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仿(1922- )
张善仿,原籍山东馆陶县艾寨村,是我国鼎鼎大名大教育家武训的小同乡,并在武训创办的学校接受启蒙教育。1942年考入浙江大学工学院机械系航空组。读了两年后,就投笔从戎,参加空军行列,为国劳;两年后再返母校读航空系。他本该在1948年夏拿到毕业文凭,但注册忙中有错,把他两个实习学分遗忘登记,结果延误到1949年元月,才拿到文凭。所以他是1948年,也可算为1949年毕业的。毕业后赴台,服务于台湾省公路局,并在中国文化学院及大同工学院担任教职。后赴美进修,在美东定居。
张校友有「北人南相」的仪表,说起话来,斯斯文文。来台湾后,一直在省公路局服务,是个惯于职守的标准公务员。四十五年,他在中部横贯公路工程处工作,架设电话线,因为要砍伐障碍树木,和我接洽公务。他表示要以最少量的砍树,来完成他的电线架设。我听了他实事求是的意见后,就问他是那个学校出身。回答说是「浙大」。这真使我喜出望外,在台湾二千多公尺高山上巧遇的年轻工程师,原是校友。后来,我常到他家,吃过好几次由张大嫂包的饺子,皮厚,馅多,外加生大蒜,是道道地地没有偷工减料的山东味道,对我这个爬山的粗健胃口,很是适合。今年四月,举行1973年度校友会年会郊游活动,遇见张善仿贤伉俪,都比十多年前住在台中时发胖多了。当时,因为他摸中了头奖,喜形于色,我便为他们摄了一幅纪念照片。
张校友不仅是工程人员,他对行政经济学术也有极高造诣,会撰写多篇论文,都有深入见地。其中「论落后国家发展经济的途径」一文,被誉为思想突破,汤元吉老师十分赞赏。他对国家和政府,爱之深,责之切,笔下的讥讽批评未留情面,得罪了许多要人,而未获应得的赞誉。但是他阐明的理论,已默默的采用在六期经建计划之中。

1973年7月22日,中央日报登了一则国内大事,录之如下:
力学专家张善仿,经过多年的努力,最近已初步设计出一种经济、实用而具有革命性的新型引这种新型引擎,体积很小,重量轻,只有相同马力活塞引擎的五分之二以下。
据张善仿说:目前的二冲程塞活引擎及万克尔引擎,都是输出轴,每转仅有一个动力冲程,如欲得八个动力冲程,二冲程引擎需要八只汽缸组合,万克尔引擎则需八节外转体组合,但是他这个新型引擎的输出轴,每转就有八个动力冲程,相当于四冲程引擎,共有十六只汽缸。
张善仿现服务于省公路局,并在中国文化学院及大同工学院担任教职。他说:万克尔引擎需高速回转,低速时容易产生故障,但是新型引擎的输出轴转速却很低,甚适合于汽车、游艇、战车及直升机等使用。
他指出:新型引擎可用不含铅的燃料,而且它的结构容许用过量空气,使燃烧完全,不会增加体积与重量,将可改善空气污染问题。 谈到新型引擎的结构,他说:是采用进排气孔,无气阀及气阀驱动等机构,制造简单,其机件加工面,都是平面或圆柱面,易于加工磨制。张善仿过去在研究这项新型引擎时,曾得到国科会的资助。他希望这项成就,有关机关能够加以重视,以便将来能够推广使用。 这种新发明,确是革命性的,既可节省燃料,又可减少空气污染。这和武训募捐兴学,与蒋梦麟提倡计划家庭一样,为当时的社会,一般浅薄的人,所不易了解和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