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

辰羲留言 | 贡献2022年12月2日 (五) 22:09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李晨(1920-2016)
李晨,原名李振穆,原籍湖南省湘乡县,1920年6月出生于北京,1943年化名李振铭考入浙江大学工学院电机系,在浙大领导学运。1946年调回中共南方局,1961年2月至1964年10月,担任北京工业大学首任党委书记、校长。曾先后担任北京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市委教育部副部长,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委员会主任。1996年12月离休。2016年12月29日14时31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李晨同志曾当选北京市第一、二、三、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共北京市第一、二、三届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北京市委候补委员。1985年3月,任北京市第六届政协副主席。1987年12月至1992年12月,任北京市顾问委员会常委。

李晨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不渝地忠于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把毕生的经历奉献给了党的事业。
李晨同志1930年至1937年8月先后在北平武定侯小学、志成中学、北师大附中读书。1936年夏天,在师大附中读书期间,李晨和同学们壮怀激烈地奔向农村,准备对朴实的农民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他们在阜成门外的郊区刚召集了一些群众,还没讲上几句,就被盯梢的警察包围了。国民政府的军警不容他们分辩,就直接押送他们回了附中。这是什么样的政府啊!竟然不许向老百姓讲抗日救国的道理!李晨心中,救国的紧迫感愈加强烈了,于同年秋秘密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当时北平学界最大的学生抗日救国组织。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晨随伯父辗转来到重庆,1938年5月,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并任“民先”副大队长。193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先后任党小组长、党总支书记。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按照中共云南省工委的安排,从昆明疏散到滇东地区,到云南泸西师范学院教书,并任中共泸西县委书记。
1941年中共贵州省委组织被国民党军警特务破坏殆尽。为了革命需要,中共南方局决定派赖卫民、李晨到贵州重建省级党组织。南方局西南委书记兼负责地下党工作的钱瑛同志指示李晨先给在贵州安顺军医学校任细菌系主任和血清疫苗研究所所长的堂兄李振翩写封信,看看能否在贵州找个职业;如果能去贵州,三个月后估计可以站稳脚跟,就给南方局来信,以便再派人和李晨一起执行重建贵州党组织的任务。
1942年5月李晨到达贵州安顺。李振翩安排在他的血清疫苗研究所任技佐,负责做生理盐水。1942年8月,南方局派赖卫民带着12个从外省转到贵州去的党员关系来到安顺,两人负责联系贵州遵义、马场坪、安顺等地的中共党员,其中浙大有两位,一位是史地系学生吕东明同志,另外一位是电机系的女学生卞妽同志。
1943年春,李振翩对李晨建议,还应该去学习,就是将来共产党当了政,也需要学工的,最好学电。李振翩和赖卫民也觉着在军医学校活动不方便,不如去上大学,有寒暑假,便于活动。于是,李振翩就化名李振铭,在1943年夏天考入了在抗战时期迁到贵州遵义的浙江大学电机系。赖卫民则从安顺转移到遵义附近的团溪镇。
在贵州工作的4年时间里,李晨和同志们既坚持了党中央指示的“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工作方针,又开创性地履行了“勤学、勤业、勤交友”的三勤原则。1944年,因为国民党特务在四川成都市立中学殴打抓捕学生事件在西南地区产生了恶劣影响,李晨和同志们抓住时机,利用各种各样的壁报,冲破校园内多少年的沉寂,使浙江大学的学生运动从为生活而斗争转向为民主政治而斗争;以这次运动高潮为起点,把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几十个学生骨干组织起来,陆续从中发展了几个党员,形成了一支在党组织领导下的进步骨干队伍。李晨领导浙江大学的学生运动,从生活斗争发展到政治斗争,从低潮发展到高潮,使浙江大学的学生运动成为第二条战线斗争的一个重点。这一期间,他对浙江大学党组织的重建,开展学生运动,以及贵州省党组织的重建都作出重要贡献,受到南方局的充分肯定。
抗战胜利后,大后方的大学都纷纷迁回原地,浙江大学也要搬回杭州。1946年4月,李晨向中共南方局请示,经指示趁此机会离开,调回南方局,回到重庆。5月,随中国代表团转到上海梅园新村,在周恩来同志身边工作,周恩来同志的言行和教导,对他的思想修养和以后的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李晨在南方局群众工作委员会青年组工作,主要联系中央大学新青社等进步青年组织。
1946年11月至1947年10月,李晨先后在延安中央青委、中央城工部工作。1947年11月,被派到华北局城工部协助中央青委荣高棠同志负责研究“第二条战线”平津学生运动和培训骨干工作。1948年8月任华北局城工部学生室负责人,主要负责对城工部学校工作委员(学委)系统党、团(民青、民协)骨干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大大提高了党团骨干的政治觉悟,有效提高了他们的政策水平和战斗力。在华北局城工部的坚强领导下,平津学生运动取得了辉煌成就;受到培训的大批党团骨干大都走上建国后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各条战线的领导岗位。
1949年1月至5月,李晨任中共石景山区委书记。1949年5月至1955年11月,先后任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学校副校长、北京市总工会秘书长、副主席。在北京市总工会工作期间,李晨同志曾分工负责职工教育工作。他根据中央、市委指示,下大力气开展启蒙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唯物史观(主要讲社会发展史)为中心开设课程,举办了多期职工训练班,使他们认识自己的地位和历史责任,提高了他们的阶级觉悟。李晨同志深入工厂蹲点,开展调查研究,总结了电车公司民主管理的经验、北京铁路局车辆段班组核算工作的经验等,都受到全国总工会和市委领导同志的重视,决定予以推广。
1956年2月至1961年2月,李晨任中共北京市委建筑工程部副部长。1961年2月至1964年10月,李晨任北京工业大学首任党委书记、校长,是北京工业大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当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新校的教职工队伍又来自四面八方,建校面临很大困难。李晨同志团结带领大家克服困难,经过三年的奋斗,使学校工作基本走上正轨。他和党政领导班子紧紧围绕以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中心,以过好教学关为主线,开展各项基础建设,如:确定办学方针、制订办学规划;紧抓基本建设,确保办学急需;确保教学,全力以赴过好教学关。他重视党组织建设和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倡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号召干部、师生以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工作,把北京工业大学建设成为北京市培养合格建设人才的基地。他的工作为北京工业大学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全面的、扎实的基础。李晨同志在北京工业大学有很高的威望,至今工大的同志们仍怀念着他。
1964年10月至1966年6月,李晨任北京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他全身心投入北京基础教育事业中,为北京中小学教育事业作出了十分重要的、基础性的贡献。李晨同志在工作中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教育规律办事。他有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熟练掌握了一套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他以身作则,带动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发扬党的革命传统和作风。他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善于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总结基层的典型经验。李晨同志的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北京教育界是有名的。他用大部分时间深入基层,甘当群众的小学生,虚心求教,摸得真实情况,听到群众心声,写出许多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成为教育系统决策的依据。李晨同志是坚持发扬党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典范。
李晨同志在“文化大革命”前夕,在阶级斗争的风暴开始冲击学校的情况下,于1965年5月,在中学干部大会上作了《革命和学习》的报告,大声疾呼“学生的重要任务是学习”、“要为革命而学习!”并批驳了“唯成分论”等极左观点。这一报告力图稳定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在干部、教师、学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在当时的种种压力下,李 晨同志敢于作出这一报告,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无畏的勇气是难能可贵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靠边站”,被下放到平谷县劳动。1971年3月到中共北京市委文教组工作。1973年2月到北京市委科教组、科教部工作。
1978年3月至1983年4月,李晨任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部副部长,1979年12月兼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1983年4月至1985年3月,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委员会副主任、市委教育工作部顾问。
粉碎“四人帮”后,他全力进行北京中小学的拨乱反正、整顿恢复和改革发展工作。为了摸清“文革”摧残破坏后的普教状况,他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到各区县和中小学校走访调查,还到许多远郊区县蹲点,准确把握了全市普教事业的基本情况和教师队伍状况。他和教育局领导班子提出的关于恢复发展北京中小学教育、农村义务教育等一系列重要决策和工作部署,符合中央要求和北京的实际,实践结果证明是正确的,取得显著成效。经过几年的奋斗,北京市的中小学恢复到“文革”前的水平,并在举办中等职业教育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李晨同志在工作中十分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他尊重教师、热爱教师,十分关怀广大教师,全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他大力呼吁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工资待遇,解决教师的住房问题;十分注意发挥老教师的作用,多次组织座谈会请老教师总结、交流经验;同时要求师范院校承担教师进修培训任务,大面积提高年轻教师的素质;要求他们大量培养优秀的师范学生,以保证教师队伍后继有人。
李晨同志高度重视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教育经验的积累。他充分发挥自己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工作经验的优势,潜心研究我国教育工作规律,总结建国以来北京中小学校教育的经验教训,离休之后,主编了《北京中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回顾》一书。他和编写人员一道呕心沥血,笔耕六年,广泛征求意见,数易其稿,终于在建党八十周年前夕出版此书,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本极有价值的学习、参考著作。同时,李晨同志将自己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和其他文章汇编成册,出版了《坦言集-李晨文存》,表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忠贞不二的赤胆忠心。
李晨同志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始终不忘革命初衷。他一贯注重学习,离休后仍每日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毛泽东著作和党的方针政策。他具有比较深厚的马列主义理论功底,善于敏锐认识到各种错误思潮,并旗帜鲜明地予以抵制和批判。他时刻关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前途命运。他敢讲真话,善谏忠言,多次向党组织呼吁要从严治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提出“莫忘马列,莫忘革命传统”,呼吁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教育,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等。他还多次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对首都教育发展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李晨同志多年来身体力行学习周恩来总理,坚持不懈地宣传周恩来总理,他是学习周恩来总理的好学生。2002年以后,他担任了北京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和“五老”报告团成员。李晨同志潜心研究总结周恩来总理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为首都高校、中学和机关、事业单位作了多场关于“学习周恩来总理崇高风范”的专题报告。直到92岁高龄时,他还走上讲台,为首都大学生作专场报告。他的报告善于运用数据、典型事例和群众语言说话,极具感染力,在青年学生心中树立起周总理的光辉形象,成为他们终生的学习榜样。
李晨同志具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崇高品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本色。他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为他人作出了表率。他自觉服从党的需要,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清白做人,清廉做事,不计得失,表现出共产党人的崇高境界和宽广胸怀。他一贯谦虚谨慎,作风民主,爱护干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他在八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党的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李晨同志的一生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奋斗的一生,是为建设新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北京教育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光明磊落,廉洁奉公的一生。他是一位纯粹的、忠诚的共产党员和深受北京教育战线广大教育工作者爱戴和赞誉的优秀领导干部。他虽然已经离了开我们,但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永远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