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荫,1900年3月3日出生于临安县城大巷弄(今府前路)。1906-1909年进私塾读书,1909-1914年读完小学,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甲种农业学校,1918年夏进北京罗道庄农业大学,复于1920年转入南京东南大学畜牧系,至1923年大学毕业。是年,在北京香山慈幼院农科教书,1927-1935年任南京中央大学助教。1935-1937年,在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进修羊毛专业。1938年8月任四川农业改进所技正兼畜牧系主任,1939年8月任西北农学院教授,1940-1945年,任四川大学、华西大学、金陵大学教授。1946-1947年应英国伦敦各大学中国委员会邀请,以访问教授身份赴英国考察英国畜牧业。1947-1949年赴美国怀俄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了《中国主要地区羊毛品质的研究》论文,获得了硕士学位。祖国解放后,张松荫教授怀着赤子回归祖国的强烈愿望,于1949年9月返回祖国。
回国后曾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技正兼畜牧系主任、西北行政区畜牧部技正。1954年4月,在甘肃西北畜牧兽医学院任教授。1958年起任甘肃农业大学教授,直至1992年元月9日与世长辞。
张松荫教授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1987年.年逾86岁高龄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十分珍陪自己所从事的畜牧事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毕生精力从事养羊科学研究和农科大学的教育,素以勤奋、求实、简朴、严格和诲人不倦著称;他从青年时代一直到八旬高龄,坚持深入农村牧区调查研究,密切结合生产实践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对
新疆细毛羊、青海细毛羊、甘肃高山细毛羊、青海高原半细
毛羊等新品种的育成和湖羊品质的不断提高,作出了重要的
贡献;对中卫山羊品种的发掘与“群选法”的运用方面进行
了卓有成效的开拓工作。1978年后,张松荫教授已年高体衰,
他不畏艰辛,以惊人的毅力,深入到海拔3000米的高寒地区,
对绵山羊的行为和习性.做了大量的观察和测试,终于在
1985撰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反映绵山羊行为习性的著作——《绵山羊的行为和习性》,填补了我国在这一学术领域里的空白,成为建立我国“绵山羊行为学”的倡导者和奠基人。
张松荫教授,多次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1982年他领导的甘肃农大养羊学教研组荣获国家科委授予的“绵羊改良奖”;1983年,被评为甘肃农业大学优秀教师,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先进生产者”荣誉称号:1984年被邀请参加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典礼,张松荫教授是九三学社社员、甘肃省政协第三、四、五届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会员。
张松荫教授主要论文著作在建国以前的有:《甘肃西南角畜牧业考察纪要》、《滩羊毛的初步研究》、《我国羊毛事业和展望》、《中国绵羊品种及其性能再研究》、《绵羊与羊毛学、(上、下册)、《中国绵羊分娩期、出生期、出生重、羔羊生长率、成年体重、体重与季节的变迁》等;在建国后的有:《内蒙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考察报告》、《羊毛含水量及其检验法》、《进口毛类和快速净毛的检验法》、《羊毛细度快速计算法》、《甘肃中卫羔皮山羊》、《中卫羔皮山羊三次调查总
结报告》、《三年来西藏羊杂交改良及育种工作研究报告》、《不用仪器检定羊毛品质的方法练习和应用》、《新疆细毛羊育成及其性能》、《中国绵羊与山羊品种》、《我国绵羊的生态生理的地域分布》、《我国粗毛羊迅速改良方法的商讨》、《湖羊
优良性能形成与环境关系的探时》、《国内外半细毛羊发展的
对比和对我国发展半细毛羊存在一些问题的看法》、《羊毛及
其检验方法》(硕士研究生教材)、《羊毛业进展》、《儿利啸羊
的耐饿力测验》、《中国绵羊地方品种的形成探讨》、《绵山兰
的行为与习性》、《群选法的实质》、《群选法与等级法在养兰
育种应用k的比较》、《群选法在养羊业中应用的简明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