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恩师孙席珍教授 李丹

忆恩师孙席珍教授

李丹

(一)

 

光绪三十二年农历六月初一(公历1906721日)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平水乡红墙下村的孙彭,字席珍,学名志新。

孙席珍教授(190672119841231),笔名有丁非、丁飞、明琪、司马珺、邹宏道等。大革命时期,他曾任北伐军总政治部秘书,《革命军日报》主编。1936年,任北方左联常委、书记。秋,根据中共北方局的指示,他上泰山一周,拉冯玉祥抗战。1938年他赴南昌,流动于江西省各地,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45年应联合国之聘,任联合国救济总署高级专门委员。新中国成立之后,主要在高校教书,历任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为外国文学研究领域著名专家。今浙大中文系会议室,墙上悬挂的八位先蓍名师,进门的第一位先师遗照,便是孙席珍。他不仅是著名教授、学者,更兼具革命家、诗人、小说家的多重身份。他在我国现代文坛上卓具声名,对我国新文学的发展起过相当大的作用。

 

(二)

 

孙席珍先生自小就开始漂泊四方。他在家中的排行是老七——上有四个哥哥,二个姐姐。他的父亲是儒商,开茶叶庄的,略知“子曰诗云”,却无意功名,亦不愿做“绍兴师爷”,其家境尚佳。

孙席珍先生幼年时,他在绍兴的家中遭受了一场大火,屋舍器具,全部被烧光。于是,全家只得迁往开设在上海的茶庄里度日。由是,6岁(1912年)的小孙席珍在上海入小学,取名志新。8岁(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航运受阻,外销停滞,他父亲的茶叶庄倒闭,从此家境日趋困难。在上海无法度日,于是全家又搬回绍兴。

敏而好学的少年孙席珍,在上海入学启蒙,回到家乡绍兴,几次跳级,才花了四年多时间,就出色地完成了当时七年制的小学学业。继而,他在绍兴上了一年初中。由于学费无着,少年孙席珍跟随已出嫁了的二姐,转学到安徽芜湖市。19217月,15岁的孙席珍,在芜湖市读完了旧制中学。孙席珍在芜湖萃文中学毕业后,他的父亲要他进银行去当练习生,孙席珍不愿干。已受到五四新思潮熏陶和影响的少年孙席珍,他独个儿跑到了北京,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学哲学。同时进入由绍兴人氏孙伏园(1894-1966)担任主编的《晨报》馆任校对,开始半工半读,艰苦地度过了四个年头。(孙席珍遗著,吕苹整理《悠悠往事·孙席珍自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212——213页) 

孙席珍先生自16岁(1922年)开始,白天在北京大学学习,先后进修、旁听经济、法律、历史、文学、地理等课程,逐渐对文学产生兴趣,开始学习写作。晚上,则在《晨报》报馆搞校对工作。由于搞校对,因此,鲁迅先生寄给《晨报》的稿件,他总要比一般读者先看到一两天甚或好几天。后来,他听鲁迅先生的讲课就多了:“我开始听鲁迅先生讲课,是1924年上半年的学期中间,是自由进去听的。像这样的听讲,当时叫做偷听,连旁听也算不上,因为旁听也要经过注册手续,且须得到任课教师的同意。我正式听他讲授,是从1924年秋季开始起到1925年暑假为止,整整一年,从未缺课。”(《悠悠往事》,第10页)

孙席珍在北大读书,第一外语是英语,第二外语是法语,第三外语是日语。他的日语极其纯正,熟练纯正得像郭沫若,像郁达夫,那是靠自学的。天份啊,聪明啊!

孙席珍先生的外国文学知识,他说是“得之于周作人的传授”。他说“如今回想起来,周作人学识相当渊博”。 (《悠悠往事·孙席珍自传》,第215页)

孙席珍在青年时代,就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1925年(19岁)春,他被选为北京大学学生会代表,到《大北日报》任国际政治版编辑。6月,参加“五卅” 雪耻大会,不久遭北洋军阀逮捕。7月释放后,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C.Y),并于暑假时去长辛店组织工人运动。1926年(20岁)在“三·一八”惨案中幸免于难。5月,他离开已生活了四年的北京,跟随林伯渠参加北伐。他在第六军政治部主任林伯渠部下,担任连政治指导员,不久升为营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助理,后又调到军政治部工作。胜利攻克武汉后,第六军继续东进,攻下南昌,他被调任总政治部秘书。他在郭沫若的直接领导下(郭沫若时任中将军衔政治部副主任),任南昌版《革命军日报》总编辑。1927年(21岁),他参加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失败后,转入地下,他到了上海。19287月,流亡日本。在日本,由于没有经济来源,4个月后又返回上海。1930年(24岁),为生计所迫,到河南省洛阳师范学校去教了几个月的书,殊知那个师范学校的校长是国民党特务,孙席珍几乎遭受陷害。孙席珍在洛阳师范时,因进步言论和支持学潮,被反动当局秘密通缉。7月,由一位学生连夜送他搭上一列军车,逃到郑州,转往北平。19308月到京后,承以前师友的介绍,孙席珍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大学女子理学院担任国文系讲师,并与潘漠华、台静农、李霁野、李俊民、刘尊棋、杨刚等发起组织北方左联,被推为常委兼书记。

北方左联是在中国左联于193032日在上海成立之后,再过了半年才在北平成立的。北方左联,“它并非中国左联的分支机构,在系统上没有隶属关系。北方左联作为党的外围文化团体,它直接受北方局的领导,在组织上是独立的。”

北方左联的刊物,曾发表过鲁迅的杂文,例《“看图识字”》。

北方左联,曾以“文学研究会”的名义,邀请鲁迅先生作过讲演,那便是鲁迅1932年“北平五讲”之一的《文学与武力》。

在“两个口号” 论争中,孙席珍曾在北平市内召开过两次大型座谈会。“其时在平、津的重要作家和文艺工作者,极大多数都参加了;后来又在燕京大学召开过一次,出席的人数也很多。大体说来,在北方,以赞成‘国防文学’的为多,仅有少数同志保留态度。赞成‘国防文学’口号的同志们,是从这样的观点出发的:党发表了‘八一宣言’,号召全国军民一致抗日救亡,号召组织了‘国防政府’,召开‘国防会议’。这个‘国防’,当然不是国民党的‘国防’,而是人民的‘国防’,大众的‘国防’。当时平、津处在国防前线,日薄榆关,虎视眈眈,人们迫切要求加强国防,枪口一致对外,把敌人赶出去,这是形势所决定的。毛泽东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曾提到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大家认为,既然号召组织国防政府,召开国防会议,又提倡国防教育,为什么不可以有‘国防文学’、‘国防戏剧’、‘国防音乐’……?‘国防文学’这个口号,在当时的北方,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并不是没有来由的。”(孙席珍《再谈北方左联——一一九八0年四月五日在中国作家协会左翼文化运动座谈会上的发言》,见《左联回忆录·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5月第1版,第518页)

后来,北方左联接到党的指示后,立即主动对鲁迅全面休战,并派了三位同志向鲁迅表明诚意,希望合作,鲁迅欣然接受,自愿和大家结合在一个革命文学阵营之内。

19344月,孙席珍参加李大钊公葬活动。“大钊同志1927年殉难后,灵柩一直寄放在宣武门外妙光阁寺,未得安葬。发起为他公葬。鲁迅、李四光和其他一些著名人士,都捐献了殡葬费用。”孙席珍“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北方左联成员都参加了李大钊公葬活动。”(同上,第504页)

1934年,孙席珍与吴承仕(即检斋先生,系章太炎“四大弟子”之一的“东王”)、齐燕铭等合编大型刊物《文史》。因在《文史》上发表短篇小说《没落》而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关押了两个多月,终因未暴露身份,得以保释,但《文史》则被勒令停刊。

1935年,孙席珍再次东渡,与在日本的左联分支东京“质文社”进行联系。这年他升任为中国大学教授兼东北大学教授,同时仍与著名的国学大师、古文学家、著名教育家、中国共产党党员吴承仕(检斋先生)以及齐燕铭等合编《盍旦》半月刊。“盍旦”的意思是:什么时候才会天亮啊!

1935129日,孙席珍参加“一二·九”运动。

193512月,经北方局批准,孙席珍、张致祥、齐燕铭为特别党小组成员,负责北平各界救国会和华北各界救国联合会的筹备工作。后来,均被选为常委。

抗战爆发,孙席珍离开北平,在天津办油印秘密报纸。此后辗转山东、河南、湖北、江西、福建、广西等省,从事文化界救国抗日运动,并在各地流动讲学。

1940年,孙席珍任江西经济建设委员会研究部主任。在江西时间较长。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席珍失去了与党的联系。

新中国成立后,孙席珍先生先后在南京大学中文系、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杭州大学中文系任教授。晚年,在上世纪的80年代,他终于又回到了党的怀抱。

孙席珍走过的人生道路,反映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

 

(三)

孙席珍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鲁迅先生在他的著名诗论《诗歌之敌》中(《鲁迅全集》第七卷第235页),称孙席珍为“诗孩。“诗孩”的诗,个性张扬,非常抒情,他受冰心、泰戈尔、日本俳句和英美意象派的影响,诗风别具一格,并且,他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写国际风云的政治抒情诗诗人。“诗孩”的诗,其内容、形式、语言、风格,都别开生面。他的诗是五四新诗运动中的一朵奇葩。

让我们先来听一听“诗孩”自说他学诗与写诗的经历。他说:

“从到京的一九二二年起,我就不自量力,开始练习写作。起先读了冰心女士的《繁星》、《春水》,接着读了太戈尔的《飞鸟》、《园丁》,尔后又接触到日本的俳句、短歌以及英、美意象派的一些小诗,也便效法他们,有所感便写下,内容当然是十分幼稚、肤浅的;不敢直接拿给孙伏园看,托人转交;又把另一部分寄给邵力子。这两位前辈编辑,大概因我年轻,不无鼓励之意,居然陆续把它们发表在各自主编的《晨报副刊》和上海《民国日报·觉悟》上,为数不少,以致钱玄同、刘半农等老前辈们一时戏称我为‘诗孩’,鲁迅先生也在文章里这样称呼过我。其时赵景深、焦菊隐等在天津组织‘绿波’社,来信约我参加发起,从此也常为《绿波旬刊》写稿。”(《悠悠往事》,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216页)

他又“夫子自道”:

1924年底,有一次,我去拜望鲁迅先生,谈话之间,他问:‘你现在还写诗吗?’我说:‘不大写了’。他问:‘为什么?’我说:‘因为越写越觉得写不好,所以不敢再写了。’他听了和蔼地说道:‘你觉得越写越写不好,这表示你已有了进步。今后只要多看看,多想想,多读些古人的和外国的作品,也还是要多写,慢慢地自然会写得好起来的。’我知道这是他对我的鼓励和鞭策,当然唯唯应诺。但我读了些中国的诗词,总觉得颓唐忧伤的居多,令人意气消沉;外国诗则除了拜伦、雪莱、雨果、海涅等少数几位的作品外,接触不多,未能普遍欣赏,但像济慈和戈蒂叶那样偏于追求优美典雅的诗,我就不大喜欢;同时代老一辈的诗人,郭沫若那样气势磅礴的诗,我学不像,闻一多太做作,徐志摩有些使人腻烦,比起他们来,我又远远地自愧勿如。此前我曾自选了几十首小诗编成一集,题作《素心兰》,上海泰东图书局曾表示愿意接受出版,但我此时年事渐增,天真顿失,诗思荡然,再不敢妄自献曝,便婉谢了他们的好意,一把火将原稿烧掉。后来在这方面竟无所成就,辜负了鲁迅先生的教导,真是愧对先师了。”(《悠悠往事》,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217页)

我们知道,中国新诗或曰白话诗,始于1917年《新青年》发表胡适的八首白话诗前后;现代诗或曰英译新诗则始于1910年前后出现在英国伦敦的意象主义运动。

意象主义(Imagism)是随着盛行于英美的新诗运动(New poetry Movement)而产生出来的。“意象主义对于诗的主张,大要是:一、要直接处理事物,不论是客观的或主观的。二、绝对不用对于表现没有用的字眼。三、要注意节奏——诗应做成音乐的言词之连续,不应作成一个节度(Metrenone)之连续。”(《孙席珍论文选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62页)意象派“力主排斥那种空灵超绝的情思,而倡导所谓正确明晰的描写”(同上,第162页)“他们再三提到诗应该是明确直截自由单纯的表现”(同上,第162页)“意象派自以为是个性派。”(同上,第164页)意象派“之所以要采取自由诗形,并不是专在外形上用工夫,而是为了要表现新的气氛的缘故。他们的目的,乃是诗的内容的解放;他们的任务,是要把新的感觉注入于新形式的诗里——这就是意象主义的要旨。”(同上,第164页)

孙席珍对意象派的这些认识,也融进了他在五四时期的诗歌创作实践中。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诗孩”孙席珍的诗。为便于讨论,允我录出我认为比较能够代表孙席珍风格的白话诗并妄加点评:

[1]《春风·之二》(1922417

月姐儿呵!/你苹果般的面庞,/多么美哟!/多么可爱哟!/但为什么不永远这样,/却缺了又全,全了又缺呢?(吕苹编《孙席珍创作选集》,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3页)

 

这首小诗像冰心的《繁星》,更像意象派H.D.女士的名篇《花园》那样简洁。它在一瞬间提供出一个理智的和情绪的复合物,能使人发生一种由时空的限制里解放出来的自由之感。它是鲜明的而不是朦胧的。这,也正是意象主义认定的“意象。并且,在五四提倡白话的运动中,白话文运用已如此纯熟,真是惊人。

[2]《稚儿的春天·飞》(长诗节选)(19235

飞,飞,柳花飞,飞,/雪白的柳花飞了,飞,飞!/飞向天边,飞向地角,飞向人间。/飞呵,柳花,飞呵!/为我带着寸寸不断的相思,/一丝丝缠绵的情意,/飞过伊的窗帘,/飞到伊的书上,/飞进伊的心里。/飞呵,飞呵,柳花,飞,飞!(同上,第9页)

这首小诗,节奏明快,活泼有劲,外形简洁,内在透明,清新柔美,摇曳生姿,诗中有我,充满青春的色彩。意象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夫勒(John   Gould)认为“诗是把意象放在有节奏的文字中”,这成了意象派的六大信条之一。读这首诗,读者的情感,不是在这“新的画景”与“有节奏的文字”中被激活了吗?

 [3]《阿比尼西亚》(节录,19351014

文明、人道、公理 ……/全是弥天的大谎!/在搏斗中,/没有什么话可说。/只有杀,对于那么太肥的太白的。/这战斗还该转转方向,/倒是最要紧的一着;/要认清你们的对象/并不是白色人种的白/而是另一种的“白”,/是的,还有“黑”——/当然不是黑色的皮肤,/是黑的外套和/黑的旗。(同上,第45页)

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孙席珍先生自述过:“三十年代前半,激于斗争义愤,复有政治诗一二十篇”。(孙席珍《序旧作短诗六首》,《文教资料》1988年第5期)孙席珍他写下的国际政治风云诗篇,有20多首。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孙席珍激情澎湃,气概昂扬的政治诗,信念坚定,意新语工,戛玉秀洁,饱含哲理,以诗支持各国被压迫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韵味至醇,他是开先河者!

[4]狱中(19367

前天有人进来,/昨天有人进来,/今天又有人进来——/同屋的伙伴如今已增加到三十七。//新来的朋友从来见过面,/但我们却好像是旧相识。/只默默地相互看了一眼,/又默默地望了望/挂在壁间的各人的号牌,/心里马上涌起一个念头:/我们到哪里都不会孤寂。//上星期提出去两个人,/听说已走向隔世。/走的人没有哭,/留的人也不曾叹息,/只记得临别时的一瞥,/我们长念着他们的坚毅的神色。/夜里,新来的朋友在枕边,/低声向我陈述了外边的消息。/心里的火立刻又燃烧起来。/问夜的主宰:/你关得住我们的身体/可能关得住我们的心迹?//是的,也许你会把我们毁灭,/但你纵使毁尽我们三十七,/外面还有三千七,/三万七,/三百三十三万七……/夜已深,雪下得正紧,/嫌雪下得太静,/该刮一阵北风使点儿劲。/相信着://黄昏时的风刮下了这场大雪,/天明前的风定会刮出一轮红日。(同上,第48页)

 

这首炼狱诗,正气浩然,慷慨激昂,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意深旨远。

臧克家说过:“了解一个人的作品,必须了解他走过的道路,学习写作的全过程,这样才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1926年入党的孙席珍,参加过北伐,参加过南昌起义,还在1930年组建了北方左联,并担任北方左联常委兼书记。他为革命出生入死,曾于193410月遭捕入狱。这首《炼狱》,就是孙席珍在反帝反侵略反法西斯反黑暗的岁月中,用血用火用生命写出来的。他是鲁迅笔下的那种“真正的战士”。

孙席珍的白话诗创作,大致可给划分成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即他的少年时期。从1922年至1924年。前期诗的特点是:全部是小诗,是个性的歌唱,是自由的诗形,内在透明,外形简洁,他的小诗受冰心、泰戈尔、英法意象派的影响较大。我称他为中国的庞德(Ezya  pound)。

庞德(1885-1972),美国诗人,1908年赴英国,1958年获准侨居意大利。代表作有《诗章》等。1913年,他编过一本诗集《意象派》,又译过中国的诗。他是西方有名的意象派代表人物。我将孙席珍比作“中国的庞德”,旨在揭示孙席珍早期诗歌创作的特征。孙席珍先生,有《意象主义论》(《孙席珍文论选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10月第1版,第157172页),他对意象派是极有研究并深得三昧的。

孙席珍先生后期的诗,大致从1924年至1936年。用他自己的话是:“天真顿失,诗思荡然”;“频年迭经时变,饱阅沧桑,诗思荡然”。 (《悠悠往事》,第217页)孙席珍后期白话诗(又称“新诗”)的风格与前期不一。后期的诗,大多四行一节,一般由五节至十五节乃至二十多节,才组构成为一首。他后期的诗,力效西方各种诗的不同流派,并结合中国现实社会,注入中国的内容,为繁荣中国新诗创作,引进西方各种诗体,耳目为之一新。

“诗孩”孙席珍,在中国新文学诗界天宇上,闪烁着晶莹的光。

 

(四)

孙席珍是著名的乡土小说作家,并是我国第一位战争文学家。

孙席珍的“战争三部曲”(《战场上》、《战争中》、《战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空谷足音,声誉隆贵。

先说一说孙席珍的小说创作活动。他的小说创作,主要集中在1924年至1934年他的“十年小说创作高潮中。他的小说集,计有:

1、短篇小说集有5部:

①《花环》(短篇小说、剧本、散文合集)上海亚细亚书局 19289月出版。

②《到大连去》(短篇小说集)  上海春潮书局   192811月出版。

③《金鞭》(短篇小说集)     上海真美善书店  19291月出版。

④《女人的心》(短篇小说集)  上海真美善书店  19296月出版。

⑤《夜皎皎》(短篇小说集)  厦门世界文艺书社  19307月出版。

2,中篇小说集有4部:

①《凤仙姑娘》  上海现代书店    19291月出版。

②《战场上》    上海真美善书店  19292月出版。

③《战场中》    上海现代书局    19304月出版。

④《战后》      上海北新书店    19321月出版。

建国后,孙席珍小说的重印,只见之于《孙席珍小说选集》(香港南方书屋,19844月第1版)和《孙席珍创作选集》(孙席珍先生夫人吕苹编,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3月第1版)。

孙席珍的乡土小说,最著名的是《槐花》(1924)、《阿娥》(1929)、《没落》(1934)。

《槐花》发表后,让他赢得了“京华才子”之美名;《阿娥》和《没落》两篇短篇小说,有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英译。《阿娥》收入埃德加·斯诺编的《活的中国》,在英国出版。后有丹麦等国文字的转译。(《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五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第1版,第130页)

孙席珍备受人们关注的小说创作,是他的力作“战争三部曲”。诚如埃德加•斯诺所说的:“他的家乡一带不断发生拉锯战,也就难怪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反映这战事的,他最著名的是他的三部曲:《战场上》、《战争中》、《战后》。” (《悠悠往事》,第225页)

“战争三部曲”写北伐战争中革命军与北军(北方军阀)的鏖战。

第一部曲《战场上》发表后,“很受到文艺界注意,许多名家如瞿秋白、郑振铎、冯乃超诸氏均予以评论。后有法文节译,收入在巴黎出版的《现代中国小说集》内,被称为中国现代第一本战争小说。”(《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五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第1版,第130页)

第二部曲《战争中》,作者的反战情结与人道主义精神,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蕴有一种对战争的反省力量。

第三部曲《战后》,写北伐完成后,大部分革命军都变了质,深刻至极。

对于“战争三部曲”,上世纪以一部自传体《从军日记》而风靡文坛的著名女作家谢冰莹曾有评说:“《战场上》、《战争中》、《战后》是描写内战的残酷。”她还说:“他(引者按:指孙席珍)曾在战场上生活过一时期,所以战争三部曲里描写战争的残酷淋漓尽致,颇有雷马克的作风。”(谢冰莹《我的回忆》,台北三民书局,1967年第1版)

埃德加•斯诺评价孙席珍,当是西方人的眼光,他说:“孙席珍的作品大多以辛辣的讽刺、尖刻的挖苦著称,有时显示出中国小说中罕见的感情的内涵。他十分熟悉乡村生活,他以这方面的题材写出的作品尤其受到称赞。在后期的作品中,他对社会的意识深化了,他的戏剧性的现实主义感日益变得显著,他的作品感人,推动人,给人以力量,——这是中国文学作品大多缺少的一种素质。”(《悠悠往事》,第225页)

纵观孙席珍的小说,他高歌豪放地实践着鲁迅的文艺思想。

鲁迅曾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过:“例如,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人生。”(《鲁迅全集》第四卷第512页)孙席珍力践鲁迅“启蒙主义”、“为人生”以及“将旧社会的病痛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的小说,例如《阿娥》《凤仙姑娘》《顺先生》《四八头脑》《聋子外婆》《呆天生》《平姑娘》《余明》《羔羊》《失却的丈夫》等,包孕富有,发为雄声地紧步鲁迅小说兴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题材,不同的人物,不同的遭遇,揭出旧中国下层劳动人民的不幸和痛苦,解剖封建伦理道德的危害,揭开旧中国文明的画皮,愤懑地反抗封建社会制度。因此,孙席珍的小说,总有着一种社会情绪、乡土人情、韵味飘逸、讽刺辛辣的特征和美感。

从北伐后期开始,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蓬勃兴起,有些作家除了喊叫口号,便或是只能在作品后面有意地插一条理想主义的尾巴。鲁迅说,这不是革命文学。孙席珍的小说,没有口号,没有“理想主义”的尾巴。孙席珍对鲁迅文艺思想理解的到位、正确,深刻,令人敬佩。

孙席珍还实践着鲁迅的另一文学创作理论。鲁迅说:“很要紧的,可以宝贵的文学,是用生命的一部分,或全部换来的东西,非身经战斗的战士,不能写出。” (《鲁迅全集》第十卷,第335页)“所以革命文学家,至少是必须和革命共同着生命,或深切地感受着革命的脉搏的。”(《鲁迅全集》第四卷,第300页) 孙席珍的“战争三部曲”的诞生,有力地印证了鲁迅理论的正确!

值得玩味的是,鲁迅说他“在创作上,则因为我不在革命的漩涡中心,而且久不能到各处去考察,所以我大约仍然只能暴露旧社会的坏处。”(《鲁迅全集》第六卷,第192)而鲁迅的学生孙席珍,他沿着先生所指的道路,到了革命的中心,又用他的笔,拔山扛鼎地写出了里程碑式的 “战争三部曲”。

 

(五)

 

孙席珍是著名的学者。他的学生、著有《从军日记》和《女兵自传》,以“女兵”驰名文坛的著名女作家谢冰莹(190695200015)说过:“当他在女师大教书的时候,不过廿四五岁,而他已经是著述等身了,例如:《辛苦莱评传》、《莫泊桑的生活》、《雪莱生活》、《英国文学研究》、《东印度故事》、《近代文艺思潮》等著作,都是二十岁左右写成的。”(谢冰莹《我的回忆》,转引自《文教资料》1988年第5期)

孙席珍先生留给我们的学术著作,大致有:

序号 书名 出版单位 出版年月
1 曼殊代表作 上海亚细亚书局 19288月第1
2 东印度故事 上海亚细亚书局 19288月第1
3 倩女离魂   上海亚细亚书 19294月第1
4 雪莱生活 上海世界书局 19295月第1
5 莫泊桑生活 上海世界书局 192911月第1
6 高尔基评传 上海联合书店 192911月第1
7 辛克莱评传 上海神州国光社 19304月第1
8 白话书信作法 上海亚细亚书局 193010月第1
9 近代文艺思潮  北平人文书店 19327月第1
10 英国文学研究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29月第1
11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上海亚细亚书局 193211月第1
12 欧洲文学史 北平中国大学出版部 1934年第1
13 现代中国散文选 北平人文书店 19351月第1
14 诗歌论 北平中国大学出版部 1935年第1
15 现代中国小说选 江西政治讲习学院研究部 19373月第1
16 论国际形势 江西政治讲习学院研究部 1938年第1
17 国际问题讲话 江西政治讲习学院研究部   1940年第1

 

18 外交常识 江西政治讲习学院研究部 1940年第1

 

19 太阳照上世界屋脊 上海童联书店 19531月第1
20 西欧文学史 浙江师范学院

杭州大学

杭州大学

1956年第1

1959年第1

1962年版第1

21 日本文学史纲 杭州大学   1959年第1
22 印度文学史纲  杭州大学 1959年第1
23 东欧文学史纲      杭州大学   1960年第1
24 外国文学论集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48月第1
25 东欧文学史简编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7月出版(遗著)
26 写作基础知识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11月出版(遗著)
27 古希腊文学史 上海译文社 19884月出版(遗著)
28 孙席珍文论选集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10月出版(遗著)

 

孙席珍先生多视觉的学术研究体系,具开拓性、权威性。他在生前,曾耿直相告:“搞研究,要注意六个问题:一、规律问题;二、怎样找出一个主流问题;三、思潮的发展怎样跟作家作品结合起来的问题,也联系到民族文化的传统和外来影响的问题;四、文艺批评问题;五、资料的掌握、运用和鉴别问题;六、人的问题。”(《孙席珍文论选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463页)斯人已逝,而这掷地有声的真知灼见,像奔腾的流水,永远清晰地鸣响在我们的耳际。

孙席珍著作等身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他大量介绍西方文艺理论与流派及演变,他研究古希腊、印度、东欧、西欧、俄罗斯、原苏联、日本的文艺理论、文学潮流,介绍作家与作品,审视世界学术源与流,一丝不苟,孜孜不倦,殚精竭虑,溯本求源,不断出版著作,对我国传统文艺理论与创作的变革,起着促进作用。

第二,创建了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新体系。新中国成立不久,教育部规定大学文科的外国文学课程为学习两年。孙席珍比照轻重主次,拟定本科三年级讲授西方文学一年;四年级讲授俄罗斯、苏联文学一学期,附带可以讲点东欧各国的文学;讲授东方文学一学期,主要讲中东、印度和日本,其中印度和阿拉伯国家着重讲古代,日本着重近代,印度的近代文学也须讲一点。这个体系,经试验,效果不错。他编著的《外国文学史》,为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的外国文学研究和教材建设奠定了基础。诚如浙江大学外国文学教授华宇清(1937——2009111)说:“孙席珍先生编著的《外国文学史》成了国内真正称得上外国文学史的一部教材。”(《孙席珍文论选集·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3页)

第三,填补了我国研究外国地区文学的空白。外国文学内涵是非常丰富庞杂的。很多研究者都是从一个作家或一个专题入手,孙席珍在他的青年时代,也采取过此法。孙席珍随着治学领域的扩展,从不固步自封的他,在对欧美或是日本或是印度或是阿拉伯的学术动态了如指掌之后,他以“国家与地区史”为纲,以作家和作品为目,能切中要害地在多方面地开出篇章,先鞭独着。例《东欧文学简史》(1960),它填补了我国学术研究的空白。

第四,开创了比较文学研究的先河。孙席珍先生学贯中西,既是外国文学权威,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页中的一员猛将,建树多多。他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人物,如鲁迅、郭沫若、茅盾、瞿秋白、吴承仕(检斋先生)、郁达夫、徐志摩、谢冰莹、石评梅、赵景深、老舍、周扬、夏衍、林林、齐燕铭、张致祥、林默涵、陈荒煤、刘白羽、焦菊隐、李何林、曹靖华、蹇先艾、李健吾、李霁野、林淡秋……都有很深的交谊。他的论文,善作比较,严谨扎实,证以材料,思辩深澈,见解精辟。他不尚空谈,讨厌牵强附会,憎恶奇谈怪论。

第五、建构鲁迅研究、郭沫若研究、茅盾研究、写作学研究,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孙席珍先生于19781019日出席黄山会议时,建议成立鲁迅研究学会,后任顾问;他先后撰写出有关鲁迅研究的论文二十多篇,后结集为《鲁迅研究论稿》,书稿生前已亲自编毕,但30多年过去了,由于学术著作出版困难,故至今仍未出版;1979612日,他出席乐山会议时,建议成立郭沫若研究学会,后任顾问,并先后撰写出郭沫若研究论文十余篇,已编就《郭沫若诗歌研究》书稿,也未出版;19818月,他出席中国写作学会年会,被推选为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并又于198212月组建了浙江省写作学会,任会长。

早在1930年,孙席珍先生就出版过《白话书信作法》;1934年,出版过《文学概论》;1935年,出版过《诗歌论》,孙席珍先生根据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提出“写作学”的研究,并发表了一系列写作学论文,有着系统深入的思考。

()

秀外慧中,天分极高的孙席珍,一生奔波,忘我工作,坚忍不拔,忍辱负重,心地光明,胸怀广阔。他的一生,沿着鲁迅先生指引的路,万死不辞,忠贞不渝,其文化业绩与美德,都已成了我们宝贵的遗产与精神财富。

                                           20046月,浙江松阳。

 

*本文已收入《越文化视野中的鲁迅》一书出版(浙江省鲁迅研究会、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合编,陈越主编)。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412月第1版,第378页-390页。 ISBN 7-80647-746-2/1·468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4)第113611号。定价:42.00/本。

《忆恩师孙席珍教授 李丹》有一个想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