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道观(1917-2001)
徐道观,浙江绍兴人。1917年5月出生于江西南昌,浙江农业大学教授,194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工学院机械系,获工学士学位,留校任教。1960年调入浙江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1987年晋升为教授。曾任浙江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副主任、主任,兼任浙江农机学会理事、中国工程图学会理事、全国图学教育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工程图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会员。
徐道观先后主讲农机设计原理、画法几何、机械制图等课程.主编全国农业院校农机专业通用教材《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及其配套习题集。曾多次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为创建农机专业与发展农机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徐道观,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浙江绍兴。因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高中毕业后没有再续读大学。直到1938年浙江大学因抗战而西迁,途中在江西泰和设立考点,徐道观慕名前去考试并被录取。在之后的日子里,徐道观跟随浙大南下西进,艰难求学,直至抗战胜利,学成毕业并留校任教,并创办了浙江省高校首个“农业机械系”(现浙江大学农业工程系前身)。

(一)千峰百嶂宜山险
父亲在条件异常艰苦的广西宜山,完成了一年级的学业。刚到宜山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固定的教学设施,教室也是经常流动的。有时老师会带着学生找个小树林,挂上一块黑板,学生席地而坐,每人发一块小木板当桌子,这就成了临时教室。
当年还要防止敌人空袭,如有了空袭警报,就得分散隐蔽,警报解除后继续上课。
由于宜山的地势比较潮湿,外地人到那里后普遍水土不服,身上长出很多“疮”,当地人称之为“瘴气”,一旦瘴气漫延至全身,往往会危及生命。但期间还有一种更可怕的疾病开始流行,那就是“霍乱”,此病起病急,病死率极高。与父亲同时入学的一位学生,早上起病,下午就亡故了,父亲由于和该生的铺位仅隔了一床,也被隔离了三天,所幸并未感染。
当时学校对防疫,也是极为重视,派人四处买药,有药以后,这病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通过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宜山的环境条件之险恶,以及学习的艰辛。

(二)百折不挠遵义路
随着战局的进一步恶化,宜山已不再安全,学校被迫再次西迁前往贵州遵义。遵义是黔北重镇,是一座红色的城市,但当年的条件并不见得比宜山好多少。1940年上半年,学校整体抵达遵义。
到遵义后,前方战事仍然吃紧,宜山沦陷,当时日寇的铁蹄已到了距遵义300公里的贵州独山。此时有不少同学投笔从戎,父亲的同学刘奎斗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从军抗日的。
也许是独山的地形复杂,也许是日寇强弩之末,日军到达独山后就再也没有推进。就此,浙大在遵义度过了相对稳定的七年。
父亲回忆,由于战乱,南昌也已沦陷,因此南昌到遵义的道路也基本被封锁,家里给他寄的生活费,往往是由二哥通过重庆的同仁,迂回寄达,所以很不准时。于是父亲就给教师刻蜡纸,通过勤工俭学,获取微薄的收入,艰难度日。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浙大对学生的教育质量丝毫没有放松,当年的任课老师大多用英语讲课,所以学生无论听得懂与否,都得坚持听下去。除了课堂与平时学习以外,各课的考试也十分频繁。
父亲说,当年没有星期天,但凡假日就是考试,且大考、小考不断,十分频繁,学生也习惯了。考试过程中若有学生作弊,立刻收走试卷,中止考试,而且处理也是非常严厉的,因为学校决不培养不诚实的学生。或许正是这种严苛的学风,为之后新中国的教育科研事业,造就了一大批合格的人才。

(三)鞠躬尽力老臣心
父亲1938年进浙大,直至1988年退休,50年时间里,用了三年半的时间养病,其余时间除了四年半的学习,余下的四十二年,全都为浙大的建设和发展在做努力工作。 1946年留校后,父亲给当时的系主任张德庆教授(院士、我国著名的内燃机专家)当助教。1952年院系大调整,父亲奉命回教研室工作。这次系领导安排他协助陆迟教授,对机械制图及画法几何学的教材进行全面改革,改原先的英美模式为苏俄模式,通过三年的努力,成绩显著。
1958年,一项更艰巨的任务等着父亲。学校新成立了农业机械专业,并决定由父亲出任组建。父亲没有推辞,努力工作,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依靠组织,相信和发动群众,从1960年到1965年在远离学校总部的城郊池塘庙,在整个国家经济较为困难的时期,通过艰苦的努力,创办了浙江省高校的首个“农业机械系”,并使之快速崛起,成为当年浙江农业大学规模最大的系之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农机化人才。

综观父亲的一生的事业生涯,他总是服从组织安排,工作认真积极努力,严以律己、不谋私利、不图名利,在工作中任人唯贤、弘扬正气,且从不庇护错误。父亲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认认真真地做好他的教书匠,勤勤恳恳地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父亲算不上优秀,能力也并不强,但他尽力了,他倾一生的心血,努力践行着浙大一贯倡导的“求是”精神,无愧于浙大的培养和训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