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启对浙江教育事业的贡献

*本文原题为《戊戌前后浙江兴学纪要与林启对教育的贡献》,收入本书时有删节。

郑晓沧

清朝自甲午战争失败,国势危如累卵。朝野人士欲挽此危局,以为非变法不足以图存;而启发民智,培养人才,实为根本要图。如当时以办新闻事业著名之杭人汪康年(穰卿),对于本省兴学曾寄以甚大的兴趣,据闻曾专程回浙,对高级官吏表示愿早见学校之建立。其他如陈汉第及致仕京官朱智,对浙省建立学校均有推进之功。而其时与浙江兴学建校关系最切的,实为杭州知府林启。他兴办了3 个教育机构,即:求是书院,是浙江大学的前身;其二养正书塾,是浙江省立杭州一中,也即浙省普通中等教育的先河;其三蚕学馆,后来为蚕桑学校。这3 所学校,于20 世纪前半叶,在浙江文教与经济上各起了一种酵素作用;其影响也不限于一省。

蚕学馆的设立,完全出于林启自动积极的主张。养正也在他的直接管辖权限之内。求是书院规模较大,是禀承浙江巡抚廖寿丰之意旨建立起来的,但实际上,林是最重要的筹办人。

3校成立之初,虽为“西艺”思想所支配,但求是、养正毕竟仍以“中学”为重。养正初期设有“小学”(文字训访)一门科目。求是初期,各主持人颇趋向宋明理学,但不为学生所喜;师资中有不少数学教师对学生留下甚深的印象;文史方面颇多名师,而尤以初期之宋恕与陈黻宸最著。

求是与养正均起过风潮。养正风潮起于几个学生在用膳时,未能遵守孔子“食不语”的条规,事极微细,“犯过”学生竟被除名,总教习陈黻宸因而辞职,马叙伦等师范生6 人亦因要求恢复被除名者而同被除名。求是在浙江大学堂时代,也曾闹过风潮,事因学生失窃,失主怒责学校职员而起。一部分学生(包括周子豪、蒋梦麟等)离校而另组学校于小粉墙,但未能持久。求是还酝酿滋育了民族革命思想, 1906-1907年间拒绝铁路借款事,曾一度成为波澜壮阔的运动。

林启字迪臣,福建侯官人。生于清道光十九年( 1839 年)八月廿二日,卒于光绪二十六年( 1900 年)四月廿四日,享年62岁。家世寒素,先代少闻达。父庆撵(讯吾),康贡生,候选训导,以教读为生。

启为同治甲子(1864 年)举人,光绪丙子( 1876 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放陕西学政。历己卯(1879年)科顺天乡试同考宫,己丑( 1889 年)科翻译内监试,浙江道监察御史。旋以直言触忡,外放浙江衢州府知府。丙申二月调补杭州府知府( 1896- 1900 年),迭保两浙循良第一。宦杭5年,卒于杭州任所,《福建通志》列入《循吏传》。林启之治杭,杭州士民称为“守正不阿,精明笃实”。按诸事实,至为的当。

林是清朝官吏,其政治主张,自不过做到“变法”为止。吾师张阆声(宗祥)为诸生时,曾为林所契拔。某次林于无意中笑问张师:“你不属于保皇党的吗?我们都是的。”张师则以:“群而不党”答之,其时尚有林的幕僚高凤岐在座。林高二人确实同情于光绪帝而深恶痛疾西太后那拉氏的。

以下略述林在从政期间的举措或主张。

林任陕西学政时,很注重学风,有两件事他曾悬为厉禁,并告诫士人:(一)勿染烟癖(鸦片),(二)勿包揽词讼。

他在京任御史时,曾应诏建言四端:〈一〉简文法以核实政;〈二〉汰冗员以清仕途,具体主张停捐保;〈三〉崇风尚以挽士风; 〈四〉开利源以培民命--特别着重水利与植棉。于第三项尤不可不予以讲述。他要求废止以制义词赋小楷取士,主张乡试考五经,会试考诸史,廷试考时务。揭晓后仍须查其平日品行。倘劣迹昭著,仍须除名。这些都可见他一贯注重实学,不尚虚文。并于经济学问之外还须察其行谊。不过林对童子试,以为不妨仍用时文(即八股),但命题须博大昌明,凡一切搭题之类务从摒绝。这里他的主张好像不够彻底。为什么在小试还保留时文?是否以为积重难返,暂仍其旧?抑以为这些文章格式,有某项思想训练的价值?不过我们看他主张试经义与策论,距离后来实行还早10 余年,可见他的主张在当时还是进步的。他任御史时,曾抗疏谏请西太后停止颐和园之役以苏民困,因此件旨左迁入浙。

守衙不到两年,他的政治措施有六端可纪:(一)整顿谷仓,年荒时因多全活;(二)劝种桑植棉,自己捐廉1000 元助购桑苗,使夫人儿妇养蚕以为倡导,前县官欧姓者曾有《蚕桑辑要》一书,他命蔡向荣广为传布; (三)为毛凤英被姑烫死事雪冤;(四)孔某干法,执法治之,或以圣人后为言者,则曰,“此吾所以报孔氏也”川五〉整顿正谊书院,内课生必须在院读书,加给伙食,加厚膏火,充实图书;(六〉立义塾12 处,“既以禅寒士,又以益童子”。这六端内(一)、(二)所以兴民利,(三)、(四)所以除民害,(五)、(六)是兴教育。可以见到他的仁爱刚直与其重视生产、教育的大要。

他调任杭州知府后,杜绝一切官场陋规,勒石以俾民共晓。上面说到他“守正不阿,精明笃实”,前者见于其对霄吏、对邪慝、对弄刀笔之士、对外国侨民之不正当要求的刚正廉明,勤于治理,勇于赴事,他的精神是为人所畏惮的;后者见于其提倡农桑,兴立学校,提倡笃实之士风。“先生治杭得其政,养士得其教,为匹夫匹妇得其利……守杭三年,政平人和而萧然恒若无与……”。林纾这些话,我想还是适当的评价。

以下专就他在兴学方面事迹分3 点叙述,首蚕学馆,次求是书院,而以养正书塾为殿。

于此亦欲一叙其贤僚佐高凤岐之一生,因高对林任内新政之施行多所协赞,浙人之感高公,和感林公是一样的。

高凤岐(1858-1909),字啸桐,号媿室,福建长乐人,徙居省会。幼读书,颇迟钝,但甚勤。10 岁后忽若有悟,大异群儿。乙亥( 1875 年)入郡庠,壬午(1882 年)领乡荐,以课徒自给。诲人重信义。丙申起佐林启于杭州知府任( 1896-1900年)。林用其言,政绩有声。林卒后,又佐方县令家澍于桐乡及秀水。壬寅(1902年〉任浙江大学堂讲席。癸卯(1903 年)岑春煊督两广,聘入幕。翌年甲辰以知县需次于浙。又翌年乙巳任两广学务提调,擢知府,权梧州。居梧8月,清义仓,立工厂,兴蚕学,办农林,整学规。惫甚,谢病去。旋应考御史戊申补
试,得第一,因素有直言之名,抑不见用,蹭蹬于海上。己酉(1909 年)病卒沪寓,年仅52 岁。

高小于林19岁。但两人合作无间,如鱼得水。林之设施,高实左右之。

林启任御史时,曾奏请提倡植棉;及任衢州知府,尤竭力提倡蚕桑。光绪二十二年( 1896 年) 三月,既调杭州知府,鉴于蚕丝生产的衰退,浙省农民养蚕连年歉收,曾条陈整顿。先是10 余年,浙海关税务司康发达曾上蚕丝条陈子总署。内言法匡验中国蚕予重8 两者收丝茧25 斤,自择种后,可收70 斤,最多者竟达100 斤。日本改进育蚕.收效甚著,中国丝价昂,出口日减,日本丝价廉,出口日增。以前8 年计算,中国每年出口丝比前减少200 万斤,民间每年应短银580 万两.海关每年因此也短少20 万两, 8 年合计两项共短少5000 万两。倘使设局以资改进,只需3 年,可睹成效,每年经费以银3 万余两计,只需10万两,已可挽回大利等语。康并派宁波江生金赴法国巴斯锋学院学习选种,并参观意大利、日本蚕丝事业。林采真意,于光绪二十三年( 1897 年)禀立蚕学馆,“为各省开风气之先,为国家裕无穷之帮”,大旨在除微粒子病,制造佳种,精求饲育,兼讲植桑,传授学生,推广民间。先请试办3 年,经费由布政司拨银36000 两,并以金沙港一带地30 余亩为馆址。七月得抚署批准,九月动工建筑,用银连监工薪等凡10300 两。购器用银3000两,即于翌年( 1898 年)戊戌三月十一日开办。

课程设理化、动植、蚕体生理、病理、解剖、气候、土壤、显微镜、饲育、植桑、缴丝、采种等科,均连实习。两年毕业。总办由林自兼。“馆正”初聘邵章;邵辞,改沈铭z “馆副”聘林贻珊s 总教习书:R~号江生金(康发达曾派他留法学习选种〉,旋聘日本轰木长,其后为前岛次郎。教习有西原德太郎等。所取学生以秀才为多,学额定30 名,实到25 名,不限省份,供给伙食,又给零用费3 元。另有额外生8 名,则自贴伙食。实际毕业者第一届只12 名,第二届14 名,第三届8 名,籍贯遍布18 行省。自蚕学馆成立,直到1943 年止(以后未详),在蚕学馆这一系统的历届毕业生共为1164 人。
继此以后,闽设蚕桑局,粤设蚕业学堂,四川(洁州)、南京等地,均设蚕桑学堂,湖北农务学堂添设蚕桑科,师资大都取给于此。情此等学堂均未长久,其绵延勿替者实只浙江之蚕学机构。
林又用罗振玉、孙淦之议,派稽侃等赴日习蚕业。数年后又派毕业生朱显邦、方志澄赴日研究制丝等科技。蚕学馆尝总结经验广为介绍,传布佳种于民间i 全国各地均来争购;又曾编译微粒子病肉眼检验法等书,介绍泰西饲蚕新法。
后拟在诸暨与桐乡乌镇设分馆,似未实行。又设试验场二处,一在杭州城内, 一在湖州。民国14 年( 1925 年〉后,又在湖墅上泪乡及长安镇设改良养蚕场。翌年复增设推广部。
世界养蚕植桑源于我国。《禹贡》究州“桑土既蚕”;《孟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吊矣”;《翩风》中有“蚕月条桑”等句;降及唐代,李白诗尚有“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之句。林启请设立蚕学馆一文中述及此端,并谓今吴越以外蚕事久废,本于巴斯锋蚕瘟受菌性遗传之说,盖因蚕瘟而蚕种渐渐消替,黄河以北之蚕竟已绝种。浙江蚕丝之利,几百年来为全国冠。林启关怀国利民福,创设蚕学馆,期于起衰救废,此事遂为各方所注目。而我国当时各地蚕业确亦受其激扬,绵泽直至于今。林启当日重视蚕学,设馆树人之功,是不可泯灭的。


丙申(1896年〉廖寿丰(毅士)来任浙江巡抚,颇重储才崇实。杭州知府林启从衢州调来,曾受命查办普慈寺〈在蒲场巷〉案件,予以籍没,因详请廖抚利用寺屋兴建学校,在籍老京官朱智亦力赞其成。翌年丁酉(1897年〉正月即就寺设学,名曰“求是书院”,廖命林任总办。确定章程,延聘师资,招生30名,四月二十日开学,由廖抚专折奏明。兹摘录折中要语以见其旨趣与办法:
“居今日而图治,以培养人才为第一义。居今日而育材,以讲求实学为第一义。……而要必先正其志趣,以精其术业……事事物物,务求其实。……杭州旧有书院六所,酌筹改并,因势倡导,择庠序有志之士奖进而培植之,庶趋向端而成就易。……

“泰西各学,门径甚多,而算学则其所阶梯,语言文字乃从入之门;循序以进,渐布心得,非博通格致,不得谓之学成;摒一切模糊影响之谈而课其实事,庶他日分布传习愈精,而成材亦愈众。……

“迭与司道筹议并伤杭州府知府会商绅董,就普慈寺后现有群屋……专设一院名曰求是书院,即委知府林启为总办。延一西人为正教习教授各种西学,华教习二人副之,一授西文,一授算学。委监院一人,管理院中一切事务,一面购置仪器图籍。……

“由地方绅士保送年二十以内之举贡生监,总办考取复试接见询问、择行谊笃实、文理优长、平日究心时务而无嗜好习气者,于本年四月二十日送院肆业。但予奖赏,不给膏火。

“学以五年为限,明定规约,妥立课程。每日肆业之暇,令泛览经史、国朝掌故及中外报纸,务期明体达用,以孔孟程朱为宗旨;将有得之处撰为日记,按旬汇送查考。每月教习以朔日课西学,总办以望日课中学。年终由巡抚通校各艺,分别等第。勤者奖,情者罚。不率教者斥,优异者存记。另选翻译三人译述各种有用之书,为振兴学校之助。……

“所有常年经费,并教习、翻译、监院及司事人等薪修工资并奖赏火食费等,每年需银五千余两。此外尚有购办仪器图书暨学生纸笔一切杂用,不在此数。除将东城书院每年膏火银一千余两全数拨用外,于各书院奖赏、存典生息项下岁提患银三千元有奇及各局裁省减并共银四千元有奇,合计尚不及万,均未动支正项。……

“将来该书院学生学业成就,如有才能起异者,由(抚)臣资送总理衙门考试,以备任使。”

据我所知,后来求是书院在宗旨、课程、招生、教职员及经费各方面,确是如此的。这原是开办后的报告文件。执笔或起稿者可能即是林启,其中只有译书与择优送总理衙门考用两端,未能证实,其余全部是照做了的。

查《经世文续编》所载,那时兴办的学校都标有“求是”、“崇实”等名称。按“求是”一词,源出《汉书》“河问献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一语。近代之以此名学校,似始于沈葆桢在福建马尾所办之“求是堂艺局”(即船政学堂),时为同治六年( 1867 年)。学习西艺,为当时普遍要求;但要进窥西艺的门径,又不得不懂西文,求是堂艺局其始也不得不肆习英法文字,主要目标还在西艺.而“求是”一词又可与清代之“朴学”传统相联系,所谓“经明行修”者是也。换言之,“求是”有双关的意义:务求实学;存是去非。

但求是书院何以不称为学堂呢?这是因为那时一面要求科学,一面仍有保守思想。那时离科举停止( 1906 年)尚有10 年,社会人士对学堂犹有歧视,保守的人对官简直敌视。为了免去保守者的反对,林启所兴办的3 个教育机构,都不称学堂,而是袭用书院的旧名,这也可见当时外间对学堂(仿佛和对教堂一般〉的阻力,和其用心之苦了。陈汉第(仲恕)于1947 年为浙大校庆撰文追述彼时情形,也明白说“虑官绅或又梗阻,定名为求是书院”。

但何以称为书院呢?我国自宋以后,书院对于学术的讨究与学者的培养,均曾起过重大作用。除图书馆库外,书院可视为学问之渊薇。当时杭州有书院6 所,即敷文、紫阳、崇文、东城(讲舍)、沽经(精舍)、学海(堂)。前三者凡未入学者均可应考; 诂经、东城程度较高,学海则为举人肆业之所。到了19世纪90 年代,书院也已渐渐递变而扩大其所研究的范围了。当时西人办学,也袭用书院之名,例如在杭州有育英书院,嘉兴有秀州书院。

求是初办时,外国文与算学等科原系初学,程度之浅自可想见。但进去的学生,已是举贡生监,以20 岁以上者为多,对中国经史略已入门。首批所招学生,第一名为章炳麟,但章并未入学。

师资除林启兼任总办,每望日课中学、命题阅卷外,并派举人陆想去勋为监院。贡生陈汉第任文牍斋务,实则等于副监院,内外擎划以至庶务琐屑,均须管到,而每月仅支夫马费10 元与伙食费3 元,日矢精勤,不辞劳瘁,其精神亦至足令人佩仰。所聘总教习为美国人王令赓(Dr. E. L. Mattox),大概年已四十五六岁了,那时他执教于育英书院(之江的前身)。他在育英与之江均教化学,在求是也教化学一类,好像也教英文,当然是从初步开始。可能除中国文史外,对一般教科,也有所指导,所以称为正教习,等于后来的总教习或教务长。另外又有闽人陆康华与湖州卢保仁,分任英算等科的教授。

第一班学生中,在我初草本篇时(1957年5月)尚存3 人,即何燏时(燮侯)、项藻馨(兰生)与钟丰玉(璞岑)。年龄均在80上下。

廖抚奏折中,有“择优送总理衙门应试”一语,则办理此校似为储备外交人才;但其实只在培植一般通才以提高省内一般文化,所谓“庶他日分布传习愈精,而成材愈众”,与同文馆、广方言馆或译学馆稍异其趣;但课程上并无大异,不过未若那些学校之注重外国语文罢了。

翌年(戊戌,1898 年〉四月,即资送高才生4 名——何燏时(燮侯,习冶金)、陈榥(乐书,习兵工)、陆世芬(仲芳,习商)、钱承誌(念慈,习法)赴日留学,是为我国派赴留学东洋之开始,亦为各省派往游日之首创。林培材心切,且认日本国情与中国为近,又在其明治维新后不过20 年,已一跃而为强盛之国家;其地离我国近,费用可省,派赴西洋1人之费可供派赴东洋10 人之用;故林谓如派遣学生到西洋去,不如留学日本,所以派遣留日是林的主张。林卒后, 1901 年春又派遣蒋尊簋(伯器)、蒋方震(百里)、王维忱等18 人赴日留学。1902 年又资送许寿裳(季茀)、钱家治(均夫)、周承菼(赤忱)、厉家福(绥之)、沈启芳、寿昌言(拜庚)、韩永康(强士)、施霖(雨若)、陈其善(拜言)、李祖虞(梦驺)等赴日本留学。其中如二蒋及周,后均在军界任职,许、钱、王均从事教育。又闻1901 年也曾选送内院生10 人至京师大学堂肆业,但其情形不明。

戊戌(1898 年)七月,因监院陆懋勋春闱报捷,入词林,故改名义为总理(林则兼任总办如故),而升文牍陈汉第为监院(陈在陆应礼部试时代监院〉。时迭奉谕催开办学堂,陈计划扩充学额,以原有学生为内院生,另增外院生60 名,每年各生除自缴膳费外,尚须缴纳修金〈即学费)24 元。陈监院又不得不收买土地,增筑校舍。至八月,突遇政变,诏命收缩。监院本先借垫建筑与设备费6000余元,费尽周章方得归垫。政变以后,退学者甚众,留者不过十之一二,皆是具有定识而经过考验的人。

庚子(1900 年)后办学之议又起,适各省有设大学之议,当局拟将求是书院改为大学堂,辛丑( 1901 年)曾改称浙江省求是大学堂。壬寅( 1902 年)改称浙江大学堂,去“求是”二字,扩充学额至120人。时陆己入京,陈亦辞去,由劳乃宣(玉初)总持校务。又翌年,因学部鉴于各省成立大学后学生来源与程度尚存问题,因在北京设京师大学堂,而将各省初办之大学改为高等学堂,实为入大学之预备学校。且开始亦只办高等预科,定期3年毕业。1905 年规定预科140 名,另设师范科60 名,与师范传习所;并设高小与初等小学10 所,以供见习(不久即分别停办、归并与另属)。

1908 年预科第一班毕业,方设正科。正科生也收省内其他中学毕业生,内设第一类(文)与第二类(理)。第一类毕业预备升入大学文法等科,第二类则预备升入大学理工科。原高等学堂章程尚可设第三类,即生物科,本以预备升入大学医农的,浙高等学堂则从缺未设。高等正科毕业4 次。至民国成立后,因学制变更,废各省高等,将大学预科集中京师办理,各省高等学堂均办至最后一班毕业为止。浙江高等学堂至1914 年6 月完全停办。自求是创办至此,凡18 年。当其鼎盛时,其邻居尚有武备学堂(武备停办后,原址设陆军小学),其中所培植之军事人才亦殊不少。所以当时杭城蒲场巷里萃聚了浙江两个最高学府。自高等学堂停办以后,师资星散,文化上顿失重心,人才之损失很重。1923年左右,省教育厅长张宗祥谋建设大学一所,曾请阮性存(荀伯)、许炳堃(缄夫)、徐崇简(守桢)、蒋梦麟、赵迺传(述庭)、汤兆丰(书年)、郑宗海(晓沧)及省内有关官吏如民政、财政厅长等,议定章程及预算,名称定为杭州大学,地址勘定万松岭上之敷文书院一带,西连凤凰山。并以蒋之议,着重研究。此事虽经立案,终以省议会不予通过经费,遂致流产。

1920年,原有甲种工业学校己升格为工业专门学校;1924年,甲种农业学校亦改为农业专门学校。1927 年,省政府委员蔡元培(子民)、蒋梦麟(时任教育厅长)与许炳堃等重议建设浙江学府,着重科学研究,先合农工两专校,组成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时正仿效法国,推行大学区制,大学兼管本省教育行政。该校于1928年添办文理学院,1929年改称国立浙江大学,距高等学堂停闭已有10余年了。浙大决定以4月1日为校庆纪念,即因求是书院系于1897年四月(农历)开始之故(浙大同学录后来也上溯至求是), 1947年4月1日曾举办创立50周年纪念。

浙大初办时,三院大都各自为政。工学院学生最众,文理学院着重数理化生等理科,对文科不甚注重。约自1932 年起,行政始集中,经费亦设法尽由国库支出。

1937年后,因日寇逼近西迁,由建德而泰和而宜山而遵义。至宜山后,文理分院,并添设师范学院,又在浙东龙泉添设分校,发展为8个系与2个学院。1946年复员返杭后,添设法学院,翌年又添设医学院,直到解放为止。所以浙大在抗战期间反而大为扩展。图书仪器,虽不免有损失遗弃,但尚多保存,而师生好学的风气始终贯彻,虽历艰难,流风不泯。

以上是求是一系统的沿革情形,也即是解放前浙江高等教育的历史大慨。以下再述求是的班级编制及课程和学风。
按编制学生分为:

(1)内院生开始招一班,计30 人,经派送出洋与退学者外,不过20人。其后未续招。此班待遇最优,免学费修金与膳费外,朔课望课成绩优者,可得奖金。

(2)外院生
①经生亦为举贡生监出身的,不过20人。资格与内院生同,但待遇不及前者,所以称为外院生或由于此。只招了1班,如石门吴乃琛为外院学生。
②蒙生己亥(1899年〉开始招收,取文理粗通而无出身的。又因国文程度分二、三班,至于一班则故意虚着以备升入。其后蒙生年年续招,夏元瑮、邵裴子、许寿裳、蒋方震等都是蒙生。
课程以国文、英文、数学、理化为必修科。后来又加日文,可自由选读。实则国文程度均不甚相远。而所谓西学,也都是开始学习。
英文教本为《英文初阶》至《进阶》等,并读文法。算学自心算至代数,取材于《笔算数学》、《代数备旨》、《形学备旨》、《八线备旨》等。物理、化学所用教本,多译自英国中学教本。各人先以国文程度定班次。但英、算等则可各按实际能力定其受课之班次。“故往往头班生而英算有入较低班次者,又有低班生而英算入较高班次者”。教课时间之排列,亦颇费周章。
国文不重口讲,但由学生自阅。疑则发问,教师解答,往往有上课1 小时而教师未发一言的。学生必须日作札记,每晚呈缴,教师批改。文课则各班每逢朔望试作。但外院之蒙生于此以外,尚有“加课”(初八、廿三)。教授国文者多为博学之士。
当时学生专心于国文者最多。国文课重自修,此等情形,至1906-1908 年而犹然。
1900 年林启读芦泾遁士(即陶碟廉,字拙存)《求己录》而善之,广印累百映,将以飨诸生,乃不久即病残;书院继其遗忘,将陶著广发学生诵习.为当时(庚子之后〉“四种人人必读书”之一,其余三种为黄宗姜《明夷待访录》、严复所译赫霄黎《天演论》与曾胡文集。

以言学风,当时学生敦品励行,在甲午与庚子之后,爱国热忱极度高涨。邵裴子说.“其时科举未废,若干举贡生监及尚未预试之学子,舍利禄必由之途而入学堂习西学,此显然为后来接受革命思想之张本。”邵先生分祈求是创设之特点时,曾说求是“为浙江革命思想重要源泉之一。求是书院成立不过三年而校内革命思想已蓬勃发展,后来参加革命的亦颇有其人,成为本省及全国革命史上不可磨灭之一部分。”有两件事足纪者为,即蒋方震吊唐才常诗(1900年唐在武汉谋起义不成,殉难)与史寿白作“罪辫文”(在1901年或1902 年),此两事几兴大狱,幸赖监院等的斡旋,蒋方震被派遣留学日本,史则由同学集资助其出国,其事遂得以消弹于无形。浙省光复时,周承菼任总司令,其后浙军攻克南京天堡城,史寿白时任江北提督参谋长,提兵求援。史、周均为求是学生.功成后相率退职。又如另一求是学生王嘉榘(维忱),曾参加1906 年萍浏之役,全国光复后缄口不言其事。此种态度诚为难能,倘亦求是学风培养之功。

求是历年负责人除林启、陆懋勋、陈汉第、劳乃宣已在上面说到外,自1903年起,先后为陶葆廉(拙存,1903 年)、陆懋勋( 1904年)、项藻馨(兰生,1905 年〉、吴震春(雷川,1906年)、孙智敏(廑才,1910年)、邵裴子(1912 年)、陈大齐(柏年,1913 年)、胡壮猷(愚若,1914年)。各期教师,国文有宋恕、张相、马叙伦、蒋麟振(拓堂)、陈训正(屺怀)、魏仲车(友访)、杨敏曾(逊斋)、陈去病(佩忍)、沈士远、沈尹默、沈祖绵等;历史有褚传诰(九霄)、章嵚(菊伸)、鲁宗泰(朴臣)等; 地理有张宗祥,心理有钱家治,数理有范振亚、谢成麟、胡沇东等。西籍教师,除王令庚外,有亨培克(西史)、梅立卡、克伦德(理化)等;日籍教师有铃木龟寿(博物)、十安弥(外国史地)、元桥义敦(音乐)、富长德载(体操)等。

学生中社会上知名的,除上述陈榥、何燏时、蒋方震、蒋尊簋等人外,还有汤兆丰(书年)、李垕身、赵迺传(述庭)、朱其辉(内光)、邵振青(飘萍)、邵元冲、许祖谦(行彬)、堵福诜(申甫)、黄学龙(慈斋)、陈训恩(布雷)、张行简(稚鹤)、程万里(远帆)、邹铨(亚云)、何敬煌(酉生)、徐永祚(玉书)、何炳松(柏丞)、徐守桢(崇简)、杨景桢(次廉)、朱起蛰(春洛)、郑宗海(晓沧)、祝文白(廉先)、冯贻箴(柳堂)、潘渊(企莘)、马公愚、陈仲陶、蒋䌹裳(幸庵)、赵廷炳(丹若)等。

光绪二十五年( 1899 年)林启以圆通寺僧不守清规,为舆情指摘,乃逐去寺僧,就其寺改为养正书塾。因寺近英人梅滕更所办之广济医院,梅蓄意欲得之,扬言欲以情上达总理衙门,务求遂愿。林说:“夺佛以予耶稣,我所不为”,并以去就相争,养正书塾赖以创建。

时维新派方失败,反动势力高涨,清廷正令各省停止办学,故此校不得不用“书塾”之名,实际上完全是一个普通中等教育性质的学校。校名“养正”,取《易经》“蒙以养正圣功也”之义。那时一般人办理教育,一贯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飞养正自不例外。
所设科目为国文、小学(说文〉、经学、修身、算术、历史、地理(主要讲《水经注》) ;其后添格致、体操、英文、音乐;“小学”一科,旋不专立。初聘杨文莹(雪渔〉任总理(校长〉,瑞安名宿陈献震(介石)为总教习。钟毓龙谓陈博学宏辩,学生翁然爱戴。曾因开除学生,杨、陈之间互有意见,陈说“总教习有一定职权气杨则曰“总理自有权衡,教习无权干预飞陈以此辞职,师范生6 人要求挽陈,并收回开除学生成命,不得,校内遂掀起风潮。此6 人亦离校,中1 人为马叙伦(夷初)。马退学后,遂往上海参加编辑杂志等工作。陈既去,杨亦向当道力辞,且剪去辫发,誓不复出。当时教员中尚有陈敬第(叔通)、汪希(叔明)、魏易等人。陈、汪任国文二魏即常为林纤口译英文小说者,任教英文。

1901 年11 月养正改称杭州府中学堂。翌年浙江第一所私立中学安定学堂成立,又不久而“宗文义塾”改为宗文中学,可见养正在浙江的中等教育方面是具有开山之功的。

当时养正的程度与求是无多差别。因求是初办时,只设预科,是中等学校性质。惟求是内院生都为举贡生监。1902 年求是(其时已改名浙江大学堂)派赴日本留学者10 人,养正亦派5 人,即陈胖、清、韩士弘、王凯旋、石锋与章某(名己佚失,富阳籍)。二校科目既相同,师资亦多相通。

后以政治和学制方面的各种变革,该校的体制也有复杂的变化,名称屡经变易,校舍一再迁移。1901 年改杭州府中学堂,辛亥以后又改称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校。1923 年,因学制改订,省立第一中学分为高初中两级,并行中师合校制,和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设在贡院)合并。师范专办后3 年,程度同高中。1921年起高初中各独立设置,高中称省立杭州高级中学,设师范科,男女同校;初中称省立杭州初级中学,分男子部、女子部。1931 年师范和女中仍各独立设置。省立杭州高级中学设在贡院师范旧址,省立杭州初级中学设在河坊衔,均兼收女生。
1937 年抗战军兴,冬间学校后撤,杭高、坑初均停办。翌年杭高、杭初与嘉、湖省中合组为联合中学,设在丽水之碧湖。后联中又分设为联高与联初两校,直到抗战结束。1945 年复员回杭,仍设杭高、杭初于原址,直到解放为止。至浙江省立一中的原校舍, 1929 年曾为民众教育实验学校所用,嗣又为私立树范中学所用。
这一学校系统中所养成之人才是很多的。毕业生中再经深造而著名者,初期有姜立夫(数学家’ 〉、金兆梓(文史学家)、项
士元(文史学家)、蒋起龙(伯潜)、郑以真、徐志摩(原名先梆)、金秉时(润农)、张乃燕(君谋)、邱崇光(化学家)等;后期有柴德庚(历史学家)、钱学第(航工学家)、程裕琪(地质学家)、沈善娴(生物)、孙增爵(数学家)斯何晚(物理学家)等。除上述外,如张相(献之)在文史方面的造就,声闻全国;陈纯(柏园)教数学亦至精到,为门下所永久思念。

林启任杭州太守自丙申二月( 1896 年)至庚子四月(1900年〉计凡4年。兴利除弊唯恐不及,尤以兴办3个重要教育机构为其最大政绩。林在世时,曾为孤山补植梅树百株。庚子春与某人作诗,林的诗中有“为我名山留一席,看人宦海渡云帆”之句,可知林启之对孤山,生前固曾欣赏。卒后,其家属本拟运柩归福州,杭人为纪念其功绩,商于诸孤留葬杭州。此事经年不决,后卒获谅解,留葬孤山。

杭人士为永其思念,陈汉第与邵章曾建议组织林社。立社公牍,由诸以观、樊嘉璋等领衔,项藻馨、蒋方震等亦列名,内称“社基四分六厘后面尚有空地六分七厘,并非民产,堪作佳城,因商诸林氏诸孤,共欲卜竁前山以妥先魄……”。其留葬之牍则由樊嘉璋领衔,邵章、陈汉第、陈敬第、何燏时、许寿裳、马叙伦等均列名。社中列林神像并刻其贤僚佐长乐高啸桐先生像附祀。

1925年印有《林社二十五周年纪念册》。内除刊有各种纪念文字300篇外,并有林公遗像与不少大幅摄影。每年农历四月二十日即林公忌辰,为社祭日。向由各校轮值,杭州高中、杭州初中、杭女中、蚕校、安定、宗文、树范等校均参加祭祀。

《林启对浙江教育事业的贡献》有2个想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