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焕然(1919~1986)
文焕然,历史地理学家。别名端喜,字幕尧,湖南益阳桃江沾溪人。194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文学院史地系。同年考取浙江大学文科研究所史地学部史学研究生,师从谭其骧教授。1946年毕业后,在国立海疆学校(大专,今泉州师范学院前身)、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从事教学、研究工作。被直接聘任为副教授(副研究员),后为研究员。
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涉及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土壤、植物、动物、森林、生态和疫病等多个方面。独著或主著的专著有:《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气候研究》(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历史时期中国森林的分布及其变迁》[《云南林业调查规划》1980年(增刊)刊载]、《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出版社1995年版)和《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遗稿,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等。
悼念文焕然先生
地理研究所古地理历史地理研究室
著名厉史地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文焕然先生于1986年12月12日在北京病逝享年68岁。
文焕然先生湖南省益阳县人, 出身于教师家庭。1939年湖南蓝田长郡中学高中部毕业后, 考入浙江大学文学院史地系, 毕业后考取浙江大学史地研究所谭其骤教授的研究生。1947年至1949年任福建晋江国立海疆学校地理学副教授。1949年至1950年仍留任该校地理学副教授, 任代理教务主任及校长等职。1950年8月至1962年在福建师范学院任副教授, 先后担任该校地理系中国地理教学组组长和区域自然地理教研组主任等职务, 为国家培养了许多急需的人才, 同时, 他还潜心于学术研究, 撰写若干历史地理方面的论文和著作。1962年8月,文焕然先生调来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组工作, 曾担任该组组长职务。从此, 文焕然先生把他的全部精力贡献到历史地理学研究事业止去, 道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文焕然先生长期来以历史时期中国自然环境变迁为主要研究方向, 为历史地理学作出宝贵贡献。他不仅在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等研究领域作出成绩, 特别是在野生珍贵稀有动物的分布变迁等厉史时期我国森林分布变迁等研究领域作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较高评价。在数十年科学研究工作中, 文焕然先生先后完成了∃ 部著作、< 篇论文、∀篇专题学术报告, 果计字数达百万之多。其中, 《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气候研究》专著, 以及《厉史时期中国森林的分布及其变迁》、《历史时期“ 三北” 防护林地区森林的变迁》、《历史时期竹子分布北界的变迁》、《历史时期中国野象的初步研究》、《厉史时期马来鳄分布的变迁及其原因的初步研究》、《中国野生犀牛的灭绝》、《近五千年来鄂、豫、湘、川间的大熊猫》等论著, 成了文焕然先生留给我国学术界的宝贵遗产。
文焕然先生在科研工作中能能紧密地与国家的建设需要结合起来, 积极承担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重耍科研课题。因此,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而且对于国民经济建设中的许多重耍项目有着指导意义。他完成的多项科研成果受到国家有关领导机关和有关生产业务部门的重视与好评。如《历史时期“三北” 防护林地区森林的变迁》受到林业部的好评, 有关历史时期珍稀动物变迁的研究则受到国务院环境办公室的重视。
刻苦勤奋、坚毅不拔、勇于拼搏, 是文焕然先生的极为可贵的精神。文焕然先生为科学事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对所从事的事业, 充满信心。多年来, 他在历史时期森林分布变迁及野生珍稀动物分布变迁的研究上, 锲而不舍, 狠抓不放。长期来, 他不顾多种疾病缠身和视力很差, 以顽强的毅力, 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 孜孜不倦地坚持工作, 从浩瀚的历史文献中,收集了大量史料。就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 仍壮心不已, 还想要拼搏一番, 准备撰写大型科学专著, 耍为科学事业做出更多贡献。文焕然先生在工作中一贯认具负责, 对每一条资料都字斟句酌, 工作踏实、严肃朴实, 是历史地理科学领域中一位勤奋的耕耘者。
文焕然先生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厉史地理学和环境变迁科学事业的发展。他那种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以及高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