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曙光学者

辰羲留言 | 贡献2021年9月25日 (六) 17:48的版本

简介

1995年春,为了贯彻小平同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以及中共中央关于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跨世纪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科技方针,使上海地区在人才培养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上走向全国前列,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同决定,由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通过向社会募集资金的方式设立“曙光计划”,寓意被资助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在21世纪来临时成为高校人才和科研的曙光。该计划采用科研项目的支持方式,发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行政管理网络的优势进行实施,以达到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的双丰收。

至2010年,这项计划已实施了15年,最初以4000万元设立的人才培养计划,已累计向33所高校729人资助7829.1万元。

浙大校友

1995年度
1996年度
1997年度
1998年度
1999年度
2000年度
2001年度 陈龙珠 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系主任
2002年度 黄茂松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教授
2003年度 马紫峰 上海交大化工系系主任
2004年度 吕新雨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
熊励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2005年度 吕岳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系主任
骆建文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2006年度 顾红亮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副系主任
王岩 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2007年度 殷跃红 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教授
2008年度
2009年度 周树学
2010年度 刘忠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刘红梅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
余欣 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副教授
2011年度

汪联辉 复旦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