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星,1983年11月出生于广东茂名。2007年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获学士学位,2012年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获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5年在美国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2015年至2017年3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分别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4月入选浙江大学“百人计划”并回国工作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23年7月起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长聘副教授。
朱华星主要从事基本粒子与量子场论的理论研究,在量子场的辐射修正、红外结构、幂次修正等方向取得了系列成果。代表性工作包括提出了一套基于能量关联函数的高能喷注理论,搭建了从喷注测量到光锥上量子场研究的桥梁;首次计算得到横动量依赖部分子分布函数的三圈辐射修正;发现了强相互作用味单态共线演化的类空/类时互反律关系;给出了自然界中最重的基本粒子—顶夸克的微分衰变宽度的最精确理论预言等。迄今已发表论文60余篇,包括9篇Phys. Rev. Lett,他引1800余次。获2020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2023年度物质科学研究员。2024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学习工作经历
2023年至今,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2017年 - 2023年,浙江大学物理学系 国家青年/浙大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5年 - 2017年,麻省理工学院 博士后
2012年 - 2015年,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 研究助理
2007年 - 2012年,北京大学 理论物理博士
2003年 - 2007年,北京大学 理学学士

https://faculty.pku.edu.cn/zhuhx