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化机专业创建历程和初期发展概况

浙大化机专业创建历程和初期发展概况
浙大化机过控校友 2016-07-12
解放后我国向苏联学习,高校确立以专业为基础的发展模式,1951年国家在大连理工大学建立首个化学过程机器与设备专业(简称化机专业),1952年教育部决定在浙大、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成都工学院(现四川大学) 和杭州化工学校(中专班)等校设立化机专业。

我校化机专业由王仁东教授负责筹建(黄会芳是党支部书记也是筹建人之一),1954年,王仁东教授在刚组建好浙江大学力学教研室之后,就立即被调到化工系承担筹建化工机械专业的任务。当时,我国十分缺乏化工机械方面的专业人才,于是他一面组织选派中青年教师参加苏联专家来华举办的培训班学习,一面坚持提出:“在创业阶段,决不能照搬照抄,也千万不要被外国有的成就所束缚,必须建立我国自己的学科体系。”,他的这一思想,奠定了我国化工机械学科的发展方向。

查看原图

56年在大连理工审定化机教学大纲和杜马什涅夫合影,杜马左侧为王仁东,前排右起第三人为余国琮

1954年教育部聘请苏联专家杜马什涅夫在大连工学院讲学。杜马什涅夫(ДОЦЕНТ)是莫斯科化工机械制造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副教授),1954–1956两个学年在大连工学院讲课,全国各校选派了12位教师和10位研究生去进修,并重新修订了教学计划,我校黄会芳、汪希萱(1951年浙大化工毕业)、潘永密(1953年浙大化工毕业,去天大进修一年)老师参加进修班。薛继良老师是1954年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分到浙大化机,1957年10月教育部再聘请苏联化工机械专家A.M.尼古拉耶夫(列宁格勒化工学院科学技术博士、教授)来华,并在天津大学讲学半年多,我校派薛继良老师(担任进修班班长) 参加。1955年朱国辉老师由浙大机械专修科毕业分到化机,1956—1958年随即派到北京石油学院与南化公司、哈尔滨锅炉厂进修焊接以承担“化机制造”中相关焊接课程。1956年大连工学院国内第一批化机本科生毕业了,有董大勤、孙元春(夫妻二人在文革前调河北工学院任教)、李惠玲(1961年调北京保密单位)、李海青(后转入化自)、潘君钰(后转入化工原理)五人分到浙大化机。浙大化机第一届的专业课由王仁东先生和去进修的黄会芳、汪希萱、薛继良、潘永密等老师承担,毕业设计由王仁东(压缩机)、潘永密(合成塔)、汪希萱、董大勤(去北京化工设计院设计铜液塔)、薛继良、孙元春(沸腾炉)老师分别指导。实验室由李惠玲老师负责,调去北京后改由张景铎老师负责。

查看原图

浙大化机第一届(57届)毕业照前排左起王高升、孙元春、黄会芳、王仁东、薛继良、汪希萱

为了使化工机械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厂矿企业和社会的需要,王仁东教授主张学生应紧密结合厂矿的技术革新,开展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并亲自多次带领学生深入工厂车间参加设计,使学生在生产实际中经受锻炼,以利于他们在毕业后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并挑起工作重担。王仁东在高校化工机械专业中还首次推出活塞式压缩机的大型毕业设计,使学生的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以后,当离心式压缩机在国外大型企业中开始取代活塞式压缩机时,他又立即消化国外资料,然后在国内再次首先开出离心式压缩机的课程和毕业设计,并着手编写了离心式压缩机、透平压缩机空气动力学讲义。

我校1953年招收第一批化机专业学生,1957年有第一批毕业生,是四年制一个班,留校的有张景铎(化机)、周金汉、范本煌(化工原理)、洪嘉智、周兆民(去力学系)、周廷辉(硅酸盐)、顾钟文、赵宝珍(化自)等老师;第二届1958年毕业也是一个班,没人留校;第三届是1955进校,后学制改成五年于1960年毕业,因1959年没有毕业生,故这一届留校人数特别多(夏守愉、李式模、蔡启振、顾金初、周保堂、吴雅春、丁窘果、倪光裕、王春森、姚恕、鲍惠敏、曹笑月、林利和、黄有慧等),后来在化机工作的有顾金初、周保堂、丁窘果、王春森、夏守愉老师五人;潘德龙老师是浙大机制60届毕业后分到化机,和朱国辉、张景铎老师合教“化机制造”课,在八十年代和周志强老师对调去了上海机械学院;1961届是化机人数最多的一届有六个班,留在化机的和后来调入的是黄载生、林勇民、朱兰笙老师,以后一届多为二至三个班。刘俊瑞老师毕业于莫斯科化工机械制造学院无机专业,1959年分到浙大工程热物理,1961年转到化机;62届留校的是申亚明、李桂仙和叶德潜老师,63届留校的是沈庆根和华永利老师,64届留校的是陆君毅、韩兆熊(后去生物化工教授非化机专业的化机课)老师,65届留校的是陈国邦老师(后去低温),姚遵刚老师同年从力学调入化机;66届留校的是李一华和黄炜老师,这就是文革前浙大化机的师资队伍,教研室主任是王仁东教授,副主任是汪希萱和薛继良老师,朱国輝任支部书记。1962年职称评审后化机除王仁东一位二级教授外,有六人先后晋升到讲师职称,他们是;汪希萱、潘永密、薛继良、董大勤、朱国辉和张景铎老师,朱国辉和张景铎老师都是破格提升的。黄会芳先生从大连进修回来就一直肝病缠身,后又转回化工原理,在六十年代就不幸早逝。

查看原图

化机教研室合影,前排左起为叶德潛、林勇民、汪希萱、朱国辉、潘德龙、丁窘果,后排左起为潘永密、顾金初、王仁东、倪幸年、张景铎、刘俊瑞

查看原图

文革前化机教研室同事合影前排左起为叶德潜、丁窘果、沈庆根、张景铎、韩兆熊、陆君毅、林勇民,后排左起为朱国辉、申亚明、姚遵刚、凌双庆、黄载生、王椿森、潘德龙、太工进修老师、杨德辉

查看原图

王仁东和薛继良在一起分析试验结果

查看原图

王仁东教授和返校的57级学生合影

查看原图

化机老师和研究生,前排左起老师为黄载生、周保堂、汪希萱、朱国辉、张景铎老师

查看原图

叶德潜、泮永密、张景铎、陆君毅老师

为了编订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化工机械学科高级教材,王仁东教授不仅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而且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认为:化工机械专业学生要受社会欢迎,就必须要有扎实的力学、机械基础。第一轮全国统编教材专业主课“化工机器及设备”的1—4章力学基础部分是由王仁东先生撰写,1959年,他首次为浙大化工机械专业别开生面地开出了化工机械力学基础课程。这门具有开拓性的课程的开设,进一步推动了化工机械学科的发展。“化工机械力学基础”1966年单独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1984年增补再版)。王仁东还积极推荐青年教师参加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并且亲自指导浙江大学泮永密和华东化工学院的吴东棣两位年轻教师编写化工机械专业之主课《泵和压缩机》的教材,他为他们认真地反复修改原稿和进行文字润饰。

为强化浙大化机教师的机械、力学基础,王仁东先生从五十年代开始就常年给中青年教师补习复变函数、弹性力学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又开设离心式压缩机、空气动力学、断裂力学等进修课程。

查看原图

化机和化工原理教研室部分老师合影

查看原图

化机老师在杭州饭店前

查看原图

教研室老师在化机小楼前合影

浙大化机在全国范围内拥有数个第一:化机研究生我校在1961年被批准招生是全国唯一的化机研究生点(没有硕士、博士之分),指导教师是王仁东教授,文革前一共招收了六名研究生,1961年招收了黄载生、陆瑾治两名研究生,1962年招收的是凌双庆和朱生保,1964年招收的是杨德晖,1965年招收的是任凌波,那个年代要求、考核十分严格又赶上文革开始,最后毕业的只有黄载生、凌双庆老师二人。后一直仃招一直到1978年研究生恢复招生,当年为促进断裂力学发展共招了七名研究生(郝苏、蒋家羚、孙国有、蔡文安、周炳泉、蒋剑飞、屠德文),1979年招收了魏铭森 ,1981年招收了五人(林宏、王飞跃、华崇岳、曾昭景、董新谊,其中后面二人是上海化工研究院委培的研究生)。

1981年国务院批准公布了我国首批具有培养博士学位的学校、专业和导师,王仁东教授是唯一拥有固体力学和化机二个学科博士点的指导教师,我国化机领域中只有我校王仁东教授和华化琚定一教授具备培养博士这样的资格,我校的郝苏和华化的潘家桢是我国最早的二位化机博士生。

查看原图

化工容器教研组在茶人之家活动

查看原图

教研组在茶叶博物馆活动

查看原图

化工系祝寿活动上化机教研组老师合影

1986年浙大化机首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被评为全国首个化工过程机械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又被评为首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国家特色专业。

王仁东教授力主把浙大化机办成厚基础、学科交叉型,像“飞虎牌万金油”一样受人欢迎的专业,说“飞老虎”有两个翅膀:化工与机械,其机械也有机器和设备两个翅膀,而其中技术上也有两个重要翅膀:高压与高速,半个多世纪以来浙大化机就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进,在机器和设备两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王宽福

2016.7.6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