三纺织厂的筹建工作。1961年后任安徽芜湖纺织厂工程师,并任安徽省政协委员。1964年退休。
  1975年后曾用两年时间帮助家乡浦江七里棉毯厂提高产品质量,增添纺织设备,使该厂初具规模。1978年又受浦江棉纺织厂邀请指导试织3040府绸,完成国家加工任务,使该厂获利近百万元,增添了自动织机,扩大了生活福利设施。黄金声以一位年逾古稀的退休技术人员,不辞辛劳发挥余热,充分体现了他的拳拳报国之心。
  黄金声在丰田纱厂工作的第五年,1928年,第一批丰田自动织机从日本运来试用。他幸运地成为我国与自动织机的第一批接触者,意识到这是织机革新的方向。在日商严密封锁技术的年代里,不可能公开取得先进技术。他暗自探索,潜心钻研,熟练地掌握了自动织机的一些关键部件的性能。
  上海丰田纱厂的自动织机开出后,工人挡车台数从原来普通织机每人8-12台,一下子提高到28-32台,产品质量优良,成绩突出。华商纱厂闻讯后跃跃欲试,准备向日本购买新机。对引进先进的自动织机,黄金声1931年在《纺织周刊》上发表了《今日我国织布工场装置自动织机是否有利的讨论》,认为欲采用自动织机,必须先下一番缜密的准备功夫。当时华商纱厂存在的问题是:技术人才缺乏;技术精良的机工也难于物色;挡车女工未经有系统的训练;准备工程及车间生产环境过于简陋;纺部供应的细纱不够良好,等等。因此该文提出如欲引进自动织机,必须首先培养技术人员和机工,挑选和培训优秀挡车工,其他如改进前道工程,完善车间温湿度调节装置等,希望引起华商纱厂的注意,避免决策失误。《纺织周刊》编者特加按语:“本文作者曾在丰田纱厂工作多年,对于自动织机装置管理,最具经验。此篇实为有见之言也。”
  1933年,黄金声在申新九厂任织部考工主任期间,曾将该厂一台丰田老机改造成自动织机,并以此为样板,打算把申新九厂的500台丰田老机都进行改造。同年,他去日本学习。他获悉大日本纺织厂正在用丰田自动织机进行技术改造,就请人介绍进该厂,刻意获取这方面的技术。后来又进了制造阪本式换纡自动织机的远州厂,学习该厂的铸造和金加工技术。这些对他回国后进行老厂技术改造大有帮助。1937年申新九厂从日本引进丰田自动织机100台,当年安装完成投入生产,结束了华商纱厂无自动织机的历史。此后申新九厂又添置了200台阪本式换纡自动织机。
  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接收协兴铁工厂,仿造丰田自动织机。因粗制滥造,产品无人问津。该厂向黄金声请教生产技术。经他与技术人员反复整修改进,使其所造自动织机打开销路。
  黄金声总结近20年的实践经验,与张灿合力编著了《自动织机工作与管理》一书。书中介绍了丰田式换梭自动织机各种运动的机构说明及其装置方法,自动织机的装排与保全保养,以及浆纱的理论与实际,织造工程的生产管理、技术培训、质量检查和实用计算等等。1947年10月初版问世,倍受欢迎,被推崇为织布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必备之书。在中纺机工作的日本专家西川秋次一次要去100册,分发给该厂技术人员学习。初版2000册,不久即告售罄。修订再版2000册,又于1949年应市。1953年增订三版,印行4000册,仍供不应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内大量生产换梭自动织机。黄金声的专著为我国推广使用换梭自动织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此外,黄金声还编著了《换纡式自动织机安装法》一书,1947年在上海发行。
  黄金声不仅是我国引进开发自动织机的开路人,而且是对我国棉织工程进行技术改造的带头人。他到申新九厂任织部考工主任,面对的是美国花旗老机和丰田老机。申新九厂迁地时,他毅然将500台花旗老机淘汰;从日本学习回国后,又着手改造500台丰田老机。第一步照丰田自动织机的机构从四个方面改造:第一改消极送经为积极送经;第二改五轮式卷取装置为七轮式卷取装置;第三加装断经自停装置;第四改进筘座,采用铸铁梭箱底板。三年事成,使老机面目焕然一新。
  除对织机进行技术改造外,准备部分络筒机取消毛刷、改进清洁装置,取消绒辊、改进张力装置;整经机改进制动装置;浆纱机改进调浆装置;利用浆纱回汽输送到织布车间,提高其冬季温湿度。通过一系列技术改造,使申新九厂富贵牌12磅细布的产质量显著提高。
  申新九厂拆迁到澳门路时,由于厂地狭小,纱厂只好造三层楼厂房,布厂造二层楼厂房,全部用钢筋混凝土建筑。当时一般砖木结构布厂,柱距为4.72m×7.4m(12英尺×18英尺),营造厂准备沿用惯例设计柱距。黄金声认为钢筋水泥建筑强度较高,建议将柱距增加到9.44m×7.4m(24英尺×18 英尺),不仅降低了造价,而且有利于日常生产。他又运用多层建筑的有利条件,在浆纱间上面增加一层,装排调浆设备,使自流输浆成为可能。楼下织布车间设计成后车弄送风、墙上回风的空气调节系统。“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上海陷为“孤岛”,华商纱厂困难重重,申新九厂利用多股线的技术优势,织部添置了一台英国普拉特(Platt)阔幅特种织机,织造汽车轮胎帘子布,独家供应橡胶厂。
  抗日战争胜利后,申新九厂织部在黄金声的主持下,重视引进先进技术,进行设备改造。准备部分采用了美国利松那(Lessona)高速络筒机,艾伦(Allen)高速整经机,英国霍华德(Howard & Bullough)热风式浆纱机,并在浆纱机上采用了自动测湿仪。织造部分试用了美国巴盘高孟(Borber-Colman)移动式上机自动结经机,又引进了瑞士沙拉(Saurer)新型自动织机4台供技术改造作借鉴。这些当时世界一流的先进设备,除增强了申新九厂的技术优势外,还对建国后纺织机械的发展起到了一定参考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2年纺织工业部要求全国纺织厂大力降低纱布成本,节约粮食,推行棉布轻浆。黄金声当时已调申新纺织厂总管理处工作。在他的主持下,申新九厂实行轻浆后,棉布上浆率从过去的24%降低到14%,浆料成本降低50%。在申新九厂取得经验后,即推广到上海申新系统各厂。据测算申新系统各厂实行轻浆,每年可节约浆料成本23万元。
  黄金声切身体会到棉纺织厂“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他一手抓技术改造,一手抓管理改革。进申新七厂后,负责一个班的生产。申新七厂除去机器陈旧外,还存在陈腐的管理制度。车间实行“工头制”,管理人员不懂技术,也不善管理。于是他从抓停台着手,实施整顿。原来织机平车,两个工人做了两天还不能开车。他去查问,工头说:“你来试试看!”他拿起工具就干,二三个小时就装好开车。工头佩服了。从此规定,织机平车一天平好开车。车间中坏车、坏布多,往往长时间停台等修。他叫来机工,一面动手示范,一面开导教育,及时修好开车。挡车工、帮拆工、上轴工等有的擅离职守,他逐一订出制度,贯彻落实。为使运转各项工作能及时进行,在织机顶梁上添置红、绿、白三色牌。根据需要工人随手竖牌,使各工种能及时处理。经纱绞头多、脆断头多,他摸清原因,改进浆纱质量,及时解决。经过整顿,他负责的一个班产量比另一个班要多生产40 余匹布。随着管理的改进和加强,申新七厂产品的产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
  调到申新九厂后,向老大陈腐旧制度开的第一刀是把车间中的凳子全部取消,工人、职员一律站着工作,勤而不惰。第二刀是废除工头制,对管理人员重新培训。招收了一批苏州工专毕业生,悉心指导实习,成为车间中新型的领班、考工。申新九厂广纳大、中专生,黄金声都做到言传身教,重视实践,在织布工场蔚然成风。他还从高中毕业女生中招考培训一批新式“宕管”,改称指导员,做领班助手。在整个织布工场中推行文明管理,为申新九厂的富贵牌细布赢得市场地位。
  黄金声在工厂管理中特别重视“人”的作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接收日商纱厂,成立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他在《纺织周刊》上发表文章,他认为接收来的纱厂优点很多,但最大的缺点是“人”的问题。“工厂一经国营,用人必多,多则必滥,造成派别分歧,各立门户,互相掣肘。”他希望,“对接收来的财产,要充分利用,以裕国利民,方不负为国牺牲千百万先烈的伟绩,这是我们后死者的责任。时乎不再,稍纵即逝,愿全国纺织界同仁共勉之。”
  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纺织工业部和上海申新、永安两大纺织公司协议合资在安徽合肥建设10万纱锭和3千台织机的公私合营安徽纺织厂。1954年黄金声被调到安徽工作,成为安徽纺织工业的开拓者之一。
  开始时他任安徽第一纺织厂筹备处工程师,设计组组长。安徽第一纺织厂采用郑州国棉二厂的设计方案,纱锭5万枚,织机1584台。黄金声精打细算,在厂房面积不增加、前织供应能力许可的情况下,添加织机144台,使织布车间能划分成四个整齐的工区,便于组织生产,开展竞赛。一厂建成后,随即又着手筹建二厂。协议中的公私合营安徽第一、第二两个纺织厂相继建成后,黄金声又奉调到安徽省工业厅基建局工作。1958 年春接受在蚌埠筹建安徽第三纺织厂的新任务。时逢“大跃进”,纺织新厂设计也受到“左”的干扰。前道配备要求一减再减。他敢于坚持真理,力争设计合理。
  1961年黄金声奉调到安徽省芜湖纺织厂任工程师。1964 年在芜湖纺织厂退休。退休后,1973年还就回厂时所见所思,对工厂定员定额管理,机物料消耗,细纱纡管用材,以及调整生产区与生活区布局,改进厂房屋顶结构隔热保温,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向芜湖纺织厂党委提出六项建议,表现了一名老技术专家对国家经济建设的耿耿忠心。
  (龚树标 程国模)
  
简历
  1903年6月23日 出生于浙江省浦江县。
  1919-1923年 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毕业。
  1924-1930年 上海日商丰田纱厂工作。
  1930-1931年 任上海申新纺织第七厂织部考工。
  1931-1933年 任上海申新纺织第九厂织部考工主任。
  1933-1934年 赴日本学习。
  1934-1941年 续任上海申新纺织第九厂织部考工主任。
  1941-1945年 任上海申新纺织第九厂织部工程师。
  1940-1949年 兼任中国纺织染工业专科学校(1946年改为中国纺织染工程学院、1948年定名为中国纺织工学院)棉织教师。
  1946-1950年 任上海申新纺织第九厂副总工程师。
  1950年 兼任中国纺织染工作者协会主办纺织技术补习学校沪西分校教务主任。
  1950-1954年 任上海申新纺织厂总管理处工程师。
  1954-1957年 任安徽第一纺织厂筹备处工程师、设计组组长。
  1957年 任安徽省工业厅基建局工程师。
  1958-1961年 任安徽省第三纺织厂筹备处工程师。
  1961-1964年 任安徽芜湖纺织厂工程师。
  1964年 退休。
  
主要论著
  1 黄金声(祖铎).从三新纱厂改变为申新九厂.纺织周刊,1931,1(5):130-131.
  2 黄金声.今日我国织布工场装置自动织机是否有利的讨论.纺织周刊,1931,1(34):906-910.
  3 黄金声.申新九厂工作比赛以后.纺织周刊,1932,2(4):133.
  4 黄金声(祖铎).申新九厂开工后一年来的回忆和今后的方针.纺织周刊,1932,2(17):423-426.
  5 黄金声译.纺织机械电气运转的将来.纺织染工程,1940,2(2):21-40.
  6 黄金声.烘筒式上浆机管理法.纺织染工程,1940,2(4):53-62;1941,3(1):117-125;(2):71-78.
  7 黄金声.浆料.纺织染工程,1941,3(3):89-101;(4):71-93;1942,4:175-190;1944,6:99-108.
  8 黄金声,张灿,应寿纪合译.丰田式织机标准使用法.纺织染工程,1942-1943,4-5:115-129.
  9 黄金声.接收日商纱厂优异点的观察.纺织周刊,1946,7(2):32-35.
  10 黄金声,张灿.自动织机工作与管理.上海:纤维工业出版社,1947;(再版)1949;(三版)1953.
  11 黄金声.换纡式自动织机安装法.上海:纤维工业出版社,1947.
  12 黄金声.次布的种类和造成的原因.上海:纺织建设,1950,3(8):13-16.
  13 黄金声.纺织机械含油轴承合金.上海:纺织建设,1951,4(7):19-22.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编;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工程技术编 纺织卷 1.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1996.03. 第260-2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