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与湄潭浙大西迁办学旧址
作者:陈 邡
湄潭浙大西迁办学旧址因建筑规模宏大,文化内涵厚重,又被贵州省文化厅作为重点推荐申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处处文物景点的形成和得到保护,得归功于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湄潭时作的重要指示。
1985年,时任贵州省省委书记的胡锦涛来湄潭县视察工作,被位于县政府旁的两幢古建筑深深地吸引住了。当时任湄潭县政协主席的洪星同志全程陪同胡锦涛总书记参观。
走进天主堂,洪主席向总书记介绍道:1935年元月4日,红九军团在罗炳辉、蔡树藩、何长工的率领下,突破余庆回龙场渡口进入湄潭,红九军团驻湄14天,同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确保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为挽救党、挽救红军、挽救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红九军团驻湄期间,司令部设于县城天主堂,红军战士驻扎在文庙。红九军团为宣传革命主张、发动群众参加革命,在天主堂内外和神甫住房的墙壁上写下了许多宣传革命斗争的标语,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有部分标语已模糊难辨或脱落殆尽,至今保留完好的有22条,这些标语均为毛笔竖书,字体长宽为10至20厘米左右,书写工整熟练,笔划刚劲有力。因此处文物保护单位保留的红军标语在全省范围内数量最多、最集中、保护最完好,贵州省人民政府于1982年将此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湄潭文庙,胡书记对湄潭文庙精湛的石雕艺术和精美木雕艺术赞叹不已。洪星主席接着介绍道:1937年秋,随着卢沟桥的一声枪响,宣告了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浙江大学在竺可桢校长率领下,毅然举校西迁,穿越江南六省,行程五千余里,于1940年初抵达贵州遵义、湄潭、永兴,进行了彭真委员长所称的“文军长征”。在这里办学达7年之久,在7年峥嵘岁月里,在竺可桢校长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学识影响下,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代精英,苏步青、王淦昌、卢鹤绂、谈家桢、贝时璋、陈建功等著名科学家及浙大学子汇聚于此,他们胸怀报国之志,力克千难万险,紧紧牢记“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宗旨,潜心研究,孜孜以求,科研成果累累,教育成果蜚然,使浙江大学迅速崛起为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并赢得“东方剑桥”和“民主堡垒”的美誉。在偏僻的小县城,在昏暗的桐油灯下,教师们吃着红蘸盐巴,穿着补丁衣。为了给祖国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他们与湄潭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以苦为乐,相濡以沫,在幽静的小山村,潜心研究。《中子与反质子》、《关于探测中微子的建议》、《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利用》、《从铀分裂到原子弹》一篇篇惊世之作相继问世,使国内许多专家学者慕名来湄。1944年中国科学年会在此召开,宣读论文39篇。1945年中国物理学年会贵州区年会先后4次在湄召开,宣读论文50余篇。英国皇家院院士、剑桥大学自然科学家、中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于1944年两次访问湄潭。1945年10月27日他在英国《自然周刊》发表的文章中写到:“在重庆与贵阳之间叫遵义的小城里可以找到浙江大学。遵义之东75公里的湄潭,是浙江大学科学活动的中心。在湄潭可以看到科研活动一片繁忙紧张的情景。在那里不仅有世界第一流的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教授,有世界第一流的数学家陈建功、苏步青教授,还有世界第一流的原子能物理学家卢鹤绂、王淦昌教授,他们是中国科学事业的希望。”浙大西迁办学,提供了一个当时情况下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成功范例,保护了一批著名科学家,也培养了一大批数量可观的优秀青年科学家,为新中国的建设储备了大量的科技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科学院和工程学院院士中,有46位院士曾在湄潭科研和学习过,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是从湄潭培养出来的。一个小小的县城聚集了这么多科学巨子,在中国乃至世界也不多见,浙大在湄潭创造了辉煌的“浙大文化”。
胡书记听完介绍后,感慨万千,“湄潭是个好地方,你们要认真保护好浙江大学办学旧址,加强与浙江大学的联系,充分利用浙大资源,发展湄潭经济。”
在胡锦涛书记的精神鼓舞下,1985年,湄潭县委、县政府组成考察团赴浙江大学,洽谈文庙内住户搬迁及修缮保护、筹建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的有关事宜,此方案经时任浙江大学的路甬祥校长批复后,湄潭用三年时间将文庙修缮,并布置陈列展览,于1990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湄潭为了保护、挖掘、整理、弘扬浙大文化,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抓此项工作,集中全县人力、财力,着力打造“长征文化”、“浙大文化”这两块优势品牌。从80年代中期至今,省、市、县三级财政用于搬迁文物保护区内住户及维修浙大西迁办学旧址的经费近500万元。特别是近年来,我县在遭受“6.7”特大洪灾,县财政十分拮据的情况下,仍拨出资金20余万元,更新文物保护单位的消防设施,由县委领导带队组织相关人员两次赴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对当年在湄潭工作、学习的浙大老院士、老教授、老学长的音像、手稿等什物资料进行抢救性收集。如今浙大西迁陈列馆和湄潭天主堂红军标语成为湄潭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堂。湄潭将采取多方投资,将现在的浙大西迁旧址进行抢救维修,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大县。在短暂的时间内,湄潭将形成一条湄潭文庙(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湄潭天主堂红军标语(谈家桢等教授住居)——万寿宫(浙大研究生院旧址)——西来庵(湄江吟社旧址)——永兴欧阳曙宅(浙大文艺活动处)——永兴教授楼——李氏古宅(浙大学生住居)——浙大农学院畜牧实验大楼——双修寺(物理系实验大楼)——观音洞(浙大师生郊游处)10个景点的浙大西迁文化旅游黄金路线,通过10个景点你将充分领略到浙大西迁的艰难历程和湄潭小江南自然山水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