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阴,下午阴。上午 19.7°,下午 23.0°。
泪潭晨阴,下午阴。上午 19.7 0,下午 23.0 0。
中印输油管八个月运油一万五千万 gal.。顾祝同抵杭州。李默庵部至绍兴。新城新藏《中国二十八宿》,及《生霸死霸考》。下午开研究院院务会议。
晨六点半起。剃头。早餐后叶声钟来,知将去台湾,应赵莲芳之招。余知不可留,嘱赵弗再招卢亦秋前往,不然则浙大将不能维持农艺系。哲敷、朱习生、孙醒宇来,将附中交代〈事〉米账算清,交代事了。十点晤琢如于其寓所。余托其阅《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不能发达的原因》一文。渠近亦曾讲演此题目二次,未写稿。但谓渠注重中国过去百子之学说,而余则注重社会状况,但结论均以中国为农业国,故不能有科学。渠提出中国注重应用,故科学不兴。谈及苟子,谓胡适之以苟子为近于科学(九月四日笔记),以《天论篇》云:”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故错人(错作离开解)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琢如谓适之只引上段,未引结论,其末后二句与科学相反,应改为”则得万物之理”。又琢如不信王静安《生霸死霸考~,以为殷代到周初,均月三旬,三十天有余,则归口与月亮无关,此即划朝阳之说也。余阅新城《中国上古天文学史》因节录数段于下。三点开研究院会议。今日将《我国大学教育之前途》一文写就。
新城新藏《中国上古天文学》,沈培译,商务出版,民廿五年,共 87页。
(1)引言。西洋之星占术系发生于西元前五六世纪,东洋之阴阳八卦术与五行说则始于战国时代,即西元〔前〕四五世纪,厥后追前汉时代斯二者结合而成阴阳五行说。后至隋唐即西元六百年间更变而为九星说。
(2)旬与周。按王国维之《生霸死霸考》以周初纪日曾用四分法,与西洋相似。分一个〔月〕为四份,自月出起至次月出,曰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而此四时期开始之日为月出,载生霸,望,载死霸云云。
(3)三辰。参为冬日旁晚见于东方之主星,或谓正月初昏南中。《左传》昭公元年款所云,知参为晋所祀之星,故或为三晋古代之辰。又昭元年,传云”大火为宋或商代之辰”。大火,自古以此星傍晚南中,作为夏之正中或五月。殷代已重视之,制定十二辰时,以此为第五个符号,因大火为五月之星也。战国时代将动物之’ 名配于十二支时,以龙配于辰,乃因大火附近星象所构成之形状。《左传》襄二十性七年,龙,宋郑之星也。又曰”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却并传天龙之出没矣”。北斗亦为大辰,古时三四千年前较今近北极点。《论语》”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乃指北斗。
(4)二十八宿与周畔。中国上古观察参或大火或北斗等辰以审察时节,此与西洋之以天狼、广车(楷尔底亚)之为辰元大参差,惟庚续观象授时代后所采用之二十八宿者,乃中国之所创,为中国上古天文之特色。月绕天一周为 27.3天,月移之位置逆推础(即初三)前两天之行程,则其点为合朔时月之位置,亦即太阳之位置(经度)。麦苟知太阳在此二十八宿中之位置,则便可知一年之季节。由此所审定之季节较之前此之法较为精确。朔宇原有对于月而溯前之义。印度二十八宿传自中国,乃尚未整理以前原始的二十八宿法,且已忘却其原始的意义,如角、如牛、如女。中国创始二十八宿系按于北斗为当时所观测之标准星(如《夏小正~ ) ,故大角与角当斗柄所指。中国整理二十八宿或不止一次,但《左传》、《国语》己记有角。故传人印度必在战国中叶以前,印度记载二十八宿之典籍以《摩登伽经》为最早,且其中载有一年十二个月内之日中之影长。由此推算,此等影长之地位于北纬四十三度,故新城以为二十八宿创始于周初与战国时之间,自中土传出,停顿于中亚以传人印度云。
(5)春秋之历。春秋期间 (722 481 BC) ,鲁隐元年至鲁哀十四年凡十二公 242年,其中有九十个闰月如何插人,初不明了。幸春秋有三十七个日蚀,今可得确定者有 33个,其日期可以确定。春秋所纪干支凡三百九十余对,由确定之三十三天,以此等干支散在之位置安排闰月,则可推定当时置闰之法。因而作为春秋长历,并将春秋 242年每年正月朔所当儒略日 Julian days查出列表。由表可知在文公、宣公时代历法有重大变化与进步。盖以前大抵以较含冬至之月迟-个月为岁首正月,后半叶则以含冬至之月为正月。且前半〔叶〕置闰月无规则,后半叶已整齐。文公时殆以《周静》测影之观测法代替二十八宿法矣。关于连大月之配置法亦有类似之变化。日月位置相合时谓之定朔,月之平均位置与太阳之合称曰平朔。一个月平均 29.5306天,故欲合于平朔,须置大月、小月于每 17个月、 17个月、 15个月之间隔,插人二连接之大月可矣。文公以后连大月之置配己如此。
(6)历法之成立。春秋后半叶之插闰殆为十九年七闰,其时以含冬至之月为正月,连大月配置法用以调整太阴历,闰月插入法以调和太阳历。太阳年一年为 365.2422天,故十九年有七闰月。365.2422×19=6939.60, 29.53059×235=6939.69, 235-19×12=7,四倍之得 76月。中国前汉时所用乃以一年为365.25日,七十六年共 27759天 =29.53085 x235 x4。此即所谓四分历,己行于战国时代,与西洋 330 B. C. Meton改良法称为 Callippus者,同为 76年法也。七十六年后与太阳历之季节差 0.60天,而与平朔差 0.24日。平朔之差影响颇大,汉初至太初元年( 206一104 BC)百年间,有 29个可靠的日蚀,其平均发生日期在朔前O.九二六日。因用七十六年法,于 310年中可有平朔一日之差,可知汉初所行历法大约制定于西历前四百三四十年间。以中国历法与西洋相较,则中国施行十九年法较之西洋施行梅顿法 430 B. C.约早一百六七十年。中国施行七十六年法,早于楷立普斯 330 B. C.约百年。
(8)战国时代之天文。历法之创制在战国时代有显著之发展。《左传》载”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余于终。履端于始,序则不远;举正于中,民则不惑:归余于终,事则不背”。时己用十九年七闰之法。《孟子》:”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以)[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此时历法己颇精密。三正论首见《尚书·甘誓},”有届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左传》昭十七年,”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左传》时用冬至正月历,颇思改为立春正月历,故造为三正之说(祯按:孔子行夏之时)。《尚书》”甘誓”、”洪范”乃战国时人窜入。十干纪日、十二子纪〔月〕始于殷,并有六十干支纪日。观测恒星亦有显著之发展。刘向《七录》载有甘公楚人战国时作《天文星占》八卷,石申魏人战国时作《天文》八卷。汉魏丛书之《甘石星经》系后人伪造。唐初开元《占经》引有甘氏石氏言,并载有约 120个恒星至黄道之距离及离北极度数。京都帝大教授上田穰研究《石氏星经》九十个恒星之位置,系西历纪元前三百五六十年所测定。又《汉书·天文志》载”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岁星正月晨出东方,石氏曰名监德,在斗,牵牛。失次,构,早水,晚旱。甘氏在建星,要女。太初历在营室东壁”。如以岁星十二年一周天 (11.86年),则石甘二氏亦当在 360 B. C.。今日西洋之最早恒星表,即 C. Ptolemy A.D. 180系依纪元前二世纪 Hipparchus依巴谷所测载 1020星之位置,其年代较迟二百年,精密程度相若。
接晓沧电 宪承、丁祖炎、黄秉维、熊全治、杨霞华、学生朱平朔、廖翔高、季恒函 接罗泽阁、余又荪、熊迪之
寄梦秋函附四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