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日记 (1943年)3月26日 星期五 遵

晨阴9°,午晴15°。晚雨,闻雷声。石榴叶已满,核桃尚未抽叶。

遵 晨阴9°,午晴15°。晚雨,闻雷声。石榴叶已满,核桃尚未抽叶。

  中国之人口多寡。委员长著《中国之命运》。
  阅梁任公《饮冰室文集》卷十,有中国史上人口之统计。列周东迁时为一千一百九十四万人。西汉末为五千九百万人,但光武时只二千一百万,东汉末又至五千••万人。晋武帝时只一千六百万,但南北朝盛时又四千八百万人,南北朝末减至一千一百万。唐天宝时五千二百九十万。以后逐减,至宋真宗时只一千九百万,徽宗时增至四千三百万人。南宋光宗时与金合计为七千三百万人。元初为五千八百万,明成祖时为六千六百万人,神宗时为五千一百六十万。顺治十八年减至二千一百万,康熙五十年尚只二千四百万,但乾隆十四年为一万七千七百四十万,十八年又至二万八千四百万。以上数乃依据《文献通考》、《续通考》、《皇朝通考》等。康熙五十一年下谕,人丁永不加赋,故人口骤增。且各朝计户口法不同。宋李心传著《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谓西汉以十户为48 口,东汉为52 口。唐人以十户为58 口。
  宋元丰至绍兴以十户为21 口。高宗时浙以十户为15 口, J 11 为20 口。玛儿梭司〔马尔萨斯〕所谓庸调之赋愈增,则人口之数愈减,信然也。道光廿二年有四万一千三百余万,中国之称四万万同胞以此。
  晨八点至校。以电话询孔县长,知委员长改明日来遵义。十二点至大仕阁十一号晤孙怀慈,劝其不辞职。又迪生、洽周、羽仪先后来谈。午后两点至校。五点回。晚膳后借允敏至城墙上一走,希文、宁、松同往。
  阅委员长著《中国之命运》共八章, 209 页。前四章讲中国之历史,其中三章讲国耻之起源直至不平等条约之取消。第五、六两章最重要。前者讲今后建国工作之重心,分心理建设、伦理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劝青年为小学教师、飞机师、自治员如保甲乡长等,为边区屯垦员,为工程师。谓我们中国之民主制度决不以欧美19 世纪个人主义与阶级观念之民主制度为模型。又谓青年战时必立于前线,开发必趋于边疆。为社会服务则深入农村,一扫现在平时则优游于都市,战时远避于后方(p. 154) 。第六章革命建国的根本问题。谓风气之改造在于青年,以救国家、救人民自任,并举历史上孟子、王通、韩愈、王阳明及顾亭林、黄梨洲以为例。在政治上则举武侯、范仲淹、张居正、曾文正四人,眨针目前时弊,以个人的私欲为前提而自以为自由派, (以〕个人的私利为中心而自以为民主,以守法为耻辱,以抗令为清高,告诫学者均应切实体验国父行易哲学的真理与革命力行的精神。又谓我们的国民革命是要建设中国为法制国家。谓人人谨守法定的界限,始可以达到人人都有自由的境域。
  接胡博渊、陈子宽寄陶百川、胡博渊函教育部(展期发米电) 张梓铭电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