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庆云(1906—1980)
何庆云,字咸中,城关镇人,祖父是贫苦的磨面手工业者,父亲勤劳俭朴,供子女读书。何庆云九岁入学,16岁高小毕业,考入凤阳省立四中,1931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留校在中央大学农学院任教。1933年任浙江大学农学院高农农产制造教员,后任安徽省农学院副教授。1949年8月后任安庆专区酒厂厂长,蚌埠酒厂厂长,安徽省糖业烟酒公司,华东烟酒专卖公司工程师,兼化验室主任。1979年离休,1980年9月任县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同年12月9日被选为淮南市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常委,12月16日因病去世。
何庆云在酿造技术上有高深造诣,是我国著名的酿造专家,生前在浙江《东南日报》、安徽《皖报》、《皖北日报》以及上海糖业烟酒公司内部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1935年上海黎明书局先后出版发行他的《农产品制造学》、《微生物学》、《简易化工制造》等著作。1955年上海益民书局出版发行了他的《白酒制造法》。以后他又著有《大曲高梁酒制造法》一书。何庆云从事酿造事业近50年,在技术上精益求精,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取得了5项科技成果。解放前夕,他成功地研制蒸馏酒代替汽油,可供汽车及内燃机车的燃料;解放初期,在解决上海市场酒类品种单调上,他反复实践,用酒精、糖精、香精配制成多种花色的果酒,丰富了市场;1955年初,他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在上海华光啤酒厂试验合成机制黄酒成功,为上海市黄酒大量生产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1956年他又率先研制出“白酒除铅法”,推广全国,受到中央城市服务部的嘉奖;1958年用山芋试制贡酒成功,在酿造技术上又迈出新的一步。何庆云不仅自己刻苦钻研技术,还热心培育接班人,经他言传身教培育出的许多技术人员现在已成为上海市酿酒事业上的骨干力量。
“文化大革命”期间,何庆云被当作“反动技术权威”遣回凤台老家。1973年,他接受城关镇综合加工厂的聘请,担任技术顾问,兴办果子露厂。1979年他办理离休手续,谢绝了安徽农学院的优厚待遇和诚恳聘请,毅然带着老伴回到家乡,继续帮助城关饮料厂发展生产。从此凤台饮料厂规模迅速扩大,产品品种增加,所生产的香焦、桔子、杨梅等果子露质量优,销路好,产值从1980年的12万元增加到1983年的85万元,年获纯利约11万元。为此,1980年1月6日《安徽日报》以“退休酿造专家何庆云关心家乡建设,帮助酿造新酒”为题报导了他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