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张绍忠教务长
杨竹亭
在抗日战争期中,凡是到过浙大的师生,是没有一个不知道大学教务长张绍忠教授的。这些人可能不知道总务长是谁,训导员是谁,研究生院的院长是谁,因为这些“长”,更易次数多,所以还有人不知道。张绍忠先生担任教务长之职,长达10年之久。而这10 年又是浙江大学发展壮大时期。有段时间,校长因事忙,离校达半年(那时无副校长),学校里的教学工作照样井然有序.浙江大学誉为“东方剑桥”,也是张教务长在任的时期。他是竺可桢校长的好助手。
当时的同学们都很怕他。因为他有一个特点,就是经常站到教室前后,听看教室里的师生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就找学生谈话,或找教师研究。大考肘,他经常带着空白的布告纸(是大张石印的专门用纸),盖好了教务处的大印,到各分部去观察。如果有学生作弊,被他发现了,就二话不说,立刻填上该生名字,公开榜示,给以处分。像这类事,在一年级分部出现次数最多。
因为初进大学的学生,不知道浙大的规矩,容易触犯。但是也有好多次,他那准备好的备用布告, 一张也用不上。这时候,他很高兴,同学们也很开心,皆大喜欢。到大考以后,他总是催促老师迅速把考在改好,定期把考卷、考分、试卷等全部集到教务处来,由他进行研究、分析。他要在试卷与成绩中看出历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教师们的教学水平来。对新来的教师,还要研究他们的命题深浅、打分宽严,和不及格的人数与多少百分比等等。了解以后,就战这位教师进行个别探讨。他不管这位教师是不是博
士或硕士、过去奋多大的名气,都要求重视教学放果。他主张名师tB ,向徒, fil认为不严是出不了高徒的,各师只能徒有空名。他铁面无私, I:作a丝不苟。
学校开设的各门功课,在考试后必然有成绩不及格的。教务处就把这贱不及格的学生用红字写上学号公布在布告板上。看布告的学生见到自己的学号写在t面,就要认真准备补考。补考以后,有留级,也有退学,卷起铺盖离开浙大的。同学们对这位教
务长是卜分敬畏的。当然,也有人对他怀恨。有-….次,不知是
谁,在半夜里把大粪倒在他的办公桌上,以泄私愤。这件事几乎
震动了全校,可是他毫不发怒(但他心望很难过)。他召开了一
次学生代表会议,对学生代表说:“有人把大便倒在我的桌上,这
无损F 我。k 午我来时工友们早就打扫清爽了。可是你们要知
道:人类原先并无法律的。法律是社会发展了的产物。以后社会
越发达法律的条文就越来越多。有人说我张绍忠(在教务处)规
定的纪律条文太多了。如果你们不去触犯它,这许多条文不是全
成空文了吗?这样岂不皆大欢喜。所以我今天把大家召来,不是
要追查那个做了错事的学生,而是再次重申,我是一定要严格执
行教务处规定的。”去参加的各系代表,原以为他在这一次会上一
定是大发言:霆,对那个倒粪的学生一定要开除了。其实不是如
此,他没有学那前任训导长, 一定要逼着校长开除那个在学生会
极报上点名讽刺他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张教务比有人给
他-- --个绰号,称他为“铁包公”。
张教务长还有一个特点,是偏爱成绩好的学生。他对成绩不
好的学生常叫去谈话,对优秀学生则笑容可掬,勉励再三。但也
确有不少学生是他在谈活中发现的,后来都成了栋梁之材。例如
有一年,他从学生成销单中发现有几个浙东来的扬州中学毕业
生,进浙大读电机而数理成绩特别好(如邹国兴、胡济民等
人), f是他就找他们谈话,鼓励他们转到物理系去更好发挥他
324 人物书’记
们的“原子能”。这些同学真的转到物理系去了,而且多议t [ . .•
年,如今都成了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在这些事情i二,大家都说:张教务长是“伯乐”。
张绍忠教务长,字荩谋,浙江嘉兴人,于1920 年考取庚子赔款的公费生。在哈佛大学研究院师从勃利奇受(P.W.Bridgman, 1946 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主攻高压物理。
论文为《高压下液体比电容》。1931 年,中国物理学会成立,先生当选为该会评议员(常务理事)。在1933 年第二次年会上先生宣读了上述论文。以后是蔡元培先生写信给他,要他回国后到浙江来为家乡教育服务。但到回返祖国时,浙江还没有设主物理系,所以又经中央大学理学院长胡刚复的介绍去厦门大学任新办的物理系主任。一年以后,浙大决定新设物理学系。当时文理学院院长邵裴子(后任校长)敦请张老师回浙大创办物理系并任主任(后兼文理学院副院长).因为张老师是浙省公费出国的,理应在归国后多为家乡工作,所以厦门大学也无泣挽留。老师以曾受蔡先生之约,所以欣然来浙大工作。
当时邵裴子校长对新办的物理系拨给经费不少。张老师就与
厦大同来的朱福炳老师(还有一位仪器修理员)设计购置了许多
图书仪器,举凡美国重点大学所开设的物理课程和需要的物理实
验仪器,凡乎全部都有了.两位教师平时一向注重基础教育和实
验操作培养,所以在这方面的设备很多.朱福如老师原是中央大
学工科毕业生,毕业后又在中大理学院物理系继续攻读物理。张
老师去厦门大学创办物理系,是胡刚复老师介绍朱老师去协助他
进行筹备工作的。以后他们二人,一直在一起工作,从未分开
过.二人都是十分负责的人,相互尊重,配合得非常默契。以后
又请了束星北、何增禄、郑衍芬等著名教授来浙大任教,还有吴
健雄为助教(后来获美国物理学博士,美国物理学会会长,诺贝
尔奖金获得者).浙大物理系人才辈出且誉满全国,他二人艰辛
创业,功绩卓著。
张老师是我求是校风的执总模范,也是守拮模范,这是有口
皆碑的。我们不少同学原以为他是- . -个封建式顽固守旧的人,岂
知他是J个主张民主、自由的开明人七。他主张· -·-个国家要有民
主但也要有法制。他主张人民要有自由,但不可放任。他在杭州
时,当时政府提倡的站西斯教育,他非常反感。所以在郭任远来
浙大但任校长并推行希特勒式管理方能肘,张先生很看不惯。他
是全校最早向郭提出辞职的(但是他没有立刻离校,而是在暑假
时就通知郭任远,要他尽快聘请教师,以免影响暑假后的开学工
作).张老师为反对在浙大实现站西斯教育而开了一个头,以后
又有不少教授也随之提出辞职了,如束星北去暨南大学,何增禄
去山东大学,郑衍芬去大同大学,吴健雄去中央研究院。其中农
学院人数最多,辞职者竟达68 人。后来全校掀起了“驱郭学
潮”,是全校师生对战西斯政治的总回答。
张老师离开浙大以后,与朱老师同去南开大学任教(张任系主任)。一年以后,四川大学校长任鸿隽先生想邀请他去川大主持物理学系,而这时候又正好是驱郭学潮结束,地理气象学博士竺可桢教授来浙大出任校长.空校长素闻张师盛名,礼聘任物理系主任,后任浙大教务长重任,且促其在暑期开始立刻来浙大接事。张老师与浙大已有深厚的感情,且素有报效浙江之志,所以欣然应命,再与朱老师同回浙大工作。
战抗开始,学校频频西迁,张教务长困负全校教务之责,所以他在迁校时,都是身先众彦,参加第一批先遣队伍打头阵(而他的家庭都是随着别人跟在后批搬去的),待大本营抵达肘,已经一切就缔了。他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业,总是一到目的地,赶快安排教室和实验地方,抓紧时间上课。对教学需要,不准有半点马虎。…般学校在迁校时多少会影响质量,但是浙大决不允许,且浙大搬迁次数为全国大学之冠,而学生成绩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更加提高了。特别是到f 遵义以后,更是人才辈出。许多济世人才,都是在这时期培养出来的。浙大誉为“东方剑桥”,战后还受英国牛津、剑桥等著名大学的承认,并规定浙大优秀毕业生可以免试直升他们的研究院为研究生。这也证明了当时教学成绩。当然对学校成绩的提高,不是一人之功,但是对负责教务的张先生来说也是功不可灭的。
他在抗战八年中,东西奔走,日夜辛劳,最后病逝在教务长任内。他的‘ 」生为教育而献身,且几乎全献给浙大,他的业绩是不朽的。他对浙大之功,对全国教育之功和对人类之功,是我们都知道的。诗多毕业同学,都能体会到张教务长对自己的影响。
他是一个可敬的人,他对人们是正直的爱,总是一丝不苟地严格要求。他为多难的祖国日夜担扰,希望后辈子弟成龙心切.教务处一位职员(沈春耕先生)对我们说:“他表面很凶,心回善良.有时候他做恶人,却要我们背后去做好人.例如学生报到,迟了一天不行(搜规定已属放弃),而他要我们仍给他们注册,他只当不知道。可见他的内心了。”他是一个好老师,可惜死得太早了。如呆他今天还活着, 一定十分欣慰。因为他当年辛勤教育出来的学生,如今都在祖国重要岗位了显示了他们的力量。当年困
难深重的国家,如今已经强大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了。张老师的业绩是永垂不朽的。
(本文作: !f: !二iii 浙大校友会副会长,浙大中文系1945 届毕业生)
《忆张绍忠教务长》有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