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希龙(1899-1986)
徐希龙,原名学聃,诸暨城关镇碑亭村人。初人本村知德小学,后考入诸暨县立中学。1917年毕业后,一度任职于该校。为继续深造,又考入浙江医药专门学校(今浙江医科大学前身),获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回乡,与同学汤伯熊、周仰川、汤浒定等一起集资筹办诸暨医院,曾任院长。1925年,去广州,参加北伐,在国民革命军北伐军总司令部一个后方医院任院长。
北伐胜利后,回杭州任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校医,并兼任卫生课教员。后因在宿舍中被人发现共产党的宣传品,密告有共产党嫌疑而被捕。囚禁两年后,因证据不足而释放。之后,去福建省建瓯医院任院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为抗战救国,重入国民党军医界,先后担任武汉战区卫生督察员、督察室中校主任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国防部军医署上校科长,不久调联合勤务总司令部任少将军医监。1948年,参加北平和平起义。1949年初,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发给起义证书。1950年春,调甘肃省人民医院任副院长,工作勤恳负责,受到医务界同仁的称道。1957年,因中风而视偏盲,久治未愈,自感不能继续工作,遂于1960年主动提请退职休养。回诸暨老家后,留居于城关镇横街路。曾任诸暨县政协委员。1985年再次中风,其子徐宗望(甘肃省委农工部长)将其接往甘肃医治无效,翌年病逝。次子徐奎望,日本大阪齿科大学齿学博士,曾任台湾“国防医学院”教授兼系主任、“三军总医院”牙科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