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分部在湄潭
唐广莉
1940 年2 月,浙大由广西再迂贵州遵义上课。
由于遵义城区房舍不敷应用,又因陆军大学,步兵学校,军
官外语班等单位迂驻城中,实难容纳整个浙大。同年夏,学校决
定将农学院、理学院及师范学院理科迁往湄潭。新生则在湄潭县
城约15 公里的永兴场上课。从遵义到湘潭和永兴场有公路可通
汽车,交通尚称方便。
从此以后,浙大定居遵义、福潭、永兴,直到抗日战争胜
利。校本部、文学院、工学院及师范学院文科各系在遵义,农学
院、理学院和师范学院理科各系在湄潭, 一年级在永兴场,浙东
还设有龙泉分校。
、湄潭风情与浙大生活
湄潭在贵州省北部,属遵义专区,县境景物清幽,山川形
胜。县城在据江平原之南,依山傍水。暮春三月,山原绿翠,杂
花生树,群鸟争鸣,原野黄花,蜂蝶竞舞,江浦水车,缓歌f曼
舞,辘辘幽鸣,有如笙笛。
湘潭气候和暖,冬温夏凉。居民数千,勤俭耐劳,崇尚朴
实,浙大师生员工与之相处七年,互通往来,极为融洽。
湄潭是“世外桃源”。虽在战时,无空袭警报之忱。但因地处
偏僻,也无文化娱乐设施。自浙大迁来以后,每逢节假或学生毕
业,常有文艺节目上演。当时盛行京剧,国乐社(京剧)常在大
礼堂(起初在梵天宫)演出精彩的折子戏;如《捉放曹》、《女起
解》、《三堂会审》、《梅龙镇》、《宝莲灯》、《探母回令》等。一时
锣鼓喧天,丝竹清脆。演员唱、傲、念、舞、打,风格高雅。全
城男女老少、千家空巷,争相欣赏。个个喜形于色,识者心旷神
怡。如此一来,小城的文化生活就活跃起来。
此外,初来一、二年中,还上演过大型话剧,如《夜光
杯》、《日出:久《雷雨》、《野玫瑰》等。演员的艺术功力,达到炉
火纯青的艺境,征服校内外所有观众。至于音乐晚会,几乎每月
都有几次,蚀唱、合唱及朗诵均甚精彩。
湄潭物产丰饶,愚人口陡增两倍,粮油副食取用不喝。平日
市上有蔬菜、鱼肉供应充裕。三千多人口的菜蔬副食不虞缺乏。
每逢三、六、九日为赶集之期。远近商贩云集城中十字街
头。城乡人民都来交易。熙熙攘攘,热闹非常。有的甚至从湖南
肩挑车拉来布匹和柏油,也有平时很难见到的苗胞出售一些山
货。我们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点灯用的相汹和板栗、核桃、柿子、
金盖梨、弥猴挑、白果之类,因为它们价廉物美,不化多少钱可
以买一堆回来分享。
茶楼酒馆及日杂小店均罗列在城中十字街口一带。酒馆生意
甚好,四乡人民来县城办事多半在这几家餐馆用饭;浙大师生也
间或来此饮宴会餐。随学校内迁、原为外国教授备腾的陈厨师
(大家戏称他为“马利亚”),在北门外宿舍旁开设了“上海饭店”。
离职校工阿昆等也开起了几家馄饨包子店。他们的生意都很不
错。
浙大学生大多来自江浙及长江中下游各省,家乡沦陷,经济
来源中断,生活比较清苦。但湄潭农副产品富饶,物价相对平
稳,生活费用低廉。学校每月发放战区学生贷金,勉够伙食及洗
理之用。按时还发放灯油灯芯。我们虽无接济,仍能维持膏火。
笔者在1942 年6 月,最后一次领贷金18 元,交膳费约14 元
多,尚有余款。每餐大米饭任你吃饱,中晚餐四菜一汤(六人共
用)。这一段时间,学生生活费用并不太紧张。但自1942 年F半
年以后,拉币贬值太快,通货膨胀恶化,师生生活水平日益下
降,只有勒紧腰带,但仍坚持教学和学习。
男学生虽不是个个器字轩昂,但也仪表端庄,有俊逸之气。
一般是夏天白布衬衫,蓝色西裤;冬天棉袍一袭,国巾一条。因
常有田间实习,常穿草鞋(冬季蒲鞋).四化(化工、化学、农
化、理化)学生,披挂较次,色调不一。如从实验室出来,还带
一股恶臭。当地人民对此并不歧视,对大学生卜分尊重和爱护。
女学生数不及百,她们学习用功,服饰朴素,四季蓝布旗
袍,或工装打扮,青鞋白袜,衣衫整洁.这种装束典雅大方,在
湄潭显得颇为时髦。当地青年妇女仿而效之,也逐渐摩登起来.
多数学生爱坐茶馆。课余闲暇,三二成群栩茶一壶,环桌而
坐,打开作业,演算习题,茶客之意不在茶,在乎完成作业也。
茶客对话中信息特灵,国事、校事、地方新闻,无所不谈,常常
尽兴而散。
二、浙大在湄潭的建设
(一)创办浙大附中
浙大初到湄潭就创办附中。附中与湄潭中学合并,将原泊中
校舍翻修扩建,延聘师资,增添教学设施及图书仪器,为时仅四
月。当年夏季招生,秋后按时开学。
附中原名实验中学,校内分酒中班和实验斑。据中学生经过
考试编定班级;实验班新招学生多来自贵阳、遵义及浙大教职员
工子弟。第一届招高、初中各一班,择优录取,基础扎实。有大
学讲师、助教及来自安徽、江苏浙江各地驰名中学的教师任教,
教学质量优良。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就全部考上了大学,名列统考
前茅。这在当时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值得称颂。校长就是师院
教授,老教育家胡家健(建人)先生。
(二)兴建学生宿舍和大食堂
1941 年初,学校在县城北门外据江右岸的田地上,新建大
食堂(兼作礼堂) 一幢、二层楼学生宿舍四幢,同时在城内文庙
北侧新建ea尺型二层房屋一幢, 作女生宿舍。延聘湘籍建筑工程
师曾子泉(中大建筑系教师)设计施i丁,总务处基建课则纠工备
料。不到- 斗年,六幢房屋全部竣工。问时又在食堂旁新建大操
场:操场上有篮球场四、排球场二、足球场一及跳高、跳远、跑
道等设施0 1942 年春,全校在此曾开运动大会。
食堂(兼礼堂) 十分宽敞,有舞台,可供大型演出及举办学
术讲座。1§. 食堂内有桌无凳, 男女生都站着吃饭。有学术报告
时,如黄炎培先生介绍抗战形势;或观看戏剧演出时,大家就拿
了凳子去。宿舍内新制黑油漆双层木床、自习书桌、凳子等。竣
工不久,学生均迁入新居。
(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农场的兴建
学校在兴建食堂宿舍的同时,又在据江沿岸及遵据公路两侧
大兴土木,建立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农场及农学院各系实
验室,并将梵天宫修建为化学实验室。
物理实验室临近湄江西岸的双修寺,正对县城。两层木架砖
瓦结构,内部隔墙仍是臼灰嵌竹条的薄壁,总面积约1000 平方
米。该处于1942 年内竣工。
生物实验室建立在距据江南岸约一华里的遭据公路边,足够
生物系实验室和研究所的教学、实习之用。
理学院办公室在文庙。
农场是租赁贺家祠堂和农民的200 亩土地建成。分布在生物
实验室对面的大片农田及山坡上。有水田、旱地及小山丘,分
作:稻作、麦作、棉作、蔬菜、果树、花卉、庭园、桑园、样园
及其他田间试验的场地。
贺家祠堂约有房屋t. 多间,分作农艺、园艺、蚕桑各系办公
室。植物病虫害系新建大楼一座,农化系在禹王宫,均在农场范
围之内。农院院部和教室及农业经济的系办和实验室在城内文庙
和财神庙。各系图书仪器、农具及器材均开箱分置各该系的房舍
中。蚕桑系还与中央研究院蚕桑研究所(在遵义近郊)合作,共
设专门实验场所。
春夏秋二三季,田间技术实习卜分热闹。男女学生赤脚下地,
忙碌于水田早地之间,顿使田野生色。
全部教室设在文庙东西两庇,本科各系学生都在这里上课。
浙大来揭潭不到两年,修聋祠庙,新建场馆,整修道路一系列的
修缮和基本建设,已粗具规模。据江两岸,校舍星罗棋布, ’ 租借
民房达300 余间,湄潭就真正成为大学之城。
(四)怀念胡刚复、胡家健两先生
浙大初迂湄潭开创基业,建筑校舍,设立研究所,工作繁
重,条理井然,一点不显得忙乱。各级员工埋头苦干,任劳任
怨,鼠夜不懈,成绩斐然。这些卓越的成就,既是校长空空公选贤
任能有方,也是和两位胡先生的卓越领导与辛勤擎划分不开的。
胡刚复先生是竺校长在东南大学的同事挚友.当时任理学院
长,与空公患难与共,风雨同舟。连年播迁已尽心竭力,又负责
湄潭建校工作,深受空公推重。胡先生以知命之年,精力充沛,
干劲十足。领导湄潭分部建设,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或谓先生
大权在握,近于独断专行。但先生坚持原则,秉公处事,刚直不
阿,光明磊落,实在无可非议。先生作风朴实,待人和蔼,友生
袍泽,受业ti主晚,均乐与之交。其吃苦耐劳精神,尤为珍贵。回
忆浙大初抵遵义,化学系主任周厚复有倦勤赴川大任教之意,己
去合川,胡先生亲自乘卡车赶赴合川挽留。其忠诚教育事业,由
此可见.先生健谈,无论工作学习,话匣既开滔滔不绝,使事忙
者难于摆脱,但大家也多得教益。
胡家健先生是师院教授,曾任总务长兼附中校长。精明强
干,办事认真。创办附中,时间不到四月,修建校舍,购置设
备,新办商
受到校长丝公嘉许@主持分部建设首先将文庙、梵天宫、财神庙
等处大型建筑的正厅、两庙、厢房及战台等房屋百多间修缮一
新,再添制桌椅床凳,锅灶炊具,雇用工人,开办伙食等。杂务
纷笨,但有条不紊,使到校师生,对住所吃食均表满意。湄潭总-
务工作在家健先生主持下,从未闻总务人员有假公济私‘中饱私
囊的情形.家健先生· 1949 年去香港办中文大学,培植大批学生
留学成材,载誉海外。1988 年退休,现随子女移居加拿大,年
已86 岁高龄,仍十分康健,曾在港与浙大学生晤谈,其眷恋遵
义、湄潭之情、溢于言表。
一教学概况
理农两学院的教务工作,由遵义教务处领导。学校每年订有
《浙大年历》,自秋季始止至次年暑假,举凡开学注册、土课、月
考、期中考、大考、春假、节假、寒假、暑假开始均订有起迄日
期统一执行。
学校举行各种考试时,规则很严,试题很难,学生不下苦
工,不易及格。当时浙犬实行学分制:每学期修20-25 学分。
四年共修140-150 学分。每期超过5 学分不及格者降级,超过
10 学分不及格者退学。绝无人情可讲。故每期总有降、退学生
数十人。
教务处对各学系课程所用教材、讲义都有规定,开学前在注
册课公告栏中公布。在宜山时,外文本教科书(由香港进口)由
学校在注册时发给。无言去发给规定教科书时,对讲授内容及要求
也有明文规寇。理工农多采用原版大学用教科书。规定授课过程
中应将该学科新的成就(即国内外书刊杂志上发表的新成果)引
人教材。这既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同时也使师生能跟上世界形
势。
此外,三、四年级还设有:读书报告、学科进步等课程..;, 例
如化学系就开有“化学进展”一课。这课程给2 学分,由教授、讲
师、助教、学生(应届毕业的)轮流担任主讲。因此,师生都很
用功,其所学专业能跟上世界潮流,与时俱选。高年级学生通过
这种训练,对独立设计研究课题和毕业论文,都创造了良好的条
件,也对学生毕业后的独立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浙大的校圳是“求是”。来源于本校前身“求是书院”的命名,
含有实事求是,寻求真理,崇尚正义之意.” 校长空公释之为♂所
谓求是,不限于埋头读书,或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的路径在《中
庸》中说得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
之’.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慎思熟虑、独具只眼来研辨是
非得失。”其后,文学院长张其向又加阐明谓:“求是是博学明辨,
实事求是.此乃儒学的真精神,亦为现代科学的精神与方法。我
们对学术研究应该求真是真非,对国事与世局应该求公是公非。
故“求是’二字不但是浙大的校训二也应该是全国各大学的共同校
训。美国哈佛大学校训是“求真”。求是包含求真在内。求真、求
善、求美三者不能分离,总称之为求是.”
(本文作者:中国石化公司洛阳石化工程公司高级工程师,浙大40 年代毕业生)
《浙大分部在湄潭》有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