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步青教授对我国数学事业的贡献

苏步青教授对我国数学事业的贡献(节录)
张素诚 白正国 谷超豪 胡和生
今天,我们的老师一一苏步青教授从日本学成归国,从事数
学教育己整整五十一周年了。
老师1902 年生于浙江平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 1919 年中学
毕业后赴日求学, 1927 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国立大学数学系,并
进入该校研究院, 1931 年1 月在该校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3
月,他应陈建功老师之约,回国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任副教
授,次年任教’授和数学系主任0 1935 年参予发起成立中国数学
会,被推为《中国数学会学报》(旧刊)的主编。1937 年抗日战
争开始,他随浙江大学师生几经转折,迁至贵州湄潭, 1946 年
返回杭州. 1949 年杭州解放后,他担任浙江大学教务长,并曾
主持过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筹建工作0 1952 年全国院系调
整,他到上海复旦大学任教,兼任教务长。中国数学会成立后,
他担任副理事长。1955 年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6
年起任复旦大学副校长0 1978 年被任命为校长。1958 年他筹建
了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任所长0 1980 年创办《数学年刊》任
主编.解放后他还积极地参与了各项政治活动, 1959 年他光荣
地加入了中国共俨党.他历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三、
五届全国人民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上海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和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
20 世纪20 年代至30 年代,是我国开始大量学习和传播近
代科学的时期,也是我国开始研究当代数学的时期,老师本着振
兴中华的强烈愿望,决心要为我国的数学教育和研究艰苦奋斗。
早在1929 年在日本时他就和陈建功老师立下宏志,要为我国创
办一个具有现代水平的数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基地。当时他不顾日
本大学给他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工作,他宁愿选择待遇较
低的、尚属初创时期的浙江大学,作为教学和研究的基地来建
设,他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建设新办的数学系作出了惊人的努
力,由F 系里的老师不够,他曾经同时开设过4 门课程,为了培
养人才,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就已开始招收研究生。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浙大理学院迁贵州湄潭,生活极
为艰苦,但是浙大数学系的教学及科研仍得到不断发展,讨论班
有时只能在山洞里举行,他本人及学生们的科研论文仍然一篇篇
地继续在国外杂志上发表。
抗日战争胜利后,浙江大学的条件并未好转,教师生活仍然
极为艰苦,但在老师主持下的数学系,依然不断地出人才、出成
果,向着二二卡年前定下的目标前进。
解放后,老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也
经历了波折。十年内乱中,他受到了很大的迫害。在工厂中,他
不顾阻挠,结合生产需要,为工程技术人员讲授微分几何,并在
深入生产实际的基立I 上,在中国开辟了计算几何的新研究领域,
为造船工业作出了贡献。老师为振兴中华,为发展我国的数学教
育和研究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极为突出的。
老师一生坚持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统一,他对培养学生倾注了
无限的心血。五十年来,他一直坚持为大学生、研究生和青年教
师开课,举办讨论班,把他自己所了解的新内容传授给学生,形
成一种制度,总结出许多经验。他一贯鼓励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
朝着科学的新领域前进。他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关怀备至,努
力为学生创造条件,使他们在科学的征途上向新的水平前进。老
师对学生在政治上也是爱护备至,解放前,他不顾个人安危.主
持正义、营救、保护被反动政府迫害的学生。解放后,他经常以
亲身经历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关心学生们德智体全面成
长。
为了保证教学和研究的需要,老师对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数
学系的图书资料的建设也非常关怀,付出了不少的心血。
在苏老师和陈建功老师的悉心教育培养下,浙江大学数学系
自1932 年至1952 年院系调整时为止,共有毕业生106 人,其中
25 人担任了高等院校数学系正、副主任或有关研究单位的主要
负责人,有4 人于1981 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解放以
来,老师本人及他的学生们大量地培养出在教育、科研、生产各
条战线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才,就微分几何领域而言,已形成了
具有特色的→个学派。学术的传授和发展,象江水奔流,日夜不
息.他早年的愿望正逐步成为现实。他在我国数学教育上的业
绩,今后还将继续不断地显示出来。
(转载自《数学进展》第12 卷2 期)
(本文作者:张素诚,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白正国,杭州大学教授
谷超豪,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学部委员、教授
胡和生,复旦大学教授
四人均为浙大40 年代毕业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