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朱晶,高烨
出版发行 :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8.06
ISBN号 :978-7-5046-7973-4
页 数 : 203
丛书名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
原书定价 : 70.00开本 : 16开
主题词 : 陆熙炎-传记
中图法分类号 : K826.13=76 ( 历史、地理->传记->中国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按学科分 )
内容提要: 陆熙炎,1928年8月29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有机化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参与铀萃取剂的研究,实现了中国*个萃取剂P-204的工业化生产,为中国原子能工业作出了贡献;他突出的成就是在金属有机化学领域所取得的多项出色研究成果,从而使他在这一领域跻身于国际前沿。本书基于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由科学史领域的学者经过严谨考证写成,真实反映了陆熙炎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
参考文献格式 : 朱晶,高烨. 但求深精新 陆熙炎传[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06.
转考进入浙江大学
1947年9月,由于金陵大学的学费太贵,考虑到家庭情况,陆熙炎转而报考了三个国立大学——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并被浙江大学录取。
每个学校都单独进行考试。那个时候去参加考试,条件都很艰难。我到浙江大学去应考,有一个同学在淅大,我们就偷偷地在宿舍 里面的地板上铺了一个垫子睡觉,那是夏天,也没有告诉学校。考完 之后,晚上去游西湖,第二天再乘火车赶回上海去参加交通大学的考 试。最后,报纸会把那些被录取的人的名字公布出来。交大没有录取 我,就没有去成电机系,中央大学也没有录取,浙大录取我了。
在被浙江大学化学系录取后,陆熙炎进入了国立浙江大学化学系一年级,学号36161,和他同一届进入化学系的有11个人。
1947年9月―1948年7月,陆熙炎重读一年级,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的 化学基础,学习起来很轻松,“第一年没有很好读,因为念的东西我都懂”② 1949年春,在大二下学期的有机化学课程中,陆熙炎深受系主任王葆仁的启发,至今仍对王葆仁的授课方式印象深刻。在陆熙炎看来,王葆仁“人很小,声音非常轻,他上课不是哇啦哇啦地讲,而是慢条斯理地讲这个反应应该怎么样,一直是这么大的声音。”但是王葆仁上课非常严格,两个小时一直上,中间不停顿,休息的时间也用来继续上课。至于考试,他也有一套独特的“招数”。王葆仁经常组织小考,但不预先通知考试时间,凡是小考几次都及格者则免于大考。陆熙炎在大二下学期就得到了免大考的资格。
他有一个习惯,考试从来不通知,讲课讲到一半时叫大家拿一张纸出来就开始考试了。平时的考试,一个学期也是两到三次,所以那个时候比较自由,这是他自己定出来的规矩。我印象很深的是,我们每个礼拜六晚上都要把他讲的东西仔伃细细地看上几遍,怕他考。每次上课,都不晓得他会不会开考。他让大家拿一张纸出来,那就是要考试了。他上课并不强调要好好考试,他希望我们平时就学好学扎实,我们在礼拜六晚上一般都在温习他讲的东西。
在当今众多化学家的回忆当中,王葆仁都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我们可以从众多师生纪念王葆仁的文章中发现,王葆仁十分重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他认为基础课比选修课更为重要,在分析实验结果时,从分子结构阐明发生反应的原因和物质具有这些特征的机理;用电子理论来解释化合物性质;通过综合法来分析化合物结构;涉及有机天然产物时,着重用化学反应来判断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他讲解时会始终围绕课题,紧扣基本概念。
他十分注意国内外有机化学的新发展和科研动向,认为讲课就是讲学,常讲常新,让学生置身于当代有机化学的知识前沿并使之目光高远王葆仁曾采用当时最新的卡勒( Paul karrer,1889-1971)主编的《有机化学》课本授课,在鮑林( Linus Pauling,1901-1994)提出关于分子结构的共振论之后,他立即为学生补讲。
①陆熙炎访谈,2015年5月4日,上海。资料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 ②同①。
①同①
②朱晶,叶青:共振论争论的科学之维。《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年第32卷第6期,第
70-75页。
王先生是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当时英戈尔德关于化学机理的理论和所谓“亲核试剂”这些概念刚刚出来,这也是当时有机化学的反应机理中最新的理论。当时国内其他地方不太有人讲。但是王先生对这些问题讲得比较透。②
另外,他十分强调科学实验,即便是在艰苦的环境下,他也尽可能利用有限的条件让学生动手实验。王葆仁严格要求学生在实验时准备充分、操作精细、技术熟练、秩序井然,并告诉学生化学是实验性很强的科学,不具备敏锐的视察力和灵敏的操作技巧很难成才。王葆仁在担任理学院院长、化学系主任期间,仍然每天检查实验室的仪器和实验用品,查看实验
准备是否到位、实验环境是否整洁;若发现操作违规,则立即停下整顿。
浙江大学在湄潭办学的困难条件下,有机化学实验缺水、电和煤气,酒精也很少,王葆仁便指导学生用木炭炉代替酒精灯加热;在高、低木架上放置水罐,虹吸高水位的水流入冷凝器,再流入低水位罐,用高低水罐换位来实现回流冷凝。参加实验的学生用扇子不断地给碳炉煽风,让碳燃烧充分而给炉子加温,他们还用手摇真空泵做减压蒸馏和真空过滤。这样的有机化学实验既贴近生活,又围绕化学领域的前沿,成为淅大校园里一道自力更生、土法上马的风景线。
对此,陆熙炎和戴立信有着共同的回忆:
王老师秀丽的板书、条理清晰而饶有趣味的讲课把我们引入那富于变化却又总是生机勃勃的有机化学领域。虽已过去40多年,但王老师那不紧不慢、层层深入的讲解给众多听过他的课的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从未见到他训斥过学生,可一当他出现在黑板前,教
室内立刻鸦雀无声,大家全神贯注地跟着他的思路奔驰,他以自己丰博的知识赢得了学生们的崇敬。①
①英戈尔德( Christopher Kelk Ingold,1893-1970),英国化学家,提出了有机化学领域
与有机反应机理相关的许多概念,如亲核、亲电等。这些概念的提出对揭示有机反应内在机理,从而实现控制有机反应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②陆熙炎访谈,2015年5月4日,上海。资料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
①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献上心中的花环—纪念著名化学家王葆仁》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40-42页
a
图2-2陆熙炎在王葆仁家中(摄于1985年,左为陆熙炎,右为王葆仁)
王葆仁讲课的口碑非常好,他后来被调往中国科学院化学硏究所,并创建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但他始终坚持教学,许多人因此听过他的课。
他在中科大担任了几年有机化学的教授,给不少学生上过课,有些1963年毕业到有机所来工作的人还曾听过他的课。我对他上课印象很深的是,看他这样子在黑板上写字,但是最后中间加几条线就有一张表格出来,他不用幻灯片,都是在黑板上写。②
除了王葆仁独特的教学方式让陆煕炎感触颇深之外,他坚持做研究的精神也感染了陆熙炎。王葆仁组织了一个研究小组,成员包括陆熙炎当时的师兄,他们利用各种试剂跟酮、羰基、腈基反应。陆熙炎感叹,在当时研究条件非常简陋的环境下,王葆仁等化学家对科学研究的执着着实让人敬佩。陆熙炎从事研究之后,时常以王葆仁和黄鸣龙先生为例,表明做科 学研究需要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
②陆熙炎访谈,2015年5月4日,上海。资料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
两位先生当时做研究的条件真的是很艰苦。黄鸣龙先生抗日战争
时期在云南的时候,只能买到酒精,其他都买不到,他就用最简单的试 剂一酒精和酸碱等来做研究,其他的试剂椰没有,结果确定了山道年结构里三个不对称碳原子构型。我后来建议同学们多去了解化学家对研究的执着,我不是总要去回忆过去,而是希望同学们了解化学家们如何在艰苦条件下利用简单的试剂来研究复杂的问题。因为做研究需要坐冷板凳,要静得下心来、耐得住寂寞,还要会想办法克服困难做研究。①
陆熙炎就读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时.世界化学的中心在德国.专业的 化学书籍和化学期刊大部分是德文,化学系的同学要修习第二外 ——德语,第一外语仍然是英文。陆熙炎学了两年德文课程,这些德文课程由德 国人讲授,这段时期的德文学习为他大学四年级的学习研究以及后来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进入四年 级后,陆熙炎开始冇意识地阅读相关德文文献,特别是在毕业论文研究中,如査阅到某篇文献中记录有详细的制备方法和步骤等,陆熙炎就会去找这篇文献并仔细阅读。
在浙江大学求学时期学了两年的德文,到了有机所后,所学的德
文派上了用场©那时不像现在查文献这么方便,当时有好几本工具书 和权威期刊都是德文的,我后来到有机所后还在看德文书,觉得德文 是很有用的。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有机化学方面的研究做 得最好。②
此外,为陆熙炎等学生讲授物理化学的是吴征铠。在学生看来.吴征 铠的风格跟王葆仁不同.比较开朗一点.上课时声音铿锵有力,“声音不 是那么轻,讲课时喉咙哇啦哇啦地响,和王老师完全不一样的「陆熙炎 的毕业论文跟随张其楷做。张其楷主要讲授药物化学和食品化学,对学生 要求非常严格。陆熙炎研究的是硫的化合物,做了一些探索性实验,虽然 这项研究有一定的应用性,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加上那时的研究条件有 限,指导老师对学生也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
① 陆熙炎访谈.2015年5刀4日.上海。资料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
② 陆熙炎访谈.2015年7月25日.上海。资料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
图2-3 陆熙炎与郑平在吴征铠家中(摄于1999年.左起-陆熙炎、郑平、吴征铠)
陆熙炎极为赞赏浙大当时的风气。他读一年级时,住在华家池农学院的学生宿舍里,华家池实际上是在乡下,不在城里面,因为浙大本部住不 下,他们便被安排在这里。浙江大学常有学生运动,陆熙炎并不是每次都 参加,临近毕业时,他参加了求是科学社。这个学社是由谷超豪和浙大同学吴士濂、薛天士于1946年4月发起组织的,旨在推动学生运动,谷超豪任社长。陆熙炎参加了求是科学社组织的一些科学活动,当时的组织活动 科学性较强,讨论活动也比较多。
求是科学社是谷超豪在领头,他其实是一个地下党员,当时我什 么都不知道。后来才了解到那是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当时谷超豪也是一个做学问的人。①
图2-4 1950年浙大化学系师生职工合影
(前排左起 顾学民、陈嗣虞、张其楷、严文兴、王承基、 昊征铠、王葆仁、王琎、丁绪贤、钱人元、张启元、孙树门、张复生,陆熙炎位于吴征铠后第三排)
1951年7月,陆熙炎从浙江大学毕业,和他同一届毕业的仅有丁维钰、杨维达和李承欧3人。虽然入校时化学系有11人,读到三年级时还 剩下8名同学,但是毕业时只有4人。当时尚无学位制度,所以他们毕业的4人连学士学位也没有。1951年,院系调整,张其楷被聘为解放军军事医药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王葆仁也决定到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王葆仁问陆熙炎和丁维钰是否愿意跟着一起到有机所。 彼时,国家首次对全国毕业的大学生实行统一分配制度,王葆仁提出这个问时,陆熙炎还不知道是统一分配,便欣然答应。同年7月,陆熙炎和丁维钰自浙江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
① 陆熙炎访谈.2015年5月4日,上海。资料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
1951年,陆熙炎跟随浙江大学的恩师王葆仁进入中科院有机所工作, 先在梅斌夫门下研究麻黄素分离,后调入汪猷小组从事链霉菌的发酵、提取和分离。在此期间,陆熙炎开始正式进入科研领域,受到系统的化学研究训练,并由此奠定了科研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