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逵教授
葛起新
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一级教授陈鸿逵先生, :f 1940一1946,在浙江大学因抗日战争西迁遵义、湄潭期间,担任植物病虫害系主任。他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专业人才,在科研方面,注意紧密联系遵、据及贵州省实际,针对当地特产白木耳菌以及当时存在的农作物病害问题,组织植病组师生从多方面开展科研训查或重点研究,竭尽全力。不仅对遵、源,也为我国今后开展这方面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作出了有价值的贡献。
陈鸿途先生是广东新会人,生于1900 年, 1907-1921 年先后在上海养正学塾、美华书馆及青年会中学读书。1921-1924年在南京金陵大学附中读书,在他的青少年时代就耳闻目睹了风雨飘摇中的!日中国,看到工农业生产的一副落后景象,除了工业外,几乎没有象样的工业,不少地方经常遭水旱等灾害。因此在他幼,j、心灵中很早就萌发了“科学救国”,立志“振兴中华”,“要把贫穷落后的祖国变为富强”,决心从事科学,这是他今后几十年的坚强信念。1924-1926 年他在金陵大学农科毕业,获学士学位; 1926-1931 年先后任该校助教、讲师,担任“植物病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并研究高梁炭瘟病,在《中华农学会报》及《中华农学会丛刊》上发表论文二篇,是我国高梁炭瘟病方面最详尽的最早记录,同时,还与金大的波德(R.H.Porter)、俞大统共同对小麦轩黑粉病、大麦坚黑穗病、裸燕麦坚黑穗病、大麦条纹病及粟黑穗病的种子消毒和品种抗病性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 Jfi 络续在国内外重要的农业或植物病理学专业学术期
刊、杂,i怎上!龙表论文1 - :丑六篇,在当时国内植病界享有盛誉。
1931 年陈鸿邃获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资助出国深造,在美国爱欧瓦农工学院(现为爱欧瓦州立巨大学研究生院)留学, 1934 年学成获博士学位。1935 年初回国,接受浙江大学之聘,任农业植物系植物病理组副教授( 1936 年农业植物系植病组与农业动物系昆虫组合并成立为病虫害系,后又改称为植物病虫害系)。
陈先生不仅有扎实的理化基础,而且擅长亲自动手制作植病研究
或实验用小组仪器,这在我国植病界中是很少有的。在当时植病
组设备简陋、经费缺少情况下,他就自行设计制造了一批灌注易
挥发有机溶剂的封闭式薄铜片膨胀碟组成的温度调节器,装配了
一组价廉实用的定温箱,并发表一文于浙江大学《农学季刊》
上,引起国内植病界同行的浓厚兴趣。这可为学校节省一笔订购
进口仪器的资金,且成本仅几分之一.陈先生也是我国早期植物
检疫事业奠基开拓者之一,当时兼任上海商品检验局植病检验方
面的技术指导工作,经常来往于护杭道上,为我国刚萌芽的植检
事业辛勤奔波,作出贡献。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原植物病虫害系主任周明样教授因接受广西之聘离开浙大,陈先生在此危难时刻接受竺可桢校长之聘,接任植物病虫害系主任,毅然随校西迁,辗转于浙江建德、江西泰和、广西宜山,最后于1940 年初到达贵州遵义。是年5月下旬又率领全系师生随农学院各系迁至湄潭,随后理学院各系及师范学院理科也络续迂设湄潭.在遵义和湄潭,他和以前学校迁移至泰和、宜山一样,亲自率带全组师生协力对当地各种作物
上的病害进行基本调查和标本采集,将他自己从美国带回和订购的新书和专业期刊供学生们阅读,解决了当时新的图书资料不足的困难,在泰和、宜山的庙宇、祠堂、草屋内,在遵义租用的简陋的民房内或在湄潭的文庙和新建的竹木结构的楼房内,开出了“植物病理学”、“真菌学”、“植病防治法”和“高级植病’等课程,并始终坚持按时举行“植病讨论”,为培养人才、教育学生竭尽全
力。陈先生一向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重视在给学生讲理论课
的同时,及时开出实验课,指导学生们就指潭各种农作物病害问
题,特用ft:物、竹类、茶等病害种类进行基本调查及鉴定,并就
马铃薯早疫病、玉米小斑病、大豆霜霉病、油菜霜霉病及马铃薯
贮藏期细菌病等的病原生物学或寄主抗病性,以及植物性中药材
对植物病原真菌抑制作用等多方面展开毕业论文研究;他还和他
的第一个学生,当时植病组的讲师杨新美先生一起,就遵据特产
白木耳开展了产地调查总结及人工培育研究,这是我国最早采用
子实体悬挂皿盖内侧,以担子包子自然弹射散落分离培养技术所获
的臼木耳商种进行段木接种成功的一项试验研究。此外,他还接
受当时农业部拨给的一笔除虫菊根病研究经费,从事这方面的探
索研究.当时湄潭缺电,原有定温箱等电器设备无法利用,陈先
生就采用当地丰富的木炭资源,反复试验设计制造“炭热力培育
箱”,试用炭屑粉:淀粉:粘土:水( 100 : I 05 : 12 :“)的优
化组合,调成厚糊状,在木模内压制成厚:宽:长为2 寸: 3 寸
: 12 寸的快方块形炭条,晒乾后,再用水将粘士:炭灰( 1 :
1 )调成的浆液涂抹炭条表面,并设计了特制的搁置炭条用的炭
槽“炉子”置培育箱内。徐过的炭条燃烧时可保证培育箱内热力均
匀,逐步散发小量,增加安全、持久性。每根炭条(820 克左
右)可连续燃烧24-48 小时,比当时室温( 10℃左右)高出10
-20℃,达到了培育白木耳菌种及其他病菌培养的适宜要求,从
而保证了这些试验研究项目的顺利进行,并先后发表了《炭热力
培育箱》及《白木耳之人工栽培试验》二篇具有很好学术价值和
实用意义的论文.在湄潭,他还和蔡邦华先生共同发起由浙大病
虫害学会创办《病虫知识》刊物。竺可桢校长为刊物题字,蔡邦
华,陈鸿边为顾问,主编陈家祥,副主编扬新美。从1941 年起
连续出刊6 期,稿源多来自系内教师的试验研究结果及学生的毕
业论文,同时吸收了当时国内大后方同行专家来稿。论文都具有
一定科学水平且与生产紧密联系,为当时国内病虫界所瞩目。
陈鸿逵先生到浙大后,他培养的第一代学生除杨新美(现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应用真菌研究所所民)外,还有康迪(原名金光祖)、陈其暴、|、慕华等。他在广西宜山 、贵州遵义、湄潭培养的毕业生中有相望年、王佳茂、蔡淑莲、尹莘耘、葛起新、梁鄂、袁嗣令、刘锡验、王就光、张大铺、蔡润生和陈吉禄等,日后他们中不少人成为植物病界(及微生物界、真菌方面)的主要骨干,在祖国的海峡两岸,在农林事业、高等农业院校、科学研究机构、生产指挥部门或出版界担任教授、研究员、农业、行政负责人、1:IJ物总编辑等字勤努力,各自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当抗日战争胜利,日寇投降后,翌年暮春学校迂返杭州.劫后的浙大农学院校址一片荒凉,华家地野草没腔。陈鸿逵先生克服种种困难,逐步重建起植物病虫害系,在解放前国民党统治区经济崩溃、物价飞涨的沉重压力下,苦苦支撑着这个系,保护了仪器、图书、设备,直至迎来杭州解放。
解放后、他继续领导植物病虫害系, 1952 年院系调整后,浙大农学院独立成为浙江农学院,后又改名为浙江农业大学,他都担任植物保护系的主任直至1980 年,并曾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民期来领导系的教学、科研,关心学校的师资培养及研究生培养王作。1963 年他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规划会议,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1978 年又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在科学研究七,他先后在麻类病害、袖菜、水稻病毒病及抗血清制备、昆虫及蜗类寄生真菌和镰刀菌分类研究方面作了重要贡献,前后培养了十一名研究生,现虱已89 岁高龄,仍关心顾问植病研究生的培养,并专致于《浙江省镰刀菌志》的编写工作。
陈鸿逵先生现仍担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顾问及华东区植物病理学会分会名誉理事长、浙江省昆虫植病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特邀学术委员、中国真菌学会理事、《真菌学报》编委。
他曾被选为浙江省第4 、二、三、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民盟副主委, 1979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1990 年陈鸿逵先生将届90 周岁诞辰,我们祝愿这位尊敬的老师健康长寿。
(本文作者简介见前)
《陈鸿逵教授》有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