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蔡堡先生
蔡壬侯
蔡堡先生是我的父亲。他出生于1897 年, 1986 年病逝于杭州, 享年90岁。
先生于1904 年(七岁)进浙江余杭高桥乡(他故乡)的一所私塾读书,后转到余杭县立小学; 1914 年考取杭州府中学,与著名诗人海宁徐志摩是同学。1918 年中学毕业,考取北
京大学。这时北大校长为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蔡元培。1919 年5月4 日,他以满腔热情参加了伟大的“五·四”运动,与同学们一起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游行示威,到总统府请愿,遭到军阀政府的镇压,但没有屈服,终于迫使当时的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并把卖国官僚陆宗舆、章宗祥、曹汝霖等三人免职。他当时写了一首七律:《五四即事》:
队游行意气豪,呜攻主志为陆、幸、曹。
景山鼓角卢飞跃,温海楼台彰动摇。
卅个男儿同下狱,九成风雨起哀号。
一从此日高呼后,五四年年不寂寥。
可见当时他的气慨,并预见五四运动,将永记史册。
他在北大读书六年,头两年是预科,后四年为本科。他本想读生物学的、但北大当时无生物系,只有地质系中有古生物学课程,所以他就选了地质系攻读,因此得到李四光先生的指导,并与我国知名的古生物学者杨钟健为同学。先生还在北大本科读书时,他的中学同学徐志摩却忽然从英国回来,就聘北大文科为教授了。原来徐也进了北大,但他读了顶科二年毕业后,就立刻转到英国剑桥大学本科三年级,第二年就毕业了。徐是走了“捷径”;但据我父亲说,他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故不为圈套所限。
蔡堡先生在北大理科学习六年,勤奋努力,成绩优异,深得蔡元培先生的称许,以清华半公费资助赴美深造。这年是192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因此在国外学马的费用较高。先生在美进了耶鲁大学,后又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生物学三年,获硕士学位。在学习期间,刻苦钻研“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对“迸化论”也有所创见。中译“横化” 一辞,是他首先提出。严复译为“天演”,太深奥不易懂;译为“进化”,而事实上还有退化的旗变,故“演化”较为合乎生物发展的实际。
先生在美最后一年,曾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过。当时该馆的馆长为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奥斯朋( Osborn)教投,他见到蔡堡工作成绩优异,为该馆整理了不少动物骨锵标本,深为赞赏,曾再三邀请他留在该馆工作;但他以祖国需要科学为重,婉言谢绝奥斯朋的好意,决心回国。
1926 年秋,他回到上海,任教复旦大学,讲授生物学,与蔡翘、李汝洪共事。次年( 1927 年),在南京中央大学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动物学讲座及教授之职;后又兼任中央大学的理学院院长、生物系主任及民预科主任等职。在这期间,他创办了中大的《理科学报》(英文版),使中大的教师可以在本校的学报上发表论文,不必把论文送到国外去,如秦仁昌、张肇差事、耿以礼的论文、最早都在此发表。他们后来都是我国知名的植物分类学家。蔡堡自己的论文,也都在此发表。他当时设计的关F 青蛙卵细胞的嫁接,发育起来成为两头八足小青蛙的几篇论文引起科学界的极大的兴趣。这时他在复旦大学时的学生童第周夫妇,也应蔡堡之邀到中大来跟他做科研及教学的助教。童第周后到比利时深造,成为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
此外,他为中大生物系制作了数以千、百计的动物标本和组织的切片。“切片学”或“组织学及切片学”这个课程,国内也是他首先创立并讲授的。他讲课时,从不用讲稿,仅有半页纸的提
纲,甚至提纲也不用,仅带几支粉笔,边讲边板书,生动易懂,且段落分明,前后密切联系。学生们非常欢迎,并极钦佩他的记忆力。他还讲授了“比较解剖学”、“细胞及胚胎学”、“脊椎动物学”、“普通生物学’诸课程。
1933 年夏,蔡堡在南京中央大学任满六年教授反动物学讲座,按当时规定,可出国访问,于是再度赴美,到耶鲁大学任名誉研究员,专攻细菌学。这时,他改进了自鸡体取血以培养细菌的方怯。过去,要向鸡体取血时都把鸡杀死,一只鸡只能取一次血,非常浪费。蔡堡想到他日回到祖国,也这么浪费做试验,是不可取的,与我国的国情是不适合的。因此他冥思苦想,几经实践,终于创造出自鸡翅动脉取血的方站。一只鸡只要待它恢复体力之后,可以不断地多次取血。这深得当时实验室的许多外国科家家的赞赏。1936 年.他把这一方法发表于当时《浙大学报》(英文版)七.
1933 年他第二次赴美,工作了一年多时间,于1934 年秋天返国,这时浙大的校长郭任远,再三邀请他到浙大任教并兼任生物系主任。1936 年,竺可桢出任浙大校长,蔡堡仍继续任生物系主任。他和生物系几位教授如贝时璋、许骥、范肖岩、谈家桢等,同心协力把浙大生物系办成全国著名的系科之一,得到国内外的关注。1937 年初,浙江省设立蚕桑研究所,蔡堡受到当时浙江省主席朱家骅的重视,被聘为所长,但仍旧兼任浙大生物系教授及主任。
1937 年夏,抗日战争爆发,他先将浙江蚕桑研究所迁到金华,后奉命解散。他办了结束手续后,携眷奔赴江西泰和,与浙江大学会合。他仍主持生物系。浙大在江西利用祠堂为校舍,条件十分简陋。教授们住得更破旧,泥地板床,纸窗土灶,但大家都很乐观,精神饱满,坚持抗战必胜的信念,认真地上课讲学。
由于教授们以身作则,也使当时的浙大学生养成不计较环境条件、为国家刻苦读书的学风。
1938 年夏,因日军骚扰江西,浙大自江西泰和,沿水陆二路迁往广西宜山。1939 年冬再迁贵州。这时,蔡堡接受“中英庚款董事会”的建议,在遵义筹建“中国蚕桑研究所”。他对遵义这个地方,非常喜欢。他说遵义城历史悠久,人民诚朴.农业有江南之胜,地形则四周群山,峰峦起伏,敌机不敢飞来,因此决定在遵义设所。当时浙大鼠陆续迁来,但是否就立足遵义,尚犹豫不定。竺可桢与蔡堡交谈时征求意见,蔡即把中国蚕桑研究所定点在遵义的理由向竺陈述,并建议浙大亦可在遵义重建.这时,蔡堡把全部精力投入于创办中国蚕桑研究所,对浙大生物系,却因竺可桢的坚留,仍为兼职教授。
中英庚款董事会,是重庆国民政府一个特殊的机构。董事长由当时教育部长朱家骅兼任。这个机构的设立,是满清政府付出“庚子赔款”后来美、英等国退回这笔赔款的一部分给中国政府,用于办文化教育事业。但又怕中国政府贪污这笔钱,于是规定专设中英或中美庚款董事会负责管理,由中英或中美各派高级官员任正副董事长,以监督这笔钱的使用。中英庚款董事会当时创办了两个研究所:一个是“中国地理研究所”,设于重庆北碚;一个即为“中国蚕桑研究所”,设于遵义。
中国蚕桑研究所的筹办处,设于遵义新城丁字口环球饭店旁,租用了一座县有三进小楼的竹木结构旧屋.作者随浙大迁到遵义时,曾在这里住过几天,见到所里聘请的第7位职员魏放
为。魏为遵义人,年倪二十余岁,办事干练,心地忠厚。这可窥见蔡堡先生用人的态度,他常说用人必须才德兼顾。
先生在遵义跑了多处地方,最后决定将中国蚕桑研究所建立在百艺厂Ill址。因经费不多,他尽量压缩基建经费,把大多数款项都用于购置图书、仪器及多种设备。据作者回忆,中国蚕桑研究所的房子虽然简易,但很实用,包括两座工作、实验室。每座十大间,为中式平房;一座所长及行政人员办公室兼图书室,是中式二楼,楼上下各三间,一座大养蚕室及一座小养蚕室;一座研究人员的宿舍,亦约计十大间,另外还有厨房、饭堂、厕所及一大问荫棚(专供栽桑组施行嫁接、插条等试验之用)。在当时看起来,条件还很不错,有点田园风味,且很实用。先生聘请件骥及顾青虹教授为该所研究员,其他还有蒋天鹤、吴长春等,作
者当时亦列身其间.研究所的行政人员仅四人,包括会计、出纳、事务、图书各一人, 工作放率很高.由于科研队伍力量强,人数多,因此研究工作进展顺利0 1944 年春,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博士代表中英庚款董事会来所视察时,曾加以赞许。蚕桑研究所分养蚕、栽桑、化学分析、细菌等四个研究室,还数次招收初高中毕业生为所的练习生,通过上课及实习后,成为所中协助科研工作的助手(现在遵义教育局的高守仁同志就是其中之一员)。另外还雇请了十数名熟练的农工,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为在研究所周围的数十亩桑园里栽培桑树.每年春季.养蚕的旺季到来,研究所人员不分昼夜,轮班饲蚕,采茧.蔡堡先生常于半夜察看养番室。以后,研究人员进行分析各种数据,并分析茧丝的质量,判断蚕种的优劣。这些研究成果包括蔡堡的著作,刊登于中国蚕桑研究所的《汇报》论文集内.《汇报》共约出过四期,受到当时科技界的重视。
蔡堡对遵义,有很深的感情. 1941 年,他曾在蚕桑研究所写过七律一首:
新居寂静事无哗,半作农家半作衔。
听鼓非同常吏有,弹冠不放旦人夺.
闺中历历桑成树,挨上圆圆茧作花。
漫道江南多宜此,今年丝出己如麻。
他认为养蚕绿丝,并非江南才有,遵义同样可养,且产丝、茧也极丰。又在经过遵义市郊洗马滩长奶夫人坟这个古迹时,他又诵一绝云:
处阳楼对观音阁,二水中分长奶坟。
不断清流入沈马,滩前仍作旧波纹。
对遵义古时长奶这位纯朴的母亲,写出了无限的怀念。
1945 年8 月10 日夜,遵义听到抗战胜利的消息,全城官民,不分老少尊卑,都纷纷跨出家门,涌到大街上狂欢游行。蔡堡先生为抒发他此时心头的喜悦和感动之惰,写出了杰作一一七律《胜利》。
八年抗战一朝成,巨跃狂欢不夜城!
爆竹响卢彻云上,通街燎火候夭明。
忽然铜鼓金锣出,到处千门万户迎。
心碎欲抓抓不着,呼童且把涌来斟。
把那天晚上,遵义人民欢呼抗战胜利的情景和诗人欢欣激动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每次读到父亲的这首诗,遵义的那个狂欢之夜就鲜明地映在我的眼前。那天晚上,我随着人潮,从新城跑到老城,每一张面孔,第一颗心似乎不分你我,都溶化在一起了。
1946 年春,中国蚕桑研究所迁到浙江杭州,所址设在华家池。1949 年初,国民党政府溃逃台湾,当时中英庚款董事会董事长朱家骅曾致电蔡堡,命令他把研究所迁往台湾;但蔡堡先生已决定把研究所留在杭州,迎接解放的到来。浙大史地系主任张其昀离杭赴台前,也曾来刀茅巷蔡堡的寓处,敦促蔡堡赴台,蔡坚决不从而委婉拒绝。
1949 年5 月,杭州解放,蔡堡将中国蚕桑研究所,完整地交给浙江省人民政府。他调任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兼生物学及胚胎学教研室的主任。后来医学院离浙大而独立,成为浙江医学
院,后又改名为浙江医科大学,先生均在此任教。1958 年先生任全国政协委员; 1980 年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直至1986 年逝世。
先生为人,平易温和。在他的眼睛里,人无贵贱等级之分,都是平等地接待。他极厌恶浮夸虚饰、言而无信以及以权谋私等行为。他直言不讳,因此得罪了一些人,但却受到更多的人尊敬。他是中国动物学会发起人之一,浙江省动物学会名誉理事长。
他最后的重要著作为《东方蝾螈胚胎发育图谱》, 1978 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被学术界认为填补了中国动物胚胎学方面的一项空白。1978 年1 月12 日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曾对蔡堡先生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作过报导。
(本文作者:杭州大学教授,浙大园艺系1941 年毕业生)
《回忆蔡堡先生》有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